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

頭頂到坐骨結節的長度

坐徠高(sitting height,M23):頭頂點(v)至椅面的垂直距離,即頭頂到坐骨結節的長度。

坐高測量時大小腿呈90° ,不能坐地上(坐凳上挺直軀幹,大小腿從90°-180°變化中軀幹收縮)。左右肩胛間的脊柱和骶部在一垂線上,兩處緊靠牆體陽角,不能后腰貼在牆上。頭部處於眼耳平面。

站時坐骨結節被臀大肌下緣覆蓋,重按方可摸到。坐時臀大肌下緣上移,坐骨結節移至皮下與凳面接觸故易摸到。坐姿時凳面即為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的平面;臀部形狀不影響坐高測量,臀厚造成的誤差小到可忽略。

軀幹長是胸骨上點(sst)至恥骨聯合點(sy)的距離。為測量方便以坐高代替,二者不一致。

狹義、真正的腿長學名全腿長,狹義、真正的下肢長學名下肢全長。兩者不易測量,學術上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即坐骨下肢長(Subischial Leg Length) 。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是腿身比量化指標,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礎。

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同身高女性腿長略大於男性;由於腿身比與身高正相關,身高越大腿身比趨向于越大;腿身比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差異顯著(p<0.01) 、效應量 不大(d<0.8) ;腿身比極端值男性大於女性。雌激素促進長骨骨骺癒合,來潮后軀幹突增,成熟女性腿身比遠小於少女。長腿絕非女性第二性徵,同身高女性腿略長是身高兩性差異所致。受社會文化態度、審美偏好、服裝修飾 影響,人們更願意和傾向於用小樣本甚至個例,去印證“腿身比是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的錯誤想法。

定義


坐高(sitting height,M23):頭頂點(v)至椅面的垂直距離。
坐高是頭頂到坐骨結節的長度,即頭頂點至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平面的垂距。

測量


測量依據

徠坐骨結節在大腿伸直時不易摸到,因為它被臀大肌下緣所覆蓋。需用手指沿臀溝向上重按,方可摸到。坐時,臀大肌下緣上移,坐骨結節移至皮下,與凳面接觸故易摸到。因此,當人採取坐位姿勢時,坐骨結節恰好與凳面接觸。也就是說,凳面即為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的平面。

測量方法

坐高
坐高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國際生物學計劃”(IBP)關於坐高的測量方法,它對以營養學為研究目的的測量規定是:
“被測者坐於一桌面,雙足懸空,無支撐。其膝後部位於桌緣的正上方。上身挺直。牽引頦下部稍稍向前,大腿和臀部肌肉應在放鬆狀態。頭部處於法蘭克福平面(眼耳平面)。測高儀垂直,在骶部和左右肩胛之間與脊柱相接觸。”
對於為人體工程學研究而進行的坐高測量,WHO的測量方法要求被測者將雙足踏於木板之上。
只要在椅面和測高儀上附一簡單裝置,坐深、臀膝距等項目值即可同時讀出。我們認為,在我國今後的人體測量工作中,應該採用這種方法。

注意事項

測量時必須大腿與地面平行並與小腿間呈直角,絕對不能直接坐在地面上;因為,坐在凳子上,挺直軀幹,大小腿所成角度從90°變為180°的過程中,軀幹自然收縮。其次,左右肩胛間的脊柱和骶部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兩處緊靠立柱 或牆體陽角,絕對不能后腰貼在牆上。再次,頭部應處於眼耳平面。

兒科測量

在兒科中,坐高又稱為頂臀長。
(1)3歲以下使用測量床,小兒取平卧位。注意三個垂直:大腿與軀體,大腿與小腿,足板與測量床。準確讀數至0.1cm。
(2)3歲以上測量方法與成人完全一致,使用坐高計,小兒身體先前傾使骶部緊靠測量板,再挺身坐直,大腿與軀體垂直,膝關節屈曲成直角,兩腳平放在地面上,準確讀數至0.1cm 。

早晚差異

2015年10月,山東285 名大學生志願者晨起和睡前坐高測量結果如下:
男性起床時坐高(945.9620±34.7670)mm,睡覺時坐高(926.2093±33.0457)mm,差值為(19.7527±6.3508)mm;女性起床時坐高(901.8160±27.3235)mm,睡覺時坐高(888.3718±25.9024)mm,差值為(13.4442±9.4275)mm 。

身體坐高指數


(一)身高坐高指數=(坐高/身高)×100
身高坐高指數分型如表所示:
型別指數
短軀幹型(short trunk)X<51.0X<52.0
中軀幹型(middle trunk)51.0≤X≤53.052.0≤X≤54.0
長軀幹型(long trunk)X>53.0X>54.0
(二)身高坐高指數各種型別所對應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如表所示:
型別馬氏指數
短軀幹型X>96.08X>92.31
中軀幹型88.68≤X≤96.0885.19≤X≤92.31
長軀幹型X<88.68X<85.19
(三)身高坐高指數也可以間接地反映出被測試者的軀幹與腿長的比例,但它在反映人體腿長比例方面不如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更直接、更明確、更敏感。它的指數值與腿長成反比,使用時不如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方便。
其次,雖然腿身比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差異顯著(p<0.01),但效應量不大(d<0.8),即男女相差較小;而身高坐高指數分型男女相差偏大,不太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坐高
坐高

坐骨下肢長


體質人類學、人體測量學中,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學名全腿長,狹義的下肢長、真正的下肢長學名下肢全長。兩者皆不易測量,學術上一般採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即英文文獻中的坐骨下肢長(Subischial Leg Length (SLL) 。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簡介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是探討腿身比最可靠和最具有參照價值的量化指標,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礎。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型如表所示:
型別指數
超短腿型(hyperbrachyskelictype)X~74.9
短腿型(brachyskelictype)75.0~79.9
亞短腿型(subbrachyskelictype)80.0~84.9
中腿型(mesatiskelictype)85.0~89.9
亞長腿型(submakroskelictype)90.0~94.9
長腿型(makroskelictype)95.0~99.9
超長腿型(hypermakroskelictype)100.0~X
由於坐高存在早晚差異,即晨起測量值大於睡前測量值,所以馬氏指數晨起測量值小於睡前測量值。
數據
亞洲男性平均為85.10(中腿型),亞洲女性平均為83.41(亞短腿型) ;歐美男性平均為90.77(亞長腿型),歐美女性平均為89.16(中腿型) 。
《武漢市某高校大學生體型調查研究》(年齡17-21歲),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型(n:男=582;女=484)
性別超短腿型短腿型亞短腿型中腿型亞長腿型長腿型超長腿型
n%n%n%n%n%n%n%
10.2386.517630.324942.8931623420.3
51.2358.317340.8153365412.740.9
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同身高女性腿長略大於男性;但由於腿身比與身高正相關,身高越大,腿身比也趨向于越大;腿身比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差異顯著(p<0.01)、效應量不大(d<0.8);腿身比極端值也是男性大於女性。而且,雌激素對骨質的成骨細胞有特殊的刺激作用,並影響長骨的成骨中心骨骺的癒合。月經初潮早的女生腿身比較小,來潮后,女生軀幹的突增越來越明顯,導致馬氏指數平均值成熟女性遠小於少女。因此,長腿絕非女性第二性徵,同身高女性腿略長是身高兩性差異所致。
受社會文化態度、審美偏好、服裝修飾影響,人們更願意、也更傾向於用小樣本甚至個例,去印證“腿身比是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的錯誤想法。
坐高
坐高

下身長坐高指數


下身長坐高指數=坐高/(身高-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