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蘇堡村的結果 展開

蘇堡村

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蘇堡鎮下轄村

蘇堡村是蘇堡鎮鎮政府所在地,位於洪洞縣城東12公里處,洪古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

地理環境


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蘇堡鎮下轄村,該行政村由10個村民小組組成,全村共1216戶,4919餘人,其中黨員108名;總耕地面積5989.9餘畝,其中水澆地945.7餘畝,旱地5044.2畝;其中退耕還林438.5畝,小麥種植面積5369畝,大秋種植面積150.4畝,其它面積32畝。由於該村地處丘陵河谷地帶,主要以農業為主,現發展有紅棗、蘋果等經濟林;現村民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經商(我村沿路兩旁有飲食、副食、服裝、農具、水果批零、家電維修、飯店、旅社、汽車修理、理髮等店)和外出打工;該村的農貿集市為東部農民的物資、文化搭建了一座交流平台。
村裡有幼兒園,小學,村文化體育廣場,及在其境內綜合中學一所,教育文化比較便捷。
蘇堡村寬敞的標準化水泥硬化道路與各村交接主幹道構建了我村完善的道路網路,電話、有線電視覆蓋全村。2008年修建了一座文化大院,並配有健身基礎設施,開設了農村書屋,不僅加強了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素質修養,還給村民營造一個和諧的居住環境和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
蘇堡村[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蘇堡鎮蘇堡村]
蘇堡村[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蘇堡鎮蘇堡村]

歷史沿革


村名由來

1987年出版的《洪洞縣地名錄》記載,蘇堡村委會,在蘇堡鎮所在地。耕地7346畝,4334口人,轄四個自然村,以農為主。村委會駐蘇堡。

蘇堡

蘇堡,地處丘陵,耕地7330畝,4298口人,相傳,古代有姓蘇的將軍在此佔據土堡,故名蘇堡。又傳說唐末有蘇姓在此落戶,住在村東的圪塔上,圪塔上築有土牆,形似堡,故名蘇家堡。康熙時,改名蘇堡鎮。

漫溝

漫溝,地處山溝,耕地10畝,2口人。該村原系蘇堡村的一片耕地,地處山溝四周多為黃土嶺,每年雨季,洪水進入山溝,灌澆田地,故名漫溝。

安全溝

安全溝,地處山溝,耕地6畝,1口人。相傳,此溝有隱士張大成之墓,當年張大成死後,其後裔為勘察吉地,曾跑遍諸山,認為此地安全吉祥,葬於此,故名安全溝。

灰山掌

灰山掌,地處山地,耕地20畝,5口人。該庄很小,俗稱一掌之地,山為灰色,故名灰山掌。清兵部侍郎劉秉恬墓在此。

代表人物


劉秉恬:(1735-1800)字德引,山西洪洞蘇堡人,清朝大臣。乾隆二十一年(1756)舉人。二十六年,明通榜,授內閣中書,充軍機處章京。再遷郎中。三十二年,考選福建道御史,轉吏科給事中。大學士傅恆督師討緬甸,以秉恬從,擢鴻臚寺少卿。師還,超擢左副都御史。遷刑部侍郎,調工部,再調倉場。嘉慶四年,復調兵部。五年,卒。
郭璞玉:乳名幼娃(一說油娃),男,1918年生,蘇堡村人,已故。一生從事洪洞干板藝術。主要創作作品《打韓略》《婦女翻身歌》《婚姻法》《打洪洞》《勤儉節約歌》《洪洞地名歌》等。流行晉南一帶,影響很大,七十年代被縣道情劇團聘請,每場戲前加演干板一、二段,廣大人民群眾讚不絕口。贊曰:“不種麥子,不收秋。不敢誤了幼娃順口溜。”

文化


蘇堡劉氏

據民國二十一年洪洞《劉氏宗譜》記載,這支洪洞劉氏宗族形成於明朝初年,來源於汝南。明朝初年,劉氏"有老翁同汝南攜三子入滋",其中長子劉道韻、二子劉懷翁。此後5個半世紀以來,洪洞蘇堡劉氏族大丁繁,枝繁葉茂,而且"自金吾公以詩書科第顯,后先輝映,衣冠蟬聯甲天下",蔚然而為山西劉氏望族。該族自乾隆時始創修宗譜,此後同治四年、光緒二十三年、二十六年、民國二十一年,均有續修。

歷史故事

關於洪洞通背拳的源流有多種傳說和文獻,較為可信的是其始於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由明代洪武年間遷民河南溫縣的古槐移民郭永福傳授于山西洪洞縣蘇堡鎮蘇堡村的天官府。
清代乾隆年間,山西平陽府(現臨汾市)苗屯吉書生家收留了一位武功高超、為人忠厚大方的英雄好漢,其人自稱姓郭名永福,系河南溫州人士,在家鄉好打抱不平,見義勇為,失手打死惡霸,棄鄉外逃流落平陽。吉書生稀其武功,憐其不幸誠心挽留,郭永福便暫棲身吉家並傳授武功給苗屯村民多人。數年後郭永福出遊到洪洞縣蘇堡鎮,偶見當地有村民數人在練拳,正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郭永福以武術家的眼光看所練的拳術華而不實,誤人子弟,出於本性,郭上前搭話,逐引出比武較技,誰知對方數人還沒看清如何交手,瞬間便莫名其妙跌出丈外,稍一搭手便被拋出,如此功夫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驚詫之餘,一少年公子回府請出教拳師傅,誰知拳師一搭手,同樣慘遭敗北。遊客的閃電擊發驚動府上高官。原來蘇堡鎮居住著一位回家探親的吏部官員,村民稱之為“天官”,天官詢問郭永福何以打手下人,郭回答是他們自己倒的,問何以能倒?郭回答這是借人之力。天官見其拳法神妙,便懇留府上,從此郭永福便設教於天官府,開始系統的傳授武功。天官後來回朝,奏明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御賜“神拳”之號,從此“洪洞通背纏拳”譽沿至今200餘年。
根據史料記載:所謂“天官”,正是乾隆年代的吏部侍郎劉秉恬。吏部尚書稱天官,侍郎不過是“副”天官。《清史稿》“劉秉恬傳”載:“劉秉恬,字德引,山西洪洞人,乾隆二十一年舉人,二十六年明通榜,授內閣中樞,充軍機處章京。再遷郎中。三十二年,考選福建道御史,轉吏科給事中。大學士傅恆督師……”,他一生主要工作是在戰爭中充任督糧運草官員。善軍事,諳技擊,劉秉恬任“副”天官約在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76年—1779年),因母逝回到洪洞蘇堡鎮守孝制,在此期間偶識郭永福,聘為府內武功教師,約在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劉受皇帝召見時,向乾隆皇帝為郭討封“神拳”稱號。郭永福系統地傳播了108式母拳及子拳套路、器械、對練。同時傳留了《拳經總論》、功法、拳譜等。所傳留這些都和河南溫縣陳家溝的“陳氏拳械譜”幾乎一致。這也為後世留下了難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