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村

河南省封丘縣居廂鄉下轄村

徠白塔村位於鄉政府東1公里處,南鄰趙陳公里,交通便利。全村人口2330人,轄11個村民小組,耕地3384畝,共有黨員53人。

簡介:


地名故事之:白 塔
明朝萬曆年間,封丘縣北面有一個村莊叫楊關庄,楊關庄有一個大財主叫楊尚廉。楊尚廉家有良田三百多畝,樓房瓦舍一片新,家裡有傭人十來個,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非常富足的楊尚廉只有一樣遺憾,就是老婆吳氏沒有給他生下一男半女。
後來,楊尚廉暴病身亡,撇下其妻吳氏孤苦伶仃。
吳氏認為,自己無兒無女,又遇到老頭子早死,這一切都是前輩作孽造成,自己只有多做善事,才能過好以後的日子。於是,她開始扶老助弱,開倉濟貧,廣施恩德,大行善事。她又在村頭修起了一座白雲庵堂,白雲庵堂里供奉著送子觀音,使十里八鄉的善男信女前來上香的絡繹不絕。不久,吳氏善名遠揚,大家都稱她是吳善人。
這一年十月中旬,從外地來了一位中年婦女,直接到白雲庵找吳善人求食借宿。吳善人見她蓬頭垢面,破衣爛衫,頓起憐憫之心,慷慨地把她留了下來,像招待賓客一樣招待她。來人對吳善人說,她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在吳善人的白雲庵堂里當個道姑。吳善人毫不遲疑地答應了她,並給她起了個法名叫做悟清。
吳善人見這個悟清在白雲庵中,言談舉止得當,行為大方端莊,絕不像貧苦農家出身的女人,就問起她的身世來。悟清起先總是不肯透漏,後來經不住吳善人的再三追問,她才道出了實情。
原來,悟清的丈夫是朝中的大官,因在朝中得罪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被他們以謀反罪處以極刑,並且還要抄家毀墳。悟清在全家遇害的情況下,隻身潛逃出來,本想尋找丈夫故交避難,可又怕連累了他們;到朝廷申冤吧,又想到皇帝無能,“閹黨”當政,哪裡能容得正人君子?倒不如遠離京師,隱身空門,青燈黃卷了卻一生。
聽徠了悟清的哭訴,吳善人也淚流滿面,她非常同情悟清的不幸遭遇。
來年三月,吳善人和悟清到前院打掃殿堂,開山門時,發現地上蜷曲著一位十四、五歲的少女,她蓬頭垢面,衣不遮體,面黃肌瘦,兩眼昏迷暗淡無光。她們見是一個貧苦的姑娘,頓生憐憫之情,趕忙把少女攙扶起來,領進庵內,給她以剛做好的飯食充饑,又為她換了一身新衣服,才問起了她的來歷。
原來,姑娘是山東冤句人,她七歲時父母雙亡,只好跟著舅父以打拳賣藝為生,受盡了皮肉之苦。近年來義軍四起,到處兵荒馬亂,藝人也無法賣藝了,她舅父要把她賣為奴婢,她死活不願侍候豪富,舅父一怒之下,把她拋棄掉,獨自投軍去了。剩下一個孤苦伶仃的女孩子,只好走村串巷,沿街乞討過日子。這幾天來受了些風寒,又加上衣食不足,昨天晚上到了這山門外,再也走不動了,就只好躺著等死,幸運的是兩位善人救了她的性名。
姑娘訴說得淚如泉湧。吳善人和悟清見她實在可憐,就把她留在庵中,收為道姑,起個法名叫妙雲,跟著悟清做徒弟。
從此,白雲庵堂就由悟清和妙雲看守,吳善人自回家中照料家務。
吳善人雖然有些家業,由於她樂善好施,周濟窮人太多,日子也漸漸的大不如從前了,過了不幾年,她也成了一家窮人了。
有一年七月,大雨連連綿綿下了二十多天,吳善人的住房年久失修,在陰雨中倒塌,可憐她行善積德一輩子,卻死在了倒塌的破屋之中!
吳善人一死,悟清和妙雲悲痛萬分,她兩人計劃,要努力化緣,廣受布施,修一座高大的繁塔,塔室內供奉上吳善人的塑像金身,讓人們早晚膜拜,像她一樣大興濟貧向善之風。
悟清妙雲師徒倆早出晚歸,跑遍四鄉,在廣大善男信女的幫助下,時間不長就備足了物料。她們選擇吉日破土動了工,只用了一個多月,一座漂漂亮亮的大繁塔就修成了。因為這座塔的物料是靠布施和善男信女的捐贈而來,它的磚色不一,人們就用白石灰把外牆面抹成了白色,塔室內塑上了吳善人的塑像。
白色繁塔開光之後,香客不斷。
明崇正四年六月,黃河在荊隆宮一帶決口,黃水大泛濫,淹沒了封丘大部分村莊,楊關庄和白雲庵堂同時毀於黃水之患,悟清和妙雲也在黃水中喪生。
洪水退後,災民先後還鄉。楊關庄的災民回來后就以白色繁塔為標記,在塔邊重建家園,村名就改叫做了白塔。

特色產業:


白塔村蔬菜大棚,分別種植芹菜、西紅柿、黃瓜,每個大棚年收益達2萬餘元。

領導班子:


支部書記、主任:王鳳洲

地圖:


白塔村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