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邊

湖北荊州白酒品牌

白雲邊,湖北荊州白酒品牌,白酒名稱。白雲邊建廠於1952年,1994年6月成立湖北白雲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生產銷售白酒為主。2005年11月,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對縣域經濟發展“一主三化”的要求,白雲邊進行了“國有股份退出、實行民有民營”的產權制度改革,成立湖北白雲邊集團。

行業信息


白雲邊座落於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城區北端。這裡東臨江漢平原,西倚巫山嶺余脈,南接武陵,北濱長江,海拔68.4米,多東南風,氣候溫和,土沃糧優,泉甘風冽,是歷史悠久的釀酒勝地。
公元759年,唐代大詩人李白秋遊洞庭,乘流北上,夜泊湖口(今湖北松滋市境內),籍湖光月色,舉杯吟詩: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美酒絕句相得益彰,白雲邊酒由此得名。

行業地位


2010年11月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主辦了第二屆華樽杯中國酒類品牌價值排行榜,白雲邊酒業品牌價值為46.57億元,在中國酒類企業中名列第29位,在中國白酒類別中名列第20位;在湖北酒類企業中名列第三。

名字來源


白雲邊
白雲邊
白雲邊這一品牌源於我國素有“詩仙”、“酒仙”之稱的李白的一首詩。公元759年,李白攜族弟李曄、友人賈至秋遊洞庭,溯江而上,夜泊湖口(今松滋市境內),攬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之景,暢飲當地佳釀,即興寫下“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這一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白雲邊由此而得名,由於產品質量優良,企業信譽卓著,白雲邊這一品牌的市場認知度和產品美譽度不斷上升,1991年、1996年、2000年、2002年、2005年連續5次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湖北省著名商標”。2004年5月白雲邊品牌的評估價值達16,561萬元。2008年6月,“白雲邊”經司法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產品介紹


品質介紹
“白雲邊”酒早在1979年、1984年、1989年就連續蟬聯全國白酒質量評比銀質獎。1991年10月,白雲邊酒以其“芳香優雅,醬濃協調,綿厚甜爽,圓潤怡長”的獨特風格被輕工部確定為全國濃醬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2006年,“白雲邊”獲“中國白酒工業十大競爭力品牌”,兼香型白雲邊酒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正式認定為中國白酒兼香型代表。2007年3月1日,兼香型白雲邊酒獲得純糧固態發酵標誌使用資格。2008年5月28日,“白雲邊”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9年4月14日,以湖北白雲邊股份有限公司為第一起草單位、以湖北白雲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熊小毛為第一起草人的《濃醬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23547—2009)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於2009年12月1日正式實施。除此之外,白雲邊酒還獲得國際國內諸如“口感最好的酒”、“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酒”、中國“馳名白酒精品”等殊榮90餘項。公司現已通過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2000的認證及年度審核。產品銷售遍及湖北全省、河南、湖南、江西、華南等地區,產銷率達98%以上,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2005年,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對縣域經濟發展“一主三化”的要求,白雲邊進行了“國有股份退出、實行民有民營”的產權制度改革。改制以來,白雲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質取勝,以人為本的經營方針,公司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幅。上交稅金連續三年排名荊州市工業企業納稅第一,被授予了“全省國稅百佳誠信納稅人”,並進入2010湖北企業100強。白雲邊酒業的迅速壯大,帶動了松滋當地包裝印刷業、玻璃製品業、物流業、飼料加工業及相關上下游產業的發展。2009年,白雲邊酒業產業集群入選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
為了順應市場需求加快企業發展步伐,白雲邊於2007年5月18日正式啟動白雲邊工業園項目。整個白雲邊工業園分三大項目:一是白雲邊新釀造基地,緊鄰現有企業,位於城區二環北路東側;二是白雲邊原“四期工程”基地;三是白雲邊“六大中心(即包裝中心、物流中心、營銷中心、技術中心、行政中心、服務中心)”基地,位於松滋經濟開發區。白雲邊工業園項目實行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繼2008年9月白雲邊新釀造基地建成投產,釀造產能順利實現翻番后,白雲邊包裝中心一、二號聯合車間於2009年9月竣工投產,包裝生產效率提高一倍,包裝成件酒年產能達到1500萬件,企業綜合產能因此實現整體翻番。85萬松滋人民多年來“再造一個白雲邊”的夢想終於成真。白雲邊工業園項目的實施,為企業實現5萬噸優質原酒儲備、50億元白酒銷售收入,以及實踐“工業旅遊”、“生態釀酒”理念,形成“一江(松江)兩園(老廠區白雲邊釀造生態園、新廠區白雲邊文化觀光園)”的企業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進一步擴大原酒產能,白雲邊重新上馬已於1993年停建的原四期技改工程,按照“邊維修、邊建設、邊投產”的原則實施再次技改擴班。2010年8月下旬,分批擴增的26個班已經全部投產效益,在產能翻番后又每年新增原酒產量5000噸,一舉成為全省最大的優質固態白酒生產企業。
通過技改擴張,白雲邊不僅實現了生產規模翻番,更重要的是企業實現了生產功能分區、生產設備更新、技術裝備升級。白雲邊現已擁有鄂酒中最大的原酒儲備量,國內一流的白酒生產環境、一流的包裝生產線、一流的勾兌自動化控制系統、一流的分析檢測設備,行業領先的企業技術中心。2010年8月9日,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武漢海關聯合發文(鄂發改高技[2010]897號)公布:湖北白雲邊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為第十六批湖北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面向未來,白雲邊將圍繞“鑄百年品牌,建百億集團”目標,在“十二五”期間計劃投入20億元,陸續啟動白雲邊工業園三期、四川基酒基地擴建、東西湖物流園、武漢企業總部大樓等一批大項目,支撐企業新一輪大發展。通過一系列的戰略投資和優勢擴張,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白雲邊“濃醬兼香型白酒第一品牌”,強勢挺進中國白酒行業第一方陣。
名字來源
白雲邊這一品牌源於我國素有“詩仙”、“酒仙”之稱的李白的一首詩。公元759年,李白攜族弟李曄、友人賈至秋遊洞庭,溯江而上,夜泊湖口(今松滋市境內),攬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之景,暢飲當地佳釀,即興寫下“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這一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白雲邊由此而得名,由於產品質量優良,企業信譽卓著,白雲邊這一品牌的市場認知度和產品美譽度不斷上升,1991年、1996年、2000年、2002年、2005年連續5次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湖北省著名商標”。2004年5月白雲邊品牌的評估價值達16,561萬元。2008年6月,“白雲邊”經司法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沿革發展


白雲邊
白雲邊
湖北白雲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4年6月經省體改委批准(鄂改生[1994]119號文)設立。它的前身為湖北省白雲邊酒廠,成立於1952年。公司現有股本總額10,411萬股,其中控股股東為武漢凱旋門置業公司,持有股份9644.56萬股,占股本總額的92.64%;其他自然人股東持股766.44萬股,占股本總額的7.36%。公司現有資產總額為9.53億元,負債6.94億元,凈資產2.59億元。公司佔地面積622,102.84平方米。職工總數1,328人,專業技術人員395人,其中國家白酒評酒委員4人,省白酒評酒委員8人,正高級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30人。公司擁有完善的釀造、包裝、科研、質檢等生產技術設施,年包裝生產能力達500萬件。公司內部設置部室12個,車間7個。公司現有控股子公司一個,即湖北白雲邊銷售有限公司。
2005年,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對縣域經濟發展“一主三化”的要求,白雲邊進行了“國有股份退出、實行民有民營”的產權制度改革。改制3年來,公司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幅。2007年,公司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2568萬元,利潤總額7487萬元,入庫稅金12215萬元,其中上交國稅為8174萬元,上交地稅為4041萬元,再創歷史新高。上交稅金率先實現了松滋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稅收過億的目標,強勢挺進荊州市企業納稅前三甲。2008年1—5月,白雲邊酒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3170萬元、利潤總額5857萬元、入庫稅金7775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9.25%、93.05%、69.61%,已經提前1個月實現全年任務過半;白雲邊集團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0513萬元、利潤總額6175萬元、入庫稅金(按屬地原則,僅指白雲邊酒業)7775萬元。
2007年,白雲邊控股方整合旗下的酒業、鋼鐵、貿易等產業組建了“湖北白雲邊集團”。白雲邊集團以興建白雲邊工業園為依託,成立了“湖北白雲邊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白雲邊工業園分三大項目:一是白雲邊新釀造基地,緊鄰現有企業,位於原華林創業園;二是白雲邊原“四期工程”基地;三是城東工業園的白雲邊“五大中心”基地,包括包裝中心、物流中心、營銷中心、科研中心、行政中心。項目實行總體規劃,分步實施,3年建成。2008年5月6日,城東工業園的白雲邊“五大中心”基地正式破土動工。

社會公益


2020年1月29日,白雲邊向武漢市慈善基金會武昌區分會捐款1000萬元,用於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