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而狂暴的世界
美好而狂暴的世界
《美好而狂暴的世界》是一本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的書籍。作者是普拉東諾夫。
打開安·普拉東諾夫的小說,想起帕烏斯托夫斯基在他死前一年,即一九六七年抱怨道:“假如像普拉東諾夫和布爾加科夫這些作家的作品,寫完之後就能和讀者見面的話,那麼,我們所有的人的思想就會比現在不知要豐富多少倍了。”
普拉東諾夫慣以象徵和暗諷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革命、人與自然的衝突等複雜而深邃的思考。在中篇小說《基坑》中,人們的挖掘慾望所通往的是雙重的無望:向下的虛空和向上的虛妄。向下的不停挖反而將貧農、中農和出身僱工的無社階級帶入地層深處,帶入更黑暗的部分。向上突入即企圖在現世的、整個社會組織的層面上實現彼岸的千年王國——一座人人即將搬入其中的臆想中的共產主義大廈——其結果卻是古拉格集中營。他們不停勞作,共產主義大廈卻始終沒有建起一磚一瓦,他們拼死拼活所得到的只是越挖越深的基坑。
普拉東諾夫的敘述頗有現代意味,簡潔中又帶了那麼點戲謔的成分。當人們在烏托邦之夢前,將宗教般的狂熱與真理相提並論,當我們再也不需要謊言,再也沒有時間在風花雪月中逍遙,渴望在真實中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像普拉東諾夫這樣還能夠保持冷靜旁觀的筆觸,至少還能桃亮真實的燈捻,給那些失去方向的人們一些智慧的光。
普拉東諾夫(1899-1951),俄羅斯作家。少年時代起即寫詩歌。1924年畢業於沃羅涅日理工學院,曾任州土壤改良技師並領導農業電氣化工作。普拉東諾夫一直對革命時代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十分關注,並從哲學根本問題的高度進行思索,因而其作品富含哲理,具有思想深度。惟其如此,在“左”的思潮泛濫的年代,他的作品有點“不合時宜”,受到不公正的批評,一度不能發表。主要作品有小說《格拉多夫城》、《美好而狂暴的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