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華爾街

葉永烈所著小說

葉永烈重回“純文學”創作的重磅作品!

小說以今日的上海為背景,展現了都市年青一代的生活理想和生存狀態。文筆樸實厚重,人物形象豐滿,情節曲折跌宕。

全書以來自美國的三位男子與三位上海姑娘的異國婚戀為主線,透過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折射出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滄桑變遷與時代風貌。書中著力描寫了陰謀與愛情、善良與邪惡、宿命與抗爭。故事引人入勝,結局發人深省。

作者介紹


葉永烈
1940年出生於浙江溫州,畢業於北京大學,上海市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他11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在《人民文學》《收穫》《小說界》《上海文學》等知名刊物發表過大量作品,數十年筆耕不輟,獲得各類獎項百餘次。不少作品曾在美、英、法、德、意、日、韓及中國香港、台灣地區出版或發表,其本人入選《世界名人錄》。

媒體評論


葉永烈這個名字深深鐫刻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中,他是一代人心中科幻夢的啟蒙者。近年來,他的新書一次次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一次我們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葉永烈。 ——《北京晚報》
有人給他定下科普作家、紀實作家、傳記作家和記者四個身份,而他說,自己是作家,“作家”之前沒有任何的定語。 ——《山東商報》
葉永烈的《東方華爾街》,閱讀了幾節,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小說既有歷史感,也不乏時代性,語言流暢,知識性好,可讀性強。——知名訪談節目“徐徐而談”

編輯推薦


1. 醞釀20餘年,海派代表作家葉永烈厚積薄發之作,媲美賈平凹《廢都》、陳建功《皇城根》,描摹當代上海的“魔都”本色!
2. 致敬百年經典《上海——冒險家的樂園》,刻畫當代“冒險家”在上海的掙扎和迷失,他們從幻想的“樂園”天堂,墮入“失樂園”的地獄!
3葉永烈的創作獨具匠心,背景宏大,情節跌宕,構思精巧。東方華爾街的迷人風采,大西洋彼岸的繁華雜沓,家族的恩怨情仇,各色人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內容精彩絕倫,令人讚歎。
3.葉永烈的文筆樸實無華,生動有趣,讀來韻味十足。
5.本書的已引起不少影視機構的重視,將於2016年推出同名電視劇,製片已方投入巨資,并力邀當紅影視明星加盟。

目錄


楔 子 墜機
第一章 小島奇遇
神秘小島的上海會所
好萊塢的“路人甲”
大片《毒梟與警察》中的意外
登上“白富帥”的私人飛機
有備而來的約法三章
飛往棕櫚樹下的小島
充滿中國元素的大院
冒險家的後代們
細讀“上海的《聖經》”
“狗頭軍師”的來歷
坐在紅木太師椅上長談
尋找“冒險家”們的後代
酒窩的遺傳
飛往上海的三項任務
第二章 上海風雲
飛越太平洋
“一個半”上海朋友
上海的美國影子
兩位上海姑娘
很“光榮”的上海老飯店
外灘凝聚著歷史風雲
步入奢華的華爾道夫酒店
徜徉東方華爾街
陸家嘴成了東方曼哈頓
中西合璧的莫里斯家
“老外街”上說奇緣
“永遠告別鴨舌帽”
她有點臉紅了
第三章 結褵滬上
夜上海的情人牆
石庫門房子里的偶遇
旗袍設計師的失足
笑靨如花的牛仔褲老闆
“我不是美國的花花公子”
他突然從人間“蒸發”
“搬到我家住!”
弄堂里的“頭條新聞”
“旗袍小姐”的大喜日子
“無事不登三寶殿”
兩位博士的對話
返璞歸真
引頸等待 愁眉莫展
第四章 紮根申城
電影製片廠門口驚人一幕
金茂大廈里的面談
牆上的滙豐銀行油畫
雙喜臨門的興奮
“欲上高樓去避愁”
“一鎚子買賣”
玫瑰蛋糕里的鑽戒
癮君子“老毛病”發作
來到上海“巨富長”
上海影壇的新星
老闆娘從天而降
車子里響起《歡樂頌》
第五章 回放人生
田林小區的老家
包玉珂唯一的“粉絲”
來自紐約的訪客
“話逢知己千句少”
她真的成了“浪里白條”
“我的FBI”
英國國家檔案館里的發現
要做“美國的勾踐”
愛情之水沸騰了
龍莊園里的英式別墅
上海會所在棕櫚樹下誕生
“冒促會”在掌聲中誕生
“A”字形婚紗·五朵金花
第六章 狡兔三窟
飛往加勒比海
自私的“美德”與“基因”
“狡狐三窟”的第三窟
閣樓里的化學實驗室
匪夷所思的雙刃劍
地下室里的“亭子間”
“無毒不丈夫”
“神風特攻隊”的妙藥
秘密調查替身的身世
墓碑上的發現
“榮譽非猶太人”
第七章 聖誕冰火
人約黃昏后
“白撿”了一個兒子
真是冤家路窄
“先同居,后結婚”
惜別之情如燕爾新婚
“DEA”警察拘捕了她
拘留所里的折騰
“狸貓換太子”
警察跟蹤搜索
得了便宜又賣乖
仗義的大律師
遙夜沉沉 苦獄漫漫
第八章 狐狸露尾
總是夜不安枕
莞爾一笑 嫣然無方
重返棕櫚樹下的上海會所
做最壞的打算
東方華爾街上的亮點
情字易寫 其債難還
溫文爾雅的博士偵察員
夜讀《上海——冒險家的樂園》
在墨西哥跟蹤追擊
栽贓者浮出水面
查清那個神秘的“C”
第九章 起底時刻
不見棺材不落淚
加勒比海密會“黑狼”
下水道里的智斗
闖進“閑人莫入”禁區
私人飛機猝然墜落
“花狐”說了實話
外灘上海會所緊鑼密鼓
兩位不速之客
讓世界重返外灘
尾 聲“偽死亡”真相
附 錄 《上海——冒險家的樂園》若干考證
《上海——冒險家的樂園》出版概況
愛狄·密勒是誰?
包玉珂身世
真正的作者是誰?
為什麼“躲在後面”?
是小說還是報告文學?

文摘


神秘小島的上海會所
“Shanghai”,既是英文,也是漢語拼音。在上海這座東方國際之都,五千多條馬路縱橫交錯,路旁的招牌上隨處可以見到“Shanghai”字樣。
然而,在棕櫚樹下看見“Shanghai Club”招牌,那就稀罕了。
棕櫚樹,向來只在高溫、濕潤、多雨的環境中成長。在離上海萬里之遙的美國東南海濱,大西洋的碧浪緊緊包裹著一座小島,島上密密匝匝長著棕櫚樹。一堵長長的高高的鐵絲網圍牆,爬滿青藤,築成一道綠色的籬笆,而圍牆兩側種滿了棕櫚樹,形成一道綠色的屏障,把所有從鐵絲網外投來的視線切斷。這道墨綠色的圍牆之內,是一個有著四五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院子。
院子的大鐵門上,一左一右盤著兩個蛇一般的動物圖案,蛇都長著一對利爪,據說是中國的吉祥動物——龍。這座大院,就叫作龍莊園。
龍莊園內的開闊處是網球場、高爾夫球場、游泳池,十來幢兩層別墅掩映在棕櫚樹的濃蔭中。即便是從大門口通往這些別墅的柏油馬路兩側,作為行道樹的棕櫚樹也是像衛兵般挺立著。大院里除了別墅之外,有一座不同於眾的紅牆碧瓦、充滿東方色彩的方形平房,是這裡的會所。在大紅的圓拱門上方,鑲嵌著金光閃耀的12個英文字母——Shanghai Club。
這座小島,名喚棕櫚樹灘島(Palm Beach Island)。
棕櫚樹灘島坐落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東部海濱。佛羅里達州的第一大城兼第一大海港是邁阿密,第二大城兼第二大海港是勞德代爾堡(Fort Lauderdale)。邁阿密在勞德代爾堡之南,而棕櫚樹灘島則在勞德代爾堡之北。沿著高速公路,從勞德代爾堡南行一個多小時便到達了邁阿密,而從勞德代爾堡北行一個多小時就來到了棕櫚樹灘島。
棕櫚樹灘島雖小,卻擁有一個機場,專供私人飛機起降之用。從飛機上看下去,棕櫚樹灘島“泡”在湛藍的大西洋之中,島的外圈是白色的浪花,內圈是淺黃色的沙灘,內圈之內則是由棕櫚樹組成的翠綠色。藍、白、黃、綠,再加上金色的陽光,組成這個小島的五種基本色。除了這誘人的五種基本色之外,棕櫚樹灘島還有一個從飛機上看不見的地理特色——墨西哥暖流從這裡經過。佛羅里達州是“美國的廣東”,原本就是美國氣候最暖和的州,而棕櫚樹灘島藉助於墨西哥暖流的“加溫”,又成為佛羅里達州最暖和的地方。
棕櫚樹灘島有一座長長的鐵橋,與佛羅里達大陸相連。
棕櫚樹灘島是一個知名度不高、沒有多少人知道的小島。這個低調的小島,有著一個神秘而又驚人的外號——富翁島。
在佛羅里達,旅遊者往往只知道邁阿密有個“富翁島”——名聲在外的“明星島”。那是邁阿密比斯坎海灣中的一個小島,房地產商在島上開發高端房產,招引諸多影視巨星入住,成了名副其實的“明星島”。邁阿密的旅行社甚至安排遊艇沿著明星島轉圈,導遊指點明星島上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別墅,讓遊客知道哪個明星住在哪一幢豪宅。這一特殊的旅遊項目名曰“數星星”。
常言道,“半瓶水晃蕩,一瓶水不響”。就擁有的財富而言,頂級的影視明星跟頂級富豪相比,只不過是小菜一碟而已。跟招搖過市、喜歡張揚的明星們相反,頂級富豪選擇了不聲不響。在佛羅里達,真正的富人區,是遠離鬧市而風光宜人的海濱——棕櫚樹灘島。誠如棕櫚樹灘島的一位富翁所言:“這裡沒有人注重你是否出名,重要的是你擁有金錢和地位。”這就是棕櫚樹灘島與明星島的區別。
棕櫚樹灘島上宅大人稀。一條柏油馬路與海岸線平行,馬路兩側是濃密的棕櫚樹。一座座深宅大院並肩而立。往往每隔一二百米,就能見到一扇緊閉的大門。龍莊園是其中的一座大院。有的大門是鐵柵欄門,可以透過大門看見一條兩側都是樹林的路,而所有的房子都隱蔽在樹林之中,給人一種“侯門深似海”的感覺。在柏油馬路上,除了偶爾有幾輛豪車駛過之外,看不見一個步行者。這裡的宅主幾乎都深藏不露。
這些不願顯山露水的宅主們,個個腰纏萬貫。據稱,從幾個世紀以前美國的范德比爾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卡耐基家族、梅隆家族,到近代的慕恩家族、艾倫斯家族,他們都曾是棕櫚樹灘島的宅主。美國前總統肯尼迪,也曾經在這裡置產。除了美國富豪之外,國外的一些富豪也加入了棕櫚樹灘島的宅主行列。
香車、美女、金元、豪宅,在棕櫚樹灘島上集結。不過,作為棕櫚樹灘島的靈魂,那些豪宅的主人——超級富翁們,卻往往只在紐約、華盛頓、波士頓白雪皚皚的時候,出現在這座小島。正因為這樣,棕櫚樹灘島被稱為“大富豪冬日俱樂部”。有人說,在寒冬,美國四分之一的財富在這裡流動。那時候,棕櫚樹灘島機場的機庫里私人飛機爆滿,而豪宅的車庫裡則停滿名牌轎車。
當春風吹拂美利堅大地,一架架私人飛機如同候鳥飛離棕櫚樹灘島,島上的深宅大院里只剩下管家、門衛和用人們,在那裡經受炎夏烈日的炙烤與颶風的呼嘯。
好萊塢的“路人甲”
人們常常用“做夢也沒有想到”來形容意料之外發生的事情。對於本·勞倫斯·威廉姆斯(Ben Lawrence Williams)來說,他竟然會從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千里迢迢來到佛羅里達州這座神秘的小島,來到那個上海會所,成為會所的主管,真的是“做夢也沒有想到”。
勞倫斯,昂藏七尺的漢子,洛杉磯的愣頭青,貧窮卻有著一顆強烈的好奇心。一米八的個子,身強力壯,肌肉發達,偉岸雄健。他一頭金髮,已經將近不惑之年,前額以及後腦勺已經“寸草不長”。那些頭髮似乎長錯了地方,密密麻麻地長到了他的兩腮和下巴,變成了又濃又硬的絡腮鬍子。大約是這副尊容難以虜獲姑娘的芳心,所以一直孑然一身,形影相弔。
他中學畢業之後,做過聯邦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做過計程車司機,也做過餐館的外賣員,反正都是富有“動感”的職業。
每當勞倫斯駕計程車來到洛杉磯市中心西北,小山上那九個字母—— “HOLLYWOOD”(好萊塢)總是闖入他的眼帘,引起他的莫大興趣。
好萊塢是加利福尼亞州的驕傲,也是美國的驕傲。1908年故事片《基督山恩仇記》在這裡拍攝,從此與電影結緣。影片上映后,好萊塢就引起了美國電影界的注意。於是,電影製片商紛至沓來,在這裡拍攝電影,建立電影廠。到了20世紀20年代,在好萊塢已有將近20家電影製片廠。這樣,這裡也就形成了一座電影城。從此,好萊塢成了美國的電影中心。
在洛杉磯,東起海佩里翁大街和里弗賽德路,南至比弗利大街,西至比弗利希爾斯,北到聖莫尼卡山丘陵,都成了影城好萊塢的“領地”。
好萊塢明星薈萃。在好萊塢的山上,興建了一座座豪華別墅,幾乎都為影業大腕們所有。勞倫斯每當駕計程車路過這些豪宅時,總會投以羨慕的目光。
好萊塢到處是電影院。雖說勞倫斯捨不得花錢進頭輪電影院觀看剛上映的好萊塢影片,但卻是末輪電影院的常客。儘管末輪電影院放映的是幾年前的好萊塢影片,但那有什麼關係?那不過是早一點看與晚一點看的差別而已,反正他不是影評家,用不著追著新片寫評論。他最在乎的是電影票價格的差別——其實,他更多的是從電視中“免費”觀看十幾年前的好萊塢電影,“溫故而知新”嘛。
勞倫斯對於好萊塢影星們瞭若指掌。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儀式舉行時,他都會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個個從紅地毯上走過的明星,並逐一說出明星們的大名,從未發生張冠李戴之類的錯誤。他就連奇形怪狀的“E.T.”──外星人、巨大的猿人“金剛”、張開大嘴撲來的恐龍,也都非常熟悉。
在眾多的明星之中,勞倫斯最崇拜的是阿諾——阿諾德·施瓦辛格。勞倫斯是最忠實的“諾粉”。阿諾不僅有好萊塢硬漢的光輝形象,而且居然還當上了加利福尼亞州的州長呢!
勞倫斯雖說沒有阿諾那麼高大,卻也肌肉發達。他夢想成為阿諾第二。不,不,哪怕是阿諾第十、阿諾第一百也行。
終於有那麼一天,終於有那麼一個機會,勞倫斯得知好萊塢招聘演員。不,不,準確地說,是招聘在銀幕上不露臉的演員。用電影的專業術語來說,那叫“替身演員”。不管露不露臉,“替身演員”也帶“演員”兩字嘛——“演員”是主體,而“替身”只是修飾詞罷了。他願意做好萊塢的“路人甲”。
勞倫斯按照廣告上的地址,來到好萊塢替身演員公司的招聘處。在那裡,勞倫斯才明白,替身演員跟群眾演員不同:群眾演員雖說在銀幕上露臉,但是群眾演員是裝扮大會場里的群眾、街道上的行人、長蛇陣中的士兵,反正是大呼隆,跑龍套,誰去都行,用不著考試。替身演員卻不同,必須具備一技之長。
替身演員分為好多行當:
有的叫“裸替”,那是大明星在拍攝床戲“裸”得太厲害時,不好意思,就叫“裸替”上去。當然,這“裸替”在銀幕上只出現背影或者身體的局部。“裸替”大都是女演員,勞倫斯當然幹不了,何況即便是要他干這種“光溜溜”的活,他也不好意思。
還有的叫“光替”,這是因為拍攝之前要布光,往往要求演員一動不動坐在那裡。布光很費時間,“大牌演員”受不了這呆坐,要由替身演員坐在那裡代為布光,所以叫“光替”。“光替”演員要求與“大牌演員”的個子、膚色相近。
還有“筆替”,比如演員拿起筆寫字,字太蹩腳,就在跳成特寫鏡頭時, “筆替”演員出馬了,一隻手持筆在紙上龍飛鳳舞。不言而喻,“筆替”演員的字要寫得很好……
對於勞倫斯來說,最合適的莫過於“武替”。種種驚險鏡頭,諸如跳樓、跳崖、拳打腳踢、撞車、撞艇、衝進火場等等,“大牌演員”要找替身演員替他們冒險。當然,“武替”演員在替身演員之中風險最大,報酬也是最高的。
大片《毒梟與警察》中的意外
勞倫斯在報名之後,替身演員公司招聘處的主管一看他身強力壯,已經有幾分滿意,於是對他進行了三場考試:
第一場考試是從一幢10層樓的陽台往下跳——當然,在大樓前面的空地上,已經擺放好氣囊。畢竟這要足夠的膽量。勞倫斯在10層樓的陽台上站定,吸足一口氣,聽得考官口令“預備——跳”,他閉著眼睛縱身一躍,就下去了。雖說考官對他閉著眼睛頗有微詞,但還是給他通過了。
第二場考試是讓他扮演罪犯,駕駛一輛轎車在高速公路上跟警車互相追逐,彼此“擦肩而過”,越驚險越好。勞倫斯有著多年計程車的駕駛經驗,這樣的追逐當然不在話下。於是,他又通過了。
第三場考試是戰爭場面,讓他衝進炸彈在森林中爆炸引燃的一片火海。勞倫斯穿上迷綵衣、高統靴,用冷水渾身澆透之後,在考官發出“預備——開始”的口令之後,赴湯蹈火。哪裡火光衝天,他就往哪裡沖。就這樣,第三場考試也通過了。
勞倫斯樂滋滋的。那天他不僅被正式錄取為好萊塢替身演員,而且第一次過足了戲癮,第一次滿足了他的冒險感。
就這樣,勞倫斯終於走進好萊塢。雖說他只是一個從未在銀幕上露臉的替身演員,雖說他的每一次“武替”都是一次冒險,雖說他的收入還不及被替身的正牌演員的零頭的零頭,但他卻甘之若飴。他每天都生活在冒險的刺激之中。在他看來,沒有風險、沒有刺激的快遞員、計程車司機、外賣員的生活,實在太平淡了,太無味了。他曾經多次受傷,有一回差一點丟了小命,他仍毫不在乎。他總是說,“這算得了什麼?”
一天,勞倫斯接到替身演員公司的電話,要他趕往《毒梟與警察》攝製組幹活。勞倫斯早就聽說《毒梟與警察》是好萊塢正在拍攝中的大片,能夠在這部大片中“露一手”(雖說只是一個背影或者遠景),也是無上榮光。
《毒梟與警察》攝製組的助理導演帶著勞倫斯來到洛杉磯西部的聖莫尼卡海灘。勞倫斯做計程車司機時,多次載客來到這裡。勞倫斯只知道這裡是10號州際公路的西部終點。這一回,他來到聖莫尼卡海灘,這才領略到聖莫尼卡海灘之美:瓦藍的天空,碧清的海水,雪白的沙灘,盤旋的海鷗。
助理導演告訴勞倫斯,《毒梟與警察》中一場警察與毒梟追逐戲在聖莫尼卡海灘拍攝——觀眾已經看膩了高速公路上的汽車互相追逐的警匪戲,所以《毒梟與警察》改成了海上飛艇追逐戲:毒梟駕駛雪白的義大利名牌藍旗亞豪華汽艇倉皇逃竄,警察則駕駛紅燈閃爍的高速警艇追擊。警艇的速度比毒梟的汽艇快,從後面追上去,超過了毒梟的汽艇,迂迴到前方,打算橫截毒梟的汽艇。毒梟駕駛汽艇拐了個彎,跟警艇差之毫厘,逃掉了。警艇再追,毒梟再逃,如此攔截三次,逃脫三次,到了第三個回合,毒梟的汽艇終於被警艇截住。這時,毒梟從汽艇中跳入海中,於是開始又一場戲——警匪海中搏鬥。好在勞倫斯游泳也不錯……
碧海,白浪,飛速汽艇,這場戲肯定會令觀眾叫絕。
導演助理讓勞倫斯穿了一件咖啡色的夾克,外面套一件橘黃色的救生馬夾。
攝製組已經事先拍攝了飾演毒梟的大牌演員駕駛汽艇的近景,他也是穿了一件咖啡色的夾克,外面套一件橘黃色的救生馬夾。到時候把近景鏡頭插在影片之中,觀眾一點也看不出穿同樣服裝、戴同樣墨鏡的勞倫斯在大全景中駕艇。為了拍好這場戲,除了在幾處海灘上安放了電影攝影機,還安排了一架直升機從空中俯攝,幾艘攝影艇在海中拍攝。
看到這麼大的架勢,勞倫斯不由得興奮起來。汽艇的駕駛技術跟汽車駕駛技術相似,而且更為簡單。駕駛警艇的也是一位替身演員。經過幾次排練之後,兩位替身演員配合默契,導演顯得十分滿意。
聖莫尼卡海灘本來就是名聞遐邇的旅遊景點,尤其是在春暖花開時節,再加上兩艘汽艇在海上互相追逐、攔截,引來諸多遊客駐足海灘觀賞。內中一位紳士風度的“帥哥”遊客顯得與眾不同。他在徵得導演同意之後,居然乘坐私人直升飛機從空中觀賞。在導演看來,畫面上多一架直升飛機更加好看。
終於從無線耳塞里傳來導演正式開始拍攝的口令,毒梟的汽艇像離弦之箭掠過湛藍的海面,警艇開足馬力趕超。
警艇第一次超越,第一次迂迴攔截,毒梟的汽艇第一回掉頭逃脫——畫面精彩;
警艇第二次超越,第二次迂迴攔截,毒梟的汽艇第二回掉頭逃脫——畫面精彩;
警艇第三次超越,第三次迂迴攔截。勞倫斯稍微的偏差,他的汽艇竟然攔腰撞上了警艇,警艇頓時被撞得四分五裂,騰起烈焰和濃煙,海面上泛起一團鮮紅的血跡!
勞倫斯慌了。就在這時,無線耳塞里傳來導演的命令:“精彩極了!勞倫斯,你掉過船頭,圍著警艇打圈圈。”
勞倫斯問:“我得趕緊救受傷落水的‘警察’?”
導演說:“你不用管‘警察’,繼續拍攝!”
原來,好萊塢電影的劇情,就像橡皮泥那樣可以隨時改變。本來的劇情是警察截住了毒梟汽艇,毒梟跳海逃逸。看到剛才毒梟汽艇撞翻警艇,電影的劇情就可以“順便”改成毒梟佔了上風,警察直升機追擊毒梟汽艇,再編一場空對海的對抗戲……
導演不在乎替身演員的生命。在導演看來,拍攝跳樓、撞車、追逐之類驚險戲的時候,發生事故是“正常”的。反正“武替”演員的保險費已經包括在影片的投資成本之中。替身演員受傷、殘廢以至死亡,都由保險公司和投資方負責賠償,用不著導演擔心。
正因為這樣,現場的拍攝一直在持續之中。直到等到導演下令結束拍攝,等到漆著紅十字的白色汽艇趕到,撈起渾身血淋淋的駕駛警艇的替身演員,他早已經停止了心跳。
勞倫斯懷著一顆負疚的心,駕著那艘白色藍旗亞豪華汽艇回到聖莫尼卡海灘。
當勞倫斯摘掉墨鏡走下汽艇的時候,導演豎起食指與中指,打著“V”字手勢歡迎他,而另一個從剛剛降落在海灘的直升機走出的“帥哥”,則向勞倫斯翹起了大拇指。

序言


《東方華爾街》是一部準備了多年的長篇小說。記得,1993年作家出版社在推出五卷本“葉永烈自選集”之後,《東方華爾街》便列入他們的選題計劃。然而由於一直忙於長篇紀實文學創作,《東方華爾街》的寫作便一拖再拖。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每一座城市的作家,都會以飽滿的熱情書寫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誠如西安作家賈平凹寫《廢都》,北京作家陳建功寫《皇城根》。作為上海作家,作為在上海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人,我一直想寫上海的外灘風雲。在中國,“兩千年歷史看西安,一千年歷史看北京,一百年歷史看上海”。上海是近代中國中西文化交融之都。
外灘——昔日的東方華爾街。隔著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外灘對岸是浦東陸家嘴——今日的東方華爾街。外灘的23幢百年歐式老建築,與陸家嘴崛起的一幢幢玻璃幕牆摩天大廈,組成了上海外灘風雲交響曲。
我曾經多次讀過1937年出版的《上海——冒險家的樂園》,這本書揭示了上海外灘的滄桑。那些當年的冒險家們的後代——“冒後代”們,如今重返上海,他們又將演繹出怎樣的傳奇故事?我正是從這一視角切入,書寫上海外灘風雲。
2015年春日,當我寫完75萬字的《歷史的絕筆》,終於有時間開始寫作長篇小說《東方華爾街》。由於這部小說醞釀多年,所以幾乎是一氣呵成。這部小說以來自美國的三位“冒後代”跟三位上海姑娘的異國愛情為主線,著力刻畫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透過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折射出上海外灘風雲。除了展現上海外灘以及上海南京路、石庫門小院等濃郁的上海特色之外,小說中所涉及的美國、墨西哥的城市以及加勒比海島國,都曾經留下我的足跡,所以能夠以豐富的細節展現域外風情。
我曾經擔任電影編導多年,20世紀80年代初致力於純文學小說創作。我的小說曾發表於《人民文學》《收穫》《上海文學》《小說界》等文學雜誌,並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選集《愛的選擇》。此後三十多年主要從事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的紀實文學創作。這次從字字句句講究史實準確、戴著鐐銬跳舞的紀實文學,殺了個回馬槍,從非虛構文學躍入虛構文學,重回小說創作,既是挑戰自我,也深感小說創作的愉悅與輕鬆。
葉永烈
2015年7月15日於上海“沉思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