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鎮

四川省瀘州市下轄鎮

摩尼鎮位於敘永縣東南部,距縣城62千米。東與古藺縣雙沙鎮相鄰,南與赤水鎮連接,西與觀興鄉接壤,北與麻城鄉營山鄉毗鄰。鎮黨委、鎮政府、鎮人大駐摩尼社區。

摩尼鎮是敘永縣南面山區農業大鎮,隸屬於四川省瀘州市,地跨東經105°45′~105°15′,北緯27°50′~28°0′之間。全鎮幅員面積138.84平方公里,敘赤路橫穿全境。

2020年6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瀘州市調整敘永縣古藺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20〕5號):撤銷營山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摩尼鎮管轄,摩尼鎮人民政府駐摩尼社區川雲路160號。

2021年,敘永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摩尼鎮人口為35636人。

歷史沿革


1948年設金泥鄉,1958年改公社,屬古藺縣管轄,1983年划入敘永縣管轄。1984年復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135.9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摩尼、寶龍、東柴、金榜、銀榜、田義、水菁、梘槽、爐坪、旗保、燕子、李紅、紅山、李田、雙堡、聯合、李園、聯盟、半邊山、永安、新塘、簸籮、洞河、紅華、菁梨、龔山、大地、高營、郭廟29個行政村和摩尼居委會。
2003年,面積138.84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14個農業社、4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1027人,其中農業人口29141人,苗、彝、壯等少數民族共1377人。2004年,面積138.84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14個農業社、4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3萬人。
2020年6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撤銷營山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摩尼鎮管轄,摩尼鎮人民政府駐摩尼社區川雲路160號。

行政區劃


全鎮轄17個行政村,2社區居委會,88個農業社,8個居民小組,總人口5.1萬餘人(2020)。全鎮有苗、彝、壯等少數民族共3590人。
名稱電話區號
摩尼社區0830
簸籮村0830
東柴村0830
金榜村0830
田義村0830
梘槽村0830
雙堡村0830
聯盟村0830
李紅村0830
龔山村0830
郭廟村0830
旗燕村0830
黑尼村0830

地理環境


摩尼鎮
摩尼鎮
摩尼鎮地形高低不一,呈北高南低狀,最高海拔為1536.7米,最低海拔850米,光照適宜,四季分明,春秋多綿雨,夏季濕溫高,冬季霜雪大,年平均氣溫12.7℃,全年日照總時數743—1243小時,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50—1050毫米,常有大風、暴雨、冰雹、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現象發生。
摩尼鎮轄區內有兩個大型湖泊,均為人工建造,不僅解決了農業灌溉問題,而且美化了周圍環境、帶動周圍旅遊休閑行業的發展。
摩尼鎮是一個農業大鎮,其中農業人口27110人,全鎮糧食生產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麥、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油菜為主,其烤煙生產被列為敘永縣烤煙生產四個萬畝鄉鎮之一;養殖業主要以豬、牛、羊、家禽為主。

自然資源


摩尼鎮
摩尼鎮
摩尼鎮土地資源豐富,總耕地面積30834畝(其中田面積11342畝,土面積19492畝),有較好的基礎設施,境內的水利工程有容量219萬立方米的安基屯水庫和容量400萬立方米的衛星水庫,但因水資源較缺乏加之屬喀斯特地貌類型並緊鄰赤水河乾熱河谷地帶,現有的水利工程配套的溝渠和山坪塘不足,有效灌面較少,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局面明顯;

社會


摩尼鎮是川滇黔邊陲重鎮,是通往畢節、大方、威信、鎮雄等地古驛道必經之地。連接大納路與321國道的藺尼路水泥路面硬化已竣工通車,程式控制電話大樓早已建成,也基本解決了飲水問題,醫療衛生、教育設施齊備,全鎮有中心完小4間、村小14間、高完中1間;全鎮實現了村村社社通公路、通電,廣播電視普及率達90%。
2006年全鎮糧食總產量8975噸,財政收入912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344元

經濟


摩尼鎮地處山區、丘陵、平壩交匯處,屬湔江、人民渠灌區。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是彭州市糧油生產基地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有油菜、煙葉川芎、大蒜。工業以建材、釀造、食品加工為主。商貿繁榮,為附近市、縣重要物資集散地。
摩尼鎮立足開發本地資源,以重點農業項目擴散為主線,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形成了以種、養業為主的產業化經營局面:一是形成以境內山綠食品廠、定光、漆樹鹽漬廠為骨幹,共聯結3千餘農戶,生產、加工、銷售山綠、藠頭、大蒜、大頭菜等各類鹽漬食品的產業化格局。
摩尼鎮以“心中想第一,口中講第一,目標爭第一,工作干第一”的摩尼精神,緊緊圍繞發展戰略,經濟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穩步推進。

文化


鄉鎮美食

團筲糍粑
相傳為清代乾隆年間的鄉人李趙氏所創,因其用團筲裝盛(團筲是當地一種竹編的圓形大盤),團筲多大,糍粑就多大。團筲糍粑製作精細、配料考究,主料以精製糯米細加工,配以少許飯米蒸制而成。蘸料又以砂糖蘇麻、紅糖黃豆面為上品。團筲糍粑因個頭大,易保存,好製作,深受敘永人喜愛,其色如脂玉,香若丹桂,可煎可炸,可蒸可烤,舊時,是迎親送嫁,祝壽慶節必備之禮品。
麻辣洋芋
洋芋又稱土豆,是敘永南面山區主糧之一。麻辣洋芋是其多種做法、吃法之一種,原本為變換口味,易於下咽,現成為一道頗具特色的風味小吃。用豬油、菜油煎熟均可,尤以茶樹籽油為最佳,佐以摩尼本地花椒面、糊海椒面,等調味品,即食用。
臘蹄花
摩尼臘蹄花,是敘永的著名美食之一。將山豬腳連蹄帶膀精心研製過後,採集柏樹枝、香杉枝,用文武火熏烤而成。熏制好的臘豬腳,放炭火上將皮燒焦,用熱水浸泡,用刀颳去焦質切成成小塊,佐以生薑、蔥段、花椒,配以山泉,用沙罐燉至肉半離骨即可。將本地所產干辣椒放炭火上烤糊烤脆,用竹筒搗細,倒入碗中,配以花椒面、生薑末、粗鹽、味精、再舀一勺蹄花湯汁淋於其上,或者用菜油燒開淋於其上,加上豆油、薄荷葉,調成蘸水,其味沒不可言,唇齒留香。

旅遊


敘永李氏宗祠

摩尼鎮
摩尼鎮
李氏宗祠,位於摩尼鎮簸籮村二社李家莊上寨,初建於清雍正三年,原址坐落於敘永縣城區草市街,今敘永縣城永寧路,後於2015年12月遷於四川省敘永縣簸籮村二社李家莊。

仙草湖

摩尼鎮
摩尼鎮
仙草湖,位於摩尼鎮聯盟村,水域面積約400畝,夏季氣溫較城區低5—8℃,是天然的勝地。初夏時,煙波涼湖卻是桃紅柳綠,春意盎然,自然涼爽;金秋秋高氣爽,黃葉滿山;冬日白雪皚皚,嶺秀寒松。矮山、湖泊、梯田景觀共同構成一幅和美的生態畫卷,而勞作的人民更為這生態畫卷增添了鄉野的原生色彩。

二十四通碑

“二十四通碑”,位於敘永縣摩尼鎮金榜村下侯洞,在一個天然岩洞的石壁上,雕刻著“二十四通”石碑。
二十四通碑”碑文記載的時間為“嘉靖卅六年戊午”;碑文記載的內容為王重光伐木修皇城。
在摩尼鎮,流傳著這樣幾句話:“誰人數清廿四通碑,金銀財寶任你背,若有世間人不信,摩尼街上過秤稱!”這幾句民謠留給摩尼人神秘的尋寶夢。

紅土川古戰場遺址

紅土川古戰場遺址位於摩尼鎮簸籮村二社李家莊杉林頭,明崇禎二年己巳八月十七大霧,“奢安之亂”的奢崇明、安邦彥被明軍主力追剿,至此中明將李自華伏,被朱燮元率大軍殺於此。《明史》卷二百四十九、列傳第一百三十七(朱燮元、劉可訓、王三善等卷)載:“……四川總兵候良柱、副使劉可訓遇賊十萬於五峰山、桃紅壩,大破之。賊奔距山巔,諸將乘霧力攻,賊復大敗。又追逃之紅土川,崇明、邦彥皆授首,時二年八月十有七日也。捷聞,帝大喜。以成名與良柱爭功,賞久不下……”

雪山關

雪山關是摩尼鎮的最高海拔,是川西南的邊界,在雪山關頂上可以看到貴州,1915年12月蔡鍔將軍響應孫中山發起的護國運動,起兵雲南,攻打四川成都,途徑雪山關,留有詩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獲得榮譽


2018年
省級衛生鎮
瀘州市鄉村振興示範鎮
聯盟村被評為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
2020年
四川省“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
四川省特色氣候小鎮
省級“四好村”:聯盟村、東柴村、隆場村、營山村
市級“四好村”:田義村、金榜村
市級“文明村”:簸籮村、太康村、隆場村

城鎮人口


2021年,敘永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摩尼鎮人口為356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