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唐代白居易的詩作

《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擔任杭州刺史期間寫給遠在長安的好友張籍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繪了詩人暮色中登上杭州城東樓,遠眺壯美景色。詩人在感嘆景色壯美的同時,也惋惜友人不在身旁的寂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一種思念之情。全詩語言清秀,情調輕鬆,寓情於景,新穎有致,是一首著名的閑適詩。

作品賞析


這首詩抓住大雨剛過,彩虹尚存,海市蜃樓將要消失的一剎那,將這一精彩場面剪輯下來,繪成一幅色彩絢麗的丹青圖畫。
首聯從陽光寫起,描摹斜陽餘暉,由淡煙疏雨的間隙中射到水面。這個意境就倍顯清新可人。加上江面經雨水一洗,新鮮明凈,海風陣陣襲來,涼爽人。題中所謂“景物鮮奇”足見並非虛言。
頷、頸二聯展開筆墨,逐一描繪“鮮奇”景物。頷聯描繪了難得見到的海市蜃樓和雨後彩虹兩種奇觀。“蜃散”句寫的是海市蜃樓景色,不過詩人未曾描繪其全景,而是抓住了蜃散雲收、空中幻影殘破的剎那,攝下了“破樓閣”的鏡頭。詩人是登樓眺望,目中所視,必有亭台樓閣。所以“蜃散雲收破樓閣”云云是實景虛寫。“虹殘”句也是同一法門。雨後天空出現的虹,彎彎地好像拱橋,此是常景。詩人靜候至虹影漸漸消殘,水中彷彿映著一座斷橋時,他眼明手快按下了快門。本來雨後彩虹已是奇觀勝景,詩人更從水中映照之倒影著筆,又把景色之妙提高一籌。“破樓閣”“斷橋樑”,既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又顯示出詩人於選景上別具隻眼的匠心。
頷聯為靜境描寫,頸聯遂作動勢點綴。“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是全詩的點睛之筆。“翻”字以詩情作畫,寫得生動; “點”字以畫筆入詩,下得有神。一“翻”一“點”,使江天景物增添了無限生意,而遺詞用意之精微傳神,尤為人嘆服。詩人從作畫的角度作詩,則詩中有畫就不奇怪了。如此天然勝景,詩人不願獨自欣賞,趕快畫為圖幅,寄給好友。張籍有《答白杭州郡樓登望畫圖見寄》,就是和這首詩的。詩中有“乍驚物色從詩出,更想工人下手難”之句,從側面也可看出白居易詩情畫筆的非凡不俗。
尾聯“見君向此閑吟意,肯恨當時作外官?”即謂白居易身處“天堂”杭州,得優遊閑吟,則當無外放任職之遺憾。這也透露了白居易心情已不似數年前在忠州(今四川忠縣)時那樣悲鬱的消息。景物鮮奇,引動詩人雅興,故不僅吟玩成篇,且請人畫作圖幅,題此詩於上,寄贈張水部,末聯即寫此,字裡行間含蘊著難捺欣喜而欲使同道好友共享之心情。
此詩寫景層層鋪設,淡墨白描,新穎有致而明白如話;其情則寄寓在景物描寫中,又涵詠在尾聯之點題中,而使人讀之有味,味之有趣,得到了輕鬆愉悅的美感享受。

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於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當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友人張籍任水部員外郎,白居易恰逢暮色登杭州城望海樓眺望美景,創作這首詩寄贈遠在外地的友人張籍。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其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公元846年,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