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婚

指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的婚姻

“童婚”(child marriage),根據兒基會的定義,指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與一名成年人或另一名未成年人的正式婚姻或非正式結合。

世界許多國家曾流行過童婚,在印度、東南亞國家及阿拉伯國家極為盛行。舊中國童婚現象也很普遍。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20歲,女18歲,童婚被禁止,屬於非法行為。

發展歷史


印度童婚
印度童婚
全世界每年有上百萬未滿18歲的女孩子由家裡做主嫁作人婦。“童養媳”這種現象,在不同地區、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社會階級都存在著。那些結婚過早的女孩通常都不會繼續接受教育。未滿18歲分娩女子的死亡率和嬰兒的死亡率都是非常高的。
大多數童婚發生在非洲、中東和南亞地區。
2011年國際婦女研究中心人口和健康數據統計顯示,在尼日查德和馬里,有70%多的女孩結婚時未滿18歲。
該統計還顯示,孟加拉、幾內亞、中非共和國、莫三比克布吉納法索和尼泊爾的童婚率超過50%。
衣索比亞、馬拉維馬達加斯加獅子山喀麥隆厄利垂亞、烏干達、印度、尼加拉瓜、尚比亞和坦尚尼亞的童婚率在40%以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稱,全球“兒童新娘”中超過三分之一來自印度,半數以上來自南亞,大約有6000萬年輕女性在還未成年時就嫁人。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一些兒童10歲前已訂婚,甚至結婚。
2021年3月8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估計,在全球範圍,男童的童婚率只有女童的六分之一。當前約有6.5億女性經歷或處於童婚期。

產生影響


在2015年要實現的八個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有六個都直接受到童婚盛行的影響——消除極端貧困和飢餓;實現小學教育的普及;推動性別平等及賦權婦女;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孕產婦保健狀況;防治艾滋、瘧疾和其它疾病。

成因


葉門童婚
葉門童婚
“童婚家庭的成員和有權決定童婚的人常常被人們在某些方面迅速妖魔化。
“大多數時候,這些人做出童婚的決定是因為他們覺得這對他們的女兒最好。父母愛孩子,希望給她們最好的生活。他們只是不清楚最好的生活是什麼罷了。”
Edmeades曾同美國援外合作署(CARE)一起在衣索比亞開展一個應對童婚的項目,他介紹說,為了鞏固家族之間的戰略聯盟,這個國家有些孩子在出生前就已經訂婚。
另一種情況是,女孩子被很早嫁出去是為了確保她們的處女之身,這樣她們才有做新娘的經濟價值,她的家族的榮譽也能保住。
同時,家庭債務和海嘯以及乾旱等自然災害,也使得家庭為求生而把女孩賣做“新娘”。

危害


衣索比亞一位年輕的媽媽正在給孩子哺乳。
衣索比亞一位年輕的媽媽正在給孩子哺乳。
15歲以下女孩的身體還在發育,骨盆狹窄,美國國際開發署估計,這些使得她們因懷孕或分娩死亡的幾率是20歲以上婦女的5倍多。
絕大多數這類死亡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缺乏產前和產後護理,也缺乏剖腹產之類的先進技術,使懷孕和分娩在這些國家比富裕國家更具風險。例如在非洲,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統計,目前60%的婦女和女孩是在缺少專業醫療條件的情況下生產的。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在全世界範圍內,每年有7萬年齡在15-19歲之間的女孩死於懷孕和分娩。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認為懷孕是該年齡組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分娩併發症和不安全的流產則是首要因素。
英國計劃表示,女童所生的孩子也面臨很大的健康問題。母親年齡不足18歲的嬰兒更易出現體重過輕或夭折。
被迫早婚的女孩也是性病和艾滋感染的高危人群,因為她們很難與丈夫協商安全的性行為。

疫情影響


2021年3月8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在一些國家對女性影響巨大,可能導致10年內額外出現1000萬起童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