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紙頭

花紙頭

“花紙頭”又稱“公仔紙”,是一種臆造的、冒充郵票的印刷品。它們通常幾乎與真郵票沒什麼區別,有國名、有面值、有齒孔、有的還刷有背膠。它們通常票幅較大,題材多為人們喜愛的體育運動,花鳥蟲魚、風光名畫等,以此吸引集郵入門者購買。現將“花紙頭”上常見的銘記歸納分類,幫助廣大集郵愛好者較為快捷的識別“花紙頭”。

特殊內容


根本不存在的國家和政治實體
1、BERNERA ISLANDS SCOTLAND,即貝尼納群島.蘇格蘭;
2、EYNHALLOW HOLY ISLAND SCOTLAND,即艾因哈魯.神聖島.蘇格蘭;
3、LUNDY ISLAND SCOTLAND 即隆迪島.蘇格蘭;
4、STAFFA SCOTLAND即斯塔法.蘇格蘭;
5、REPUBLID MALUDU SELATAN 即馬魯古一塞拉坦共和國,馬魯古是印尼的一個群島;
6、HERM ISLAND,即赫爾姆島;
7、 SANDA ISLAND即桑達島;
8、NA GY VARD OR AD EA,即納吉瓦德.奧拉迪亞,是羅馬尼亞的一個行政區,從無獨立的郵政;
9、MANAMA,即馬納馬,原阿及曼酋長國(現已併入阿聯酋)的一個行政區,從無獨立的郵政權;
10、NAGALAND,即納加蘭,印度的一個行政區,從無獨立的郵政權。
與一些國家相似的銘記
1、STATE OF OMAN,即阿曼國;
2、IMAMATE STATE OF OMAN,即阿曼酋長國;
3、KINGDOM OF YEMEN,即葉門王國。
4、SOUTH ARABIA,即南阿拉拍。
利用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銘記
花紙頭
花紙頭
如REPUBICA DE GUINA ECUATORIAL(赤道幾內亞)、PANAMA(馬拿馬)等。以上四種銘記中,前兩種肯定絕對是 花紙頭,第三種大部分是 花紙頭,第四種 花紙頭的數量也不在少數。這些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不全面,希望青少年郵友遇到題材絕好、枚數又多、全是蓋銷而且銘記不熟悉的外國郵票時,一定要小心識別
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國家
如ABU DHABI(阿布扎比)、DUBAI(迪拜)、SHARJAH AND DEPENDENCIES(沙迦及其屬地)、AJMAN(阿曼)、UMM AL QIWAIN(烏姆蓋萬)、FUJEIRA(富傑伊拉)等六個酋長國的確曾發行了郵票,但1971年12月2日它們組成了阿拉拍聯合酋長國,1972年2月11日RASAL KHAIMA(哈伊馬角)宣布加入,凡遇有上述銘記但郵戳或者所表現的事件發生在1972年以後的,則可以肯定為 花紙頭。市場上索價不菲,實際上卻是一張名副其實的 花紙頭。

花紙頭名單


名為UMM AL QIWAIN的花紙頭
名為UMM AL QIWAIN的花紙頭
1.中東阿拉伯半島的酋長國,過去曾獨立發行郵票,自從成立聯邦國家后,酋長國成員便無郵政自主權,這些盟邦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UAR)
ABU DHABI ( 64 - 72 )
AJMAN ( 64 - 67 )
FUJEIRA ( 64 - 71 )
DUBAI ( 63 - 72 )
RAS ALKHAIMA ( 64 - 67 )
SHARJAH & DEPENCIES ( 63 - 68 )
UMM AL QIWAIN ( 70 )
南阿拉伯聯盟的蘇丹國(簡稱S.A.R.)
KATHIRI STATE OF SEIYUN
SOUTH ARABIA ( 66 - 67 )
MAHRA STATE SOUTH
ARABIA ( 67 )
QU‘AITI STATE IN
HADHRMAUT ( 55 - 66 )
QU’AITI STATE OF
SHIRH & MUKALLA ( 42 - 53 )
括弧內數字是該國曾正式發行郵票的時期,但花紙頭也有這段時期蓋印。
2.國家的所屬行政區,無獨立郵政權︰
DHUFAR 阿曼蘇丹國地名
MANAMA 阿治曼酋長國屬地
NAGALAND 印度土邦
NAGYVARD ORADEA 羅馬尼亞境
3.以地方組織名義印發“郵票”並非郵政實 體,官方從未確認其存在。
HERM ISLAND
REPUBLK MALUKU SELATAN
4.一些人利用近似真國名稱印成花紙頭流入郵票市場魚目混珠︰
“葉門王國”花紙頭
“葉門王國”花紙頭
IMMATE STATE OMAN
STATE OF OMAN (影射阿曼教長國)
THE MUTAWAKILITE KINGDOM
OF YEMEN ( 52 - 62 )(影射葉門王國)
YEMEN ARABIA REPUBLIC 或
Y.A.R. (盜用阿拉伯葉門共和國)
5.盜用國名,臆造郵票騙取集郵者的金錢,查此等票種不會在郵票目錄上刊載︰
PANAMA
PEPLUBLICA DE EQUATORIAL
GUINEA
6.英國私人經辦或境內地主自行出品郵票,未獲官方認可其合法地位︰
BERNERA ISLANDS SCOTLAND
EYNHALLOW HOLLY ISLAND SCOTLAND
LUNDY ISLAND
STAFFA SCOTLAND
7. 無中生有的地方名
DAVAAR ISLAND
SANDA ISLAND
8. 個別郵票目錄承認及刊載該國發行的某些 郵票資料︰
DUBAI 吉本斯 ( 1968)
FUJEIRA 吉本斯(1966)
RAS ALKHAIMA 吉本斯(1966)
TOUVA 前蘇聯(1966)
UMM AL QIWAIN 吉本斯(1966)

劃清界限


在集郵者中,有很多人對花紙頭的定義不準確,混淆了一些概念,比如把大量的廉價蓋銷票當成花紙頭,其實蓋銷票是真正的郵票,在斯科特目錄上均可查,不過2011版斯科特電子版目錄只能查每套中的一枚圖案,但基本可以分辨。蓋銷票和信銷票的區別主要是看有無背膠,前者背膠完好,是未貼過的郵票。一些經濟實力弱小的國家,如東歐,拉美,朝鮮,蒙古,越南,寮國,柬埔寨等,以及非洲一些國家,在發行新郵票時,大量印發蓋銷票並通過郵商向各國推銷,這種蓋銷票並不計人該國該種郵票的發行量,數量完全由市場的需求而定。這種不顧本國郵政的需求而發行郵票,單純為了經濟利益的做法,使這些蓋銷票的集郵價值很低,基本失去了收集的意義,這種蓋銷票也叫商業票,或者叫“半花紙頭”、“糊牆紙”、“濫發郵票”,只有一定觀賞價值,對於青少年和集郵初學者有很強誘惑,但只能作為集郵初級階段的普及品,真正的集郵者都是以新票、信銷票、實寄封這類真正具有郵政價值的品種做為收藏目標的。
花紙頭是一種臆造的冒充郵票的印刷品,並不是一般所說的假郵票,假郵票是對已經存在的真實郵票的複製,如同造假幣一樣,這在任何國家都是法律禁止的犯罪行為,要追究造假者的刑事責任,所以花紙頭才會自己設計圖案,冒用一些失效的國名、地區名,或者虛構一個地名,迴避造假的責任,所用紙張也大多低劣,這給喜歡收藏外國郵票的愛好者們帶來很多損失和煩惱。

鑒別方法


1) 印刷方式--花紙頭是用平版印製,即“柯式印刷”,觸手平滑,不像成本較重的雕刻版般有浮雕感覺(現今的郵票也多采此種印方式)。
2) 紙質--採用一般未經制練的紙張,所印出的圖案鮮艷悅目,但質脆易皺,不像已制練過的郵票紙張柔紉。花紙頭所用紙張均沒有水印。
3) 戳印--銷票戳含郵政識別功能,如國名、地區、日期、時間及郵件類別等;請注意花紙頭上面的戳記特點
a 同一“國家”所用的戳記會不相類同,有圓形、方形、橢圓、梯形或六角形等並不統一。
b 戳記銘文曖昧,戳中有日期框空白者更占絕大多數、年份用兩種不同時代的文字標註者,如:“1970 - 1970(古阿拉伯文)”令人模不著頭腦。
c 所有戳記均蓋在一角,絕少發現這種方式的“變體”。
d 沒“蓋銷”的花紙頭“新票”市場也有供應,但相對數量卻少。
5) 齒孔--常見打了齒孔及無齒的花紙頭出售,齒孔有些鑿得參差不齊,而有些卻鑿得要比落後國家的郵票為佳;是故單憑齒孔的狀況未必能確定真偽。
6) 取材--圖桉一般具備多元素材以吸引喜 愛專題的集郵人或喜歡花花綠綠的初哥,它根本不會出現圖像嚴肅的小面積繁用郵票。此外,一套花紙頭的枚數眾多,等閑十多二十枚一套還分“小型張”、“無齒票”等;更有甚者,實行“異國同圖”不擇手地騙取買家金錢,是故若您看到某些圖案似曾相識,實不足為奇。
7) 製作--產銷者所投入製作成本的多寡會影響成品質素,差異極大;我們可從印刷的品質、移位、變異和清晰度判斷一件花紙頭,尤其審視到一個生疏的地方名。
8) 查對郵票目錄--最實在的鑒證方法。現今世界目錄均拒絕登載花紙頭的發行資料,原則上目錄載列的便已不算花紙頭了。
業內人士介紹了幾個方面,讓外郵愛好者較輕易地識別花紙頭。首先是紙質。郵票一般都用專門的郵票紙,質地很好;而花紙頭的紙質一般較差。真郵票一般有背膠,但花紙頭一般沒有背膠。其次,從國名加以區分。花紙頭上面印有的國家名稱往往是些小國,不少其實是印刷商捏造出來的。再次,不少花紙頭都偽裝成“蓋銷票”,即蓋上了郵戳;由於花紙頭的“郵戳”是印製上去的,因而都千篇一律。
上面查證郵票目錄定花紙頭的方法技術可行,不過有一個疑問,就是那裡去找?還要查遍“四大目錄”(即英國吉本斯、美國斯格特、法國香檳和德國米歇爾世界郵票目錄)!對初學集郵的人士似乎苛刻了一點,試問有多少郵友曾經見齊四種目錄?姑勿說“翻過”呢。況且目錄所載亦未必是集郵品--如野鴨狩獵票。
花紙頭價格浮動,視乎出售者要賺多少利潤,常見同一品種兩家店子的標價差距懸殊,是故指花紙頭廉價傾銷的說法並不實際。
初集郵的朋友常有一種錯覺,以為袋票里一些未經蓋銷的新票也是花紙頭,其實這類郵票該是真品,不過其面值極低,祗四分一仙、半仙或一仙,一百枚才不到一圓,來貨價可能比花紙頭還要便宜。

花紙頭新特點


花紙頭
花紙頭
1、從“蓋銷票”為主,變成“新票”為主。
2、從大套多枚的形式,變成相對高雅的“型張”、“全張”,甚至偽造成“自然封”。也就是說從印量大、低檔、薄利多銷,變成相對印量小、檔次高、厚利。
3、從使用歷史上已消亡國家的銘記和並不存在的國家的銘記,發展到敢於冒用現實存在的國銘,當然多屬90年代新變動國體的、人們尚生疏的國銘,以及冒用無郵票發行權的國家(地區)的銘記。如前蘇聯解體后的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亞塞拜然……;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解體后的塞爾維亞,又如現俄羅斯下屬的自治共和國並沒有郵票發行權,但花紙頭冒用車臣、庫雅特等銘記的不一而足。喬治亞共和國下屬的阿布哈茲、巴統等地銘亦出現在不少花紙頭上。
4、從面對世界各地專題集郵的熱門選題,又出現專門針對中國集郵專題印製花紙頭的現象。如香港回歸、紀念鄧小平、中國生肖、一些中國青年偏愛的歌星等。
5、在國外不法商人印製花紙頭欺騙中國集郵者的同時,國內一些不法商人竟然也來推波助瀾。2月揭露出的南昌五環郵社冒用聖馬利諾國銘,臆造圖案,臆造齒孔和面值就是一例。試想,如果中國郵商不參加制偽、售偽,中國集郵市場將會是一派多麼安全興旺的景象!
本來花紙頭不冒充郵票,公開自己臆造畫片的真實面目,作為一個收藏品種,也有青睞自己的群體,在國外早有花紙頭俱樂部。但當它冒充郵票,並不斷打入郵票市場,就必然成為集郵者厭惡排斥的對象。我國加入WTO的腳步日益加快,顯然在這種新的歷史環境、條件下,有利於集郵者更好地直面國際郵市,搜集到更可心的郵品,但同時,各種各樣的贗品,包括花紙頭在內,會令我們猝不及防,而且一旦你已識別,花紙頭就立刻變臉,和你繼續周旋。
解決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全國性的集郵報刊應及時刊出並利用網際網路公布每年世界郵品發行目錄,為識別花紙頭提供信息和資料(如圖案、特徵);
2、翻譯出版或部分刊登國際有權威的集郵文化學術資料,大力促進廣大集郵者郵識水平的提高;
3、國際交流中注意收集揭露和識別花紙頭以及各種贗品的信息和文章,及時轉載,事半功倍;
4、從微觀來講,每個集郵者對有關熱門專題而國銘生疏的郵品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多請教專家,多關注郵刊郵報,多參加集郵協會活動,多與郵友交流,減少盲目購買。最重要的是不斷提高郵識水平,求知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