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娘舅

全國首創的調解類談話節目

徠《新老娘舅》欄目是一檔全國首創的調解類談話節目,由新娛樂和上海市司法局聯合製作。節目以調解百姓糾紛、營造和諧社會為宗旨,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宣傳國家的政策法規,受到了觀眾的廣泛歡迎。

節目背景


新老娘舅
新老娘舅
《新老娘舅》開播以來,收視率屢創新高,節目組設置的四門熱線電話,每天要接受300多位觀眾的諮詢,為百姓排憂解難。《新老娘舅》欄目培養了一大批在社會上享有知名度,老百姓認可的“老娘舅”,如柏萬青、黃飛珏、裴蓁、馮紅梅、張兆國、黃紅梅等等,在節目現場調解百姓糾紛,和主持人一起為百姓提供化解矛盾的方案。

節目發展


新老娘舅脫胎於現已停播的情景喜劇《老娘舅》。2007年9月,《老娘舅》的大結局播放,從此之後《老娘舅》開始重播以前的節目。同時,一檔替代《老娘舅》的節目開始籌劃。最後選定製作一檔糾紛調解節目,以配合和諧社會的概念。2008年1月,新老娘舅正式在新娛樂頻道開播。

節目形式


節目形式
節目形式
在吳語(特別是上海話)中,老娘舅通常表示“受尊敬的老者,和事佬”,而《新老娘舅》中的老娘舅正是得名於此(其前身老娘舅也是這個含義)。每期節目有一個固定的主持人(海燕或楊蕾)和一位被邀請的人民調解員。大多數情況下,邀請的人民調解員通常是在當事人所在的街道工作的。每期節目邀請兩名(或兩群,依實際情況而定)糾紛當事人,各自闡述矛盾的原因。然後,調解員就會與糾紛雙方商討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待糾紛雙方都同意方案后(目前為止沒有一對當事人拒絕調解員提供的方案),節目結束。
考慮到當事人的要求,在播出的節目中當事人可以選擇戴墨鏡、打馬賽克、拍攝背影(陰影)、進行聲音處理或只出現聲音以保護自己的隱私。節目中,雙方當事人可以根據自身習慣選擇使用吳語還是使用普通話。

創作團隊


主持團隊

新老娘舅主持人房海燕、楊蕾、柏萬青
和諧熱線主持人柏萬青、郭亮

播出信息


新娛樂每晚17:57--19:00
法制天地頻道17:30--18:00("法制律師講堂"之後)

幕後製作


爭議

《新老娘舅》節目形式的特殊性也引來了不少的爭議,主要集中在節目中人物、事件的真實性以。及節目本身的形式是否合理。

節目評價


徠因其新穎的節目形式,節目總體得到了正面的評價。一些調解員也因此一炮而紅,例如柏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