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
重慶市下轄區
榮昌區隸屬重慶市,位於重慶西部,重慶、四川兩省(直轄市)接壤處,是重慶西部門戶,幅射渝西川東區域的中心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興戰略支點;東靠大足區、永川區,西接四川內江隆昌,南鄰四川瀘州瀘縣,北與四川內江東興區、四川資陽安岳縣接壤。
榮昌區古稱昌州,有“海棠香國”之稱。南宋地理學家王象之在《輿地紀勝》里的《靜南志》中提到:昌居萬山間,地獨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頗敬重之,號海棠香國。唐乾元二年始建昌元縣,並成為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取昌州和榮州首字更名為榮昌縣,寓“繁榮昌盛”;2015年6月,榮昌撤縣設區。
榮昌區是國家森林城市,森林覆蓋率達36%。該區總面積1077平方千米;轄15個鎮、6個街道;2019年,戶籍人口85.0338萬,地區生產總值652.5398億元。依託榮昌國家級高新區,建設裝備製造、食品醫藥、輕工陶瓷、獸葯飼料、環保建材等百億級工業集群。
榮昌區是“湖廣填四川”重要聚集地,被譽為“客家文化活化石”。榮昌又以“填川移民文化”為統領,形成了摺扇、陶器、夏布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造就了“天下清官”喻茂堅、辛亥先驅張培爵、國畫家陳子庄等名人。有萬靈古鎮、安陶小鎮等景點。
榮昌區是中國畜牧科技城,世界優良豬種“榮昌豬”原產地,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現代畜牧業示範區核心區、每兩年一屆的“中國畜牧科技論壇”定點舉辦地。擁有西南大學榮昌校區、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等高校及科研機構。
![清代、民國時期榮昌地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d/mcd0c70c1b9bdb1c95464a6be5e65aefb.jpg)
清代、民國時期榮昌地圖
漢初改隸新置的犍為郡,為江陽、資中及巴郡的墊江3縣屬地。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以後改隸益州,歷經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朝和初唐,境內基本上均為江陽(后改置為瀘川縣)和漢安(后改置為內江縣)兩屬地。
唐乾元元年(758年)朝廷批准劃出瀘州、普州、渝州、合州、榮州、資州六州部分轄地,設置昌州。同時分置昌元、大足、靜南等3縣。昌元縣的設置,是榮昌地域正式建縣的開始。
五代時期,昌元縣先後為前蜀、後唐及后蜀治地。在後蜀廣政十七年,即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昌元縣治又為亂兵所焚。
宋朝建立后,昌元縣先後隸屬西川路、川陝路,仍是昌州的轄縣。宋太祖乾德年間(963~967年),因昌州靜南縣“地荒民少”,屬地分別省入昌元縣、大足縣和永川縣,昌元縣域擴大,今大足西部地區,當為宋代昌元縣轄地。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昌元縣隸屬梓州路,仍為昌州轄縣。
元朝平蜀初期,昌元縣為重慶路昌州轄地。至元二十年(1283年),朝廷又撤銷昌州,昌元縣併入大足,后又隨大足撤縣併入合州銅梁縣。
![榮昌中心-蓮花廣場](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9/m09981cfdfed6b399a7e4133618a7219c.jpg)
榮昌中心-蓮花廣場
明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朱元璋在原昌元縣大部地區改置榮昌縣,為重慶府領屬的3州17縣之一。洪武七年,省昌寧縣併入榮昌縣。此為榮昌縣域內第三次建縣。
清康熙元年(1662年),並大足縣入榮昌縣,縣域擴大近一倍,雍正六年(1728年),復置大足縣,榮昌縣恢復原有轄域。嘉慶七年(1802年)以後,榮昌均為川東道重慶府轄縣。
![榮昌區區點陣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f/m0f447a1c5696c0f8b8e432bb87b296da.jpg)
榮昌區區點陣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於1949年12月7日,榮昌縣解放,隸屬璧山專區。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划四川為川西、川東、川北和川南四個行署區,下設專區、縣。榮昌縣屬西南區川東行署璧山專區。專區轄9縣,專員公署設璧山縣。
1951年4月,璧山專區更名江津專區,榮昌縣仍屬。
1952年9月,恢復四川省的建置后,榮昌縣隸屬四川省江津專區。
1968年9月,江津專區更名為江津地區。
1981年7月,江津地區更名永川地區,榮昌縣隸屬未變,為地區8個轄縣之一。
1983年4月,撤銷永川地區,所轄8縣全部划入重慶市,榮昌縣為重慶市屬9區12縣的郊縣之一。
1997年3月14日,榮昌縣成為重慶直轄市的西部轄縣。
![榮昌城區全景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2/mf2a7da3006dbfe385604126d94ca04a0.jpg)
榮昌城區全景圖
2016年3月15日,榮昌區人民政府駐地由榮昌區昌元街道人民路2號遷至榮昌區昌元街道迎賓大道26號。
![榮昌城建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6/m16b02924318e70b8bfd4d07e5402bc61.jpg)
榮昌城建圖
![榮昌區地勢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6/m46cffe1a8af7d8082e74b0590f490560.jpg)
榮昌區地勢圖
![榮昌城區夜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f/m1f049e7efad6266a34044fdfc5fe57d1.jpg)
榮昌城區夜景
榮昌區屬中亞熱帶四川東北部盆地山地黃壤區,受母質、地形、氣候、植被等影響,境內發育有4個土類(水稻土、紫色土、沖積土、黃壤土)、6個亞類、20個土屬、70個土種。
![榮昌區水系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d/m8dc016edd039ace9872468b1ea8fade3.jpg)
榮昌區水系圖
瀨溪河是流經區內的最大河流,從東北向西南斜貫區境東南部流入沱江,再匯入長江,區內流長51.5公里,是榮昌的水上大動脈,被視為榮昌的母親河。幹流全長192公里,流經區境的幹流長51.5公里,有約100條支流,流域面積為714平方公里。
清流河為榮昌與四川省內江市的邊界河,是榮昌西北部與內江商貿往來的水上交通要道,發源於四川安岳,經榮昌流向內江注入沱江,幹流總長172公里,流經區境幹流18.3公里,共有各級大小支流48餘條。
![山水棠城-池水河](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3/mf381069d88bd60d9a8748394125abd8e.jpg)
山水棠城-池水河
![山水棠城-榮峰河](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c/mecc501fdf1ddcecb2f548d4ffb015cbe.jpg)
山水棠城-榮峰河
根據1993年土地詳查結果,榮昌區擁有土地總面積107495.70公頃,其中有耕地63121.09畝。
![黃桷古樹-老縣政府](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e/m6ee88f8987d3f0b863e4c09127d202a7.jpg)
黃桷古樹-老縣政府
1949年12月7日,榮昌解放。12月19日榮昌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49年12月中旬,新成立的縣人民政府決定,基本上不打亂原來鄉鎮的基礎,分全縣為5個區,按序數命名,仍設置33鄉鎮。12月下旬,調整區劃,增划1個區,將雙河、石河、直升、治安4個鄉劃為第六區。
1950年3月,陸續改造舊鄉、村政權,改保為村,改甲為組。9月,又增划1個區,將河包、銅鼓、協和、保安4個鄉劃為第七區。全縣共置7區33鄉、鎮。
1951年6月,榮昌縣與隆昌縣共管的界市鄉、榮隆鄉互划,界市鄉(現界市鎮)全部劃歸隆昌管轄,榮隆鄉(現榮隆鎮)全部劃歸榮昌管轄。同時,江津專區批准增設兩個區,將原第三區隸轄的榮隆、許溪及由隆昌划來的新榮隆等3鄉劃為第八區,區公所設榮隆場。將原一區的昌元鎮及鄰鎮的禦侮、石河、聯升、武城等鄉的街村劃為城區,先設區公所於昌元鎮,后一區區公所又改設峰高鋪。此時,榮昌全縣連通城區共置9個區。
1952年8月,隆昌縣汪家鄉天公堂、盧家灣劃歸榮昌縣管轄。
![榮昌美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0/mf0eda09905bdf9fbe4544dce1894a31b.jpg)
榮昌美景
![榮昌夜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9/m69db5143ae8e669a0b04b045b697be73.jpg)
榮昌夜景
1955年8月,對全縣鄉鎮設置,又作了調整變動,將63個鄉、鎮縮劃為新華、建設、直升、禦侮、聯升、峰高、路孔(以上屆一區)、清江、廣順、武城、安南、龍興、古橋、五福(以上屬二區)、仁義、河包、德和、協和、保安、新峰(以上屬三區)、銅鼓、永興、復興、代興、觀勝、新建、玉方、中峰(以上屬四區)、石田、九龍、大建、盤龍、合靖(以上屆五區)、石河、雙河、治安、清升、千佛(以上屬六區)、龍集、榮隆、柏林、油菜、臨江、許溪(以上屬七區)及安富、吳家等46個鄉、鎮。10月更改區公所名稱,改數字順序命名為以區公所所在地命名。
1956年4月,撤銷峰高區、安富區、雙河區的設置,由縣直接領導。城關區更名為城關鎮(屬區級鎮)。吳家鎮原有農業戶劃歸玉方鄉。此時,榮昌全縣實設仁義、吳家、盤龍、榮隆4區及城關鎮、吳家鎮、安富鎮3鎮,共42鄉、449村。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決定在農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10月,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除城關鎮建立人民委員會外,全縣建立峰高、高店、禦侮(即東方紅)、直升、安富、仁義、保新、河包、協和、吳家、觀勝、復興、銅鼓、新建、合靖、盤龍、雙河、石河(即太陽升)、清升、治安、千佛、許溪、臨江、榮隆等24個人民公社,下設管理區、生產大隊、生產隊。
![榮昌](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9/m697c6a67951d5078c0840d4e5129e11d.jpg)
榮昌
1960年,對個別公社區劃作了少數變動,曾一度劃為33個公社。
1961年4月,恢復峰高、安富、雙河三個區的建置。對公社的設置又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全縣共設為43個公社。在原有29個公社的基礎上,撤銷安富人民公社后全縣從5月開始到年底,先後增設了建設、新華、安南、五福、古橋、清江、廣順、武城、柏林、保安、德和、高壩、代興、油菜、龍集等15個公社。
1962年2月,又恢復安富鎮和吳家鎮為鄉級鎮。
1962年4月,又增划黃泥、安北、中和、東民、涼坪5個公社,全縣共設48個公社。在調整期間,對一些大隊的隸屬,從便於領導出發,也作了少數的變動。把九龍公社的新華大隊、大建公社的隆興大隊、石田公社的四方大隊劃歸盤龍公社。把各有關場鎮上的工商戶及居民與農村劃開,另設居民段。直到1976年,區劃都基本穩定未變。全縣共設7個區、1個區級鎮、48個公社、2個社級鎮、3552個生產隊、3個街道大隊、21個居委會、184個居民組。
1966年夏至1976年10月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全縣行政區劃未變。1966年11月,縣人民委員會決定更改各公社原大隊名稱,一律用序數命名。1968年,縣轄8個區(鎮)革委會、50個公社(鎮)革委會。
1979年後城關鎮革委會改為鎮人民政府。
1981年5月,經地區批准,城關鎮人民政府更名為昌元鎮人民政府。
![重慶市最美街巷-蓮花街](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a/m4a0428e51fd039fbe1d44731770c91b2.jpg)
重慶市最美街巷-蓮花街
1983年4月,國務院批准原永川地區與重慶市合併,榮昌成為重慶市轄縣。因個別鄉鎮與重慶市內鄉、鎮重名,又改千佛為金佛鄉,改新建為十烈鄉。
1984年1月,農村進行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家,改人民公社為鄉,改生產大隊為村,改生產隊為村民組。城鎮則稱某街某巷居民委員會,下設居民組。
1984年1月24日,設立廣順鎮,為縣直屬的區級鎮,廣順鄉直管部分農村。同年12月7日,又將廣/頃鄉的行政區域劃歸廣順鎮,實行鎮管村的體制。
到1985年,全縣共設置7個區、2個區級鎮、47個鄉、2個鄉級鎮。
![榮昌地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6/md60bbd640874d3085fd41d19730da3c2.jpg)
榮昌地圖
2002年11月4日,重慶市政府批複同意榮昌縣調整昌元等鎮行政區域:一、將昌元鎮大墳村劃歸廣順鎮。二、將榮隆鎮水口山村、石梯子村劃歸仁義鎮。三、將清江鎮三層岩村劃歸清升鎮;2002年末,榮昌撤五福鄉併入安富鎮,政府駐地安富場;撤保安鄉併入仁義鎮,政府駐仁義場;撤新峰、許溪、石河鄉併入昌元鎮,政府駐原昌元鎮;撒十烈鄉併入吳家鎮,政府駐原吳家鎮;撤大建、合靖鄉併入盤龍鎮,政府駐原盤龍場;撤治安鄉併入雙河鎮,政府駐原雙河鎮;撤葛橋鄉併入榮隆鎮,政府駐原榮隆場。以上區劃調整之後,榮昌轄昌元、廣順、安富、清江、榮隆、龍集、盤龍、遠覺、吳家、觀勝、銅鼓、清流、仁義、河包、古昌、峰高、直升、路孔、雙河、清升20個鎮,49個居委會、209個村委會。鎮平均面積為54平方千米,鎮平均人口為40320人。
2007年6月11日,重慶市政府批複同意:撤銷昌元鎮,調整峰高、直升2個鎮的行政區域,設立昌元街道、昌州街道;撤銷廣順鎮,設立廣順街道。
![森林城市-榮昌](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2/md20149c5651210d8590469f7b854e39d.jpg)
森林城市-榮昌
2013年6月25日,重慶市政府批複同意將昌州街道海棠社區調整由昌元街道管轄;9月24日,重慶市政府批複同意路孔鎮更名為萬靈鎮。
2015年6月,榮昌區轄15個鎮、6個街道,共有209個行政村、42個社區;政府駐昌元街道迎賓大道26號。
行政區劃一覽表 | |||||
---|---|---|---|---|---|
名稱 | 面積(k㎡) | 總戶數(戶) | 總人口(人) | 非農業人口(人) | 備註 |
昌元街道 | 59.87 | 43592 | 117231 | 94473 | 含礦屬社區1個 |
昌州街道 | 68.13 | 36092 | 78428 | 60537 | |
廣順街道 | 39.16 | 19952 | 52411 | 37197 | 含礦屬社區6個 |
峰高街道 | 61.18 | 14270 | 41062 | 24534 | |
安富街道 | 54.3 | 18539 | 50401 | 19098 | 含礦屬社區4個 |
雙河街道 | 87.1 | 23252 | 61340 | 61253 | 含礦屬社區6個 |
直升鎮 | 29.82 | 6565 | 17059 | 3066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萬靈鎮 | 24.97 | 5820 | 16341 | 5403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清江鎮 | 17.79 | 5082 | 14970 | 3195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仁義鎮 | 85.38 | 18961 | 54997 | 10848 | - |
河包鎮 | 66 | 14108 | 42959 | 4108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古昌鎮 | 35.37 | 8647 | 24342 | 4355 | - |
吳家鎮 | 81.51 | 17344 | 49038 | 12397 | - |
觀勝鎮 | 42.52 | 7455 | 20089 | 1053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銅鼓鎮 | 38.77 | 5872 | 16836 | 2643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清流鎮 | 26.14 | 5066 | 15192 | 1999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盤龍鎮 | 118 | 25028 | 77111 | 28455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遠覺鎮 | 27.1 | 5457 | 14573 | 2363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清升鎮 | 27.91 | 6781 | 20097 | 2608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榮隆鎮 | 64.22 | 14922 | 42778 | 14382 | - |
龍集鎮 | 21.47 | 5295 | 16952 | 3828 | 含城鎮和農村居民混合社區1個 |
合計 | 1076.71 | 308100 | 844226 | 397800 | 含礦屬社區17個 |
(以上表格信息統計截至2013年)
常住人口
![山水棠城-瀨溪河](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1/m21b6e4c9b3ca2f1ba464219029037d59.jpg)
山水棠城-瀨溪河
2016年末,全區常住人口70.43萬人,比上年增加0.3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7.28萬人,增加1.42萬人,城鎮化率52.93%,比上年提高1.77個百分點。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區常住人口數為668977人。
戶籍人口
2017年末,全區戶籍人口849562人,比上年減少1053人。其中城鎮人口398937人,鄉村人口450625人。
2016年末,全區戶籍人口85.06萬人,比上年增加5860人。其中城鎮人口38.99萬人,鄉村人口46.07萬人。
2020年,全區戶籍戶數312336戶,戶籍人口847068人,比上年減少3270人。其中城鎮人口412945人,鄉村人口434123人。分性別看,男性人口430350人,女性人口416718人,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3。全年出生人口6566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5,出生率為7.7‰;死亡人口8597人,死亡率為10.1‰;自然增長率為-2.4‰。
性別構成
2017年,榮昌區戶籍人口中,分性別看,男性人口433368人,女性人口416194人,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4。戶籍戶數310873戶。全年出生人口11685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3,出生率為13.7‰;死亡人口10356人,死亡率為12.2‰;自然增長率為1.6‰。
2017年人口數及其構成 | ||
指標名稱 | 年末數 | 比重(%) |
常住人口(萬人) | 71.00 | 100 |
其中:城鎮人口(萬人) | 38.92 | 54.82 |
農村人口(萬人) | 32.08 | 45.18 |
戶籍總人口(人) | 849562 | 100 |
其中:城鎮人口(人) | 398937 | 47.0 |
鄉村人口(人) | 450625 | 53.0 |
其中:男性(人) | 433368 | 51.1 |
女性(人) | 416194 | 48.9 |
![榮昌城區全景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6/mb6d92196dba46899c94413c626482fea.jpg)
榮昌城區全景圖
榮昌區人民政府區長:高洪波
![榮昌新城](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8/m5870ea730678f51b2b942ff06c174bd4.jpg)
榮昌新城
201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9.8733億元,比2014年增長1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7122萬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2077734萬元,增長13.0%;第三產業增加值783877萬元,增長12.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2%,比2014年下降0.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3.0%,比2014年下降0.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3.8%,比2014年上升0.6%。按常住人口計算,2015年全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7577元,比2014年增長9.4%。
201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8.1237億元,比2015年增長10.8%。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491758萬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292145萬元,增長12.0%;第三產業增加值897334萬元,增長11.5%。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3%,比上年上升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2.3%,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4.4%,比上年上升0.6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2016年全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2391元,比上年增長9.4%。
![榮昌山水風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5/m35013aebbeebbdcba6f44c763a75b2d9.jpg)
榮昌山水風光
2017年,榮昌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9166萬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5.0%;其中稅收收入143613萬元,同口徑增長7.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6713萬元,增長11.8%。其中,城鄉社區支出44432萬元,下降11.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0722萬元,增長9.9%;教育支出129246萬元,增長6.3%;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8784萬元,增長8.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66778萬元,增長12.6%。
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97956萬元,比上年增長4.9%。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642633萬元,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3829601萬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2625722萬元,增長2.2%。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1%,比上年上升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4.0%,比上年上升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6.9%,比上年下降1.5百分點。
![榮昌區農業](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1/ma1a6baf128a8266a08f4344eefa97b6e.jpg)
榮昌區農業
2017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36037萬元,比上年增長3.6%。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10973畝,比上年下降1.2%;油料播種面積177906畝,增長1.5%;蔬菜播種面積278200畝,增長3.2%。
2017年,榮昌區糧食產量310249噸,比上年下降0.2%。蔬菜產量527953噸,增長4.5%。肉類總產量73922噸,增長0.7%。
2020年,榮昌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76735萬元,比上年增長7.1%。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64131畝,糧食產量289101噸,增長0.2%。蔬菜播種面積298647畝,蔬菜產量613601噸,增長5.5%。肉類總產量48647噸,增長8.7%。
![榮昌工業園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f/m8f26f6e2f9badb5a91f49502c224bacd.jpg)
榮昌工業園區
2018年2月28日,國務院批複:同意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名為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后規劃面積為17.05平方公里,由五個區塊組成。
2017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087645萬元,比上年增長1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6862071萬元,同比增長14.7%。
2017年,全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50701萬元,比上年增長9.9%。年末在榮昌註冊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的獨立核算建築業法人企業47家,實現建築業總產值達到131.00億元,增長34.8%。全年建築企業房屋施工面積567.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7%;房屋建築竣工面積361.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2.7%。
2018年2月28日,國務院批複:同意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名為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后規劃面積為17.05平方公里,由五個區塊組成。
2020年,榮昌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881275萬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8682075萬元,增長7.5%。
![棠城新貌](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c/m2cced61933b27eb9ea34152b7ef93091.jpg)
棠城新貌
2017年,全區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239495萬元,比上年增長11.2%,佔全區生產總值的5.8%;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85960萬元,比上年增長9.8%,佔全區生產總值的2.1%。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4487萬元,同比增長13.3%。限額以上法人企業主要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增長25.8%,糧油、食品類增長23.4%,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增長25.0%,石油及其製品類增長15.4%。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銷售額2500449萬元,增長21.2%;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額459388萬元,增長18.5%。
2017年,榮昌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28068萬元,下降47.7%。其中:出口226039萬元,下降47.5%;進口2029萬元,下降64.9%。
2017年,榮昌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692萬美元,增長6.4%。其中,外商直接投資320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內資項目767個,同比下降28.5%。實際利用內資金額278.63億元,增長20.5%,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83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利用內資252.79億元,增長20.8%。
![榮昌縣城建](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8/m08e5e485d594695b0a3458b826ed077e.jpg)
榮昌縣城建
2017年,全區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8614萬元,比上年增長15.1%,佔全區生產總值的2.1%。不良貸款率為0.68%。
2017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3361010萬元,比年初增加412951萬元,增長14.0%。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399139萬元,比年初增長11.9%。年末金融機構貸款餘額達到2268840萬元,比年初增加394542萬元,增長21.1%。其中,個人消費貸款850571萬元,增長92.2%。
2017年,全區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76127萬元,增長9.7%。理賠金額32533萬元,增長9.1%。
![崛起的榮昌新城](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f/m5f31ed6f5479894baa9405b7bc633f70.jpg)
崛起的榮昌新城
2017年,榮昌區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8.65萬平方米。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10.68萬平方米,下降63.3%。
2019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552664萬元,比上年增長6.1%,佔全區生產總值的8.5%;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15497萬元,比上年增長5.2%,佔全區生產總值的1.8%。
2019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77392萬元,下降3.7%。其中:出口172657萬元,下降4.7%;進口4735萬元,增長55.0%。
2019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294萬美元,增長21.9%。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000萬美元,增長100.0%。
2019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89349萬元,比上年增長6.1%,佔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
2019年,全區擁有營運汽車7453輛,其中貨車5910輛、客車543輛(含公交車)、出租汽車220輛。
2019年,金融市場穩健運行。全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78669萬元,比上年增長15.0%,佔全區生產總值的2.7%。不良貸款率為0.30%。
2019年,金融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4022413萬元,比年初增加523059萬元,增長14.9%。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978125萬元,比年初增長12.5%。年末金融機構貸款餘額達到3325834萬元,比年初增加610505萬元,增長22.5%。其中,個體經營、個人消費貸款12121738萬元,增長8.3%。
2019年,全年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98669萬元,增長11.2%。理賠金額31623萬元,增長6.1%。
2019年,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298.4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6%;商品房竣工面積48.61萬平方米,下降36.5%。商品房銷售面積93.61萬平方米,下降9.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86.09萬平方米,增長15.7%。商品房銷售額51.57億元,增長4.7%。
2019年,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8.43萬平方米,增長7.9%。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6.12萬平方米,下降27.4%。
![榮昌特產](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e/m7eeda0114da560d8129445ee3b971085.jpg)
榮昌特產
特色產品一覽表 | |
---|---|
簡介 | 圖片 |
榮昌摺扇 榮昌摺扇已有300多年的生產歷史,是與蘇杭扇齊名的中國三大名扇之一。摺扇技藝在清乾隆年間傳入榮昌,經歷代藝人精工創製,逐步發展成為具有獨特風格的榮昌民間傳統工藝品,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摺扇的主要代表作是:傳統的黑紙扇和棕竹扇,綢扇和夏布扇。 | ![]() 榮昌摺扇 |
榮昌陶器 榮昌陶器興起於漢代,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1953年,國家輕工部命名“榮昌安陶”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陶、廣西欽州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安富也成為中國三大陶都之一。 2011年入選重慶市首屆“巴渝十二品”。榮昌陶器以榮昌獨特的紫砂類紅、白色陶土燒成,胎簿、質堅、類瓷,享有“薄如紙、亮如鏡、聲如磬”的美譽,2012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陶土總量達1.1億噸。 | ![]() 榮昌安陶 |
榮昌夏布 榮昌夏布是用薴麻經手工紡織成的,號稱“天然纖維之王”,可以製作為衣物、手工藝品等。榮昌夏布以其獨特的手工技藝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3年“榮昌夏布”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夏布產品系列開發已列入重慶市科技興渝百億工程,產品主要銷往韓國、日本、歐美及港澳台地區。 | ![]() 榮昌夏布 |
榮昌豬 榮昌豬是世界八大中國三大名優豬種之一,不僅具有皮薄肉嫩瘦肉多的優點,形態也非常的可愛,榮昌豬的典型特點是獅子頭、黑眼圈、羅漢肚。榮昌豬現已發展成為中國養豬業推廣面積最大、最具有影響力的地方豬種之一。《熊貓豬》動畫片以“榮昌豬”為創作原型的動畫片充分展示了榮昌豬的特性,角色形象鮮明,故事情節趣味性強。 | ![]() 榮昌豬 |
茶葉 茶葉是榮昌重要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共有茶園3萬餘畝,其中優質茶葉1萬餘畝。主產名優茶和紅碎茶,綠茶“天崗玉葉”獲1997年中國農博會金獎。榮昌是全國最大的紅碎茶生產和出口基地,年出口紅碎茶2萬噸,出口量佔全國的40%、重慶的95%以上,主要銷往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 | ![]() 榮昌茶葉 |
![榮昌美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3/m83cdfb67347e5aeb5a247b37b382df6a.jpg)
榮昌美食
![榮昌](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8/m686f850d715b1c8a06a41865f8db3a4b.jpg)
榮昌
榮昌區各語系的方言土語有:
重慶語系:又稱“湖廣語”、“本地音”。主要分佈於附城三十里左右及其他語系以外的地區。其語言特點是:陽平與去聲分得清;全部古入聲字轉入陽平,古上聲的全濁音聲母字進入今去聲;翹舌不明顯。h音與f音混淆,如“菜籽花花輝黃”說成“菜籽發發(陽平)飛房”,尤其峰高一帶最為突出。
這語系方言與永川、大足等區毗鄰區鄉口音相近,大多為湖廣話與土著方言結合的產物,在我區覆蓋最廣,屬主要語系。
![榮昌八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0/md042d8899aa518d9c1846a8bdbe80dfa.jpg)
榮昌八景
這語系方言與隆昌的周興、漁箭等鄉口腔極似,源於湖南永州一帶外籍移民,分佈零星,除流行於中老年口頭外,已快失傳。
隆內語系:又稱“川西腔”。主要分佈於隆昌、內江交界的五福、永興、吳家、代興等地。其語音特點是:多數古入聲字母讀去聲(如學校、革命、作業等前三個古入聲字都讀成去聲);翹舌音明顯。
這語系方言與隆昌的李市、內江的石子等鄉口腔類似,分佈面窄。
瀘縣語系:又稱“川南腔”、“瀘州腔”。主要分佈於毗連瀘縣邊境的清江、清升、雙河、治安等地。其語音特點與“隆內語系”大致相同,只是去聲重濁(帶贈);“兒化”多,如“滑竿”(滑竿兒)、“缸缽”(缸缽兒)等都兒化。
這語系方言與瀘縣雨壇、天寶等口語極近,中心點在清江一帶,流行地區狹窄。
廣東語系:又叫“廣東腔”、“客家話”。主要分佈於盤龍、大建、九龍、石田、龍集、榮隆、油菜等地,及全區各地的少數家族。其語音特點無明顯規律,甚至與現今的廣東白話也有些差別,不過大不相同而已。如:蘿蔔(洛瞥)、我(愛)、大(台)等。
這語系方言源於廣東梅縣、興寧等地移民,分佈範圍相對集中。
![榮昌海棠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3/mb3bd7eefd08d73cbec74807a5cc66f53.jpg)
榮昌海棠花
![重慶市榮昌區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7/m673d8a2052e08bb97ae4789df04e4777.jpg)
重慶市榮昌區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
“十三五”期間,榮昌區形成以貨運機場為中心,依託“三鐵四高”構建東、西、南、北4條對外綜合運輸戰略大通道,分別為東向榮昌-永川-重慶主城通道(榮渝通道)、西向榮昌-內江-成都通道(榮成通道)、南向榮昌-瀘州-昆明通道(榮瀘通道)、北向榮昌-潼南-南充通道(榮南通道)。
2017年,榮昌區公路客運量完成4361萬人,比上年增長22.9%;公路旅客周轉量197613萬人公里,增長11.6%;公路貨運量完成803萬噸,增長5.9%;公路貨物周轉量79792萬噸公里,增長13.5%。
2017年末,全區擁有營運汽車7626輛,其中貨車6812輛、客車594輛(含公交車)、出租汽車220輛。全區民用車輛擁有量127286輛,比上年末增長12.0%,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57089輛,增長19.1%。民用轎車擁有量28993輛,增長18.8%,其中私人轎車28990輛,增長18.8%。
榮昌境內有成渝公路、渝昆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在建有潼榮高速公路縱貫南北。
“十二五”期末,榮昌區有成渝高速公路(G85)榮昌東、榮昌、榮隆、渝榮四個出入口,渝隆路(G348國道)、S206榮合路、S309合內路、S310銅榮路等4條省道分別通往大足、永川、隆昌、瀘州和內江,縣鄉公路達47條。建有客運站14個,客運線路達136條,客運車輛497輛,座位21596座;出租汽車220輛;公交線路15條,城市公交車103輛。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3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8公里,一級公路25公里,二級公路170公里,三級公路81.2公里,四級公路及等外級公路2054公里。航道里程達到113.32公里。
2015年底,榮昌區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087公里,佔全區公路總里程的88.43%。其中,縣級公路136公里,鄉村級公路1951公里。十三五”期間將逐步推進一批農村公路工程建設,實施縣鄉道改建500公里、聯網公路建設500公里、撤併村通暢公路300公里。2015年,榮昌建成客運站12個,其中二級站3個。
2017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2360.667公里。按行政等級劃分:國道(高速公路)63.436公里,省道209.182公里,縣道136.588公里,鄉道295.921公里,專用公路10.755公里,村道1644.785公里。按技術等級分:高速公路29.8公里、一級公路25.004公里、二級公路191.904公里、三級公路79.35公里、四級公路1943.009公里,等外公路91.6公里。
2019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2564.829公里。按行政等級劃分:國道(高速公路)99.436公里,省道210.267公里,縣道136.588公里,鄉道294.177公里,專用公路12.227公里,村道1812.134公里。按技術等級分:高速公路65.8公里、一級公路25.004公里、二級公路224.976公里、三級公路61.429公里、四級公路2125.033公里,等外公路62.587公里。
![榮昌公路交通](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e/mfea756c6fe08b4fa4d44a4106c459855.jpg)
榮昌公路交通
榮昌區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1小時車程;距即將建成的瀘州雲龍機場30分鐘車程。規劃建設以貨運為主的榮昌貨運機場。
![榮昌北站](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6/m56aec29c7654639bf4d4ae76181cf0e5.jpg)
榮昌北站
2017年底,榮昌區共有區屬各類學校310所。其中,普通中學20所(含4所高中),中等職業學校2所,小學128所,幼兒園159所,特殊學校1所。普通初中招生8793人,在校生23932人,畢業生7668人;普通高中招生4699人,在校生13512人,畢業生4443人;小學招生6934人,在校生48604人,畢業生8803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1900人,在校生4790人,畢業生1334人;學前教育招生9787人,在校生20981人,畢業生8184人;特殊學校招生34人,在校生186人,畢業生11人。2017年全年全區初中入學率為100%,小學的入學率為100%。
2019年,全區共有區屬各類學校290所。其中,普通中學20所(含4所高高中,小學120所,幼兒園147所,特殊學校1所,職業高中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普通初中招生8833人,在校生26085人,畢業生7680人;普通高中招生4899人,在校生14109人,畢業生4432人;小學招生6912人,在校生45576人,畢業生8892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1772人,在校生5288人,畢業生1469人;學前教育招生6874人,在校生20120人,畢業生8578人;特殊學校招生16人,在校生177人,畢業生21人。2019年全年全區初中入學率為100%,小學的入學率為100%。
本科高校一覽表 | |||
---|---|---|---|
學校名 | 圖片 | 具體位置 | 備註 |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 ![]() 榮昌[重慶市下轄區] | 昌元街道學院路160號 | “211工程” |
主要中學一覽表 | |||
---|---|---|---|
重慶市榮昌中學校 | ![]() 榮昌中學校 | 昌元街道興隆街64號 | 重慶市重點中學,含初、高中部 |
重慶市榮昌安富中學校 | ![]() 榮昌[重慶市下轄區] | 安富街道安陶路50號 | 重慶市重點中學,含初、高中部 |
重慶市榮昌永榮中學校 | ![]() 榮昌[重慶市下轄區] | 廣順街道西大街128號 | 重慶市重點中學,含初、高中部 |
重慶市榮昌仁義中學 | ![]() 仁義中學 | 仁義鎮中學路8號 | 重慶市重點中學,含初、高中部 |
重慶市榮昌區職業教育中心 | ![]() 重慶市榮昌區職業教育中心 | 昌州街道萬福路669號 | 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
![榮昌體育場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0/m10d6bb0b8e3bee3898243df96cbaec7c.jpg)
榮昌體育場館
2019年,全區共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有線電視用戶12.65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9.84萬戶。鄉鎮文化站21個。
2017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37家;高新技術產品173個。全年受理專利申請767件,下降69.1%。獲得專利授權905件,增長7.4%。全區共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與上年持平。著名商標20件、地理標誌量7商標。
2019年,全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72家。全年獲得專利授權396件。共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地理標誌量7件。
2017年,全區共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442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11個,鄉鎮衛生院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診所(門診部、醫務室)136個,村衛生室27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局1個,中心血庫1個,衛生計生培訓學校1所。共有醫院衛生機構床位數4246張。全區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29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851人,註冊護士1852人。
2019年,全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47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13個,鄉鎮衛生院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診所(門診部、醫務室)138個,村衛生室27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健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1個,中心血庫1個,衛生健康培訓學校1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4590張。全區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337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985人,註冊護士2263人。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17年,榮昌區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1.48平方公里。啟動黃桷樹廣場、瀨溪河體育文化公園建設。實施瀨溪河、榮峰河綜合整治,整治河道4.2公里、河堤4.3公里。“榮昌八景”建成並向市民開放。投資16.3億元,實施“潼榮”高速公路橋樑及路基工程,改造國省道51公里、農村公路240公里。爭取用地指標4000畝。完成地票交易8.6億元,新增耕地4235畝,建成高標準農田6.7萬畝,整治山坪塘1000口,新建農村便道412公里。投資5億元推進“寬頻中國”示範城市建設。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區、全國文明城區“三城同創”。在全市創新推行“街長制”,111名“街長”對城區街道“包干”精細化管理。規範城區道路交通和停車收費管理,新增停車位1155個。籌資4億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農村改廁工程,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村莊5個,打造市級美麗宜居村莊示範點3個。萬靈鎮榮膺“全國美麗宜居小鎮”,清升鎮獲評“全市最美養生小鎮”。
![施濟橋](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8/mb87802b38a8ddb7932346ba98fb0eb19.jpg)
施濟橋
![榮昌高處俯瞰城區全景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a/m2acd135563c0c70ad654386bdb5b895f.jpg)
榮昌高處俯瞰城區全景圖
2017年末,全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500元/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350元/月,分別比上年增長8.7%和16.7%。
2019年,全區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24547人,比上年增長16.2%。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34.81萬人,比上年增長1.4%。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4102人,增長14.0%;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68582人,下降2.0%,全年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基金總支出54902萬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36244人,增長48.4%。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1449人,增長21.1%。
2019年,全區共有8607戶14445人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減少249人,下降1.7%,其中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5922人,比上年減少240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826戶,比上年減少67戶;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8523人,比上年減少9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781戶,比上年增加3戶。全年共救助城鄉低保對象14445人,發放低保金7382.3萬元,其中農村低保發放3901.5萬元,城鎮低保發放3480.8萬元。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5188人。
201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580元/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440元/月,分別比上年增長6.2%和7.3%。
![榮昌區交通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c/mccc6314c057380fab2b4b858f388aed1.jpg)
榮昌區交通圖
2017年,全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6元,增長9.5%。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5415元,增長10.5%;人均經營凈收入5421元,增長8.1%;人均財產凈收入218元,增長6.3%;人均轉移凈收入4632元,增長10.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442元,增長7.1%;其中,衣著647元,增長15.3%;居住1951元,增長6.4%;生活用品及服務941元,增長9.9%;交通通信1178元,增長9.2%;教育文化娛樂959元,增長8.0%;醫療保健805元,增長21.3%。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6.66%,比上年下降1.6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5.72平方米,比上年減少0.08平方米。
2019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62元,增長9.4%。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22696元,增長9.4%;人均經營凈收入4288元,增長10.6%;人均財產凈收入2616元,增長7.2%;人均轉移凈收入8762元,增長9.5%。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1.82%,比上年下降0.11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4.23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7%。
2019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1元,增長9.5%。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6459元,增長9.5%;人均經營凈收入6410元,增長9.5%;人均財產凈收入254元,增長7.6%;人均轉移凈收入5548元,增長9.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782元,增長8.9%;其中,衣著745元,增長9.4%;居住2013元,增長0.8%;生活用品及服務1016元,增長6.4%;交通通信1352元,增長8.1%;教育文化娛樂1121元,增長9.6%;醫療保健957元,增長16.1%。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6.7%,比上年增長1.1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3.47平方米,比上年減少4.1%。
榮昌旅遊資源豐富,有重慶市十大森林公園之一的嵐峰林場;有在宋代就以其興盛佛教活動而聞名巴蜀的螺罐山雲峰寺,有渝西植物園、西部陶都博藝館、清流民俗風情小鎮等。仁義鎮三奇寺有八子朝母的自然景觀,有上百巴人洞群,有九沖、八溝、七十二個岔灣的三奇寺水庫。河包鎮有歷史悠久的宋代白塔和西南地區唯一的雙鐘塔樓天主教堂。榮隆鎮有美麗的靜月灣度假村,氣候宜人,風景優美。萬靈古鎮有保存較好的500米長的明清古街、古橋、古寺,有宋代千佛古窟、宗祠、樓、院等10多處古建築及人文景觀,為重慶十大歷史文化古鎮之一。
2017年,榮昌區接待遊客49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4.6%;實現旅遊總收入13.78億元,比上年增長40.2%。年末全區擁有A級旅遊景區4個,其中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3個。
主要景點一覽表 | |
---|---|
簡介 | 圖片 |
萬靈古鎮 萬靈古鎮(原路孔古鎮),國家4A級景區,位於榮昌區東部,距縣城13公里,幅員面積24平方公里。 萬靈古鎮(原路孔古鎮)建制1000多年,建場200多年,系“兩湖”“兩廣”填四川集散地。曾先後評為“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美麗宜居小鎮”。 | ![]() 萬靈古鎮 |
清流民俗風情小鎮 清流民俗風情小鎮位於清流鎮,2015年9月,創建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是榮昌區少數民族相對聚居的邊陲鎮,是榮昌唯一的民族鎮,由於回族人信仰伊斯蘭教,其房屋建築多以伊斯蘭建築風格為主,場鎮內有5萬平方米的伊斯蘭建築;小鎮配套建設了民族文化廣場、回民活動中心、回民民俗博物館等回族民俗文化景點,可供穆斯林群眾開展禮拜和觀光。 | ![]() 清流民俗風情小鎮 |
昌州故里 昌州故里位於榮昌區瀨溪河畔,毗鄰海棠公園,是國家3A級景區,景區再現了老榮昌的歷史文化風貌,是一條集生態旅遊、景觀長廊、歷史文化、風情餐飲、宅院酒店於一體的“明清風貌古街”。景區內有張培爵紀念館、春暉亭、荷塘三疊、香霏樓等主要景點。 | ![]() 昌州故里 |
安陶博物館 榮昌安陶博物館於2010年11月竣工,2011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國家3A級景區。館內收藏有自宋代以來的歷代藏品近3000件,均系各個時期安陶的代表作品。2010年初,安陶工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 安陶博物館 |
螺罐山 螺罐山位於城區北部,距城區4公里;佔地千餘畝。山上的雲峰寺始建於宋代,有大雄殿、天王彌勒殿等13個殿。 | ![]() 螺罐山 |
古佛山景區 古佛山景區位於榮昌區南部清升鎮,景區距城區18公里,總規劃面積6.8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11.3米,為榮昌區最高峰,以綠色、生態、健身、養生為主題,擁有經果長廊、有機茶園、百佛園、三聖洞、羅漢堂、金龍湖、玄武池等景點。 | ![]() 古佛山景區 |
榮昌天主教堂 榮昌天主教堂位於重慶市榮昌城區西大街,俗稱天主堂,堂高50米,佔地4700多平方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電影《1942》曾在此取景。該教堂於1915年由法國人設計並修建,主體建築為哥特式建築,是目前西南地區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天主教堂。 | ![]() 天主教堂 |
![萬靈古鎮一角](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5/m85ecb1865a65c988b214463c74053f70.jpg)
萬靈古鎮一角
![榮昌城區風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0/m00495c339c28250bac9456fa43989640.jpg)
榮昌城區風景
喻茂堅(1474~1566),字月梧,號心庵,法學家、著名廉吏。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太子太保,主持編撰《問刑條例》,著有《梧岡文集》等。
劉時俊(?~1629),字尹升,號勿所,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天啟元年(1621年)平定奢崇明之亂,收復重慶,官至兵部右侍郎,卒贈兵部尚書。
喻思恂(?~1644),明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南明兵部尚書。
張培爵(1876~1915),字列五,中國民主革命先驅、辛亥革命元勛、烈士。
王麟(1902~1938),抗日殉國烈士。
有中央電視台高級編導、國家一級導演鄧在軍,原國家科委副主任、學部委員趙宗燠,著名黨史專家李新,國畫家陳子庄,青年作曲家劉青、影視演員李晨浩等。
2018年4月21日,榮昌區獲“中國最美休閑度假勝地”的稱號。
2018年4月,在2018年美麗中國——生態城市與美麗鄉村經驗交流會上,榮昌區獲評“全國百佳幸福小城”。
2018年10月,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8年12月15日,在2018第十三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上。榮昌區入選“2018年度中國十佳營商環境示範城市”,也是重慶市唯一獲此項殊榮的區縣。
2019年12月6日,入選2019年全國百強區。
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20年8月25日,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2020年10月,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
2020年11月,入選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
2020年11月25日,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020年12月1日,2020年全國百強區發布,榮昌排名第82位。
2021年1月6日,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1年1月28日,入圍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
2021年3月入選2020年度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公示名單。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021年5月14日,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2021年5月27日,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