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車馬
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銅車馬模型
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銅車馬模型,1980年出土於中國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墳丘西側。銅車馬共兩乘,一前一後排列。經復原,大小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製作年代約在陵墓興建時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間。
銅車馬
這是1980年冬天在秦始皇陵西側地下約七米處挖掘出土的兩輛大型銅車馬之一。這兩件作品都為單轅,四馬,單御者編製,尺寸約為車馬實際大小的二分之一。一號車為傘蓋,馭手呈站立姿勢,其傘蓋為圓型,車廂為方型,取天圓地方之意;二號車為篷蓋,馭手作跪姿。這裡介紹的是已經修復的二號車。
這件作品中,車馬結構完整,挽具齊全,裝飾物和一些小型構件由金銀製成,顯得異常富麗堂皇。銅車結構十分精密,鏤雕成菱形花紋格的車窗啟閉自如,金屬鞍轡上雕有精美的花紋裝飾,轡繩婉轉靈活。整個車通體彩繪,工藝精湛,氣魄恢宏。車上的馭手神情專著,顯得老成持重。他戴冠佩劍,衣紋稠疊,十分富有質感。面部被敷以白色,但唇與雙頰是粉紅的,白色的領子上還繪有硃紅色的菱形花紋。四匹銅馬都被處理成白色,裝飾有大量金銀構件,造型基本相同,又在統一中進行了變化。
雖然人和馬的塑造未能超越兵馬俑的藝術水平,只是更為真實,具體,但這件作品的真正價值在於它反映出秦代工藝製作的高超水平。同時,它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形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銅鑄車馬,對研究中國古代車馬制度、雕刻藝術和冶鍊技術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發掘出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槨內,因木槨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由於未被盜擾,原位沒有大的變動,車馬的構件基本齊全。這組銅車馬按出土時的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和二號車。
1983年,二號銅車馬修復完成。
1988年4月,一號銅車馬修復完成。
2021年5月12日上午,“青銅之冠”秦陵彩繪銅車馬二號車將啟程運往新落成的銅車馬博物館。新建成的銅車馬博物館位於麗山園內封土西南側,距離銅車馬陪葬坑約240米。
一號車車前駕四匹銅馬,車輿平面呈橫長方形,前邊兩角呈弧形,輿寬74厘米,進深48.5厘米。車輢(車箱兩旁人可以倚靠的木板)較低,四面敞露,車輿內豎立著一個高杠銅傘,傘下有一立姿御官俑,車上配有銅弩、銅盾、銅箭鏃等兵器。一號車是秦始皇乘輿中的立車,又名高車。一號車雖然有傘但四周敞露,又配有兵器,實質上應該是兵車。蔡邕在《獨斷》中記述秦始皇法駕鹵簿的車馬儀仗時曾說:“又有戎立車以征伐”,說明了立車在皇帝車隊中用以開道、警衛和征伐的作用。
二號車轡繩末端有朱書“安車第一”四字,由此可認定其為古代安車。二號車通長317厘米、通高106厘米,總重量為1241千克,單轅雙軛,四馬分兩服兩驂。馬高90.2厘米—93.6厘米、長110厘米—114厘米,通體白色,僅鼻孔、口腔等處施粉紅色。車輿分為前後兩室,前室很小,僅容御手就座。青銅馬車中,頭戴雙卷尾冠,身穿長襦,腰佩短劍的御官俑,跽坐於車前室,手中握著轡索。后室是供主人乘坐的主輿,輿寬78厘米、進深88厘米。主輿四周屏蔽,後邊留門,門上裝有可開閉的門板;前部和左右兩側開窗,前窗裝有能夠向上掀起的菱格形鏤空窗扇,左右窗則以夾心的方式安裝著可推拉的菱格形鏤空窗板。輿室的頂部罩著一面橢圓形的穹窿式篷蓋,蓋長178厘米、寬129.5厘米。輿底上鋪有一面繪滿幾何紋的銅板,象徵柔軟的茵墊。車輿內外遍施精美紋飾,其中輿室屏蔽體和車蓋以夔龍與鳳鳥紋為主。輿的周邊及前室的內外則飾以流雲紋、幾何紋等紋飾。
秦銅車馬通體彩繪,所用的顏色以藍、綠、白三色最多。八匹馬通體白色,只有鼻孔、口腔等處施以粉紅色。御官俑的面部和手上有兩層彩繪,內層為粉紅色,外層為白色,更加突出了人物肌膚的質感,頭髮為藍黑色,長襦為天藍色。車身上的彩繪,以白色打底繪以彩色紋樣,色調素雅、清新。彩繪的紋樣有變相的夔龍夔鳳紋、流雲紋以及各種菱花紋和多種多樣的幾何紋。高車以菱形、方格形等幾何紋樣為主,間以各種雲紋、旋渦紋,主要分佈在車欄內側、車軾表面和車傘下面。安車以夔龍夔鳳紋為主,流雲紋和幾何紋成了邊飾紋樣,更突出了安車的帝王氣勢,顯示了兩乘車不同的功用。夔龍夔鳳紋主要分佈在車蓋內側、后輿四周上層區域、后輿車門內側等主要位置,流雲紋和幾何紋主要分佈在車蓋內側的邊角、承托車蓋的骨架上、車前輿內外側欄板、車后輿外側上層、后輿車門內側邊角等區域。
秦銅車馬上大部分紋樣是用彩色直接描繪,再用墨線或白線勾畫邊輪的。也有一些紋樣先勾畫樣稿,然後填色,最後用墨線勾畫輪廓。一、二號車車輿下層的圖案採用堆繪法繪製,線條突起,有很強烈的立體感。這種藝術手法前所未見,亦屬首次使用。彩繪不僅使秦銅車馬更顯華麗,同時也掩飾了秦銅車馬在鑄造時難以避免的沙眼、修補痕迹等缺陷,而且也延緩了青銅的氧化過程。
製作秦銅車馬的主要材質是錫青銅,一般來說錫的含量為6-13%,鉛的含量在1%左右。銅車馬根據鑄件使用的不同性能採用了不同的合金比例:承力較大的構件如馬腿、車撐等,要求機械硬度高,其含錫量就比較高;要求有一定韌性的構件如韁繩、轡繩等,其含錫量就比較低。各部件的機械強度要求不同,含錫量的多少也有所不同。
秦銅車馬的眾多構件大多是鑄造成型,在鑄造方法上,根據構件的大小、薄厚以及不同的形狀,採用不同的鑄造方法:大而薄的構件如拱形的車篷蓋,採用了鑄鍛結合的工藝,先將車蓋澆鑄成形,再經過加熱鍛打,這是秦代的一大創舉;一些大型厚壁或長桿型鑄件,都採用空心鑄造,既減輕重量,節省大量金屬,又可以避免鑄件疏鬆、受熱產生裂紋等缺陷,改善材質性能。另外,將一些複雜構件分解成一些簡單的構件分別鑄造,再把這些簡單的構件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構件,也是銅車馬鑄造工藝中的一個創新。
秦銅車馬的連接工藝更是多種多樣,常用的有活頁連接、子母扣連接、子母扣加銷釘連接和紐環連接等。活頁連接主要用在二號車上的門扇與門框、窗扇與窗框的連接上,活頁的結構與現代用的合頁幾乎完全相同。除了秦銅車馬外,在秦都咸陽遺址也曾出土過多件,說明秦代的青銅器加工工藝已經較為普遍地用於現實生活。
子母扣加銷釘連接方法在銅車馬的鞍具上被廣泛應用,如靷繩、轡繩、韁繩等,都是用一節節銅質或金銀質的構件,採用子母扣加銷釘的連接方式組成鏈條的。這種連接方法是把兩個小構件的一端分別加工成凹凸狀,再把一個小構件的凸狀一端插入另外一個小構件的凹狀一端,使兩個小構件完全契合,再在契合處加上一個銷釘使之完全連接在一起,但又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紐環連接是用一個圓環將兩個物體連接在一起,如上銅鏑六個帶刺銅球之間的連接就使用了這種連接方法。這種連接方法,結構簡單,製作方便,各部件之間活動自如。
秦銅車馬結構複雜,細節表現清晰、逼真,冶金鑄造技術高超,採用多樣的工藝手法。車中的零部件製作難度極大,工藝精湛,造型準確、寫實,人、馬生動、傳神。駕具、馬飾完整,系駕關係清楚,彩繪紋飾精美,與浮雕結合,表現出了馬車不同部位原本的材質、構造和面貌。在青銅器上彩繪這一藝術表現手法是秦代的創舉,它突破了殷周時代在青銅器上鑄紋和春秋戰國時期金銀錯紋飾的局限,使青銅器上的紋樣更加絢麗多彩。
銅馬穿金戴銀,金銀項圈、金當盧、金銀泡等,金銀飾件約佔零件總數的一半,雍容華貴。在青銅器上通體彩繪,是秦代的創舉。以白色為底,以紅、紫、藍、綠、黑等色為輔助,花紋色彩斑斕。雖然歷經歲月,乳白的底色大都脫落,但蓋內、車門內外、前窗及廂外等地方的紋飾依然清晰。
秦銅車馬無論設計還是鑄造、加工、連接、裝配等環節,都不亞於現代許多複雜的機械製造。在鑄造方面,使用了多范合鑄法、紅套鑄法、接鑄、嵌鑄、包鑄等;在連接方面,採用了套接、鉚接、焊接、扣結、子母口對接、合鉸鏈接、鏈環鏈接等;在模擬塑形表現方面,使用了圓雕、浮雕、鏨刻、磋磨、沖鑿,以及塗色、彩繪等手段。
秦銅車馬是中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車馬,是考古所見的最大的組合型青銅器,對研究中國秦代冶鍊與青銅製造技術、車輛結構等具有極重要的價值。在秦代,安車又稱轀輬車,曾作為秦始皇出巡乘輿。《史記·秦始皇本紀》關於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的記載,多次提到轀輬車。二號車的出土使人不僅對秦代鹵簿制度和古代馬車陪葬制度有了進一步了解,更對古代安車的形制結構有了明確認識。
《考工記》載:“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說明製作木質車馬的複雜程度,而用青銅製作的銅車馬在製作難度上較木車有過之而無不及。銅車馬的製作綜合採用了鑄造、嵌鑄、包鑄、焊接,以及各種各樣的機械連接、機械加工等工藝技術,反映了中國兩千多年前金屬製造工藝的輝煌成就。
秦陵銅車馬可以使人們進一步了解古代車制,特別是對戰車的系駕方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秦陵銅車馬就是秦代皇帝車輿的再現。車體仿照實物製作,所有細節都表現得非常具體逼真。為中國古代美術、車制以及宮廷輿服制度等方面的歷史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
秦銅車馬出土於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
秦銅車馬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1995年8月,陝西省文物局授予《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技術》項目“陝西省文物局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同年11月,中國國家文物局授予該項目“中國國家文物局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7年,“秦銅車馬一號車修復”獲得了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7月,《秦始皇陵銅車馬發掘報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報告分銅車馬坑的形制、一號銅車馬、二號銅車馬、銅車馬的鑄造工藝、車制及銅車馬各部件的名稱五大章節。《秦始皇陵銅車馬修復報告》由文物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報告分銅車馬的整體遷移、銅車馬的修整復原、銅車馬修復后的幾點認識三大章節。
2002年,秦銅車馬被列為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