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天瑜

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

馮天瑜,男,1942年出生,湖北紅安人,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專門史中國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1994年任武漢大學教授。

社會活動


兼任湖北省地方志副總纂,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以及985“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現代轉型”創新基地負責人,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實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及武漢市地方志副總纂。

主要成就


教學成就

主要課程
《中西日互動間的漢字文化》 《中華元典精神研究》《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兩極評斷》。

科研成就

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討中國文化史框架構築和明清文化史。
主要貢獻
研究工作中沿著微觀辨析與宏觀把握相結合,義理、考據、辭章三者相濟的理路,就中國文化生態、中國文化特質、中外文化互動等論題進行考究,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百篇,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論》、《中國文化史斷想》、《中華文化史》(合著)、《中華元典精神》諸書。
提出並論證“文化生態”說、“文化元典”說,得到學界充分肯任和大量採用,被前輩學者譽為探討中國文化的“重要貢獻”,認為表現出系統史學的魅力,是對中國文化史研究的一種理論建構。
近10餘年來,著重研究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發掘中國文化近代轉換的自身資源和內在動力,注重探討中西文化互動在中國文化近代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並注目於從概念的古今轉換、中外對接考察文化近代轉型,代表作為《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張之洞評傳》、《新語探源》、《“封建”考論》等。
論著曾獲中國圖書獎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湖北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多種成果譯為英文、日文、西班牙文、韓文出版或發表。多年來為建立和發展武漢大學中國文化史學科做出了突出貢獻。
馮天瑜
馮天瑜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參與構建現代學術意義的文化學及中國文化史學,沿著微觀辨析與宏觀把握相結合,義理、考據、辭章三者相濟的理路,致力中國文化生態、中國文化特質、中外文化互動等論題探討,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出版《明清文化史散論》、《中國文化史斷想》、《中華文化史》(合著)諸書。
從微觀、中觀課題入手,致力中國文化近代轉型研究,揚棄外因論的“衝擊—反應”模式,考析中國文化近代轉換的自身資源和內在動力,《辛亥武昌首義史》(合著)、《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為其結集;《張之洞評傳》考辨“中體西用”模式在中國文化近代轉型間的思想張力及其限定性;《中華元典精神》提出“元典”概念及螺旋式上升的“文化重演律”,為學術界肯認與採用。發掘異邦史料,進行中—西—日近代史比較,《“千歲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國觀察》為其結集。開展“歷史文化語義學”探討,《新語探源》、《“封建”考論》從概念古今轉換、中外對接考察文化近代轉型。
多種論著譯為英文、日文、西班牙文、韓文。先後組建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985“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現代轉型”創新基地,“中心”已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文化研究機構。
此外,他還被認為是“漢水文化”研究的開創者之一。
馮天瑜作品
馮天瑜作品
1992年劍橋國際傳記中心頒發“世界著名知識分子”證書。1998年至1999年在日本愛知大學中國學部任兼職教授。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及湖北地方史研究,著有《中華文化史》、《中華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論》、《張之洞評傳》、《辛亥武昌首義史》等書,曾獲中國圖書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湖北省政府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近年側重探討中國文化近代轉型、中日近代文化交互關係。1998年至2001年三年在日本講學,著有《千歲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國觀察》(商務印書館2001年10月)。
目前正主持的教育部社會重點項目“明中葉至清中葉中國文化近代性研究”;從事“中、日、西文化互動與近代術語形成”研究,擬以術語為切入口,探討近代中國與歐美、日本間文化複雜的三邊互動關係,從文化傳播學和文化發生學角度,考察中國近代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著作
1、《元典:文本與闡釋》,台灣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2、《中國文化史綱》,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年8月
3、《人文論衡》,武漢出版社,1997年4月
4、《中國文化史斷想》,華中理工大學,1998年3月第2 版
5、《元典:文本與闡釋》,台灣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6、《明清文化史散論》,華中理工大學,1998年3月第二版
7、《中華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再版,列入《希望工程叢書》
台灣桂冠圖書公司馬1993年5月
8、《月華集》,中國顯赫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9、《千歲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國觀察》,商務印書館2001年10月
10、《新語探源》,中華書局,2004年
11、《中華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12、《張之洞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13、《中華文化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
14、《繪畫中華文明史》,(策劃,撰文),湖北教育出版1995年11月
15、《中國學術流——論著輯要》,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
16、《<勸學篇。勸學篇書後>點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17、《中華開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18、《文明的可持續發展之道——東亞智慧的歷史啟示》,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論文
1、《中國前資本主義社會研究的三個問題》,《天津社會科學》1990年第一4期,《新華文摘》轉載
2、《張之洞從清流派的“開眼看世界”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3、《試論道咸間經世派的“開眼看世界” 》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
4、《原典精神與近代化運動》,《中國文化總字》第6期
5、《經史同異論》,《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3期
6、《“變異”與“不易”的二律背反——洋務派“變法”觀芻議》,《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7、《“敬祖”與“重史” 》,《江漢論壇》,1993年第8期
8、《從憂患意識到近代救亡思潮》,《歷史研究》1994年第2期
9、《近代民主主義的民族文化淵源》,《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 期
10、《中國文化人的三個發展階段》,《中國文化研究》1995年春之卷,《新華文摘》轉載
11、《“元典之樹”何以常青》,《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孫中山對中國傳統倫理的現代詮釋》,《光明日報》1995年6月12日 《史林》82期
12、《釐清概念——以“封建”和“形而上學”為例》,《江漢論壇》,1994年第9期
13、《日本“中國學”的啟示》,《江漢論壇》,1996年第10期
14、《發明發現——創造性思維的奇葩》,《武漢大學學報》1996年第1 期
15、《梁啟超對近代中國“文化重演”現象的詮釋》,《學術月刊》1996年5月
16、《略論中西人文精神》,《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又被譯成英文在英文版《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3期上發表,The Humanist spirit in China and the West ,Feng Tianyu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年第3期.
17、《東亞整體觀的現代意義》,《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第1期
18、《對東亞智慧的現世意義應持平允態度》,《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
19、《可持續發展的哲理之源》,《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20、《中國文化史分期芻議》(與楊華合作),《學術月刊》,1998年第3期
21、《戊戌變法成敗論》,《開放時代》,1998年第3期
22、《東亞智慧與可持續發展》,《文史哲》,1998年第4期
23、《張之洞與戊戌維新》,《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4、《洋務派的經世觀念》,《武漢交通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2 期
25、《日本幕府使團所見1862年之上海》,《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6、《習史偶得(二則)》,《史學月刊》,1999年第3期
27、《《新青年》民主訴求之特色》,《北京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28、《日本幕府使團對太平戰事的探察》,《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
29、《“千歲丸”──日本鎖國二百年後使清第一船》,《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0、《日本幕末“開國”與遣使上海》,《武漢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31、《同治元年日本人上海所見“華洋會剿”》,《學術月刊》,2000年第8期
32、《日本使團對清末上海社情的觀察》,《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33、《孫中山何時以“革命黨”自命》,《湖北社會科學》,2001年第10期
34、《誰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湖北檔案》,2001年第10期
35、《《近代名人墨跡——馮永軒藏品》卷首語》,《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
36、《“革命”、“共和”:清民之際政治中堅概念的形成》,《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37、《中國文化的地域性展開》,《江漢論壇》,2002年第1 期
38、《同治元年日本人對上海社情的觀察》,《學術月刊》,2002年第1期
39、《瑤族研究新突破——評宮哲兵的《千家峒運動與瑤族發祥地》》,《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40、《《人口革命論》序言》,《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41、《武漢早期現代化芻議》,《湖北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
42、《中、日、西語彙互動與近代新術語形成》(與鄧新華合作),《浙江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
43、《分宗別源》,《書屋》,2002年第5期
44、《評大型歷史影集《辛亥革命大寫真》》,《中國圖書評論》,2002年第6期
45、《經濟·社會·自由:近代漢字術語考釋》,《江海學刊》,2003年第1期
46、《漢譯佛教詞語的確立》,《湖北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47、《漢字文化圈論略》,《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2期
48、《明清之際西學與中國學術近代轉型》,《江漢論壇》,2003年第3期
49、《利瑪竇創譯西洋術語及其引發的文化論爭》,《深圳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50、《文化自覺與中華智慧》,《文史哲》,2003年第3期
51、《近代學人對新詞語輸入的反應》,《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52、《漢字文化對日本的深廣影響》,《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53、《晚明西學譯詞的文化轉型意義——以“腦囊”、“幾何”、“地球”、“契丹即中國”為例》,《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54、《中日兩國對印度佛教術語的吸納》,《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55、《中日漢字文化的互動歷程》,《學術月刊》, 2003年第12期
56、《先哲啟示與可持續發展之道》,《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57、《“漢字文化圈”芻議》,《吉首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58、《“世界遺產”:不可再生的瑰寶》,《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59、《近代新語的歷史功能與當代啟示》,《鄂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60、《《瀛環志略》創製新語的貢獻》,《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61、《略談鄂東大師級人物產生的時代背景》,《鄂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62、《近代漢字術語創製的兩種類型——以"科學"、"哲學"為例》,《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4年第4期
63、《晚清入華新教傳教士譯業述評》,《史學月刊》,2004年第8期
64、《清末民初國人對新語入華的反應》,《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8期
65、《僑詞來歸與近代中日文化互動——以“衛生”“物理”“小說”為例》,《武漢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66、《關於《"千歲丸"上海行》的中、西、日紀年轉換等問題的說明》,《中國圖書評論》,2005年第2期
67、《史學術語“封建”誤植考辨》,《學術月刊》,2005年第3期
68、《學術乃天下公器——答沈國威君》,《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第4期
69、《“經濟”辨析》(上),《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70、《五四時期陳獨秀“反封建”命題評析》,《江漢論壇》,2005年第11期
其它期刊發表論文
1、《民族先祖,文化英雄——炎黃文化與現代文明》,武漢出版社,1993年
2、《地理環境與人文因素的雙向同構》,《中西哲學與文化》第1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3、《〈明夷待訪錄〉:“復古表象背後的“新變” 》,《社會科學輯刊》,1993年第2期,
4、《從“華夷之變”到近代民族主義》,湖北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5、《湖北何以成為辛亥首義之區》,《江漢論壇》,1980年第4期,增補稿收入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在各地》,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
6、《辛亥武昌義史事考辨五則》,台灣《湖北文獻》第95期,1990年4月10日
7、《張之洞與湖北教育》,台灣《湖北文獻》第96期,
8、《清末民初先進中國人的“封建”觀》,載《中國近代史論集》,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
海外發表論文
1、《民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與近代民主主義的結合點》,美國夏威夷大學論文集〈英文〉收入
2、《從明清之際早期啟蒙文化到近代新學》,日本《九洲國際大學論文集》〈日文〉通卷107號
3、《道咸間的經世實學》,《日本實學史研究》〈日文〉收入,日本思文閣下1991年3月出版
4、《“文明衝突決定論”辨析》,香港《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4年春季卷
5、《張之洞與戊戌維新》〈日文〉,日本《中國21》1998年《戊戌變法與中國現代化專號》
6、《中國語、日本語、西洋語間の相互傳播と翻譯間的“經濟”概念の變遷》,發表於日本京都《日本研究》第31集,平成17年10月出版

獲得榮譽


時間獲獎全稱具體獎項頒獎機構
2010年11月16日首批荊楚社科名家荊楚社科名家中共湖北省
中國圖書獎圖書獎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成果獎
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成果獎
1992年世界著名知識分子劍橋國際傳記中心
1986年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青年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