香市
矛盾創作的散文
香市,“清明”過後,我們鎮是照例有所謂“香市”,首尾大約半月。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筆名茅盾,浙江桐鄉縣人。1916年北京大學預科畢業,進入上海商務編輯所,即開使了文學活動。曾任《小說月報》主編,參與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瞿秋白等致力於推動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發展。建國后歷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文化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茅盾的長篇小說《蝕》、《腐蝕》,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等,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時代面貌;長篇小說《子夜》,更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光輝的革命現實主義巨著。散文集有《風景談》、《白楊禮讚》等,均膾炙人口。茅盾還介紹和翻譯外國文學作品,撰寫理論批評文章。他的理論批評文章大都寫的明白曉暢,反映出他一貫堅持的為現實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文藝思想。有《茅盾文集》。
香市
“清明”過後,我們鎮是照例有所謂“香市”,首尾大約半月。
趕“香市”的群眾,主要是農民。“香市”的地點,在社廟。從前農村還是“桃源”的時候,這香市面上就是農民的“狂歡節”。因為從“清明”到“穀雨”這二十天內,風暖日麗,正是“行樂”的時令,並且又是“蠶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來的農民一半是祈神賜福(蠶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預酬蠶節的辛苦勞作。所謂“借佛游春”是也。
於是“香市”中主要的節目無非是“吃”和“玩”。臨時的茶棚,戲法場,弄缸弄甏、走繩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線戲,髦兒戲,西洋鏡,-----將社廟前的五六十畝地的廣場擠得滿滿的。庫存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紙,各式各樣泥的紙的金屬的玩具,燦如繁星的“燭山”,熏得眼睛流淚的檀香煙,木拜墊上成排的磕頭者。廟裡廟外,人聲和鑼鼓聲,還有孩子們手裡的小喇叭,哨子的聲音,混合成一片騷音,三里路外也聽得見。
我幼時所見的“香市”,就是這樣熱鬧的。在這“香市”中,我不但鑒賞了所謂“國技”,我還認識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兒童們的狂歡節。
“革命”以後,為的要“破除迷信”,接連有兩年不準舉行“香市”。社廟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門,而廟前廣場的一角也築了籬笆,據說將造公園。社廟的左偏殿上又有什麼“蠶種改良所”的招牌。
然而這“迷信”的香市又准許舉行了。於是我又得機會重溫兒時的舊夢,我很高興地同三位堂妹子(她們運氣不好,出世以來沒有見過像樣的熱鬧的香市),趕那香市去。
天氣雖然很好,“市面”卻很不好。社廟前雖然比平日里多了許多人,但那空氣里似乎很陰慘。居然有鑼鼓的聲音,可是那聲音單調。廟前的烏龍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戲台卻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兒時所見的香市了!
那未姑且到唯一的鑼鼓響的地方去看一看罷。我以為這鑼鼓響的是什麼變把戲的,一定也是癟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忽意料,這是“南洋武術班”,上海的〈良友畫報〉六十二期揭載的“卧釘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一員。那不是無名的“江湖班”。然而他們只售票價十六枚銅元。
看客卻也很少,不滿二百(我進去的時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術班的人們好像有點失望,但仍認真表演了預告中的五六套:馬戲,穿劍門,走鉛絲,大力士……他們說:“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馬虎,----”他們三條船上的男女老小總共有到三十個!
在我看來,這所謂“南洋武術班”的幾套把式比起從前“香市”里的打拳賣膏藥的玩意來,委實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擠得滿場沒有個空隙兒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來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農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見。
後來我知道,鎮上的小商人是重興這“香市”的主動者,他們想藉此吸引遊客“振興”市面,可是他們也失望了。
1。《香市》發表於1933年7月《申報月刊》第二卷第七號上,1934年收入散文集《話匣子》,現編入《矛盾文集》第九卷。作者在《故鄉雜記》一文中說:“‘香市’就是陰曆三月初一起,十五日止的土地廟的‘廟會’式的臨時市場。鄉下人都來燒香,祈神賜福,——蠶好,趁便逛一下。”
2。社廟:也稱土地廟,是祭祀土地神的場所。作者在《陌生人》一文中說:“鎮上有一座土地廟。如果父老的傳說可信,則‘該’廟的‘大老爺’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老臣,三四百年來,享受此方人民的香火。不用說,他應該保佑這一方的老百姓了。鄉下人迷信這位土地老爺特別關心蠶桑,所以每年清明節后‘嬉春祈蠶’的所謂‘香市’一定舉行在這土地廟。”
3。“桃源”:即“桃花源”,亦稱“世外桃源”。典出晉陶潛《桃花源記》,這裡借指半封閉式的,受外界經濟、政治和戰爭影響較少的農村。
4。蠶花廿四分:浙江一帶方言,稱蠶繭的收成為蠶花。這裡的“蠶花廿四分”是希望蠶繭能有廿四分的好收成。
5。弄缸弄甏:當雜技節目中的“蹬技”、“頂技”。甏(bèng):罈子。一種腹大口小的陶制盛器。三上吊:馬戲團里一種高空懸吊的武技表演名稱。
6。髦兒戲:清末流行於江浙一帶、全部由青少年女演員演出的戲,多演唱京劇、崑曲。
7。西洋鏡:又作“西洋景”,亦稱“拉洋片”。以若干幅畫片在暗箱中左右推動,周而復始,觀眾可從透鏡中看到放大了的畫面。畫片多西洋風物,所以叫西洋景。
8。拜墊:一种放在神像等面前的地上供磕頭時用的用具。
9。“國技”:指武術雜技之類。
10。“革命”:指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即1924—1927年間的北伐戰爭。
11。一泓(hóng):一片。泓,水深,這裡作量詞用。
12。癟(bié)三:上海人稱城市中無正當職業而以乞討或偷竊為生的遊民為癟三。
13。銅元:也稱“銅板”,是從清代末年到抗日戰爭前通用的圓形銅質輔幣。當時每塊銀元約值三百個銅元。
14。把式:這裡指武術、技藝。
本文通過記述浙江桐鄉烏鎮“香市”今昔的變化,即小見大,寫出了大革命失敗后中國農村自然經濟的日益凋敝及其對市鎮的影響,反映了舊中國由封建經濟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經濟的轉變,並沒有給農村帶來發展和繁榮。
作品主要採用今昔對比的寫作方法。全文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追憶往昔香市的熱鬧場面,第二部分描述重興香市的冷落情景。通過今與昔、冷落與熱鬧的對比來表現主旨。
文章寫往昔香市熱鬧情景採用場面描寫方法:先總寫一句,然後依次寫廟前、廟后和聲音,層次十分清楚。寫重興香市的冷落情景採用反襯手法:重興香市中的武術班,技藝比往昔香市的雜耍高明得多,票價也極低,但看的人很少,這就更加鮮明地反襯出重興香市的冷落。
文章開頭說往昔香市的主角是農民,結尾說重興香市是由鎮上的小商人發起,農民差不多沒有來,這一今昔香市主角的轉移,充分反映了當時農村經濟的凋敝及其對市鎮的影響,從而也就突出了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