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下層

低下層

《低下層》是由日本東寶映畫製作發行的137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黑澤明執導,三船敏郎山田五十鈴、香川京子、中村雁治郎、千秋實等主演,於1957年10月1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改編自瑪克西姆·高爾基所著小說《在底層》,講述了一個貧民窟里眾生如蛆蟲般麻木度日,直到一個遊方老者到來,這群人有了微妙變化的故事。

劇情簡介


低下層
低下層
太陽照不進的低暗的江戶貧民窟。猶如一個骯髒腐爛的蜂窩,一個個小格子里住著對生活早已經放棄希望的人。
遊手好閒的喜三郎、向人訴說他家室當年的“風光”的“殿下”、賣木桶的辰、賣糖果的瀧、醉洶洶的演員、常年咒罵生活喊著振作的鑄件店的留吉和他卧床不起的老婆阿沙、沉迷於做夢的妓女、動不動就打架的小偷舍吉等等人住在這裡的棚屋。與凄慘的生活不同的是,這裡的人們樂天而懶散。
有一天,遊方老者嘉平來到這裡。他告訴留吉的老婆世間有“來世的安樂”一說,並且建議酒鬼演員要去一家可以解“酒毒”的寺廟修行,慈悲的嘉平一言一行都改變著棚屋區的氣氛。而舍吉則和房東太太阿杉的妹妹佳代滿心歡喜的交往了。嘉平勸舍吉離開這裡,舍吉卻下不了決心。在知道了舍吉的想法之後,阿杉生氣地打了佳代,棚屋的居民們也因此發生了騷亂。慌亂中的舍吉撞到了房東六兵衛,並且六兵衛莫名其妙的就死了。見此,人們說阿杉是和舍吉共謀殺死了六兵衛,將舍吉綁了起來。在一片吵鬧聲中嘉平離開了。
夜晚,外面大雨滂沱,棚屋中還是如往常一樣,瀰漫著酒氣和賭博聲。酒鬼孤獨的死在了棚屋,賭鬼惱火地說著真掃興。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三船敏郎舍吉
山田五十鈴阿杉
香川京子佳代
中村雁治郎六兵衛
千秋實“殿下”
藤原釜足演員
根岸明美妓女
清川虹子阿瀧
三井弘次喜三郎
東野英治郎留吉
田中春男
三好榮子阿沙
左卜全嘉平
渡邊篤
上田吉二郎島造
藤木悠卯之吉
藤田山津輕
加藤武崗亭的官員
佐田豐下っ引き
坂本晴哉下っ引き
涉谷英男町人
榊田敬二町人
草間璋夫町人
坪野鐮之町人
熊谷二良町人

職員表

製作人黑澤明、根津博、本木荘二郎、田中友幸
原著瑪克西姆·高爾基
導演黑澤明
副導演(助理)野長瀬三摩地、坂野義光、金子敏、田實泰良
編劇黑澤明、小國英雄
攝影山崎一雄
配樂佐藤勝
剪輯黑澤明
美術設計村木與四郎
服裝設計鮫島佳子
燈光森茂
錄音矢野口文雄

角色介紹


低下層
低下層
舍吉
演員 三船敏郎
居住在棚戶區,動不動就打架的小偷。和房東太太阿杉的妹妹佳代滿心歡喜的交往著。嘉平勸他離開棚戶區,他卻下不了決心。
低下層
低下層
阿杉
演員 山田五十鈴
房東六兵衛的妻子,心腸歹毒。在知道舍吉和妹妹交往後,妹妹打了妹妹一頓,引起來騷亂。為了一己私慾不惜毀掉一切,污衊舍吉殺死了六兵衛,卻被當成同謀。
低下層
低下層
嘉平
演員 左卜全
遊方老者,他告訴留吉的老婆世間有“來世的安樂”一說,並且建議酒鬼演員要去一家可以解“酒毒”的寺廟修行,慈悲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改變著棚屋區的氣氛。
低下層
低下層
演員
演員 藤原釜足
居住在棚戶區,醉洶洶的演員。嘉平建議酒鬼演員要去一家可以解“酒毒”的寺廟修行,不知道嘉平所說的寺廟在哪兒。他最後只能選擇死去。
. .

音樂原聲


低下層
低下層
類型:原聲碟
創作者:佐藤勝
發行時間:2010年12月22日
專輯曲目:
1-『どん底』タイトル・バック
2-馬鹿囃子 一
3-馬鹿囃子 二
4-『どん底』エンド・タイトル
備註:與《活人的記錄》《生之欲》原聲集合發行,紀念版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方獲獎情況
1957年第31屆日本電影旬報獎年度日本電影十佳《低下層》第十名 
最佳女演員山田五十鈴獲獎 
1957年第12屆日本每日映畫大獎最佳男主角三船敏郎獲獎 
最佳男配角三井弘次
最佳美術村木與四郎
1957年第16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技術獎(美術)村木與四郎獲獎 
最佳男配角三井弘次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東寶映畫
發行單位東寶映畫(日本);HVE、標準收藏、Brandon影業(美國)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上映時間、細節
日本1957年9月17日(路演版)
日本1957年10月1日
美國1962年2月9日(字幕版) 

影片評價


通過《低下層》,黑澤明證明了自己不僅精通大手筆的史詩,掌控起小格局的舞台劇也絲毫不落下風。在這部電影里,黑澤明頗為巧妙地將有限的空間拓展為寬闊的舞台。可以觀察到,片中有許多場戲都是一名演員在前景處表演,其他演員則在縱深處與其保持著距離。電影中那所窮人聚居的陋室內景,是由村木與四郎設計的。雖然它由凌亂的睡鋪構成,卻不顯擁擠,因為人們經常會隱藏於破衣碎布之後。
結尾處的長夜歡歌將《低下層》推上了最高潮。眾人一邊打鼓,一邊作出滑稽的動作。屋外正風雨蕭瑟,屋中人卻只能為賦新詞強說樂,耐人尋味,引人夢回。(《看電影》雜誌評)
在黑澤明的《低下層》中,底層民眾的生活被挖掘出美好的情態,而這種美好的情態自然可以說明人人美好一面的樸素“人道”觀,也就是不去憐憫,而是去找出可愛之處。(《新京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