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全

天津萬全集團公司創始人

劉萬全,土生土長的庄稼人,外表憨厚,寡言少語,但他心靈手巧,遇事愛琢磨,有鑽勁,人稱“劉萬能”。

人物簡介


天津萬全集團公司,是大邱庄四大集團之一,它是唯一一個以創業者名字命名的公司。劉萬全,大邱庄最早的創業者,建立了大邱庄第一個工廠--冷軋帶鋼廠,它是大邱庄所有企業的母廠、發家廠、功勛廠。劉萬全被譽為大邱庄發家致富的功臣。
1963年,特大洪水過後,為了支援生產自救,上級政府撥給村裡一台變壓器和一台電動機,劉萬全帶領幾個人,用東拼西湊借來的錢,從唐官屯買回一台小型磨面機,靠著這3台小機器,建起了大邱庄歷史上第一項副業生產--電磨房。到年底,累計收入達1.7萬元。
1966年,他們從天津廢品回收站買回一碎煤機,建起粉碎廠,從事瓷土粉碎業務,當年創收3.5萬元。1967年,又買回夾板錘,給鄉鎮企業局干加工,鍛制鋼球,銷往礦山。1969年,開始從天津有色金屬加工廠購進煉銅剩下的廢渣,經過粉碎,篩淘銅粉
一個個項目的上馬投產,增強了大邱庄的經濟實力,充實著大邱庄的公共積累。1973年,購制了大邱庄第一台20馬力的拖拉機,而後,陸續添置了55馬力拖拉機,130汽車,75馬力拖拉機。1975年,劉萬全又自製制坯機,建起大邱庄磚瓦廠。特別是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他先後自行試製了開溝機、化肥樓、平地機、鬆土機、播種機等農機具,給大邱庄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新的發展。
1977年,村黨支部決定:劉萬全專搞工副業,負責全村的工業生產。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在天津鋼廠工作過的劉萬明和劉萬全商議,建冷軋帶鋼廠。村支部同意他們的想法,並從大隊公共積累中拿出5萬元支持他們建廠。然後,他們東借西借,靠鄉親們集資,籌集了10萬元,從天津買來3台淘汰下來的冷軋機,用村裡最好的馬車拉回來。廠房是破的,設備是舊的,技術是土的,材料是人家不用的邊角下料,沒有原料供應,沒有銷售渠道,廠長劉萬全、業務員劉萬明,帶著幾個有點文化的社員,不分白天黑夜苦幹實幹,齊心協力,經過2個月的試軋,產品終於合格。1978年10月,大邱庄第一個工業企業--冷軋帶鋼廠正式投產。頭頂高梁花子的農民能軋出帶鋼,此事震驚了大邱庄,震驚了靜海縣!而後,他們為天津金屬材料廠進行來料加工,當年收回投資,除還清鄉親們的集資款外,還有17萬元盈利。他們先後自製了淬火機、裁剪機,並用3萬元的資金、45天的時間自製了一台龍門吊車,就是這台龍門吊在冷軋帶鋼廠用了10多年。
初戰告捷,不但壯了大家的膽,而且使人們看到在自己的土窩窩裡確有“土財神”。劉萬全更是熱情高漲,他和幾個會鐵工活的農民,修復、自製了18台軋鋼機,16台打包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1979年,加工鋼鐵收入60萬元;1980年,加工收入達120萬元。連續幾年,他們靠著拼勁和闖勁,使用全國近20家冶金企業的殘次料和邊角余料,生產社會急需的短線產品,利潤率達到天津市同類廠家的最高水平。首鋼到大邱庄帶鋼廠洽談業務,要求定貨1000噸鋼板。軋這種鋼板,需要改裝機器,或是重新購制設備,但劉萬全同意按時給他們完成這1000噸的任務,劉萬全說:“我們的設備不是很好,但是生產的產品保證好”。他們就是靠信譽和質量,贏得了市場。
1983年,劉萬全購置了高頻焊管機及其配套設備,擴大生產渠道,當年投產,當年獲利570萬元;1984年,又組建了水泥製品廠、鍛件廠;1985年,組建異型銅材廠、新型鋼門廠、鋼絲床廠;1986年,組建電焊條廠、康樂吸管廠、合頁廠、制釘廠,全年實現產值4760萬元。
1987年,為適應經濟的發展,成立了以劉萬全的名子命名的萬全工業公司,公司下屬7個大廠、28個分廠,產品主要以黑色有色金屬軋延為主,行銷全國各地,部分產品曾多次榮獲農業部、天津市優秀產品獎。
劉萬全這個創業者無休止地創建著一個又一個新的企業,鑄造一個又一個豐碑。1990年,萬全工業公司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609億元,實現利潤2826.4萬元。正當萬全公司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也就是1990年底,劉萬全由於積勞成疾,離開了他心愛的公司,在家養病,基本上不再過問公司的事務,並經常在天津住院治療。按他的話說:也藉此機會,鍛煉一下年輕人。
1993年,已經改建的天津萬全集團公司發生“命案”,公司20多名骨幹人員被收審,一些人被判刑,其中包括劉萬全的二兒子。
“萬全公司還行不行”?“公司是不是要跨”?……群龍無首,人心煥散;一些老客戶開始懷疑了,銀行害怕了;大邱庄人更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躺在病床的劉萬全聽著前來看望他的老幹部、老黨員們的介紹,痛心疾首。十幾年慘淡經營,竭心儘力營造出的萬全集團,難道就這樣毀於一旦了,劉萬全老淚橫流。公司現在怎樣?誰來收拾這個殘局?一位老黨員望著身體虛弱的劉萬全說:“只有你來壓住陣腳、親自出馬了”。劉萬全望著幾雙期盼的眼神,毅然坐起,“走,現在就回去。死,也要死在大邱庄,死在萬全公司”。
那是怎樣的一段歲月啊!用劉萬全的話談,那段時間比開始創業的時候都難。首先是摸情況,聚攏人心,一批批的談話,一批批地做思想工作,整整三天三夜沒合眼;然後是選拔人才,從剩下的業務人員中,排選能夠擔任管理工作的人員;最後就是“賣老臉”,劉萬全四處奔走,八方求援,使停產的工廠陸續正常運轉,工人的工資按時發放。短短半年的時間,劉萬全以他的人品、聲望和大智大勇,創造了奇迹,使萬全集團公司人心團聚,元氣回升。1993年,逆境中的萬全集團公司完成產值10.4億元,利潤8895萬元,比1992年都有提高。
1994年2月,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聶壁初來到萬全集團,在視察完企業、聽取了劉萬全的彙報后,對眼前的這位老人肅然起敬。萬全老人的眼角濕潤了,一份理解,一份支持,一份關心,還有什麼比這讓他更激動,更興奮的呢。
靠著這種赤誠,劉萬全贏得了人們的尊敬;靠著這份執著,劉萬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1994年,萬全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0.3億元,實現利潤1.02億元。面對萬全集團公司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年愈花甲的劉萬全感慨萬千,但當他談到集團今後的發展時,又精神振奮。是啊,劉萬全永不滿足,萬全集團永不滿足。老當益壯的劉萬全又為公司制定了“不斷優化產品,不斷優化管理,不斷優化配套,不斷優化設備,不斷優化職工素質”的長遠方針;樹立“大市場、大流通、大思維、大經濟、大效益”的宏觀思想,帶領著萬全集團的全體員工進行著第二次創業。
1995年,萬全集團公司固定資產投資1.3億元,鍍鋅、印鐵、滲鋁等一個個組建、擴建、合資項目紛紛上馬,並實行當年投資,當年投產。年底,實現產值14.1億元,利潤1.2億元。1997年,年近70歲的劉萬全因身體原因,不得不辭去了公司所有職務,退休在家,頤養天年。
1998年9月29日,奮鬥一生的劉萬全在家病逝,離開了萬全集團公司,離開了大邱庄,離開了和他朝夕相處,共同創業,共同生活的父老鄉親。人們悲痛萬分,目送著這位大邱庄的創業者,大邱庄的功臣。
人們怎能忘記,大邱庄的第一個副業--電磨坊,那裡留下了劉萬全開始創業的足跡,為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披星而出,戴月而歸,一心撲在他所乾的事業上,給大邱庄創造了多少財富。
人們不會忘記,劉萬全為鄉親們辦了多少好事。他心眼好,人緣好,講義氣,實實在在,鄉親們有了難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寧肯自己吃糠咽菜,把僅有的一點糧食借給別人;把自己準備蓋房用的鋼筋,送給鄰居;出差時,為鄉親們尋醫問葯……“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別人,盡量少給別人添麻煩”,這是劉萬全的人生信條。
人們更不會忘記,危難時刻,劉萬全挺身而出,力挽狂瀾,靠著他的人格魅力和他的赤誠,使萬全集團公司經歷了風雨的洗禮,在變幻莫測的市場風雲中,獨領風騷。
如今他去了,但萬全的精神還在,萬全的事業還在。在名揚中國的大邱庄這片活土上,萬全集團公司正以新的姿態奔向更加輝煌的二十一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