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組
清水江組
地層名稱:清水江組
地層名稱(英文): Qingshuijiang Fm
階代碼:Qb
地區代碼: 45,46,47
貴州區調隊於1962命名,1965年鎮遠幅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正式發表。命名剖面位於貴州錦屏平略村。
本組命名時原劃分為三個段,後於1976年重測命名剖面時劃分為清水江組和平略組,1983年再次加以修訂,僅將原劃分的一,二兩段保留為清水江組,而將第三段劃為平略組。現在的清水江組未再分段。清水江自下而上劃分為層。
主要岩性為淺灰、灰綠及深灰色變余凝灰岩、變余沉凝灰岩、變余砂岩、粉砂岩及板岩等。以含較多凝灰質為其特徵,砂岩中有時含粘土質礫石。該組普遍發育鮑馬序列,多種類型的槽模構造,顯然為陸源碎屑濁流沉積夾有火山碎屑重力流沉積。實質可能包含火山碎屑濁積岩和碎屑流沉積。本組在黔東分佈廣泛,但厚度變化大,在梵凈山西北部清水江組厚0—300m,向南東厚度漸增,從850—2100m,天柱、丹寨地區厚度在2000m以上。在岩性上從北西向南東,砂質和凝灰質減少而粘土質沉積增多。本組中未見微古植物(疑源類)化石。在黔東北松桃、銅仁、江口地區原劃分的板溪群,現貴州境內下部稱為紅子溪組,上部亦稱清水江組,層位相當湖南的五強溪組。梵凈山南東的清水江組為淺灰、灰綠及灰色變余砂岩、變余凝灰岩、變余沉凝灰岩,粉砂質板岩等互層。由於上覆地層的超覆而出露不全,所以黔東北的清水江組僅相當雷公山小區清水江組的下部,厚度為0—500m。
編撰者:王自強
作者1:貴州省地質局108地質隊
年份1:1965
系名: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