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時代
美國1936年卓別林主演電影
《摩登時代》(Modern Times),是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導演並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於1936年2月25日上映。
本片故事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工人查理(卓別林飾)在工廠幹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院,這一切都是與當時的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生存危機有著密切的聯繫。而在艱難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場面溫馨感人煥發著人性的光輝。
這部《摩登時代》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也是查理·卓別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時值美國經濟大蕭條的高峰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掙扎。查理是一個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復一日發瘋般地工作,以期能夠獲得填飽肚子的可憐工資。雖然生活昏暗無比,但查理還是努力地奮鬥著。不過面對時代的蕭條大潮,查理依然無法保證自己的生活,那怕是最低的要求。
而此時工廠的管理層們開始瘋狂地壓榨員工,昏天黑地的工作使人們開始麻木。查理自然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他成天掙扎在生產流水線上的,由於他的任務是扭緊六角螺帽,結果最後在他的眼睛里唯一能看到的的東西就是一個個轉瞬即過的六角螺帽。結果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東西都遭了殃,因為只要看見六角形的東西查理就會情不自禁地去扭。大街上一位裙子上帶有六角形紐扣的女人就慘遭查理的毒手。但工廠老闆可不會停手,他甚至認為工人吃飯的時間都過長,於是美其名曰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又引進了全新的吃飯機。這種吃飯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喂”工人吃完飯,這樣自然而然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用於工作。而查理則很不幸地成為了“試用品”,誰知試用的過程中機器出現了問題,不但無法停止,還開始發狂,結果搞得查理也幾近瘋狂。最終,查理還是失業了,他極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地成為失業大軍中的一員。隨後他無意中成為了示威運動的領導者,但依然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查理在痛定思痛地想過之後,發現唯一不用擔心餓死和操心生計的地方是監獄!於是他又開始策劃如何進監獄,但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包括替人頂罪都無法使自己進入監獄。不過再艱苦的生活都無法改變查理善良的本性,雖然他自己都無法保證溫飽,他還是在街頭搭救了一個偷麵包的流浪女子,並獲得了這個女子的愛情,兩人相依為命一同度過這個“摩登時代”。
角色 | 演員 |
---|---|
A factory worker (as Charlie Chaplin) | 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 |
A gamin | 寶蓮·高黛Paulette Goddard |
Cafe proprietor | 亨利·伯格曼Henry Bergman |
Gamin's sister (uncredited) | 格洛麗亞·德黑文Gloria DeHaven |
Big Bill (as Stanley Sandford) | Tiny Sandford |
Mechanic | 切斯特·康克林Chester Conklin |
Burglar | Hank Mann |
Gamin's father | Stanley Blystone |
President of the Electro Steel Corp. (as Allan Garcia) | Al Ernest Garcia |
Cellmate (as Dick Alexander) | Richard Alexander |
Minister | Cecil Reynolds |
Minister's wife (as Myra McKinney) | Mira McKinney |
J. Widdecombe Billows (as Murdoch McQuarrie) | Murdock MacQuarrie |
Juvenile officer | Wilfred Lucas |
Sheriff Couler (as Ed Le Sainte) | Edward LeSaint |
Head waiter | Fred Malatesta |
Turbine operator (as Sam Stein) | Sammy Stein |
Woman with buttoned bosom | Juana Sutton |
Billows' assistant | Ted Oliver |
Billows' assistant (uncredited) | Norman Ainsley |
Worker (uncredited) | Bobby Barber, Chuck Hamilton, Jack Low, Harry Wilson |
Assembly line worker next to Big Bill (uncredited) | Heinie Conklin |
Shipbuilder (uncredited) | Frank Hagney |
Cafe patron (uncredited) | Lloyd Ingraham |
Assembly line foreman (uncredited) | Walter James |
Doctor (uncredited) | Edward Kimball |
Paddy Wagon Policeman (uncredited) | Bruce Mitchell |
Convict (uncredited) | Frank Moran |
Assembly line relief man (uncredited) | James C. Morton |
Burglar (uncredited) | Louis Natheaux |
Other waiter (uncredited) | John Rand |
製作人 | 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 |
導演 | 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 |
副導演(助理) | Carter DeHaven、亨利·伯格曼/Henry Bergman |
編劇 | 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 |
攝影 | Ira H. Morgan、Roland Totheroh |
配樂 | 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 |
剪輯 | Willard Nico |
選角導演 | Al Ernest Garcia |
藝術指導 | Charles D. Hall |
美術設計 | J. Russell Spencer |
動作指導 | Carter DeHaven |
布景師 | Charles D. Hall |
角色介紹
查理
演員查理·卓別林
經濟大蕭條使得大批工人失業,工廠對工人的剝削更加殘酷。單調而又瘋狂的機械勞動終於使查理精神失常,被送進醫院。出院后,失了業的查里陰差陽錯地被當成罷工首領抓進了監獄。出獄后,查里在一家造船廠找到了工作,可是由於出現紕漏,不久又被辭退了。他路遇一個流浪女,從此與其患難與共。查里先後在百貨公司做過守夜,回鋼廠幹了幾天,在酒館當過侍者兼歌手,最後為了救流浪女,兩人再次流落街頭。可是如此境遇的查里仍然信心十足,並鼓勵流浪女勇敢面對人生。
孤女
演員 寶蓮·高黛
她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女孩,她的父親被槍打死了,她只能逃離居所,後來她偷了一隻麵包,被捕。逃出后,結識了查理,兩人互相幫助。孤女找到了工作,卻被通緝,便與查理一同逃離。
大比爾
演員Tiny Sandford
大比爾本是和流浪漢一同工作的工人,後來因為失業,不得已組織團伙去商店搶劫。
機械工
演員切斯特·康克林
一個修理機械的老頭子,查理成為他的助手,卻幫倒忙,後來隨著大批工人一同失去了工作。
劇照
《摩登時代》中出現了一些關於監獄中使用到毒品的場景,但根據當時美國的電影審查制度,這樣的表現是十分冒險的。
據說他原先已經拍完的一個結尾是:查理最終神經失常被送進精神病醫院,而前來看望的她的那個姑娘變成了一個修女。卓別林後來覺得這個結局“過於痛苦”,而走了一條慣常路線。
影片上映后,曾招致國際資本勢力的群體反擊,因為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醜化了資本所有者的形象。
地點 | 時間 |
---|---|
美國 | 1936年2月5日 |
中國香港 | 1937年5月7日 |
美國 | 1936年2月25日 |
英國 | 1936年2月11日 |
美國 | 1936年2月12日 (Los Angeles, California) |
丹麥 | 1936年3月16日 |
挪威 | 1936年3月23日 |
荷蘭 | 1936年3月27日 |
芬蘭 | 1936年4月12日 |
瑞典 | 1936年4月16日 |
斯洛維尼亞 | 1936年5月29日 |
墨西哥 | 1936年6月20日 |
法國 | 1936年9月24日 |
西班牙 | 1936年10月12日 (Barcelona) |
愛爾蘭 | 1936年10月16日 |
義大利 | 1936年12月18日 |
土耳其 | 1936年 |
葡萄牙 | 1937年3月2日 |
西班牙 | 1937年4月12日 (Madrid) |
日本 | 1938年2月9日 |
澳大利亞 | 1938年2月17日 |
西德 | 1956年3月31日 |
奧地利 | 1956年 |
英國 | 1972年2月8日 (re-release) |
葡萄牙 | 1972年2月11日 (re-release) |
比利時 | 1972年2月11日 (Gent) (re-release) |
日本 | 1972年11月25日 (re-release) |
芬蘭 | 1973年10月19日 (re-release) |
捷克斯洛伐克 | 1975年12月31日 (TV premiere) |
東德 | 1980年12月3日 (TV premiere) |
德國 | 1997年3月6日 (re-release) |
法國 | 2003年5月25日 (Cannes Film Festival) |
法國 | 2003年6月4日 (re-release) |
比利時 | 2003年6月18日 (re-release) |
美國 | 2003年6月20日 (Oxford Film Festival) |
西班牙 | 2003年8月29日 (re-release) |
希臘 | 2003年9月5日 (re-release) |
挪威 | 2003年9月6日 (re-release) |
荷蘭 | 2003年9月7日 (Film by the Sea Film Festival) |
瑞典 | 2003年10月24日 (re-release) |
捷克 | 2003年11月21日 (DVD premiere) |
奧地利 | 2003年12月19日 (re-release) |
美國 | 2003年12月25日 (re-release) |
中國香港 | 2004年2月5日 (re-release) |
墨西哥 | 2004年3月4日 (Muestra Internacional de Cine) |
智利 | 2004年5月7日 (re-release) |
丹麥 | 2004年5月19日 (re-release) |
捷克 | 2005年1月13日 (re-release) |
德國 | 2005年6月2日 (re-release) |
斯洛伐克 | 2005年9月15日 (re-release) |
挪威 | 2006年4月16日 (re-release) |
希臘 | 2010年10月3日 (Silent Film Festival) |
日本 | 2011年10月12日 (Kawasaki Shinyuri Film Festival) |
波蘭 | 2013年6月5日 (re-release) |
荷蘭 | 2013年12月19日 (restored version) |
中國大陸 | 2021年7月 |
摩登時代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Charles Chaplin Productions[美國] | 聯美電影公司[美國](1936) (USA) (theatrical) (as United Artists Corp.) |
Dr. Hauser amp Company(1936) (Austria) (theatrical) | |
Tobis-Filmverleih GmbH[德國](1936) (Germany) (theatrical) | |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Ltd.[英國](1936) (UK) (theatrical) | |
United Artists[法國](1936) (France) (theatrical) (as Les Artistes Associés S.A.) |
時間 | 獎項 | 獲獎方 |
---|---|---|
2007年 | 影史最偉大電影的第78名 | 《摩登時代》 |
有人說《城市之光》是卓別林最後一部無聲電影,但我依然認為這部《摩登時代》才是卓別林默片時代最後的收尾之作。現在回顧《摩登時代》的拍攝年代,我們不得不佩服卓別林的強大。此部影片攝製於1935年,這時好萊塢已經是有聲電影的天下,無聲電影已經瀕臨退出歷史舞台的邊緣,而局部彩色片也在這一年誕生,這是一個電影攝製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但很多人總是固守著一些東西不肯放棄,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古板!正如音樂屆的恩雅一般,卓別林就用他的《摩登時代》向我們證明了這種堅持的偉大。卓別林始終認為肢體語言的表現才是電影藝術的真正的精髓,而這一理念在現今電影技術大爆炸的今天依然極具指導意義。在卓別林的堅持下《摩登時代》正如傳統無聲電影一樣屏蔽了對白,只留下少許音響和背景人聲,而它也證明,經典不會因為形式而失去它的色彩。
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