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金帆的結果 展開

金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金徠帆,,男,出生於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金帆教授課題組長期專註於綠膿桿菌在表面運動、適應、發展的機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近日他們在該領域又取得新的重要突破:發現在軟表面爬行的綠膿桿菌可利用其菌毛的伸展和收縮實現高速彈射運動,使表面的有效黏度極大地降低,從而減小細菌爬行時的阻力。這種獨特的適應機制可以極大地幫助細菌在軟表面上的擴張,大大增加了細菌在各種軟組織表面如燒傷表面上形成細菌聚集體的可能性,從而造成無法治癒的感染。

人物經歷


2002年7月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200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高分子物理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1.聚電解質、膠體粒子在油水界面的排列和組裝。
2.抗菌多肽和磷脂雙分子膜的相互作用。
3.活細胞圖像和活細胞的顯微操作。
4.生物大分子、超分子組裝體的表徵和其在藥物載體和基因轉染中的應用。
5.細菌菌落,微生物社會學(生物膜的信號傳遞,運動行為,社會行為)。

主要貢獻


徠1) Zhang, RR.+, Ni, L.+, Jin, ZY., Li, JH., Jin, F.* “Bacteria slingshot more on soft surfaces ”, Nat. Commun., 5, 5541 (2014).
2) Gao, P.+, Xing, XC.+, Li, Y., Ngai, T.*, Jin, F.*"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single colloidal particles at oil/water interfaces", Sci. Rep., 4,4778 (2014).
3) Zhao, K., Tseng, BS., Beckerman, B., Jin, F., Gibiansky, ML., Harrison, JJ., Luijten, E.*, Parsek, MR.*, Wong, G.C.L.*.,"Psl trails guide exploration and microcolony formation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s", Nature, 497, 7449 (2013).
4) Jin, F.+, Conrad, J.C.+, Gibiansky, M.L., Wong, G.C.L.*, “Bacteria use type-IV pili to slingshot on surfaces ”, Proc. Nat. Acad. Sci., 108, 12617 (2011)
5) Gibiansky, M.L.+, Conrad, J.C.+, Jin, F., Gordon, V.D. Motto, D.A., Mathewson, M.A., Stopka,W.G., Zelasko, D.C., Shrout, J.D., Wong, G.C.L.*, “Bacteria use type IV pili to walk upright and detach from surfaces”. Science, 330,197(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