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溪群

板溪群

主要分佈於沅陵縣境東半部,西北及西南部也有少量出露,面積約17002,是縣境內最古老的地層。厚度巨大,岩性特殊,韻律發育變質明顯,屬淺海相沉積的泥沙質岩系。依據岩性區域變質程度和接觸關係,可劃分為上、下兩個亞群。

定義


板溪群原稱“板溪系”,屬元古代。分佈於皖、湘、贛、黔、桂等地,形成江南古陸的基底。最初命名地點在湖南益陽板溪,故名。本群為淺變質岩系,由各種板岩組成,夾有火山碎屑岩及各類火山熔岩,總厚400—1000米。

分類


下亞群:梵凈山組,分佈於縣境東北部石峰尖、明月山、仙鵝抱蛋和東湖等地,面積約130km2。因褶皺強烈,變質較顯著,岩性單調,出露不完整,故層序尚未建立,厚度2450m以上。上亞群:①馬底驛組:不整合於梵凈山組之上,出露普遍,主要分佈於葉家山、滴水坪、上江溪以及馬底驛站一帶,以紫紅色夾灰綠色板岩為特徵,厚度1122~1248m;②五強溪組:主要分佈於五福堂至棗木鋪、鐘鼓界至羊皮帽、湖池塘及湖油溪等地,厚度275~1340m。

命名


王曉青、劉祖彝於1936年命名“板溪系”。命名剖面位於湖南益陽縣西南60km的板溪村(現屬桃江縣),現代表剖面位於湖南沅陵馬底驛和芷江魚溪口。

沿革


1936年王曉青等在《湖南長常地區地質志》中,將該系的時代確定為寒武紀。實際上板溪村剖面僅包括現在的五強溪組上部及南沱組。而現在的五強溪組下部及馬底驛組則被稱為“震旦紀馬跡塘系”。隨後“板溪系”的時代曾幾經釐定,或屬震旦紀或前震旦紀。1958年湖南413地質隊在“板溪系”內部發現存在一個角度不整合,並將不整合之上的地層稱為板溪群,同年南京大學王鶴年將其命名為“東安群”。1962年湘黔桂三省(區)前寒武系地層工作組將不整合面之上地層稱上板溪群,並首次進行了板溪群的地層分區。北區分為馬底驛組和五強溪組;南區稱拉攬組、清水江組江口組。1964年湖南地層表仍延用板溪群上亞群之稱,並統一劃分為枷榜組和拉攬組。1975年《中南區域地層表》將其稱為中板溪群,將江口組稱為上板溪群。1965年左國朝將不整合面作為震旦紀底界。1979年湖南省地研所在“湖南地層”中將板溪群劃歸元古界。1988年《湖南區域地質志》將不整合面以上地層再次改稱為板溪群,時代為新元古代。

特徵


層型

正層型:桃江縣馬跡塘南東22 km板溪銻礦路線剖面。王曉 青、劉祖彝,1936,湖南長常區地質志湖南區域地質調查所專報乙種第1號。

構成

板溪群地層分區表明,不同分區的岩性特徵各異。它分為北區(包括北部,南部)和中區。北區北部的臨湘-石門小區發育不全,以紫紅色砂礫岩及粉砂質板岩為主,代表了濱岸帶的河流-三角洲相沉積,厚度為300—700m。北區南部稱岳陽-懷化小區,板溪群發育完好,由灰綠色、紫紅色淺變質礫岩砂岩、板岩、層凝灰岩碳酸鹽岩及炭質板岩等組成兩個大的旋迴,分別構成馬底驛組和五強溪組,碳酸鹽岩和炭質板岩主要夾於馬底驛組。本小區的板溪群代表了陸相-淺海陸坡相沉積。馬底驛組由北向南碳酸鹽岩及炭質板岩夾層逐漸增多。本群厚572—3803m。中區板溪群包括高澗組漠濱組(原稱枷榜組和拉攬組),主要由灰綠色,灰—深灰色及少量紫灰色淺變質砂岩、層凝灰岩、板岩組成。該群下部夾炭質板岩,局部尚見有海底中性火山噴發岩,厚度3290—4750m。中區板溪群代表了典型的陸坡相沉積。各區板溪群均不整合於下伏的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之上,板溪群中僅見有少量微古植物化石。

分佈


湘西、湘西北、四川秀山、貴州梵凈山等地。

備考


編撰者:王自強
作者1:王曉青
年份1:1936
作者2:劉祖彝
年份2:1936
系名: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