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胡頹子
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
宜昌胡頹子,拉丁文名:ElaeagnushenryiWarb.apudDiels.,是胡頹子科、胡頹子屬常綠直立灌.木,高3-5米,果實矩圓形,幼時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褐色鱗片,淡黃白色或黃褐色,成熟時紅色;果核內面具絲狀棉毛;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4月。
宜昌胡頹子
宜昌胡頹子
宜昌胡頹子生於海拔450-2300米的疏林或灌叢中。
宜昌胡頹子產於陝西、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福建、廣東、廣西。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
果實可生食和釀酒、制果醬;
四川草醫用果實止痢疾,葉治肺虛短氣,根治吐血或煎水洗惡瘡疥。常用來代替胡頹子供藥用。
【瑤葯】三葉羊奶:根治腸炎,痢疾《桂葯編》。
莖葉(紅雞踢香):苦,澀,涼。駁骨消積,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止咳止血。用於痢疾,痔血,血崩,吐血,咳喘,骨髓炎,消化不良。果實:四川草醫用於痢疾。
宜昌胡頹子
育苗可用播種、壓條、扦插及嫁接等方法繁殖。種子育苗選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做苗床,5月份果實成熟時採下,加工果實時取出種子后立即播種,胡頹子休眠期短,發芽對溫度要求不高,對濕度要求高,接種后,要保持苗圃地土壤濕潤,半月左右可出苗,第2年春可將幼苗帶土定植。
扦插繁殖可用綠枝、硬枝和根段進行扦插育苗。插條剪成長15cm,每個插條留芽3~4個,用3000ppm吲哚丁酸浸漬5秒后埋入沙床中,露出先端1~2個芽進行催根,經常淋水保濕,10~20天後檢查,根部長出白色愈傷組織時便可進行扦插。株距9cm,行距24cm,斜插於苗床上,保持濕潤;綠枝扦插宜在秋季進行,硬枝及根插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扦插一個月後可長出生根小苗,可施腐熟的稀薄糞水。
造林胡頹子對環境適應性強,屬灌木類,樹冠小,適宜密植,一般1×1.5m,每公頃6000~7500株,定植前挖直徑及深為60~80cm的定植坑,以農家肥為底肥,栽苗后澆透水。
撫育管理栽植當年要適時中耕除草和追施肥料促進幼苗生長,以後每年中耕除草1~2次,成林后每年秋季剪去過密枝條,可按叢枝樹形管理,剪去下垂枝和櫱條,保持通風透光,3年後進入結果期。
宜昌胡頹子
1915.年H.f.lecomte根據四川城口採集的標本,定為E.fargesiiLecomte,認為葉片近革質;萼筒較長,達7毫米,裂片極短,僅長1.5-2毫米。但在城口採集的大量標本中,這種類型較少,同時與本種差異甚微,故合併在本種內作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