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6條詞條名為姜濤的結果 展開

姜濤

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

姜濤,男,1976年10月生,河南南陽人,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刑法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並對法理學具有一定的研究興趣。

個人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1995年9月-1999年7月四川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
2002年9月-2005年7月四川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
2008年9月-2011年7月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

工作經歷

曾掛職於鎮江市人民檢察院,擔任研究室副主任。
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領域
刑法立法、刑法解釋、刑法法理、勞動刑法、經濟刑法、刑事政策、量刑理論、法教義學等。
主要項目
1.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反腐敗國家立法研究(18VSJ103),60萬,首席專家。
2.國家社科重點項目:刑法體系的合憲性控制研究(17AFX018),35萬,負責人。
3.國家社科青年項目:《刑事政策制約刑法解釋的理論建構與制度實踐研究》(13CFX045),2013-2015,18萬,負責人。
4.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實施機制研究》,2009-2012,8萬,負責人。
5.江蘇省社科項目:《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的法律創新問題研究》(12DDB03),2012-2014,3萬,負責人。
6.中國法學會項目:《后權威時代刑法解釋理論的新拓展》(CLS(2013)D174),2013-2014,3萬,負責人。
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勞動法治視域下的勞動刑法研究》,2009-2013,5萬,負責人。
8.最高人民檢察院一般項目:《死刑案件的檢察監督研究》(GJ2013C27),2013-2014,2萬,負責人。
9.最高人民法院一般項目:《人民法院規範量刑的路徑與方法研究》,2014-2015,2萬,負責人。
10.中國法學會一般項目:《刑法修正的理論模型與制度實踐研究》,2015-2016,5萬,負責人。
11.司法部科研項目:《刑法解釋的基本原理研究》,2014-2016,5萬,負責人。
12.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高等院校法學實踐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2017JSJG196),2017-2019,1萬,負責人。
13.2018年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基於高層次人才複合觀的法律碩士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GLX18_109),2018-2019,2萬,負責人。
著作與教材
獨著:《刑法解釋的基本原理》,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獨著:《勞動刑法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獨著:《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實施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獨著:《走向知識化的法學理論——一個部門法學者的法理致思》,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第二作者:《死刑案件檢察監督》,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主編:《憲法與部門法現代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主編:《刑法總論入門筆記》,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主編:《刑法分論入門筆記》,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主編:《刑法案例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副主編:《金融詐騙罪立案追訴標準與司法認定實務》,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副主編:《當代中國的法治現代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參編:《判例刑法學》(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二)16刊論文(全部獨著)
1.《社會風險的刑法調控及其模式改造》《中國社會科學》2019年第7期。
2.《科研人員的刑法定位——從憲法教義學視域的思考》《中國法學》2017年第1期。
3.《立法阻卻事由的理論界定與制度前景》《中國法學》2015年第2期。
4.《正當防衛限度判斷的適用難題與改進方案》《中國法學》2019年第2期。
5.《網路型詐騙罪的擬制處分行為》《中外法學》2019年第3期。
6.《基於明確性原則的刑法解釋研究》《政法論壇》2019年第3期。
7.《抽象危險犯中刑、行交叉難題的破解——路徑轉換與立法創新》《法商研究》2019年第3期。
8.《從定罪免刑到免刑免罪:論刑罰對犯罪認定的制約》《政治與法律》2019年第4期。
9.《“交通肇事後逃逸加重處罰”的合憲性思考》《比較法研究》2019年第2期。
10.《刑法中國家工作人員定義的個別化解釋》《清華法學》2019年第1期。
11.《行為不法與責任阻卻:“於歡案”的刑法教義學解答》《法律科學》2019年第1期。
12.《立法事實論:為刑事立法科學化探索未來》《法制與社會發展》2018年第1期。
13.《在契約與功能之間:刑法體系的合憲性控制》《比較法研究》2018年第2期。
14.《刑法中的犯罪合作模式及其適用範圍》《政治與法律》2018年第2期。
15.《法治中國建設的社會主義立場》《法律科學》2017年第1期。
16.《貪污賄賂犯罪之量刑標準的再界定》《比較法研究》2017年第1期。
17.《刑法如何面對家庭秩序》《政法論壇》2017年第3期。
18.《貪污受賄犯罪的法定刑應當區分》《政治與法律》2016年第10期。
19.《經濟新常態與經濟刑法體系創新》《法學》2016年第7期。
20.《基於主體間性分析範式的刑法實質解釋》《比較法研究》2015年第1期。
21.《廢除行賄罪之思考》《法商研究》2015年第3期。
22.《規範保護目的學理詮釋與解釋實踐》,載《法學評論》2015年第6期。
23.《法秩序一致性與合憲性解釋的實體性論證》,載《環球法律評論》2015年第2期。
24.《死緩限制減刑適用中的“民間矛盾”——從首批刑法指導案例切入》《政治與法律》2015年第4期。
25.《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一個中國問題的思索》《政法論壇》2015年第6期。
26.《唐律中的量刑制度及其歷史價值》《法學家》2014年第3期。
27.《道德話語系統與壓力型司法的路徑選擇》《法律科學》2014年第6期。
28.《責任主義與量刑規則量刑原理的雙重體系建構》《政治與法律》2014年第3期。
29.《後果考察與刑法目的解釋》《政法論壇》2014年第4期。
30.《追尋理性的罪刑關係把比例原則植入刑法理論》《法律科學》2013年第1期。
31.《人之圖像與刑法實質解釋》《政法論壇》2013年第3期。
32.《中國刑法現代化的未來圖景》《環球法律評論》2013年第3期。
33.《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限縮適用新路徑:以欺詐和高風險為標準》《政治與法律》2013年第8期。
34.《量刑公正與刑法目的解釋》《法學家》2012年第5期。
35.《集體勞資爭議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關係》《環球法律評論》2012年第5期。
36.《集體勞資爭議中警察權介入的刑法問題》《法學》2012年第6期。
37.《論後果考察理論在刑事立法中的適用》《法商研究》2012年第5期。
38.《社會管理創新與經濟刑法雙重體系建構》《政治與法律》2012年第6期。
39.《勞動法治視域下勞動刑法制度建構的理論邏輯》《法制與社會發展》2011年第2期。
40.《認真對待法學通說》《中外法學》2011年第5期。
41.《無直接被害人犯罪的非犯罪化研究》《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
42.《批判中求可能對量刑反制定罪論的法理分析》《政治與法律》2011年第10期。
43.《從李昌奎案檢討數罪併罰制度在死緩案件中的適用》《法學》2011年第8期。
44.《社會資本理論的入徑及對刑事政策實施的意義》《政法論壇》2010年第5期。
45.《刑法中的聚眾淫亂罪該向何處去》《法學》2010年第6期。
46.《風險社會下經濟刑法的現代轉型》《現代法學》2010年第4期。
47.《中國法學知識譜系建構的主題詞》《法律科學》2010年第5期。
48.《勞動刑法研究三題》《法學評論》2010年第3期。
49.《勞動刑法西方經驗與中國建構》《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2期。
50.《法學通說的文明與法學通說的選擇》《法律科學》2009年第3期。
51.《強制性抑或誘惑性中國廢除死刑的路向分析》《法制與社會發展》2008第2期。
52.《刑事政策的實施機制研究》《法商研究》2008年第3期。
53.《商業賄賂犯罪治理話語中的法理研究》《政法論壇》2008年第3期。
54.《勞動刑法概念框架與立論基礎》《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10期。
55.《法律發展與法律知識化》《法律科學》2008年第2期。
56.《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制度基礎與價值邊界》《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57.《全球化時代中國廢除死刑的發展路徑》《環球法律評論》2007年第3期。
58.《政治哲學視野中恢復性司法論的中國訴求》《政治與法律》2007年第5期。
59.《我國退贓制度之審視與重構》《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
60.《刑事政策的理性架構——以法治為背景的思考》《現代法學》2006年第4期。
(三)其他論文
在《倫理學研究》《中國刑事法雜誌》《當代法學》《東方法學》《華東政法大學學報》《江海學刊》等雜誌發表CSSCI來源期刊論文100餘篇,在《人民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人民法院報》《南方周日》等發表報刊論文30餘篇。

社會活動


江蘇省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
江蘇省港澳台法律研究會副會長。
江蘇省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
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會理事。
中國海峽兩岸關係法學會理事。
南京市反邪教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一帶一路”法治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南陽市市委、市政府、鎮江市市政府等高級法律顧問。
江蘇省監獄管理局執法特邀監督員。
鎮江市仲裁委仲裁員,鎮江市檢察院、常州市武進區檢察院等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政法論壇》《法律科學》《法學評論》《環球法律評論》《法制與社會發展》等雜誌外審專家。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獲獎作品頒發機構
2015年第二屆董必武優秀青年法學成果一等獎《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實施機制研究》
2020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社會風險的刑法調控及其模式改造》江蘇省
2018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科研人員的刑法定位:從憲法教義學視角的思考》江蘇省
2016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刑法立法阻卻事由的理論界定與制度實踐》江蘇省
2014年檢察理論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檢察一體化目的論》最高人民檢察院
2016年檢察理論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一個中國問題的思索》最高人民檢察院
2017年檢察理論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庭審中心主義視域下的檢察制度改革》最高人民檢察院
2017年第五屆中國法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實施機制研究》
2018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死刑案件的檢察監督》江蘇省
2016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勞動刑法制度研究》江蘇省
2018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科研人員的刑法定位:從憲法教義學視角的思考》江蘇省
2019年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2020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20年國家“重大人才計劃”青年學者
2012年“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
2016年“333工程”科技領軍人才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
2017年“社科青年英才”培養計劃江蘇省
2016年十大青年法學家江蘇省
2016年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
2015年“2012-2016年度”人大複印資料重要轉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