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人生

2007年奧利維埃·達昂執導電影

《玫瑰人生》是由法國TFM Distribution發行的140分鐘傳記影片。該片由奧利維埃·達昂編劇、導演,瑪麗昂·歌迪亞施維泰·絲特艾瑪紐爾·塞尼耶傑拉爾·德帕迪約等主演,於2007年2月14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法國香頌女歌手——艾迪絲·皮雅芙跌宕起伏的傳奇四十七年人生。

劇情簡介


1915年12月19日,皮雅芙(瑪麗昂·歌迪亞飾)生於法國巴黎郊區的衛星城市——美麗城(Belleville)。卑微的出身遮蓋不了皮雅芙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以及天籟般的曼妙嗓音,經夜總會老闆路易斯·勒普利(傑拉爾·德帕迪約飾)慧眼識中,皮雅芙在成長中漸漸脫去鄉下女孩子的土氣和在市井階層沾染上的俗氣,最終化身為紐約鎂光燈下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她舞台內外的故事數十年來被人傳唱不休。
除了音樂方面天資過人外,艾迪絲·皮雅芙的人格魅力與個人生活多年來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她與法國歌手伊夫·蒙當、藝術全才讓·考克托、法國歌壇長青樹查爾斯·阿茲納烏爾、好萊塢女星瑪琳·黛德麗以及拳擊手邁克爾·希丹等藝術名流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感情故事,更增添了這位香頌天后的傳奇色彩。但是太過光芒奪目的人生以及非同尋常的情感經歷,讓皮雅芙在享受輝煌的同時也經受著常人所難想像的疲憊,這位綽號為“小雲雀”的一代天后,終以悲劇的方式結束了傳奇的四十七年人生。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艾迪絲·皮雅芙瑪麗昂·歌迪亞配音 Jil Aigrot(歌聲)
邁克爾·希丹讓-皮埃爾·馬丁斯
路易斯·勒普利傑拉爾·德帕迪約
蒂蒂娜艾瑪紐爾·塞尼耶
安納塔西爾薇·泰斯圖德
路易斯·嘉西翁讓-保羅·盧弗
安妮塔·嘉西翁克洛蒂爾·蔻洛
路易斯·拜爾利亞帕斯卡·格里高利
雷蒙·亞索馬克·巴貝
安妮塔·嘉西翁卡羅琳·西奧爾
外祖母卡特琳娜·阿萊格雷
瑪琳·黛德麗卡洛琳·西侯
美國記者Paulina Bakarova
Danielle BonelElisabeth Commelin
錄音工程師David Fellowes
道格拉斯·戴維斯Harry Hadden-Paton
詹姆森的助手Lana Likic
警衛Ryan McBay
RoupDominique Paturel
詹姆森Nicholas Pritchard
一個美國人Diana Stewart
伊迪絲·琵雅芙(5歲)Manon Chevallier
伊迪絲·琵雅芙(10歲)寶琳·布雷特
Marc BonelMarc Gannot
GinouCaroline Raynaud
JeanneValérie Moreau
Bruno CoquatrixJean-Paul Muel
Jacques CanettiAndré Penvern
Charles DumontMario Hacquard
Michel EmerAubert Fenoy
Robert JuelFélix Belleau
Leplée's assistantAshley Wanninger
MireilleNathalie Dorval
JosetteChantal Bronner
PhilipoCylia Malki
YvonneNathalie Dahan
ClaudeLaurent Schilling
Simone MargantinEdith Lemerdy
MamyJosette Ménard
青樓女子1Emy Lévy
青樓女子2Lucie Brezovska
青樓女子3Vera Havelková
嫖客Jan Kuzelka
Clifford FisherWilliam Armstrong
O'Dett audience memberMartin Sochor
O'Dett audience memberFrederika Smetana
O'Dett audience memberLenka Kourilova
Fire eaterJan Pavel Filipensky
Circus dancerLara Menini
ClownOldrich Hurych
M. LoyalMathias Honoré
Tony ZaieJean-Jacques Desplanque
Alain FiglarzAlain Figlarz
Boxing ring corner-manRobert Paturel

職員表


製作人Timothy Burrill、阿蘭·古德曼、Axel DecisMarc JennyOldrich Mach、Catherine Morisse、Marc Vadé
導演奧利維埃·達昂
副導演(助理)Seb Caudron、Olda Mach、Vojta Hlavicka、Mathias Honoré
編劇奧利維埃·達昂、Isabelle Sobelman
攝影Tetsuo Nagata
配樂克里斯托弗·岡寧
剪輯Richard Marizy
選角導演Olivier Carbone
藝術指導Olivier Raoux
美術設計Stanislas Reydellet、Beata Brendtnerovà、Laure Lepelley、Mick Lanaro
服裝設計馬利特·艾倫
視覺特效Adam Gascoyne、休·威爾士曼、Seb Caudron、Hal Couzens、Uel Hormann
布景師Stéphane Cressend、Petra Kobedova、Cecile Vatelot、Christine Gilbert

角色介紹


  • 艾迪絲·皮雅芙

    艾迪絲·皮雅芙

    演員瑪麗昂·歌迪亞

    出生於1915年,本名為埃迪特·嘉斯森,雜技演員和街道歌手的女兒。童年家境貧寒,由街頭賣唱起家,最終登上紐約卡耐基音樂廳,成為一代香頌女王。

  • 路易斯·勒普利

    路易斯·勒普利

    演員傑拉爾·德帕迪約

    夜總會老闆,慧眼識中道街角落裡發現的音樂奇才皮雅芙,並為其改名。可是他在與皮亞芙同居后不久便遭橫禍,離開了人世。

  • 邁克爾·希丹

    邁克爾·希丹

    演員 讓-皮埃爾·馬丁斯

    拳擊手,艾迪絲·皮雅芙一生最愛的人。在一次飛機失事的事故中離世。他的去世帶給了皮雅芙巨大的痛楚。

  • 安納塔

    安納塔

    演員 西爾薇·泰斯圖德

    皮雅芙的母親,賣唱出身,丈夫是一家雜技團的雜耍藝人。家境貧寒,所以女兒皮雅芙不得不從小就在街頭賣唱。

音樂原聲


玫瑰人生[法國2007年奧利維埃·達昂執導傳記片]
玫瑰人生[法國2007年奧利維埃·達昂執導傳記片]
創作者:克里斯托弗·岡寧
發行時間:2007年5月22日
參考資料: 
1 Heaven Have A Mercy——艾迪絲·皮雅芙
2 Milord ——艾迪絲·皮雅芙
3 Rien De Rien ——艾迪絲·皮雅芙
4 La Foule——艾迪絲·皮雅芙
5 Cri Du Coeur——艾迪絲·皮雅芙
6 La Vie En Rose (English Version)——艾迪絲·皮雅芙
7 Padam Padam——艾迪絲·皮雅芙
8 Mon Dieu——艾迪絲·皮雅芙
9 L'Hymne A L'Amour——艾迪絲·皮雅芙
10 Mon Manege A Moi——艾迪絲·皮雅芙
11 Non, Je Ne Regrette Rien——艾迪絲·皮雅芙
12 L'Eveil——克里斯托弗·岡寧
13 Mon Legionnaire (Piano Solo)——Marguerite Monnot
14 Lisieux ——克里斯托弗·岡寧
15 La Mort De Leplee ("Mon Legionnaire")——Marguerite Monnot
16 Apparition——克里斯托弗·岡寧
17 L'ABC——克里斯托弗·岡寧
18 L'Arrestation——Marguerite Monnot、克里斯托弗·岡寧
19 L'Idylle——克里斯托弗·岡寧
20 Derniere Nuit——克里斯托弗·岡寧
21 Mon Homme (Interpreted by Jil Aigrot) ——Jil Aigrot
22 Les Momes De La Cloche (Interpreted by Jil Aigrot)——Jil Aigrot
23 Les Hiboux (Interpreted by Jil Aigrot) ——Jil Aigrot
24 Fascination (Interpreted by Maya Barsoni)——Maya Barsoni
25 Il M'a Vue Nue (Interpreted by Mistinguett)——Mistinguett
26 La Poupee——Edmond Audran
27 La Vie En Rose——Marguerite Monnot、Frédéric Foret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為了配合艾迪絲·皮雅芙的浪漫情懷,《玫瑰人生》於2007年的2月14日情人節在法國共800個影院上映,創下法國文藝片聯映影院最多的影片。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Légende Films、法國第4電視台、TF1國際、TF1電影製作、Songbird Pictures、Okko製作、Sofica Valor 7、TPS Star
發行公司Picturehouse(美國)、RCV影片發行(荷蘭)、TVA電影(加拿大)、Cinéart(比利時)、Alfa電影(阿根廷)、最佳影片合作(波蘭)、Cathay-Keris(新加坡)、康斯坦丁影業(德國)、Festive影業(新加坡)、Hoyts發行(澳大利亞)、Icon電影發行(英國)、Monopole-Pathé(瑞士)、Paradise Group(俄羅斯)、Sandrew Metronom發行(瑞典、芬蘭)、TFM發行(法國)、歐羅巴影業(巴西)、HBO(美國)、RCV家庭娛樂(荷蘭)、Sandrews(瑞典)、東寶國際(美國) 

發行上映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法國2007年2月14日
中國台灣2008年3月7日
中國台灣2007年4月13日
中國香港2007年8月30日
比利時2007年2月14日
德國2007年2月22日
荷蘭2007年3月8日
羅馬尼亞2007年3月9日
以色列2007年3月15日
希臘2007年3月22日
瑞典2007年3月30日
挪威2007年3月30日
芬蘭2007年3月30日
黎巴嫩2007年4月5日
丹麥2007年4月13日
斯洛維尼亞2007年4月19日
西班牙2007年4月20日
葡萄牙2007年4月25日
義大利2007年5月4日
阿根廷2007年5月10日
波蘭2007年5月11日
捷克2007年5月31日
保加利亞2007年6月1日
匈牙利2007年6月21日
英國2007年6月22日
澳大利亞2007年7月12日
斯洛伐克2007年7月26日
新加坡2007年7月26日
土耳其2007年8月3日
立陶宛2007年8月10日
愛沙尼亞2007年8月10日
委內瑞拉2008年4月18日
德國2007年2月8日(柏林國際電影節)
瑞士2007年2月14日(法語區)
瑞士2007年2月22日(德語區)
加拿大2007年3月16日(魁北克)
土耳其2007年4月6日(伊斯坦布爾電影節)
美國2007年4月16日(城市之光 天使之城洛杉磯電影節)
阿根廷2007年5月4日(布宜諾斯艾利斯)
美國2007年5月10日(舊金山國際電影節)
美國2007年6月1日(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美國2007年6月8日(限定)
澳大利亞2007年6月8日(悉尼國際電影節)
美國2007年6月13日(拉斯維加斯國際電影節)
美國2007年6月15日(毛伊島電影節)
中國2007年6月22日(上海國際電影節)
俄羅斯2007年7月12日(限定)
紐西蘭2007年7月21日(奧克蘭國際電影節)
紐西蘭2007年7月21日(紐西蘭國際電影節)
日本2007年9月29日
巴西2007年9月30日(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
紐西蘭2007年10月4日
墨西哥2007年10月6日(莫雷利亞電影節)
巴西2007年10月12日
冰島2007年11月16日
韓國2007年11月21日
印度尼西亞2007年12月10日
哥倫比亞2008年1月11日
墨西哥2008年2月22日
埃及2008年2月27日
阿根廷2008年2月28日(再發行)
多明尼加2008年3月6日
巴拿馬2008年4月4日

獲得榮譽


獎項

時間獎項簡稱獎項全稱獲獎方所獲獎次結果
2008-02-24金像獎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瑪麗昂·歌迪亞最佳女主角
獲獎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化妝
Didier Lavergne、
Jan Archibald
最佳化妝提名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馬利特·艾倫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2007-02-18電影節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玫瑰人生》金熊獎提名 
2008-01-13金球獎第65屆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瑪麗昂·歌迪亞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獲獎 
2007-12-01電影獎第20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玫瑰人生》最佳影片提名
第20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瑪麗昂·歌迪亞最佳女演員
第20屆歐洲電影獎傑出獎Didier Lavergne傑出獎
第20屆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影片《玫瑰人生》觀眾獎-最佳影片
2008-02-10學院獎第6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瑪麗昂·歌迪亞最佳女主角獲獎 
第6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服裝設計馬利特·艾倫最佳服裝設計
第6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配樂克里斯托弗·岡寧最佳配樂
第6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化妝、髮型
Didier Lavergne、
Jan Archibal
最佳化妝、髮型
第6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非英語片《玫瑰人生》最佳非英語片提名 
第6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藝術指導Olivier Raoux最佳藝術指導
第6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音效
Laurent Zeilig、Pascal Villard、
Jean-Paul Hurier、Marc Doisne
最佳音效
2008-02-22凱撒獎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女演員瑪麗昂·歌迪亞最佳女演員獲獎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攝影Tetsuo Nagata最佳攝影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服裝設計馬利特·艾倫最佳服裝設計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聲效
Laurent Zeilig、Pascal Villard、
Jean-Paul Hurier、Marc Doisne
最佳聲效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製作設計Olivier Raoux最佳製作設計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影片《玫瑰人生》最佳影片提名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男配角帕斯卡·格里高利最佳男配角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女配角西爾薇·泰斯圖德最佳女配角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奧利維埃·達昂最佳導演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奧利維埃·達昂最佳原創劇本
第3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剪輯Richard Marizy、Yves Beloniak最佳剪輯

作品評價


傳記片雖然被公認為討巧的題材類型,但由於艾迪絲·皮雅芙的樂史地位太過特別,而其個人經歷又極富戲劇性,因此雖然之前關於皮雅芙生平故事的電影並不少,卻很難有一部經典能得所有皮雅芙歌迷的共同承認。而這一次在奧利維埃·達昂的實力導筒和瑪麗昂·歌迪亞的絢爛演技下,艾迪絲·皮雅芙終於宛若還魂,豐富重現了自己坎坷而精彩的一生。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影片成功再現了昔日巴黎的音樂氛圍和夜夜笙歌的夜總會情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皮雅芙自身充滿浪漫和悲情的人生,巴黎和紐約火爆狂歡的音樂會,喧囂騷動的感情故事,死去孩子和愛人飛機失事的巨大打擊,都被渲染上更引人共鳴的悲劇色彩。導演達昂為這部傳記片採取的並非是平鋪直敘的方式,而是利用凌亂的剪切,通過艾迪絲皮雅芙臨死前那一晚的目光與心態,回視了自己的一生,展現出一個個瑣碎卻令人銘心刻骨的片段:全片回蕩著艾迪·皮雅芙歌唱生涯中最經典的一首首歌曲,故事則以非線性方式推進,零碎展現出皮雅芙這個生性桀驁好強的女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她嬌艷性感的嘴唇,湛藍色的眼睛,每一個興奮與心碎的瞬間,都在隨性搖擺的鏡頭,生動呈現開來。這樣的絢麗人生卻結束於一間漆黑的房間,生命垂危的皮雅芙蜷縮在床上,回顧起這滄桑的一生,酒精與毒品從年輕時就襲向了這位傳奇人物,一生痛苦糾纏摧殘著這朵嬌艷玫瑰,皮雅芙坦然面對著凋零頹敗的命運。
導演手法殘酷,鏡頭客觀,將皮雅芙的神經質、古靈精怪全全表現出來,冷靜敘述卻仍令人睹之心碎。達昂採用了跳躍的剪切方式,片中的皮雅芙常常十分鐘前還是一個少言寡語的九歲小女孩,下一個鏡頭便是躺椅里佝僂的老女人,回憶也採用相似的方式,一會兒追溯到當年照顧她的妓女,一會回想起父親馬戲團里的雜耍藝人,還有當年的摯友,年少輕狂時的無法無天,遇到愛人時那晚紐約城的夜空,成名之路上的各種辛酸與成就,第一個孩子的意外早逝,最愛男人飛機墜毀的那一天,注射毒品的針管和棉花上的血跡。這些非合理時間的連接方式,雖然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但是個性異常鮮明,正與皮雅芙的人生風格相輔相成。
瑪麗昂·歌迪亞對皮雅芙的塑造令人震驚,雖然從外表來看兩人相差甚遠,但歌迪亞從內質上深入詮釋出皮雅芙的生命精髓,除了絢爛的舞台生涯和落寞的人生經歷外,片中不少高難度戲分尤其凸顯了歌迪亞的過人演技,如對毒品的依賴,面對生活變故時的歇斯底里,在愛人遭遇意外后哀莫大於心死的心境,歌迪亞的表演可謂出神入化,令人拍案。(新浪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