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彥鎮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下轄鄉鎮

白彥鎮位於東經117°33",北緯35°14"。地處平邑縣南部,沂蒙山區西南邊緣,沂河水系溫涼河上游。

地處三市(臨沂市、棗莊市、濟寧市)四縣(平邑縣、山亭區、滕州市、鄒城市)交界處,由原白彥、山陰、黃坡三個鄉鎮整體合併而成,系省級中心鎮,東與魏庄鄉、鄭城鎮為鄰,南靠棗莊市,西與濟寧市接壤,北臨流峪鎮,距縣城35公里。境內地貌類型多樣,具有明顯的山區特點,除溫涼河兩岸有部分平原外,多部為山地丘陵地形。

全鎮總面積190.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4688公頃,佔總面積的26.6%。共有40個行政村,144個自然村(182個村小組)。

歷史沿革


古代
白彥鎮自古為人文匯萃之地。春秋魯襄公十九年(前554年),魯國大夫叔孫豹倡築武城以御齊,以此地石門為武城西門。公元前355年前後,孔子弟子子路曾宿於石門。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此地方圓百里,人口聚集,文化發達。唐開元年間,附近小青山上曾建文昌閣,農曆三月三日,有“青山廟會”。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農曆五月八日,白彥溫涼河泛濫,石門村北曾衝出一古墓,墓誌顯示,墓主名“程昱”,字金川,金代進士,仕至鞏昌節度使。1853年7月,幅軍領袖程四虎(祖籍白彥石門村),與數十人豎旗反清,歷經9年,被清軍擊潰。
明魯懷王、悼王墓位於白彥鎮小山後村東北,毓秀山南麓。兩墓東西相距50米,葬於同一墓園內,墓前建築已經蕩然無存,僅剩些許殘磚斷瓦。墓地按照古代“四神定穴”法修建,前方為朱雀山,後方為五座山頭代表的玄武,左方為石築龍狀石牆,右方為白虎山。東為魯懷王墓,高10米,直徑30米;西為魯悼王墓,高7米,直徑16米。墓室均為磚石結構,底部用條石鋪成,上部為拱型青磚壘砌。魯懷王姓朱名當漎(1473年9月22日-1505年10月29日)享年32歲,配臨清州南城兵馬指揮副王軒嫡長女王氏,系明太祖朱元璋第五代孫,魯庄王朱陽鑄嫡長子,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封世子,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追封懷王。魯悼王姓朱名健杙(1494年11月4日-1520年10月10日)享年27歲,懷王嫡長子,太祖朱元璋第六代孫,弘治十六年(1503年)封世孫,明嘉靖七年(1528年)追封悼王。
抗戰時期
940年(民國二十九年)2月至3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八路軍第115師一部在山東省費縣對日偽軍進行的戰鬥。1940年初,此代師長陳光、政治委員羅榮桓指揮第686團、特務團和蘇魯支隊干2月14日一舉攻克費(縣)滕(縣)公路上之要地白彥,全殲守村偽軍,日軍為恢復費縣與滕縣之間的聯繫,於3月7日以駐城后的100餘人,向白彥發動第1次進攻,被第115師特務團一部擊退。12日,日偽軍又從乎邑、城后、梁丘調集700餘人,分3路向白彥發動第2次進攻。八路軍主動撤離白彥,在周圍山地阻擊日偽軍。日偽軍付出很大傷亡才佔領無險可守的白彥。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15師一部與日偽軍反覆奪山東省費縣白彥(今屬平邑縣)的戰鬥。1939年秋,第115師由魯西進入魯南,在當地抗日武裝的配合下,開與擴大了以抱犢崮山區為中心的魯南抗日根據地。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2月至3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八路軍第115師一部在山東省費縣對日偽軍進行的戰鬥。
在白彥3次爭奪戰中,八路軍共殲日偽軍800餘人,粉碎了日軍重占白彥控制魯南山區的企圖,為向天寶山區發展掃除了障礙。
白彥地處蒙山地區南部的太皇崮山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土豪孫鶴齡的老家和日偽的重要據點。為擴大蒙山根據地,掃除蒙山根據地向南發展的障礙,115師686團、特務團和蘇魯支隊一部於1940年2月14日,對白彥之敵突然發動進攻,一舉摧毀了孫鶴齡的大本營,並解放了白彥周圍地區,還在白彥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日偽遭此打擊后,便調動兵力向剛誕生的白彥抗日民主政權發起連續反撲,我抗日軍民團結一致,在白彥及其周圍地區開始了為期14天的白彥爭奪戰。3月7日,駐滕縣日軍百餘首犯白彥,遭115師特務團伏擊后潰退。12日,日軍糾集城后、平邑、梁邱之敵千餘,在孫鶴齡殘部的配合下,分3路再犯白彥。我軍在白彥外圍與之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從城後方向進犯白彥之敵,被686團阻擊於白彥西南的柴山,大部把殲;從平邑進犯之敵,在白彥之北遭痛擊。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爭取在運動中殲滅敵人,我軍主動撤離白彥進入山區,日偽於當日16時佔領白彥。是夜,686團乘敵立足未穩之際,在夜幕的掩護下向白彥之敵發動猛烈進攻,經1夜激戰,敵人於13日拂曉倉皇從白彥西北方向逃走,白彥又重新為我掌握。19日,敵又調集2500之眾向白彥發動第三次進攻。由平邑進犯白彥之敵在官莊一帶首先與我軍交火,被我擊潰。是日下午,圍攻白彥之敵四面攻打白彥,我軍突圍,白彥重落敵手。21日,滕縣之敵出動300餘人,在大炮的掩護下直取柴山,被我守軍擊退。入夜,我軍集中優勢兵力向白彥之敵發動總攻,先取村西敵彈藥庫,后入敵營將敵打散,接著後續部隊與先打入敵營的先頭部隊匯合,與敵在白彥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激戰1夜,敵人在毒氣的掩護下逃竄。是役,共有800餘日軍斃命,傷日大隊長田野,並繳獲武器彈藥一大宗。白彥戰鬥震懾了蒙山地區的日偽頑匪,拔掉了日偽在蒙山地區的一顆釘子,為蒙山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掃除了一大障礙。
第一次反“掃蕩”
面對蒙山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蒙山人民抗日熱情不斷高漲的大好形勢,日本侵略軍恨之入骨,妄圖撲滅蒙山抗日烈火。他們集中日軍第三十二師團、二十一師團、獨立第六混成旅團的部分兵力共計8000餘人,在青紗帳未起之前,於1940年4月中旬到5月下旬,對蒙山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企圖消滅115師主力和偽化蒙山全境。
近現代
1947年8月由鄒縣、滕縣、費縣等地析置,縣人民政府先駐平邑縣白彥鎮白彥村,后移駐山亭村。屬魯南行政區第二專區。
1953年7月撤銷,其轄區劃入滕縣、鄒縣、平邑三縣,其中33個鄉劃歸平邑縣。
1959年,為平邑縣白彥公社,現為白彥鎮。 
1980年白彥鎮東石門遺址出土的陶背壺
1980年白彥鎮東石門遺址出土的陶背壺
1980年白彥鎮東石門遺址出土的陶背壺
1979年在白彥鎮東溝村出土的鎮遠將軍銅印章
白彥鎮
白彥鎮

旅遊


景點

太皇崮遠眺
太皇崮遠眺
境內主要有紅山、常山、毓秀山、金家頂、范家崮、太皇崮、老山、青山
山陰寺、四開山,山勢縱聳沿立,平邑縣第二高峰四開山狼窩頂(海拔674米)坐落境內;太皇崮海拔505米,四壁峭立,平地突拔,十分險峻,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白彥戰鬥,名列史冊;明太祖朱元璋第五代孫第六代孫葬於毓秀山前。

文化


文物名勝

東石門文化遺址
位於白彥鎮東石門村西崗子,南北長150米,東西寬80米,文化堆積1~15米。1980年出土一批完整的紅陶鼎、灰陶鼎、鏤孔豆、背壺等器物,屬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
明魯懷王、悼王墓
兩墓均在白彥鎮小山後村東北,毓秀山南麓。兩墓東西相距25米。東為魯懷王墓,墓高10米,直徑30米;西為魯悼王墓,墓高7米,直徑16米。墓室均為磚石結構,底部用條石鋪成,上部為拱形青磚壘砌。1972年兩墓各出土壙志1合,共4塊,現藏於縣博物館(詳見石刻造像)。魯懷王名當,明太祖朱元璋第六代孫,魯庄王嫡長子,1483年(明成化十九年)封世子,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追封魯懷王。魯悼王名健,懷王嫡長子,太祖朱元璋第七代孫,弘治十六年封世孫,1520年(明正德十五年)追封魯悼王。
太皇崮(大筐崮)
太皇崮位於白彥鎮境內,沂蒙七十二崮之一,祊河之源。海拔540多米,屬典型的岱崮地貌特徵。該崮造型似瑪雅之古金字塔,又如一座神秘的巨型古堡靜靜地矗立在曠野之中,遠望卓爾不群,近觀氣勢非凡。
據《沂州志》、《沂州府志》載“祊水,出費縣大筐崮。”《費縣誌》亦有記載“大筐崮南北有泉,為祊水源,其實非也。”西北東南流向的溫涼河,自平邑縣鄭城鎮境內入費縣境內,又行經關司、梁邱折向東北入許家崖水庫,再行至費城街道辦事處,流入祊河。
該崮呈三角形,為三層崮頂。崖壁最高處可達50多米,最頂層崮頂四周峭壁如削,徒手無法攀上其頂。崮上人文遺跡眾多,是岱崮地貌崮群之中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崮之一。該崮第二層崮頂西崮台上有人工雕鑿的天池(飲馬坑)和石臼窩,下臨深淵,不知何人鑿就;有拴馬橛,為一獨立巨石,與主體崮頂若即若離。崮南坡,高岩聳立,巨壁貼面。岩下依地勢地形建有雲台寺。該寺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歷盡劫難,佛頭盡毀,佛身猶存!岩上有碑刻隱然,年代久遠。
1942年農曆2月21日,日寇進犯我革命根據地。漢奸告密於前,日偽出兵於後,我皇崮區區長孟育民、區農救會長公浩、區中隊指導員王萬立等九人被圍於此,孤絕無援。九人憑此天險與敵周旋,自晨至昏,斃敵無算。至夜,敵於崖后搭雲梯偷襲,九義士或慷慨戰死,或抱敵投崖,悉數殉國,用生命捍衛了民族的尊嚴。
溫涼河(溫河,王河)
溫涼河也稱溫河,,王河為祊河在費縣境內最大支流,居沂河水系二級支流。源於平邑縣南部太皇崮西北大劉家溝北山。(據《沂州志》、《沂州府志》載“祊水,出費縣大筐崮。”《費縣誌》載“大筐崮南北有泉,為祊水源,其實非也。”)西北東南流向,自平邑縣魏庄鎮東南行10里許入費縣境,又行經關司、梁邱折向東北入許家崖水庫,再行至費城鎮東北南東洲入祊。
傳說有一年的三月三日,梁王攜文武二妃來到溫涼河邊,舉目遠望,青龍山層岩百姿,怪石如磐,秀木蔥蘢,虯枝生風,俯首凝目,河水清澈澄明,不時會看見一群群潺頭魚溯流而上,水底有一層綠緞似的細沙,細沙上點綴著五彩石子,玲瓏剔透,晶瑩奪目。三人下馬涉河,忽然武妃驚奇地嚷道:“奇哉,妙哉!北邊河水溫溫,南邊水寒刺骨。”
在當地,有這樣的傳說。古代蒙山一帶,由於山巒層層,山又多又高,水排不出去,水災非常嚴重。大禹就帶著一伙人在蒙山頂上安下營盤,治理這一帶的水患。他帶領百姓在蒙山前開出一條河治水,現在叫浚河。在開這條河的時候條件非常簡陋,向南有汶山阻擋,往北有肖山阻隔,大禹愁得茶飯不思,試過很多辦法都以失敗告終。最後,大禹在鍾羅山東邊二神山腳與小花山介面處開出一個豁口,把積水排走了。“蒙山九回頭,費縣水倒流”就是從那時候形成的。
據說,大禹治水的時候,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聽說大禹治水有方,與老百姓同甘共苦,三過家門而不入,執意懇求去給民工燒茶做飯。舜王答應了她們的要求。治水任務完成後,娥皇和女英把鍋里沒用完的溫水倒在地上,在她們倒水的地方突然冒出一眼清泉來,泉水翻出的水花像串串的珍珠,還冒著溫氣,掬一捧喝下去,頓覺清香甘甜,神清氣爽。泉水順勢而下,與梁邱境內的地表水匯合,左邊涼,右邊溫,人們便叫它溫涼河。據說住在河邊的人因為常飲此水,大都健康長壽。史書記載,大禹的確在蒙山一帶治過水,然後又治徐淮水。
在當地,還有這樣一種說法,溫涼河水之所以一半涼一半溫,與東海龍王有很大的關係。相傳古時候,東海龍王三公主被青龍洞里的泥鰍精搶走,洞中逼親,三公主誓死不從,泥鰍精無奈,逼其在青龍山上牧羊。當時青龍山下是四五十里的寒江湖,三公主見一年輕書生欲投湖自盡,便前去搭救,原來書生是柳毅,因拜師學醫無成,無顏回家面對父老,因此輕生。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見恨晚,互訴衷腸,便產生了戀情。三公主破指血書,柳毅懷揣血書,跋山涉水,歷盡了千難萬險,將血書送給東海龍王,東海龍王遣青龍斬殺了泥鰍精,扒掉了堵水嶺,湖水傾瀉東逝,形成大河。龍王欲迎回三公主,三公主愛慕柳毅,誓死不回,由青龍保媒,與柳毅結拜為夫妻。一年冬天,暴雪遮天蓋地,河水冰封尺厚,三公主為破冰飲羊,手被磨破,冰未能破開,不由得席地痛哭,恰巧東海龍王來看女兒,見此情此景十分心疼,龍威大發,對著青龍山邊的河源頭連吹三口龍氣,噴氣如狂風,溫浪滾滾,頓時溫騰騰的河水順流而下,冰融化了,羊喝上了溫水,從此這條河冬天一邊流溫水,一邊流涼水。
一條溫涼河,一半溫,一半涼,讓人們平添了幾多遐想。春秋末期的梁王曾為此賦詩一首:“萬古奔騰兮,雲影嵐光。山水相傍兮,上下一色。龍女飲羊兮,令尊神呵。一河溫涼兮,天下獨絕。”
梁王詠溫涼河的詩句中提到了龍女飲羊的故事,但並沒有說明龍女的故事是導致一河水有溫有涼的原因,而只是在詩句中提到一條河流一半溫、一半涼這一天下獨絕的現象。
據介紹,這河裡的水就是一半涼一半溫,在冬天表現更為明顯,河南面都結冰了,而北面的河水依然嘩嘩作響,從不結冰。、兩股不同的水交匯,在一定距離內,沒有完全融合的水自然會有半溫半涼的現象。

特產

白彥老鹹菜
白彥鎮
白彥鎮
白彥鎮
白彥鎮
在我們沂蒙老區,百姓的餐桌上有三寶:煎餅、小米、老鹹菜。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用煎餅做軍糧支援前線,用小米救助傷員,用老鹹菜哺育自己的孩子。如今,老區人民的生活好了,煎餅也早已不是唯一的主食,唯有老鹹菜依然讓人們難捨難棄。說起老鹹菜,不得不提平邑的白彥老鹹菜。自唐朝開始,居住在平邑縣白彥鎮一帶的人們一直沿習著先民們製作老鹹菜的傳統技法,腌制之風,盛行不衰。附近村民效仿製作,越傳越遠,遍及費縣、平邑南部、棗莊、山亭北部,滕州、鄒城東部等地區。特別是白彥鎮的百姓,家家製作,年年製作。
白彥鎮
白彥鎮
經過多年的傳承,人們積累出一整套腌制方法:秋後將臘菜去其梗蔓、根須洗凈晾乾,放入瓷缸,按照十斤菜二斤鹽的比例,一層菜一層鹽,加入井水至淹沒上菜為止;第二年春節前後少雨季節,把腌好的鹹菜撈出,用麻繩串起,晾曬月余,干度以不超過3.5%的水分為宜,切忌雨淋水洗;清明節前後,擇風和日麗之日,用腌菜的鹽水和曬乾的菜塊一同放入生鐵鍋內,加入大茴、花椒之類的作料,用松柏等乾柴文火煮一整天,當地稱之為“烀”鹹菜,有一家烀鹹菜,全村人都能聞到香味。每年清明節前後,鄰居主婦在一起聊天之餘都會附帶上一句“您家烀鹹菜啦嗎?”
這種用特殊方法製作的老鹹菜清口利痰,生津健胃,助消化,利腎通絡。蓄存缸內十餘年不變質,而且越陳越香,日久味增色濃。因這種鹹菜製作方法主要靠煮,所以當地人稱為“熟鹹菜”,因放置時間長也叫“老鹹菜”,因產於魯南白彥鎮一帶,外稱“白彥老鹹菜”或“魯南老鹹菜”。
烀”好的鹹菜可直接食用,也可爆炒、涼調,當地有“一個鹹菜也能喝四兩酒”之說,最有意思的是百姓在地里幹完活又渴又餓之時,回到家倒上一碗白開水,扭一塊老鹹菜,往瓜干煎餅(魯南特產)里一抿,卷上一顆大蔥,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令旁觀者垂涎欲滴。
南洞(白彥)大櫻桃
白彥鎮境內山巒起伏,地勢西高東低,鎮內北面有海拔320餘米的四海山綿延橫卧,南面有太皇崮至老山頂群山環繞,全鎮山泉、河流資源豐富,水利條件優越,山嶺梯田土壤肥沃。得天獨厚的自然小氣候、特殊的土壤、優越的山水資源等特殊環境,造就了白彥鎮這個遠近聞名的櫻桃之鄉。
櫻桃,自古有“春果第一鮮”和“三鮮之一”(民間有四月八嘗櫻桃、黃瓜、蒜薹三鮮)的說法。白彥鎮栽培櫻桃歷史悠久,名揚四方,據考證,在高庄工作區南洞村明朝末期就開始栽植櫻桃,當時的散居在山上的農民在耕作放牧之餘,經常性的採摘山上的野果、野菜食用。每年農曆四月中旬左右,很多農民都會採食到一種果個透圓、頂部帶尖的果品,因這種果品為最早成熟果實,在熟透時味道酸中帶甜,果汁較多,口感十分好,在當時果品和蔬菜極度缺乏的時期,深受當時的農民喜愛。在習慣性採摘后,不少農民就對這種果樹進行在家中移栽,由於它樹葉、樹體、果型類似桃樹,
但結果較小,農民就管它叫櫻桃或小櫻桃。在南洞村和余家溝村還保留著百年樹齡以上櫻桃古樹20餘株,它們雖樹老乾枯,但歷經滄桑仍萌發新枝,滿樹枝繁葉茂,以頑強的生命力在生活著。據一些年已高的老人講,因為櫻桃為最早熟果品,白彥櫻桃還成為了達官貴人必要的物品,安排專人下來採購,據說當時嶧城縣知府還專門把白彥櫻桃向晚清政府上供,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日偽軍等壞分子基本上都不糟蹋和破壞櫻桃,自此以後,櫻桃也成為當時白彥鎮農民在栽植桃、杏、板栗、花椒等果樹后,逐漸栽植的又一新鮮果品。經過近300多年的栽植和發展,櫻桃品種也得到進一步優化,發展到黃櫻桃、紅櫻桃、酸櫻桃、甜櫻桃等品種,到目前的烏克蘭、紅燈、黛紅等國內外嫁接改良的30多個品種。該鎮農民還有在家庭院內和房前屋后栽植櫻桃的風俗習慣,院內栽植一棵櫻桃,預示家庭美好、生活如意吉祥,在白彥鎮,你可以看到每家每戶都會在房前屋后栽植櫻桃,這也算是白彥鎮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吧。
近年來,該鎮不斷做大做強櫻桃產業,立足全鎮實際,科學規劃櫻桃發展,變零散種植為集中、規模種植,在高庄、徐庄、姜庄、山陰、后河等10個工作區60個村建立了12個櫻桃種植區域,採取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實行櫻桃規模化種植和發展,通過10多年的努力,全鎮櫻桃種植面積有原來的不足5000畝發展到現在的3.5萬多畝,形成櫻桃種植
專業村40個,櫻桃種植大戶1200餘家,同時,該鎮加大櫻桃種植管理和科學技術推廣力度,組織果農強化學習和科技培訓,優選新品種,科學管理,擴大種植規模。鎮黨委、政府除了組織果農在品種改良、品種多樣化上作文章外,還引導廣大果農積極發展大棚栽培,廣大果農認真學習大棚管理技術,採取冰塊提前休眠、蜜蜂花期授粉、地下保暖等科學管理措施,使大棚栽培櫻桃三月下旬成熟,果體增大,果色鮮紅,比普通櫻桃提前40天上市,質量與露天栽培一致,個大、色艷、味美的白彥櫻桃每公斤櫻桃賣到了40多元錢,櫻桃讓該鎮很多農民走上了發家致富道路。
目前,該鎮櫻桃已成為了全鎮農業重要支柱產業,全鎮年產櫻桃達到1200餘萬公斤,廣大農民建立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25個,吸納櫻桃專業戶2000餘家,每年櫻桃採摘季節,后河、南洞、高庄、徐庄,河西,蔣溝等60餘個農村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農民忙著採摘櫻桃,許多操著不同口音的櫻桃收購商開著車輛在田間地頭忙著收購,一個個櫻桃市場紅火起來,並吸引著周邊山亭、滕州、費縣等地方群眾前來買賣櫻桃,白彥鎮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櫻桃大市場。由於種植規模面積大、櫻桃品種多、產量大,加之該鎮所產櫻桃富含蛋白質、糖、磷、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多種保健微量元素,使之成為了大城市暢銷果品,遠銷上海、廣東、濟南、大連、瀋陽、哈爾濱等20多個城市,白彥櫻桃以獨特的產地和優異的美
味成為了廣大市民的搶手貨。白彥鎮以種植櫻桃和綠化荒山多次被評為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先進單位,被臨沂市委、市府命名為沂蒙櫻桃之鄉。

歷史人物

程四虎
名九三,排行第四,外號程四虎,清末幅軍起義領袖。生卒不詳。祖籍白彥鎮石門村,后遷至今流峪鎮水寨定居。1853年7月,陳更池、薛得志等數十人於今仲村鎮仙姑山一帶結幅聚眾起義,與境外各地幅軍聯合作戰,勢如破竹。程四虎聚眾響應,首由石門村起事,後於1860年立水寨為營,豎旗造反。修守寨圩,起用林獻英為軍師。張白旗,以白布纏頭為識。義軍聯絡各寨,發展武裝,勢力迅速壯大。程四虎以水寨為據點,轉戰蒙陰、新泰、萊蕪等地,攻打官府,殺富濟貧,如有所獲,交公分配,紀律嚴明,所向披靡。1862年4月,聯合馬傳山、岳相林部夜襲攻佔南泉寨。6月1日,南泉幅軍與清軍激戰,寨牆被炸而失守,眾首領被殺,余皆退守水寨。清軍糾集地方民團多次圍攻水寨,程四虎身先士卒,聯合周圍諸山寨幅軍數千人,憑險扼守。終因抵禦不支,所部於6月24日突圍,退走寶泉崮。6月25日,程四虎聯合白蓮池教軍2000餘人分路突擊,殺回水寨,時清軍范正坦、緒綸、司元魁等盤距水寨各路險要,幅軍攻打受阻,激戰3時許,斃清把總司元魁后收兵。10月31日,率眾支援淄川義軍劉德培,獲勝而歸。1863年4月,黃國瑞帶清軍先後攻破旗山、旺山、大仲村等幅軍寨圩。幅軍進退維谷,唯程四虎與鄒縣教軍聯合,擁兵5000餘人,繼與清軍對峙。8月,清軍四面包圍寶泉崮,並收買幅軍首領王榮祥、李殿友以作內應。程四虎率眾反擊,與官軍展開了生死搏鬥。在清軍內外夾擊下,寶泉崮失守,程四虎率2000餘人奪路東走,固守水寨大營,后因勢單力薄被迫投降清軍。至今民間尚有“程四虎、賈二郎,打起仗來真剛強”之美譽。
宗鳳英
宗鳳英女,1923年生,今白彥鎮山陰村人。抗日戰爭時期,積極幫助支持丈夫和婆婆做抗戰工作。解放戰爭時期,是遠近聞名的婦救會長。在當時敵情十分危險的情況下,她多次化裝深入敵占區,探摸敵情。有一次被敵人發現,列為全村活埋對象之首。面對敵人的嚴刑酷打,置死於不顧,絕不泄機密。后經我軍營救才倖免於難。1946一1948年,她組織發動全村婦女大力支援解放戰爭,看護解放軍傷病員,籌備軍需物資。先後做擁軍鞋1000多雙,烙煎餅20000斤,碾米8000斤,磨面5400斤,送燒柴12000斤,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軍。由於工作突出,她多次被評為抗戰模範和支前模範,受到上級嘉獎,並於1946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宗鳳英的丈夫是革命烈士,兩個兒子分別於1973年和1974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屢立新功。
賈錫蘭
賈錫蘭(1897—1963)女,今白彥鎮北溝村人。她生長在農民家庭,日軍入侵后,她親眼看到侵略者的暴行,義憤填膺,積極參與抗日救國。1940年2月,八路軍一一五師某部七連駐進北溝村,她為戰士騰房子,補衣服熱心招待傷病員,對待戰士如同親人。1942年11月,被推選為村婦救會會長。194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春,國民黨軍重點進攻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她根據上級指示組織村裡幾名共產黨員,成立民兵小組,想方設法保護民兵槍支。秋天,組織婦女為戰士做軍鞋,備軍糧,支援前方。到1949年,她負責的12個村子,共為前線做軍鞋1.5萬雙,烙煎餅18.9萬公斤,碾米5.4萬公斤,磨面2700公斤,送柴草81萬公斤。當時《魯南時報》報道了她的模範事迹,多次被評為縣和魯南區的擁軍模範。1952年出席山東省勞動模範代表大會。1954年7月被選為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3年病逝。
孫鶴齡,孫益庚父子
孫鶴齡(1866~1940)孫益庚(1904~1940)孫鶴齡,字梅軒,又字聞天,白彥鎮人,地方劣紳。孫氏祖居龍灣村,先世以經商致富,佔地3000多畝。其父孫淑亭曾捐得“河廳司馬”,赫一時。孫鶴齡出嗣其伯父孫錦亭,以紈褲少年納粟捐資,買得“監生”資格。及長,嗜吸鴉片,粗通文墨。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重修《費縣誌》時,擔任採訪兼籌款。清末以來,相繼擔任白彥社長、鄉長,統治鎮壓群眾,搜刮民脂民膏,掌握生殺予奪大權,為害地方30多年,是當時縣境南部最大的封建勢力。孫鶴齡起初以“保境安民”為口號組織民團,在擔任社長期間仍兼任團總,派購武器,組織民團,分白彥社為東、西、北3排,排下各有數團,團置練長。各團共有鋼槍1000餘支。他抽調精銳60多人組成“白彥局子”,名為治安武裝,實系鎮壓群眾的工具,並豢養20多名家丁,充當保鏢和打手。一切開支向各村攤派,人民負擔沉重,怨聲載道。1931年春,韓復榘任命孫鶴齡為魯豫清鄉辦事處副主任,辦事處設在山亭(今屬棗莊市)。白彥鄉長一職,由其子孫益庚襲任。 孫益庚青年時即吸大煙,終日噴雲吐霧,接任鄉長后,一切政務皆委之於各排練長。不久,魯豫清鄉辦事處撤銷,孫鶴齡返歸鄉里,成為其子的後台。“七七”事變后,白彥地處要衝,為偽頑和共產黨爭奪的重地。1938年冬,國民黨第五戰區總司令李宗仁札委孫益庚為第八游擊隊支隊司令。孫益庚在原有民團的基礎上整頓編製,擴充實力,設8個處、兩個團,擁有鋼槍1500餘支。八路軍一一五師東進支隊曾兩次派人與孫益庚聯繫,爭取與他合作抗日。他不但毫無誠意,反而日益走向反動,勾結日偽騷擾魯南革命根據地,變本加厲地破壞抗戰。孫鶴齡曾給費縣偽維持會長左濟臣寫信,要求日軍派兵前來消滅抗日力量。1938年,國民黨五十七軍霍守義部駐石門一帶,孫益庚為自保計,表面上與該部的一些團、旅長結拜為把兄弟。但時而遷怒於霍守義部,對其供給籌措屢有不馴,霍部對孫氏父子亦日益不滿。後由於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工作,五十七軍官兵抗日呼聲甚高,危及孫氏父子的根本利益,彼此裂痕日益加深。據此,通過五十七軍中的中共地下黨員,在部隊揭露孫氏父子的種種罪行,取得上下的支持。1940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三),五十七軍團、旅長多人以拜年為名到蔣家莊(今鄭城鎮寧安庄)將孫氏父子逮捕。接著,黨組織公開發動群眾,召開控訴大會,向五十七軍控告、請願,要求處決孫氏父子。2月15日(農曆正月初八),八路軍解放了白彥鎮,解散了他的武裝。五十七軍在各種因素的促使下,遂於1940年2月22日將孫鶴齡、孫益庚父子槍決(另有父子皆安然壽終說)。

交通


境內交通發達,342省道嵐濟(嵐山頭至濟寧)、地龐(地方至龐庄)公路東西貫穿全境,平棗公路在境內跨越南北,車棗公路、白滕公路西南交叉,全鎮交通四通八達,村村實現了三通(通電、通程式控制電話、通有線電視)。

經濟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盛產聞名全國的“將軍紅”花崗石及角閃岩、石灰石、黃沙等礦產品。
農業以櫻桃、黃煙、花生、地瓜、中藥材、瓜菜、畜牧養殖為主導產業。建有全縣面積最大的黃煙生產基地,系山東省萬畝優質花生出口基地、沂蒙櫻桃之鄉。
白彥的經濟社會建設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先後建成白彥鎮高效農業示範基地,位於鎮駐地東南2公里由西石門、東石門、龍灣、大營四個村組成,耕地面積6500畝。現已建成冬暖蔬菜大棚140個,春暖弓式大棚800個,高科技示範大棚一個。對農民增收就業和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白彥鎮工業聚集區位於鎮政府東北,規劃佔地面積460畝,劃分了中藥材加工產業區、門窗加工製造產業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區三個產業區;此外新農村和社區建設也在井然進行中 。

社會


教育

平邑七中
校址在白彥鎮。1960年建成,始招3個初中班,時稱平邑八中。1962年,原七中(在地方)停辦,遂稱七中。1968年,始招高中班。1970年,改稱平邑縣白彥中學。1978年,復稱平邑七中。該校地處山區,距縣城近百里。“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學秩序尚好。同時,響應毛澤東主席的號召,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改變了學校面貌,解決了師生的生活問題,促進了教學工作。“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恢復升學考試製度,師生同心致力教學。1978年,被教育廳定為省重點中學。至1988年,計有642人考入大、中專院校。1982年,全校3個高中畢業班,有113人考入大、中專院校。1988年,該校被載入《中國著名中學》一書。

醫院

平邑縣第二人民醫院
平邑縣第二人醫院始建於1951年6月,佔地30餘畝,建築面積約1.5萬㎡,其中辦公樓、門診樓、特檢樓和病房樓等業務用房1.1萬多㎡,是一所融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一級甲等非營利性綜合性醫院,承擔著白彥鎮8萬餘人口的醫療、預防保健和農村衛生室一體化辦醫管理等任務。醫院先後被評為國家一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山東省中醫藥特色鄉鎮衛生院、市消費者滿意單位、市十佳創新發展鄉鎮衛生院等榮譽稱號。是臨沂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批准設立的急救站,也是平邑縣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全院擁有有美國GE-0.2T核磁共振、GE螺旋CT、柯達CR、北京萬東數字胃腸機、上海澳華電子胃鏡、藍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西門子彩超、C型臂等各種大型醫療設備。
設有內、外、婦、中醫、理療、五官、口腔、急診等臨床科室14個,設有放射、特檢、檢驗、藥劑等醫技科室8個,設有辦公室、財務、醫務科、護理部、公共衛生、醫保辦等職能科室15個,開放病床180張。
醫院現有職工180餘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0名;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30餘名,專科學歷的60餘名;中、高級職稱40餘名。
近年來,醫院年門診量5萬餘人次,收治住院患者7000人次,病床使用率80%以上。
全院職工凝聚發展共識,踐行為民服務,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秉承“職責、榮譽、奉獻、鞏固、創新、提高”的院訓,團結奮鬥,銳意進取,力求建成平邑南部山區廣大患者首選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