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臣
丁寶臣
丁寶臣(1010~1067)北宋官員,詩人。北字元珍,晉陵(今江蘇省常州市)雙桂坊人。景祐元年(一○三四)進士。歷官太子中允剡縣知縣、太常博士諸暨知縣,除弊興利,越人稱為循吏,官至秘閣校理、同知太常禮院。英宗每論人物必稱之。尤與歐陽修友善。 《丁君墓誌銘》今錄詩八首。與兄丁宗臣俱以文知名,時號二丁。
丁寶臣,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與兄丁寶臣同榜高中進士。丁寶臣為峽州(在今湖 北省宜昌縣)軍事判官(協助州官處理政務),與歐陽修有往來,同遊河西甘泉寺,景佑四年(1037),有酬答詩《戲答元珍》。遷知剡溪縣、端州(今廣東肇慶市)太守。皇祐四年(1052),四月初六(5月7日)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反宋,五月十九日陷城,寶臣棄城而逃,因罪貶黃州,改知諸暨縣。治平元年(1064年)英宗即位,為秘閣校理,同知太常禮院。官至尚書司封員外郎。出通判永州。生平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二五:丁君墓表》、《臨川集卷九一丁君墓誌銘》有傳。
治平四年(1067年)病卒,終年僅57歲。歐陽修為他撰寫了墓表、祭文,王安石為他撰寫了墓誌銘。著有《文集》(40卷)已佚。
招通判沈興宗游五泄(宋·丁寶臣)
路緣蘿蔦蔭杉松,翠壁丹崖不計重。
天作錦屏環十里,僧開朱屋面千峰。
花閑越鳥鉤輈語,溪外秦人髣髴逢。
早晚車騶到山下,籃輿多日待追從。
游五泄書呈完夫節推(宋·丁寶臣)
莫厭幽尋路險辛,細思容易是山神。
能收地巧藏深處,不惜天奇示俗人。
海邊見說天童好,祗待君詩判等倫(自註:四明惟天童景號奇絕,完夫言回日當遍游諸山)。
留題崇法院(宋·丁寶臣)
瀕湖三寺倚崢嶸,梵剎相高對縣城。
樓殿盡知隨處盛,山林獨愛此中清。
剪開木末檐牙出,鑿破岩腰磴道成。
悟得祖師心印法,禪僧遙指塔燈明。
次韻十五日菊(宋·丁寶臣)
秋香多日閟英華,霜脫離離抱砌斜。
趁節不隨時俗眼,近冬真是歲寒花。
摛辭舊入騷人筆,載酒誰尋醉令家。
曾讀南華齊物論,均無遲速可驚嗟。
其二(宋·丁寶臣)
寒芳開晚獨堪嘉,開日仍逢小雨斜。
秋盡亭台凋木葉,月圓時節伴蓂花。
幽香不入登高會,清賞終存好事家。
黃蕊綠莖如舊歲,人心徒有后時嗟。
題慧山翠麓亭(宋·丁寶臣)
諦看軒軒面翠微,暫來登此已忘機。
地連佛寺樓台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曉徑忽穿清氣入,夜船多載白雲歸。
世人誰識紅塵外,終老功名未拂衣。
和慧山泉(宋·丁寶臣)
誰識澄淵萬古清,潢污擾擾謾縱橫。
出從山底應無極,流落人間自有聲。
從來旱歲為膏澤,安用茶經浪得名。
和永叔新晴獨過東山(宋·丁寶臣)
芳辰百五前,選勝到林泉。
萬樹綠初染,群花紅未然。
陰岩猶貯雪,暖谷自生煙。
婦汲溪頭水,人耕草際田。
日中林影直,風靜鳥聲圓。
健令多情甚,尋春最佔先。
戲答元珍
宋·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歐陽修降職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次年,朋友丁寶臣(元珍)寫了一首題為《花時久雨》(已佚)的詩給他,歐陽修便寫了這首詩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