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谷鎮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轄

陽谷鎮原名為孟店,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陽谷縣治所遷於此地,遂名陽谷。陽谷縣始置於隋開皇16年(596年),“取東阿縣界陽谷亭為名”(《元和郡縣圖志》卷十)。陽谷亭故址在今平陰縣南端,因地處谷山(今稱黃山)之陽而得名。舊有土城,外環護城河,四門有橋樑相通,城周長4公里,后拓展為6公里,呈正方形。1469年(明成化五年),知縣孟純主持重修城池,牆高5丈,厚3丈,池深2丈,寬2丈,並於城上建門樓、角樓等。其後又迭經重修,清中期以後遂漸頹敗。日偽統治時期,為固守城牆,又脅迫民工浚池修城,城牆高3丈余,上建門樓、角樓。

1912年,划陽谷四街四關為城區;1930年,設置城關鎮隸屬於陽谷縣第一區。1945年7月縣城解放后剷平,建國后逐步闢為公路。1958年4月設城關鄉。1961年底改設為城關區,下轄6處人民公社。1971年撤區並社,設城關人民公社。1982年5月撤社改為城關鎮。1984年6月改為陽谷鎮。2001年3月鄉鎮規模調整,與原石門宋鄉整建制合併,設立陽谷鎮。2004年,撤銷陽谷鎮,設立僑潤街道、博濟橋街道、獅子樓街道、3個街道辦事處。5月31日3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

歷史沿革


建制變動
公元596年(隋文帝開皇十六年),析東阿設置陽谷縣,“取東阿縣界陽谷亭為名”《元和郡縣圖志卷十》
陽谷亭,即古陽谷亭,春秋時屬齊國,故址在今平陰縣南端,因在谷山(漢代稱谷城山,今稱黃山,在今平陰縣東阿鎮北)之陽而得名。漢屬谷城縣,北齊時隨谷城縣併入東阿,隋於東阿西部析置新縣陽谷,取此為名,沿稱至今。 
陽谷鎮
陽谷鎮
1912年,划四街為陽谷縣城關區。
1921年,設城關鎮,隸屬於陽谷縣第一區。
1958年4月,陽谷縣撤區改鄉,第一區成立城關鄉、石門宋鄉。
1961年,恢復陽谷縣建制,改回陽谷縣城關區,成立城關區政府,下轄6處人民公社。
1971年3月,撤區並社,設城關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2年5月,改為城關鎮人民政府。
1984年6月,鄉鎮機構改革,城關鎮改為陽谷鎮。
大事記
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陽谷縣始遷於孟店(今陽谷鎮),以避河患。
明正德六年(1511年),農民起義軍首領楊虎率領騎兵3000餘人攻破縣城,不久離去。
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兵攻破陽谷城,大掠而去。
清順治四年(1647年),丁維岳率反清義軍攻克陽谷城,斬縣令李可愛等。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二十八日,白蓮教清水派首領王倫在壽張發動反清起義,北上攻克陽谷。
咸豐四年二月二十七日(1854年3月25日),太平天國北伐援軍攻克陽谷,斬知縣文穎於城內東街,斬典史徐鳳喈於獄門,縣儒學教諭李文自縊於城殿。
1915年,陽谷縣商會成立,設事務所於陽谷鎮南街。
1918年4月,陽谷鎮人范耘經捐資萬元,在城內考棚舊址創辦私塾“崇實小學”;當年,華籍傳道員王文博、張道德受基督教聊城區會堂派遣,到陽谷鎮傳教。
1934年8月,段延銘(現名段緘三)介紹陽谷鄉師孟廣生、李子厚、焦玉美等人入黨,遂成立中共陽谷縣城關支部,初屬壽張八鄉師支部,后歸陽谷安樂鎮中心支部。蘆溝橋事變后,鄉師停辦,該支部自行解體。
1938年7月,美國駐華使館武官卡爾遜來陽谷參觀,受到全縣各界群眾熱烈歡迎。
1940年7月,縣獨立營營長李程九率12名戰士夜襲陽谷西關偽軍團部,俘偽軍40多人。
1944年1月,陽谷縣基幹大隊拔掉石門宋據點。
1945年7月下旬,八路軍冀魯豫軍區主力6000人,在地方武裝配合下,發動了陽谷戰役。激戰至26日,全殲偽治安軍中校團長張玉環以下1500人。陽谷縣全境解放。
1948年10月,因國民黨軍進犯魯西南,湖西中學和邊區七中在陽谷鎮合併,稱冀魯豫邊區第二中學。
1952年春,陽谷縣第一個農業合作社在該鎮建立,名宋長生合作社。
1954年10月28日,陽谷縣委轉發宋長生農業生產合作社增產增收經驗。
1956年,《農村工作通訊》第二期刊登了石門宋農業社《我們一個社要養豬兩萬頭》一文,同年11月9日,毛澤東對此文作了批示,倡導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石門宋農業社發展養豬的經驗。
1957年6月24日,山東省就石門宋養豬問題發出指示,指出陽谷縣石門宋養豬成績很大,但也存在數量上盲目求高求大的問題。
1958年4月撤區改鄉,成立城關鄉、石門宋鄉。
是年7月8日,山東省委書記夏征農率檢查團來陽谷檢查工作。
是年11月9日,省委書記譚啟龍率團來陽谷檢查工作。參觀了石門宋養豬場並代表省委獎給陽谷縣和石門宋公社錦旗一面。
是年12月下旬,全國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個人代表大會召開,石門宋人民公社副社長宋長生出席了會議。
1959年9月8日,宋長生赴京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祝活動,受到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1961年,恢復陽谷縣建制,成立城關區。
1976年6月23日,城關、石門宋均遭嚴重雹災。
1982年,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
1984年6月,鄉鎮機構改革,城關鎮改為陽谷鎮,石門宋公社改為石門宋鄉。
1991年1月,山東中石化工集團公司前身陽谷化工廠開始建設,當年投產。“石威”“中石”牌農藥銷往全國,出口國外,年產值近億元。
1991年3月,陽谷景陽崗針織有限公司始建,當年投產。生產“知音”牌四大系列上百個花色品種。
1992年7月3日,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馬仲才一行視察了陽谷鎮等鄉鎮抗旱、搶種、保苗現場。
1995年3月,組建陽谷縣景陽崗肉羊開發總公司,當年投產,總投資1450萬元。
1998年2月,山東陽谷釺具廠開始建設,當年投產。
1998年7月21日,陽谷鎮趙廟村附近遭到龍捲風襲擊,颳倒玉米1000公頃,樹木1500株。
是年12月,陽谷城區改造拉開帷幕。
1999年,通過省級衛生城驗收。
2000年5月,魯西複合肥有限公司始建,7月投產。
2001年1月,陽谷景陽崗彩鋼工程有限公司開工建設,是年7月投產。
2001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銷石門宋鄉,將其建制併入陽谷鎮。
2004年,撤銷陽谷鎮,設立僑潤街道、博濟橋街道、獅子樓街道、3個街道辦事處。5月31日3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

地理環境


陽谷鎮位於陽谷縣中部偏西,總面積為735公頃。為陽谷縣委、縣政府駐地。北與大布鄉交界,西與西湖鄉接壤,南與高廟王鄉、壽張鎮相鄰,東與十五里園鎮、閻樓鎮相連。
陽谷鎮為陽谷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陽谷縣的大型企業多數居於轄區,商貿服務業興旺發達,教育、衛生、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地處聊城、蒙館等幹線的交匯處和縣內公路網的中心點。京九鐵路穿境而過,客、貨兩站均居境內,南達港九、北通京津,去聊城市僅半小時即到。東臨濟南飛機場,距離安陽火車站僅2小時路程。郵電通訊便利迅捷,城鄉已普及國際直撥程式控制電話,無線通訊網覆蓋全鎮。
自1998年以來,陽谷鎮連續被評為聊城市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聊城市經濟強鎮、聊城市首批小康鎮、聊城市第一個企業產值過億元鄉鎮、聊城市文明單位、聊城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聊城市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婦女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先進基層黨委。
自然狀況
陽谷鎮
陽谷鎮
該鎮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緩傾,平均坡降為1/6000,海拔高度37.9~41.3米。東西最大距離12.2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1.4公里,總面積7354公頃,其中耕地4104公頃。全境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境內淺層淡水資源豐富,地下水補給充足,開採條件較好。主要河流有趙王河、北乾渠、南乾渠、聊陽溝、“三八紅旗渠”,境內流長85公里,流域面積70平方公里。該鎮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有旱澇,冬季乾冷少雨雪。年均降水量為594.3毫米,蒸發量1960毫米。年平均氣溫13.3度,無霜期平均210天左右,霜凍期為155天左右。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穀子、地瓜、綠豆、高粱、花生、棉花、蔬菜等。全鎮植被面積6251公頃,覆蓋率85%。

行政區劃


僑潤街道辦事處
南界以育英街和育才街的交界點為西起點,沿育才街、振興路向東穿過司營村至東外環路,沿東外環路向北至東馬庄行政村北界,向東至京九鐵路東,東馬庄的東界向南至陽張公路,沿陽張公路至陽谷鎮和閻樓鎮交界點為止,陽張公路穿過的魯坊村劃歸博濟橋辦事處;西界以育英街和育才街的交界點為南起點,沿育英街向北至陽谷鎮和大布鄉交界處;北界從大布鄉的亓庄向東北通過張衚衕、趙堂、楊壯大、張海、李庄至大布鄉和閻樓鎮交界處;東界以大布鄉、陽谷鎮和閻樓鎮的界線為界南至陽張公路。將原陽谷鎮的共計21個行政村,原大布鄉的亓庄、王樓、王衚衕、張衚衕、郭海、趙堂、大迷陣、后迷、東迷、西迷、楊庄、張海、李庄、杜庄、秦海、孫庄、付唐、門庄、東唐共計19個行政村劃歸僑潤辦事處管轄。面積45.7平方千米,人口49845人。
行政村東街(一部分)司營(一部分)北街(一部分)城角孟國庄劉海國廟韓窪東八西八城角徐老唐東焦西焦五里廟谷庄北三里郭圍子北徐前楊辛菜郭
博濟橋街道辦事處
北界以僑潤街道辦事處的南界為界,西界以育英街和育才街的交界為北起點,沿紫荊街、會盟路接陽金路向南至陽谷鎮高廟王鄉交界處,東南邊界以原陽谷鎮邊界為界。將原陽谷鎮的東街(一部分)、南街(一部分)、北街(一部分)、司營(一部分)、后李、位海、西海、段庄、前席、南三里、馬廟、費樓、趙廟、東齊坊、東國、毛桃董、石樓、前李、位樓、李樓、王保玉、東馬庄、柴庄、張樓、許庄、龍虎寨、岳海、商坑、西宋、東宋、前金海、后金海、魯坊、官路唐、華佗廟、鄭庄、蘇樓、譚庄共計38個行政村歸博濟橋辦事處管轄。面積約52.9平方千米,人口47851人。
獅子樓街道辦事處
東界以僑潤及博濟橋辦事處的西界為界,北界以陽谷鎮的俞樓村向西至西湖鄉的八里橋村,西界從八里橋向面通過胡家莊、劉華村、張乾村、老董庄、西王莊向東南到陽谷鎮的前陳集村,南界以原陽谷鎮的邊界為界,將原陽谷鎮的北街(一部分)、南街(一部分)、西街、陳集、位庄、南馬庄、劉坑、董賢、石海、孟宅、俞樓、劉燦明、王樓、后呂共計14個行政村划,原西湖鄉的八里橋、賈庄、石皋窯、劉華、秦庄、陳石、蘇庄、陳段俞、國庄、邵樓、東老董庄、西老董庄、城角王莊、趙莊、崔王莊、大門、鍾海、張樓共計18個行政村劃歸獅子樓辦事處管轄。面積33.35平方千米,人口30434人。

人口民族


全鎮轄68個村(居)委,總人口6.3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42‰。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滿族、藏族等,人數為71人,佔全鎮總人口的0.1%。

政治


組織建設

陽谷鎮
陽谷鎮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1934年8月,段延銘(現名段緘三)介紹陽谷孟廣生、李子厚、焦玉美等人入黨,遂成立中共陽谷縣城關支部,初屬壽張八鄉師支部,后歸安樂鎮中心支部,為當時全縣六個支部之一。1938年秋,中共城關區委員會成立,駐縣城附近農村。至1945年縣城解放時,已發展基層黨支部數個。1950年全縣區劃調整,設中共城關鎮委員會,屬九區委領導。1958年4月改陽谷鎮為城關鄉,成立中共城關鄉委會;同年8月撤鄉建社,成立中共石門宋公社委員會。1961年恢復陽谷縣建制,成立17處人民公社,不久改建為8個區,成立了中共陽谷區委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區委會及其黨支部一度停止活動。1968年9月以後,區革委會設立黨的核心領導小組。1971年,恢復中共城關公社委員會、中共石門宋公社委員會。1982年改為中共城關鎮委員會,石門宋鄉委員會。1984年改為中共陽谷鎮委員會。2000年底,陽谷鎮共有中共黨員1446人,黨支部59個。2001年3月,原石門宋鄉行政區劃併入陽谷鎮,設立新的中共陽谷鎮委員會,共有支部92個,黨員2341人。

基層政權建設

1912年,划四街為城關區;1921年,設置城關鎮,隸屬於陽谷縣第一區。1939年,一區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58年4月設城關鄉,隸屬九區。1961年改為城關區,成立城關區政府,下轄6處人民公社。1971年3月,撤區並社,設城關人民公社、石門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2年5月,分別改為城關鎮人民政府、石門宋鄉人民政府。1984年改為陽谷鎮人民政府。2001年3月,石門宋鄉整建制併入陽谷鎮,成立陽谷鎮人民政府。
中共領導下的群眾組織1940年先後成立的抗日人民社會團體有工人抗日救國會、青年抗日救國會、婦女抗日救國會、農民抗日救國會。新中國成立后先後改稱為工會、共青團、婦女聯合會、貧協;文化大革命結束后,貧協撤銷;1981年成立了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近年又成立了陽谷鎮計劃生育協會。
現任鎮黨委書記:秦廣勝
現任鎮長:韓金芳

經濟


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000年為3.13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之比為:16∶26∶58。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625萬元,年末社會金融各項存款餘額2.4億元。該鎮民營企業發展迅速,現擁有機械、建材、紡織、包裝、印刷、食品加工、電線電纜、針織、化工等十幾個行業。2000年底全鎮共有民營企業196家,其中投資額在千萬元以上的企業3家,500萬元以上的8家,為聊城市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較大的企業有中石化工有限公司、景陽崗針織有限公司、魯西複合肥有限公司、景陽崗彩鋼構造有限公司。

第一產業

1949年,糧食作物畝產僅70公斤,棉花畝產9公斤。50年代初,開始成立高級農業合作社,引進推廣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優良品種,施用化學肥料。50年代中期,隨著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的開展和水利條件的改善,農作物產量逐年提高。1956年,糧食作物畝產增至128公斤;棉花畝產12.5公斤。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后,開始了以“共產風”“浮誇風”“平調風”等“五風”為主要特點的“大躍進”運動,農業生產遭到破壞。1961年,農業生產跌入低谷,當年糧食作物平均畝產41公斤。1969年開始興建引黃、引河灌溉工程,取得較好效益。1977年,糧食作物平均單產達452.5公斤,棉花畝產31.5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林、牧、副、漁業同時得到發展。1990年,全鎮糧食作物平均單產達729公斤,棉花單產64公斤。1990年以來,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全鎮農、林、牧、副、漁各業保持全面發展。1994年農業總產值達到6810萬元,比1988年增長82.8%,糧食總產量達到977.2萬公斤,比1988年增加了367.9萬公斤,增長25%。花生、蔬菜等經濟性作物面積不斷增加,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比例達到31∶1,複種指數達到了200%。全鎮共發展和完善農林網2534.7公頃。大力發展畜牧生產,培植新增長點。全鎮共建起千隻標準肉雞棚338座,5000隻高標準肉雞棚114座,批養肉雞90.8萬隻,年出欄肉雞454萬隻,全鎮人均增收150元;全鎮還存欄蛋雞100萬隻,年蛋產量達100萬公斤;建有規模飼養場12處,全年出欄生豬5.3萬頭,家禽269萬隻。
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6億元,其中種植業6293萬元,畜牧業3065萬元,其它26642萬元。

第二產業

陽谷鎮
陽谷鎮
抗戰爆發前,僅有少數紅爐、白鐵、磚瓦窯、酒作坊、織布、染布等零星私營手工業。1937年淪陷后,各廠先後倒閉,城鄉手工業生產趨於蕭條。1945年,縣民主政府倡導支持城鄉工匠發展手工業生產。1953年後,手工業發展較快,1955年底,縣城各類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增至18處。1957年後,地方國營性質的小型工廠相繼在縣城建成投產,帶動了該鎮工業發展。先後建起了鐵業社、木業社、服裝社(廠)、鞋業社、磚瓦廠、麵粉廠、發電廠等小型企業,這些企業後來多數升格為縣集體企業。1984年以後,鎮村工業發展較快,但是由於體制、經營機制問題,發展速度不穩定,總量增長緩慢。1990年以來,強化了對鄉鎮企業的領導和投入,陽谷鎮企業有了質的飛躍。1991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07億元,成為全聊城地區第一個鄉鎮企業產值過億元的鄉鎮。到1994年底,全鎮四級企業已達到1577處,其中鎮辦企業8處,村辦企業28處,聯辦343處,私營企業8處,個體辦1190處。全鎮基本形成了機械製造、建築建材、造紙印刷、食品加工、電纜電線、針織羽絨等十大生產經營體系,200多種產品。1994年全鎮工業實現總產值2.4億元。此後,由於政策、運營機制等原因,有些企業停產,有的轉產。1998年,全鎮對企業實行了轉制,採取一切可利用的方式、方法,盤活資產,改革企業機制。到2000年,全鎮民營企業共有196家,其中資產千萬元以上的3家,百萬元以上的33家,個體工商戶達4421家。其中,中石化工集團為市、縣重點企業,景陽崗針織有限公司、魯西複合肥有限公司、陽谷鎮建築公司、景陽崗肉羊開發公司、谷山建築公司、陽谷釺具廠等企業在全縣都小有名氣。2000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8.1億元,實現工商稅收1337萬元,被聊城市命名為“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
1949年前,泥瓦匠、木工等多散居民間,平時務農,春、秋季節組成泥水班,從事一般民房建築。1950年,縣城及附近泥瓦匠人率先組成市建築工會,1953年發展為縣建築大隊。1972年後,成立了公社建築隊,主要從事本範圍內的學校、機關、公用房屋及民房建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鎮、村兩級建築隊迅速擴大,到2000年底,全鎮共有建築公司(隊)9個,職工1940人,其中具有技術員以上職稱的315名。技術設備較好的有陽谷鎮建築公司,為四級建築企業,擁有大型設備5台;谷山建築公司,為三級建築企業,擁有大型建築設備9台。

第三產業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發動群眾入股辦供銷合作社,集體商業日益壯大。1956年,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其後由於政策的原因,商業發展受到一定限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個體私營商業、飲食業、服務業日趨繁榮。90年代,個體私營經濟步入快車道,國營集體商業服務網點大多實行集體承包或私人承包。近年來,鎮委、鎮政府搶抓機遇,用活政策,先後建起了北街農貿大市場、南街建築建材市場、東街服裝一條街、博濟路餐飲冷食一條街、西街土雜品一條街、谷山北路畜牧用品一條街、北街小百貨印刷製品批發一條街、五里廟和龍虎寨禽蛋批發市場和10個專業村5個工業園區。至2000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到4421戶,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3263人。該鎮名吃陽谷呱嗒,外酥里嫩,咸香可口,別有風味;劉家燒雞,祖傳手藝,以其色、味、形俱佳而享譽魯西。

文化


強鎮由來
陽谷鎮
陽谷鎮
該鎮為陽谷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縣的大型企業多數居於轄區,商貿服務業興旺發達,教育、衛生、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地處聊城、蒙館等幹線的交匯處和縣內公路網的中心點。京九鐵路穿境而過,客、貨兩站均居境內,南達港九、北通京津,去聊城市僅半小時即到。東臨濟南飛機場,西離安陽火車站僅2小時路程。郵電通訊便利迅捷,城鄉已普及國際直撥程式控制電話,無線通訊網覆蓋全鎮。自1998年以來,連續被評為聊城市發展民營經濟明星鄉鎮、聊城市經濟強鎮、聊城市首批小康鎮、聊城市第一個企業產值過億元鄉鎮、聊城市文明單位、聊城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聊城市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婦女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先進基層黨委。
文物古迹
境內文物古迹頗多,現存有武松斗殺西門慶的獅子樓、文廟、博濟橋、吳鎧墓、劉琰墓、會盟台、無影地、指揮窪等,現建有仿宋一條街。

社會


文教科技

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在陽谷城西南隅,始建陽谷學宮,為陽谷縣學,歷經明、清多次修繕和增修,使之趨於完善。至抗戰前夕,仍具有一定規模。除此外,清同治年間,陽穀人張某捐私宅一處,建“谷山書院”在陽谷鎮,常年授課,全鎮有私塾數處。1913年,該鎮建有小學3處。在校生不足150人。至抗戰前,境內共設立各級小學26處,到1945年5月境內有抗日小學19處,至1948年境內共有完全小學4處,在校學生486人。新中國成立后,小學教育迅速發展。至1950年6月,適齡兒童入學率達86%以上,1952年入學率達90%以上,到1965年,境內有小學58處,7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445人。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教育事業走向正常化發展軌道。中、小學教育、幼兒教育、職業教育、函授教育、特殊教育等普遍展開並迅速發展提高,學校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提高。90年代,鎮政府逐年加大投入,走多渠道投資辦學校的路子,順利通過了“普九”達標驗收。鎮辦城鎮中學為全縣重點中學,教學、教育質量居全縣前列,基礎設施、教師隊伍屬全縣一流。陽谷縣第一中學、第三中學、第一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陽谷鎮技工學校、衛生學校、體校、聾啞學校均居城區。私立中學有實驗中學、谷山中學、鐵路中學、工會中學。近幾年,鎮政府每年財政投入教育事業近千萬元,改善辦學條件。2000年,全鎮共有小學31處,在校生14120人;中學2處,在校生7000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準。

取得成績

2000年,全鎮共有科技人員385人。自1983年以來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62項。1982年,石門宋植物保護公司承擔的植物保護承包試驗獲得省科委二等獎。原中石集團總經理周保東被評為省科技大王。石門宋養殖基地經理王廣鳳被評為市科技大王。1993年搞的土地總體規劃獲全國三等獎。

文化發展

陽谷鎮
陽谷鎮
陽谷鎮歷史悠久,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諸如舞蹈、地方戲、曲藝、書法、繪畫、雕刻、剪紙等民間藝術代代相繼。1952年,聊城專署電影中隊在該鎮設立放映點;1973年建廣播站;1975年建立文化站。前金海村曾因農民賽詩活動搞得突出受到山東省委表彰,作為省委宣傳部聯繫點。60年代,機關學校建起圖書室、閱覽室;90年代,鎮建檔案室,各村相繼建立圖書閱覽室、文化大院。全鎮現建有各類文化活動場所108處,境內建有2處影劇院、文化廣場一處,各類文化基礎設施較為齊全。1997年,石門宋鄉被命名為“山東省民間詩歌藝術之鄉”。

醫療發展

民國期間,城區建有二處私營西醫院,一是雷錫瑞在西街辦的救世醫院;二是李文軒在東街辦的新華醫院,規模很小,設備簡陋,一名醫生應診,其徒弟、子女當司葯、護理,僅能診治一般的小病小傷。1949年3月,冀魯豫第九專區政民醫院抽調醫療人員,在龍虎寨村設立臨時兵站醫院。1948年,陽谷縣衛生院由阿城遷至陽谷縣城南街,當時有工作人員6人,1949年增至10人,設病床10張,后發展為陽谷縣第一人民醫院。1954年成立城關鎮衛生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87年鎮衛生院佔地0.6公頃,建築面積1102平方米,工作人員126人,專業技術人員121人,有病床39張,大型設備6台,日平均門診量達407人次。縣人民醫院石門宋分院於1971年建院,到1987年,佔地面積為1.14公頃,建築面積1206平方米,有職工36人,專業技術人員35人,病床20張,主要設備2台,日平均門診量11人次。1999年,陽谷鎮衛生院投資180萬元建門診病房綜合樓。1999年,石門宋分院遷址新建綜合樓,設立氣管炎哮喘、風濕性關節炎專科門診,走專科辦院路子。2000年,有鎮衛生院2處,病床51張。陽谷縣第一人民醫院、陽谷縣中醫院、陽谷縣衛生防疫站、陽谷縣婦幼保健站均建在陽谷鎮。

體育發展

境內學校體育活動空前活躍,體育競賽形成制度。境內有標準體育運動場4處,籃球場28處,燈光球場1處,排球廳、射擊場各1處,體育運動學校、武術學校、武術館各1處,有健身房2處。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方興未艾。太極拳、太極劍、健身舞、長跑等體育活動為群眾普遍健身活動,每天清晨,僅城區參加各類體育活動的就達數千人。中、小學每年都舉辦春、秋兩次運動會。縣體育場每年都承辦數次拳擊、散打、籃球賽等體育競技項目。

人民生活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逐步提高。70年代,農村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吃粗、吃飽為主,玉米、地瓜為主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鎮發展進入空前階段,農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農民以吃小麥細面為主,膳食結構逐步改善,由吃飽到吃細再到吃好。80年代末,農民基本達到了一日三餐兩頓熟菜,三、六、九小改善,逢年過節大改善的生活水平。90年代,農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吃的方面,主食比重降低、副食比重上升,雞、鴨、魚、肉、蛋已成為大眾化食品。90年代後期,又向講營養、講合理、講保健方向發展,綠色食品、保健食品逐漸走進農家,端上餐桌。穿著方面,由70年代的青、藍、白單調顏色服裝,逐漸開始向舒適、時興和款式多樣化的中高檔服裝發展。如今90%以上的農戶建設了磚混結構的新居;30%的農戶使用鋁合金門窗等新型建材建房;70%的農戶家居設計布局合理,分設廚房、客廳、餐廳、卧室、衛生間等。城區及周邊幾個居委,60%以上的戶住上別墅樓。柴庄村戶戶建起了商業、住房一體化樓房。全鎮人均住房面積42平方米。電話裝機1萬餘部,行動電話5000餘部,閉路電視普及率80%以上。80年代普及自行車,90年代摩托車、機動三輪、各種汽車已逐步成為代步工具。由於機械化、電器化的實現,農民勞動強度大幅度降低,剩餘勞力大多外出務工、經商、辦企業。1989年,鎮敬老院被評為省級敬老院,原省委書記梁步庭親筆題寫了“文明敬老院”碑銘,70多位無兒無女的老人在此安度晚年。2000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460萬元。

鎮村建設

陽谷鎮
陽谷鎮
1949年前,陽谷城內空曠,公、私建築多集中在城中心及東、西、南、北四街、四關。一般臨街建鋪面,後為居室,城內多“丁字街”。新中國成立后,縣政府多次對城區建設進行局部規劃。1982年,縣基本建設委員會首次編製了《陽谷縣城鎮總體規劃》。1985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開始實施。縣政府對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縣城規劃區範圍內的土地(包括河流、池塘、地基、空閑地等),均由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統一規劃管理。縣城規劃範圍以書院街與谷山中路交叉處為中心,北至谷庄、后呂村,南至布莊,東至司營村東,西至韓庄,約1000公頃。城區設主幹道3條、幹道6條、次幹道12條,城區建設順舊城向東發展,向南延伸。整個規劃為新舊區結合結構。舊區建設以獅子樓為中心,結合“水滸傳”“金瓶梅”旅遊線,建成具有宋代特色的城區。谷山中路以東,發展成具有現代特色的新型生活居住區。功能分佈基本保持現狀格局,工業用地相對集中在縣城西部。商業中心沿谷山路建設,行政機關相對集中在育才路西段。園林建設重點安排在縣城南部及西南部。進入90年代以來縣城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四外環路全部建成標準較高的瀝青路,城內主要街道如谷山路、博濟路、南環路、北環路、西環路、景陽路、火車站路建設成為混凝土基路面。仿宋一條街基本建成。而且建成了育英廣場、西街花園、中心廣場、紫荊廣場、文化廣場、火車站廣場。1998年被評為省級衛生城。現在陽谷城舊城區風格古樸;新城區街路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功能明確,交通便利,設施齊全布置整潔,環境優雅。

代表人物


人物簡介
吳鎧(?~?)字文濟,陽穀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初官行人,升南京道監察御史,因遇變未就,改任北京河南道監察御史,有清正之譽。終官至陝西寧夏都御史。陽谷尊為鄉賢。吳鎧愛文喜詩,清康熙十二年編《陽谷縣誌》,收錄他的《盟台遺響》、《阿井膠泉》、《谷山春曉》、《七級古渡》等詠陽谷名勝古迹詩多首。其墓在陽谷西關。
笪一順(?~?)江西德興縣人,萬曆年間任陽谷縣縣丞,清廉恭謹,上任時唯一牝牛駕車而來。在任期間,牝牛生一犢,離任時堅留陽谷。後人感其事,刻“石牛拉石車”浮雕於城東博濟橋上,以志永久紀念之情。
劉琰(?~?)字公琬,號介庵,陽谷鎮劉庄村人。自幼嗜讀,家貧,常晚間借火照讀,或映月而誦。康熙三十年(1691年)赴會試,舉進士,由庶吉士轉翰林檢討,纂修三朝國史,主持禮部考試,力持公道。十月召試,進《萬壽無疆賦》受賞賜。后出知寧府,屏絕陳規陋習,上賜冠袍,命督江西學政,嚴禁請託、剔除宿弊,有“鐵面冰心”之稱,時有“江石六君子”,劉琰為其一。差滿歸里,囊篋空空,自述所藏“唯一懷明月、兩袖清風而已”。遺有《柳園即事》、《抱病卧檐下》等詩數百首,近人為集付印。其墓在陽谷鎮劉庄村前。
熊紀明(?~1947)陽谷鎮南街人。出生在一個較富裕的家庭,自幼讀書,後到國民黨某軍事學校學習,並參加中國國民黨。嗣後,曾任國民黨軍某師師長。1945年夏初,被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委任為山東省第四區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1947年秋,熊在高唐、禹城邊界地區與解放軍作戰中被打死。
熊夢賓(1886~1953)字觀民,陽谷鎮南街人。清朝末科秀才,早年參加孫中山創辦的同盟會,為山東早期革命黨人之一。辛亥革命后,曾與其他同盟會員在濟歡迎孫中山北上。民國初年,先後擔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膠澳督辦公署秘書長、京漢鐵路局局長等職。其後應馮玉祥邀請,出任國民黨西北軍秘書長。1949年底,熊觀民應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邀請,赴北京參加民革中央第一次會議,並被選為民革中央委員。1950年春回山東工作,任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兼文史館館長,並受民革中央委派為山東省民革負責人。1953年冬逝世於濟南,葬於金牛山幹部公墓。
趙鳳升(1897~1960)原名趙騰雲。陽谷鎮國廟村人。193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陽谷、壽張一帶開展組織宣傳工作。“七七”事變后,與其他同志一起成立了陽谷縣抗日後援委員會,積極進行抗日活動。1938年4月任陽谷縣委副書記。1940年春末夏初任運東地委民運部副部長、運東地區各界抗日救國會主任,同時兼任運東地區農民救國會會長。1940年曾代表運東地區赴臨沂參加中共山東分局召開的會議,在這次會上被選為山東解放區抗日救國會農救會委員。1944年任陽谷抗日民主政府工商科科長。1947年秋在陽谷縣東北部、東阿縣西南部地區組建徐翼縣(1949年8月撤銷),成立民主政府,被任為縣長。1948年秋,調任冀魯豫九區(濮范)專署稅務局長。1949年8月冀魯豫區建制撤銷,任平原省聊城專署糧庫主任。1951年1月任聊城專署監察處處長等職。1960年病逝。
劉福江(1906~1967)陽谷鎮王樓村人,中共黨員。1953年白手起家辦起陽谷縣城關鎮供銷合作社劉燦明店,後任經理,寒暑不避,風雨無阻,十幾年如一日,堅持為群眾送貨上門,被群眾稱為“勤務員”。執行政策認真,原則性強,被群眾譽為“劉青天”。先後59次榮獲全國、省、地、縣授予的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兩次出席全國群英大會,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文化大革命”中被誣為“黑勞模”,含冤而死。
岳舜卿(1905~1977)原名岳崇予,陽谷鎮岳海村人。“七七”事變前任陽谷縣簡易師範庶務主任。1938年6月在鄉發動民眾,組建武裝,開展抗日。曾任陽谷縣抗日總隊總隊長、谷山游擊隊長。1939年9月谷山游擊隊編入陽谷縣抗日大隊,任副大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春以陽谷縣抗日武裝組建魯西四分區獨立營,任營長。1941年初,任陽谷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兼縣抗日大隊隊長。1945年7月調任冀魯豫軍區一分區六團團長。後任中共聊城地委委員、常委,聊城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1955年5月後,任濟寧軍分區司令員,濟南軍區文化幹部學校校長等職。
宋長生(1921~1986)陽谷鎮西宋村人。194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帶頭成立全縣第一個臨時互助組。1950年被平原省評為省勞動模範。1952年組織成立全縣第一個初級社,任社長兼黨支部書記。1953年號召社員多養豬,大造土雜肥,使全社養豬達兩萬多頭。毛澤東對其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對《我們一個社要養豬兩萬頭》一文作了親筆批示,將其經驗介紹到全國各地。1957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以後曾3次進京出席全國勞模會議。1959年後任石門宋公社副社長、山東省貧協委員、聊城地革委常委、陽谷縣革委副主任等職。
李旭東(1912~1991)原名李朝立,曾用名李皓。陽谷縣棗科李村人。193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期間,曾任中共城關區委書記、區長。新中國成立后,從事教育領導工作。1979年離休。
魏蓬林1901年生,陽谷鎮魏海村人。早年畢業於黃埔軍校,並加入國民黨,在國民革命軍和國民黨軍中任職多年,累官至第三軍少將軍長。1949年去台灣。
段緘三1915年生,原名延銘,曾用名蕭鳴。陽谷鎮西街人。1934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2月被中共黨組織派往國民革命軍五十九軍一○八師做策反工作,任該師政訓處政訓員。1939年1月返回陽谷縣,歷任中共陽谷縣某區區委書記、縣委宣傳部長。1940年4月調任中共魯西四地委宣傳部編審科長,同年10月任中共阿東工(縣)委書記。1943年2月平陰、阿東合併后,任中共平阿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1944年6月入中共平原分局黨校學習。1945年10月結業后,任中共寧陽縣委書記、中共冀魯豫六區(運東)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49年2月南下江西,任中共余江縣委書記。1954年6月調四川工作,歷任重慶四五一廠、成都七八四廠、成都七一五廠黨委書記。1978年10月調任中共四川省第四機械工業局黨組書記兼局長。1983年4月任中共四川省顧問委員會委員。
劉景禹1918年生,曾用名劉志舜。陽谷鎮石海村人。陽谷縣第一高小畢業。1937年“七七”事變后,參加抗日活動。1938年1月在山東省六區抗日游擊司令部第十支部參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教導隊指導員,冀魯豫抗大分校陸軍中學指導員。1944年調魯西銀行、冀南銀行印刷所工作,歷任指導員、監委。1948年調冀南總行工作。天津解放后,任天津銀行幹部科、訓練科長。1950年後,任天津行政幹部學校一部主任,天津市中級黨校辦公室主任。1960年任天津文化局副局長。“文革”期間,曾任天津某農場場長、書記。1973年夏復任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長。
胥子英1920年生,原名胥清智,陽谷鎮華佗廟村人。193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華北財政經濟學校一分校、八路軍陶山支隊武裝工作團、陽谷縣抗聯、冀魯豫邊區抗聯學習、工作。1943年以後,任冀魯豫十八專署財政科科員,定陶縣人民政府財政科科長、縣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1947年10月參加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召開的冶陶土地會議,組織領導了定陶縣政府整黨,受到縣委表揚,立一等功。1949年2月任二野五兵團南下支隊經委主任。1956年5月後,任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組織指導處處長、組織處處長,中共中國科學院貴州分院委員會副書記,中共貴州省銅仁地委組織部部長、銅仁地革委政治部負責人、黨的核心小組成員。1972年4月後任貴州省機械工業局、廳政治部主任、副局長、副廳長,黨的核心小組、黨組成員,中共貴州省紀委檢查委員會特約檢查員、貴州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顧問。
苑仲林1925年生,陽谷鎮南街人。早年參加國民黨軍隊,並加入國民黨,長期在國民黨空軍擔任領導職務,少將軍銜,曾任淡江大學總教官。已退休,現住台灣。
劉福海1926年生,陽谷鎮東八里營村人。早年參加國民黨,任職於濟南。1948年濟南解放後去台灣。曾任台灣國民黨軍某部少將師長、台灣當局“國防部”辦公室主任。
魏水林1930年生,陽谷鎮魏海村人。1947年2月參加冀魯豫二專署財政幹部訓練班學習,194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2月隨軍南下,9月進入貴州省,先後任安順專署糧食局會計、股長。1951年任專署機關黨總支書記、地專機關黨委副書記。1953年8月任安順團地委書記。1956年後,歷任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副處長、處長。1978年5月任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副部長。1983年5月任貴州省人防辦公室副主任、主任。
王震1933年生,原名金山,號輝峰,曾用名王珍,筆名有景陽崗等,齋名愚趣齋。陽谷鎮劉海村人,中共黨員。1960年春進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現上海辭書出版社)做資料工作,為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對中國近現代美術史、新聞史、出版史、民國人物、中國藏書史及中國地方志目錄等學科和門類有較深的研究。發表雜文、知識小品、文史掌故二百餘篇,人物傳記、圖書館學等論文三十餘篇。出版專著、編著有《中國十大出版家》《徐悲鴻》《藝術大師徐悲鴻》《徐悲鴻研究》《徐悲鴻在南洋》(合著)《徐悲鴻年譜》《徐悲鴻評集》《徐悲鴻的藝術世界》《徐悲鴻藝術文集》《徐悲鴻書信集》《汪亞塵藝術文集》《黨政幹部科技必讀》(合著)《陸費逵年譜長編》等16個集子。繫上海辭書學會會員、上海市圖書館學會會員、上海市徐悲鴻藝術研究協會理事兼理論研究部主任等。
魏學興1933年11月生,陽谷鎮魯坊村人,中共黨員,在長期從事通信衛星系統科研、生產開發過程中,取得豐碩豐果。其承擔的科研項目,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獲國家科技成果一等獎。多次被評為部、司、局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系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副會長、中國衛星通信廣播電視用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董玉臣1935年2月生,陽谷鎮東國村人。1951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遂入華北軍區第三十一步校學習。195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初畢業留校,歷任訓練部射擊教研室助教,教員,主任教員。其間,榮立三等功2次,並出席學習文化積代會和全國社會主義建設青年積極分子大會。1969年後,曾任某部營教導員,警備區教導隊副隊長,團參謀長等職。1974年後,任濟南軍區軍政幹校教研室副主任,學員大隊大隊長、軍區體工隊隊長、步兵某師參謀長、軍區軍醫學校副校長。由於工作成績顯著被評為軍區學習雷鋒先進工作者,並出席了軍區表彰大會。1984年1月調任濟南軍區後勤部副參謀長,1984年8月任參謀長。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系山東省第五屆人代會代表。
陽谷鎮
陽谷鎮
劉均孔1935年7月生,陽谷鎮石海村人。1953年,由陽谷安樂鎮師範學校畢業后參軍。195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公安總隊文化教員、團政治處文化教員、宣傳幹事、二十六軍政治部、濟南軍區政治部新聞幹事。1970年10月任解放軍報社編輯,1988年任主任編輯,1993年任高級編輯。編著有《黨員手冊》《黨支部書記六會》《黨委建設探要》《見義勇為的英雄戰士徐洪剛》《大潮競風流》等。其中兩次獲全國優秀著作一等獎,徐洪剛事迹通訊獲全國好新聞一等獎。先後立三等功6次,受獎勵十多次。1961年授予中尉軍銜。1988年授予大校軍銜。1994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楊萬峰1935年7月生,陽谷鎮北關村人。自幼讀書,1961年於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任教師。1987年起兼任校長錢偉長的辦學參謀。依次晉陞為電子科學副教授、教授。在電子、電子計算機、儀錶、自動化、高教研究、企業管理類全國性雜誌和大學學報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專著有《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使用手冊》《近代集成電路彩色電視機分析》《彩色計算機應用》《錢偉長的高等教育思想》5本書,約160萬字。曾榮獲國家部級一等獎1項,上海市市級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省、市級二、三等獎4項,校級獎2項。繫上海市電子學會、儀錶學會、計算機學會、高教學會會員。
喬振霞1955年7月生,女,陽谷鎮北街人。自幼讀書。在山東省藝術學院國畫系讀書時,曾受教於希寧、王企華、段谷鳳等人。1979年畢業后,分配到陽谷縣文化館工作,198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陽谷縣文化館業務館長、副研究員。致力於繪畫藝術,尤對牡丹繪畫有專門研究,作品多次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多次參加省內外展出,多次獲獎。其《牡丹》在全國“蘆葫杯”書畫展中,獲二等獎;《紫藤》入選《中國美術家書法家作品大匯》,並獲銅獎。系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陽谷縣美術家協會主席、齊魯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翰墨文化促進會會員、中共聊城市第九次代表大會代表。
張福存1939年12月生,陽谷鎮東關人,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1978年5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91年5月在北京中南海受到國務院嘉獎,李鵬總理親自為其簽發證書、證章;由其編製、研發的自動化檢索語言--《漢語主題詞表》和國家“八五”期間城市地質災害防禦等科技攻關項目,均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從1986年始任高級工程師。1997年被國務院批准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