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己

齊己

齊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號衡岳沙門,湖南長沙寧鄉縣塔祖鄉人,唐朝晚期著名詩僧。齊己的一生經歷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個朝代。

生平簡介


齊己(約860~約937)唐詩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陽(今屬湖南寧鄉)人。齊己的一生經歷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個朝代。
864年,齊己出生於湖南長沙寧鄉大溈山同慶寺的一個佃戶家庭,家境貧寒。6歲多就和其他佃戶家庭的孩子一起為寺廟放牛,一邊放牛時一邊學習、作詩,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寫詩,而且詩句語出天然,同慶寺的和尚們為寺廟聲譽,便勸說齊己出家為僧,拜荊南宗教領袖仰山大師慧寂為師傅。
齊己出家后,更加熱愛寫詩。成年後,齊己出外遊學,雲遊期間曾自號“衡岳沙彌”。登岳陽,望洞庭,又過長安,遍覽終南山、華山等風景名勝,還到過江西等地。這段遊學生活豐富了他的寫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遊歷時寫的。
齊己雲遊天下的時候,曾拿他的詩作《早梅》向詩人鄭谷請教。詩句是:“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猶應律,先發映春台”。鄭谷閱讀後,笑著說:“數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齊己聽后,對鄭谷肅然起敬,頂地膜拜。此後,人們便稱鄭谷為齊己的“一字之師”。
齊己遊歷天下回到長沙時,他的名聲已經顯赫天下,湖南節帥幕府中的詩人徐東野曾評價他說:“我輩所作,皆拘於一途,非所謂通方之士。若齊己,才高思遠,無所不通,殆難及矣”。
921年,齊己在去四川途中路過荊州,被荊州節帥高季興挽留,安置在龍興寺,並任命為僧正。齊己在荊州,雖然月俸豐厚,但是他並不喜好錢財,於是寫作了《渚宮莫問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潔志向。齊己在荊州期間寫了許多詩,76歲的齊己圓寂於江陵。死後以《白蓮集》傳於世。

社會地位


齊己雖皈依佛門,卻鍾情吟詠,詩風古雅,格調清和,為唐末著名詩僧,歷代詩人和詩評家多有讚譽。五律《登祝融峰》,王夫之評為“南嶽諸作,此空其群”。與貫休、皎然、尚顏等齊名,其傳世作品數量居四僧之首。又與鄭谷、曹松、沈彬、廖凝、徐仲雅等當時名士結為方外詩友,時相唱和。嘗以《早梅》詩謁鄭谷,谷改其“昨夜數枝開”為“昨夜一枝開”,遂拜谷為“一字師”。時人以其詩作高產且多佳作,又因他頸上有一癰瘤,戲謂之“此詩囊是也” 。

著作


著有《白蓮集》十卷、詩論《風騷指格》一卷傳於後世。《全唐詩》收錄了其詩作800餘首,數量僅次於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由齊己的學生西文輯印行世的《白蓮集》,共收詩歌809首,以雕版刻印於938年(後晉天福三年),比我國現存最早的雕版書唐代《金剛經》僅遲70年。所以它是至今已知的湖南文人詩文集中最早的雕版書。今人王秀林編有《齊己詩集校注》。

作品欣賞


【過西塞山】
空江平野流,風島葦颼颼。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終日高雲里,身依片石休。
【喻吟】
日用是何專,吟疲即坐禪。此生還可喜,餘事不相便。
頭白無邪里,魂清有象先。江花與芳草,莫染我情田。
【宜春江上寄仰山長老二首】
水隔孤城城隔山,水邊時望憶師閑。清泉白日中峰上,
落日半空棲鳥還。雲影觸衣分朵朵,雨聲吹磬散潺潺。
傳心莫學羅浮去,後輩思量待扣關。
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殘陽濕郡樓。絕頂有人經劫在,
浮生無客暫時游。窗開萬壑春泉亂,塔鎖孤燈萬木稠。
欲為吾師拂衣去,白雲紅葉又新秋。

歷代評論


詩為儒者禪,此格的惟仙。古雅如周頌,清和甚舜弦。(唐·尚顏《讀齊己上人集》)
(己)至宜春,投詩鄭都官云:“自封修葯院,別下著僧床。”谷曰:“善則善矣,一字未安。”經數日,來曰:…別掃’如何?”谷嘉賞,結為詩友。曹松、方干,皆己良契。
性放逸,不滯土木形骸,頗任琴樽之好。嘗撰《玄機分別要覽》一卷,摭古人詩聯,以類分次,仍別風、賦、比、興、雅、頌。又撰《詩格》一卷。又與鄭谷、黃損等共定用韻,為葫蘆、轆轤、進退等格,並其《白蓮集》十卷,今傳。(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九)
齊己詩清潤平淡,亦復高遠冷峭,一經都官點化,《白蓮》一集,駕出《雲台》之上,可謂智過其師。(明·胡震亨《唐音癸簽》卷八)
齊己《劍客》詩,傑作也。“夜來何處火,燒出古人冢”,非晚唐人無此詩思。(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二)
唐釋齊己作《風騷旨格》,六詩、六義、十體、十勢、二十式、四十門、六斷、三格,皆系以詩,不減司空表聖。獨是“十勢”立名最惡,宛然少年棍譜,暇日當為易去乃妙。(清·薛雪《一瓢詩話》)
唐詩僧以齊己為第一。(清·紀昀)
唐代緇流能詩者眾。其有集傳於今者,惟皎然、貫休及齊己。皎然清而弱。貫休豪而粗。齊己七言律詩不出當時之習。及七言古詩以盧仝、馬異之體縮為短章,詰屈聱牙,尤不足取。惟五言律詩居全集十分之六。雖頗沿武功一派,而風格獨遒。如《劍客》、《聽琴》、《祝融峰》諸篇,猶有大曆以還遺意。其絕句中《庚午年十五夜對月》詩曰:“海澄空碧正團圞,吟想元宗此夜寒。玉兔有情應記得,西邊不見舊長安。”惓惓故君,尤非他釋子所及。宜其與司空圖相契矣。(《四庫總目提要》卷一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