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雷紋

專用名詞

雲雷紋,有拍印、壓印、刻劃、彩繪等表現技法,在構圖上通常以四方連續或二方連續式展開。雲雷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從漩渦紋發展而來。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經比較少見,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紋硬陶、原始青瓷上,雲雷紋仍是主要紋飾。

基本介紹


陶瓷器裝飾的一種原始紋樣,圖案呈圓弧形捲曲或方折的迴旋線條。圓弧形的也單稱雲紋,方折形也稱雷紋,雲雷紋是兩者的統稱。
雲雷紋的表現方式有拍印、壓印、刻畫、彩繪等技法,一般作為輔紋出現,也有單獨出現在器物頸部或足部的。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獸面紋、龍紋、鳥紋的空隙處常填以雲雷紋,使之產生華美、繁複的藝術效果,多作襯托主紋的地紋。從戰國時期開始雲雷紋逐漸演變為線條活潑的流雲紋。到了漢代,隨著青銅器的衰退,雲雷紋也逐漸減少了,但偶爾還會出現在器皿、建築物、雕刻、服飾等所有生活中能夠體現審美的角落。在構圖上通常以四方連續或二方連續式展開。
雲雷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一種典型的紋飾。基本特徵是以連續的“回”字形線條所構成。有的作圓形的連續構圖,單稱為“雲紋”;有的作方形的連續構圖,單稱為“雷紋”。雲雷紋常作為青銅器上紋飾的地紋,用以烘托主題紋飾。也有單獨出現在器物頸部或足部的。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春秋戰國時期仍沿用。在粵系的銅鼓上,雲雷紋是作為主導紋飾應用的,常見密佈於鼓面中心太陽紋的周圍,象徵太陽與雲雷共存於天際,這是南方民族對雲雷崇拜的一種反映。

探究


有人認為這種紋樣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江蘇南部,是對蛇的形象的抽象化和圖案化。此後,這種紋樣傳播到浙江、湖北、山東、成都等地以及中原地區,在商周時期最為流行。此外,還有人認為這種紋樣起源於水流的漩渦、蝸牛的貝殼、植物的蔓藤、動物的螺旋狀角、人類的指紋等,種種說法,不一而足。因無論是“雲紋”、“雷紋”還是“雲雷紋”,其基本形態是迴旋曲折的旋紋,“雷紋”和“雲雷”可以說是“雲紋”的變體,因而更多的學者從“雲紋”的來歷追溯“雲雷紋”的源頭。經過比對,人們發現,“雲紋”與馬家窯文化彩陶上的螺旋紋及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中的螺旋形紋樣有極高的相似度,其中的淵源關係有跡可循。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距今約5000年~4000年。馬家窯彩陶上的螺旋紋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同心圓由小到大不斷向外擴展;二是從中心弧線連結向外旋轉,成為典型的螺旋紋;三是以點為中心,呈多方向向外旋轉,布滿裝飾面。良渚文化是一支分佈在我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距今5300年~4000年左右。“神人獸面紋”是良渚文化的標誌,主體紋飾是戴羽冠的“神人”和面目猙獰的獸面,地紋為螺旋紋,其複雜和精細的程度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從形態上來說,馬家窯彩陶上的螺旋紋與“雲紋”相似,而良渚文化器物的螺旋紋既有近似圓圈形旋轉盤繞的“雲紋”,又有旋轉拐角處方中帶圓的“雲雷紋”,與商周青銅器上的“雲雷紋”如出一轍,且商周青銅器上的饕餮紋也源於良渚文化的“神人獸面紋”。由此可見,“雲雷紋”與良渚文化的螺旋紋有著更為直接的“親緣”關係。
四龍雲雷紋鏡螺旋紋遍布古文明埃及希臘都有發現不過,即可以假設“雲雷紋”的源頭就是馬家窯彩陶和良渚文化器物上的螺旋紋,但問題並不是到此為止了,質疑者還會繼續追問:為什麼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與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幾乎同時出現螺旋紋?這種紋樣有什麼象徵意義?對這兩個問題,有學者認為,雖然黃河上游與太湖流域相距甚遠,但兩地依然存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幾乎同時出現螺旋紋不足為奇。這種紋樣有可能是對自然現象的摹仿,也有可能具有宗教崇拜的含義。然而,令人驚奇的是,螺旋紋不僅出現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所發現,如建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愛爾蘭境內和法國卡拉克境內的遠古石柱、石墓、石桌等,都布滿了神秘的刻線符號,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反覆出現的螺旋紋。此外,在希臘和埃及出土的文物上也有螺旋紋的出現。對於這種巧合,又該作何解釋呢?難道在遙遠的上古時期各個原始文明之間就有聯繫?這實在是不可思議,也無法證實。如果沒有聯繫,要解釋這種現象,只有從人類的共同體驗入手,才能找出相對合理的解釋,很多學者至今仍在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