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10號線

廣州地鐵線路

廣州地鐵10號線(Guangzhou Metro Line 10)是廣州地鐵近期建設的線路之一,於2018年11月19日廣州地鐵10號線正式開工建設,標誌色為灰藍色。

廣州地鐵10號線東起天河區的天河客運站,串接廣鋼新城、海珠南部居住區、五羊新城(五羊邨)、天河體育中心、天河客運站等地區,主要經過天河區、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西至荔灣區的西塱站,線路呈東北-西南走向。

廣州地鐵10號線線路全長約25千米,全部為地下線;共設置19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列車採用6節編組B型列車。

天河客運站-體育西路段屬於3號線。在10號線延長段通車時,天河客運站-石牌橋段將拆離3號線,併入10號線運營。10號線二期工程(石牌橋-西塱)併入10號線運營。

10號線全線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作為廣州地鐵當中的市區加密線,能夠有效緩解體育西路站的換乘客流壓力,未來10號線還會延伸至佛山順德方向,加強廣佛兩地的交通互通互補,加強兩地合作。

建設歷程


• 3號線時期
2004年10月22日,崗頂站封頂。
廣州地鐵10號線
廣州地鐵10號線
2006年8月2日,石牌橋站正進行出入口通道的暗挖施工,軟弱土層突然坍塌,事故共造成一死兩傷。
2006年11月30日,運營事業總部正式接管天河客運站、五山站華師站、崗頂站及石牌橋站的管理權、指揮權和使用權。至此,十號線(現三號線支線)東段順利實現三權移交。
2010年4月28日,體育西路-天河客運站段開始採用6節編組新車,由於列車的減少,該區段列車間隔時間也由2至3分鐘,延長為4分鐘。
2010年7月5日,體育西路-天河客運站段壓縮行車間隔到3分30秒;同年8月9日8時42分,體育西路-天河客運站區間發生信號故障,導致全線中斷行車約14分鐘。
• 10號線時期
2017年3月21日,從廣州市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已正式批複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年),規劃包括10條地鐵新線路,總長度258.1公里,總投資2196億元。10號線在規劃當中,預計2022年建成,長度25公里,設站19座,總投資210.88億。
2018年1月21日,廣州地鐵10號線工可報告再獲市發改委批複,同意動工建設。
2018年,西朗站更名為西塱站。
2018年11月19日,廣州地鐵10號線正式開工建設。
2019年4月,廣州地鐵10號線東湖站實施圍蔽施工;6月12日,廣州地鐵10號線寺右新馬路站實施圍蔽施工;6月26日,東沙站成為廣州地鐵10號線首個開工建設的車站;12月,廣州地鐵10號線天河路站動工興建。
2020年4月30日起,廣州地鐵10號線東曉南站開始圍蔽施工。

線路站點


車站列表

車站編號車站名稱英文車站名稱換乘線路所屬行政區站台類型開通時間開門方向
10|19
(3|16)
天河客運站Tianhe Coach Terminal廣州地鐵6號線天河區地下側式站台2006年12月30日(注)列車前進方向右側
10|18
(3|15)
五山站Wushan地下島式站台列車前進方向左側
10|17
(3|14)
華師站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廣州地鐵11號線(在建)
10|16
(3|13)
崗頂站Gangding
10|15
(3|12)
石牌橋站Shipaiqiao
10|14體育西路站Tiyu Xilu Station
廣州地鐵1號線
廣州地鐵3號線
天河區地下島式月台預計2023年
10|13南方報社站(未公布)——越秀區
10|12寺右站(未公布)廣州地鐵5號線
10|11署前路站(未公布)——
10|10東湖站Donghu
廣州地鐵6號線
廣州地鐵12號線(在建)
10|09珠江泳場站(未公布)——海珠區
10|08中大站(未公布)廣州地鐵8號線
10|07輕紡城站(未公布)廣州地鐵11號線(在建)
10|06東曉南站Dongxiaonan廣州地鐵2號線
10|05石溪站Shixi廣佛線
10|04大幹圍站(未公布)——
10|03東沙站(未公布)——
10|02廣鋼新城站(未公布)——荔灣區地下雙島式月台列車前進方向左或右側
10|01西塱站Xilang
廣州地鐵1號線
廣佛線
廣州地鐵22號線(在建)
地下側式月台列車前進方向右側(特殊情況下可能是列車前進方向左側)
註:截至2020年7月,斜體字的換乘線路未開通,天河客運站至石牌橋站段已於2006年12月30日作為3號線的一部分開通,2023年10號線開通后將拆離3號線,成為10號線的一部分

車站命名

車站名稱車站位置命名原因
天河客運站位於燕嶺路和天源路旁因南面的天河客運站客運站名
五山站位於五山路粵漢路口小區名,五山小區旁
華師站位於五山路天河北路口學校名,華南師範大學旁
崗頂站位於天河路與中山大道西交接處片區地名,崗頂市集旁
石牌橋站位於文華街天河路口橋名,石牌橋旁
天河路站位於體育西路與天河南一路交界處,東西向布置道路名
廣州大道中站位於金穗路與廣州大道交界附近道路名
寺右新馬路站位於寺右新馬路和寺右一馬路、寺右二馬路交叉口中間道路名,寺右新馬路旁
署前路站位於廟前直街與署前路交匯處道路名,署前路旁
東湖站位於東湖路道路名
濱江東路站位於濱江東路與怡樂路叉路口東側道路名,濱江東路旁
中大站位於新港西路,沿新港西路大學名,靠近中山大學
五鳳站位於海珠區瑞康路與逸景路交叉路口南北側
東曉南站位於海珠區東曉南路道路名
石溪站位於海珠區工業大道南
大幹圍站位於丫髻沙大橋東面,石溪碼頭附近
東沙站位於荔灣區東沙橋腳旁橋名,東沙橋旁
廣鋼新城站位於芳村地區規劃的廣鋼新城南部產業片區
西塱站位於花地大道南旁村名,西塱村內

線路走向

廣州地鐵10號線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起於天河區天河客運站,西南止於荔灣區西塱站。其中,新建線路於廣州地鐵3號線支線上的石牌橋站進行拆解後向西南延伸,大致經天河路、廣州大道、寺右新馬路、保安前街、煙墩路、廟前直街、東湖路、怡樂路、瑞康路、僑港路、金鵬路及翠園道,止於西塱站,線路主要經過天河區、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其中天河客運站至石牌橋站段目前作為3號線的一部分運營中,2023年10號線開通后將拆離3號線,成為10號線的一部分

營運時間


每天由天河客運站開出的首班車為6:10,尾班車為23:30;每天由體育西路開出的首班車為6:00,尾班車為22:55。

詳細如表

站名首班車末班車
往西塱
(現往番禺廣場
往天河客運站
往西塱
(現往番禺廣場)
往天河客運站
石牌橋06:2106:2123:3823:16
崗頂06:1906:2323:3623:18
華師06:2306:2523:3423:20
五山06:2106:2823:3223:22
天河客運站06:1823:30

班次概況

本表所示的為廣州地鐵3號線天河客運站至體育西路段的班次信息
線路星期峰期時間段行車間隔
天河客運站-體育西路一~五7:30~10:00,16:30~20:303分30秒
6:10~7:30,10:00~16:305分鐘
20:19~22:146分30秒
周六、日7:45~20:303分53秒
6:10~7:45,20:30~22:005分鐘
22:00~23:306分30秒

重要工程


技術難題

廣州地鐵10號線及同步實施工程規模大、線路長、埋深大、工法多,其中14座新建車站大多沿道路路中布置,工點道路狹窄,道路疏解困難重重,前期工程協調工作量大,施工組織要求極高。此外,該線工程還多處穿越既有建築物、珠江河流等水系,地質條件複雜,風險控制難度高,並具有工程各類介面眾多、換乘比超高的重難點。為此,廣州地鐵建設者們將廣泛應用信息化管理及BIM新技術,優化施工組織管理模式,提升施工效率,同時對施工風險實行超前研判,確保地鐵施工平安有序。

重點工程

廣州地鐵10號線東沙站(工程暫定名)位於荔灣區東沙翠園路南側,沿翠園路呈東西走向,西側為東新高速出入口,南側為廣州環城高速,東接大幹圍站,西連廣鋼新城站。車站為地下兩層島式站台,兩端設盾構井,長326米,標準段寬度約20米,基坑開挖深度約20米。車站施工範圍內軟土(淤泥)發育,淺部多分佈有淤泥層,局部厚達12.7米,埋深17.5米,軟土層地連牆成槽護壁困難,易產生槽壁坍塌、縮徑等風險,導致混凝土超灌、圍護結構侵限、地表沉降較大等問題,地連牆施工及基坑支護難度較大。為了確保基坑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單位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制定了針對性方案,在地連牆成槽之前,對兩側槽壁採用攪拌樁進行加固,防止成槽過程中出現塌孔導致地面塌陷的現象。基坑採用800cm厚地下連續牆作為圍護結構和止水帷幕,內設三道支撐、局部四道支撐。連續牆採用成槽機和沖樁機配合成槽,能夠大大的提高成槽效率,同時通過合理的場地布置,將鋼筋籠加工平台盡量靠近地連牆位置,成槽后鋼筋籠能夠快速入槽和澆築混凝土,保證連續牆施工質量。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廣州地鐵10號線首批列車由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研製,共計43列。列車採用全新的設計理念,為6節B型車編組,總長約120米,車寬2.8米,車廂採用縱向座椅布置。
製造商: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
塗裝:待定
駕駛模式:未知
設計時速:80 千米/小時
車輛編成:6節編組(Tc+Mp+M+M+Mp+Tc)
電機傳動方式:VVVF交流傳動
車廂:長約120米,車身寬2.8米,長19.98米
載客量:230人/車廂
車輛總數:43列(有可能增購)
備註:車輛數暫定,有可能會增加

運行設施

廣州地鐵10號線全線設1個車輛段,為廣鋼新城車輛段,位於東沙大道以西、廣州環城高速以北的地塊內,呈東西向布置,在廣鋼新城規劃的南部地塊內。

建設規劃


3號線分為主線(天河客運站-番禺廣場)和北延段(機場北-體育西路),行車交路為機場北-體育西路和天河客運站-番禺廣場。
當今三號線支線拆解成天河客運站至體育西路和體育西路至番禺廣場兩段,未來現有的三號線將拆分兩段,其中天河客運站至石牌橋區間併入10號線,並西延西塱站;體育西路至番禺廣場段併入3號線北延段,形成新的3號線。
這樣將能提高三號線的運力,並有效緩解體育西路站的換乘壓力。
新建線路全長約25.4km,均為地下線敷設方式;新建線路共設置19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0座;全線設車輛段1座。建成后將與三號線天河客運站至石牌橋段貫通運營,貫穿天河、越秀、荔灣、海珠等四個中心城區,是一條名副其實的中心城區軌道交通“加密線”。
根據有關部門的客流預測,十號線建成后,全線初期的日均客流約76萬人次,因此採用6輛編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km/h,能夠滿足客流的需求。

價值意義


據了解,地鐵十號線呈東北至西南走向,起於現有的天河客運站,終於現有的西塱站,線路全長約25.46公里,均為地下敷設,主要行經城市核心區,貫穿天河商業中心、珠江新城、五羊新城、北京路文化核心區、東沙醫藥港、廣鋼新城等重點區域。值得留意的是,十號線建成后將與三號線天河客運站至石牌橋段貫通運營,換句話說,廣州地鐵必須在十號線開通前對三號線實施拆解工程,將天河客運站至石牌橋段交由十號線運營,而三號線則只運營番禺廣場至機場北段,三號線到三號線北沿線將不再需要在體育西路換乘。據介紹,這樣將能提高三號線的運力,並有效緩解體育西路站的換乘壓力。
廣州地鐵10號線
廣州地鐵10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