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路鄉

正路鄉

正路鄉位於甘肅省景泰縣西南部,東鄰喜泉鎮,西連天祝縣,南接永登皋蘭兩縣,北倚老虎山。鄉政府所在地離縣城65公里,距省城蘭州約90公里,省道201線和景(泰)天(祝)公路途經11個村。

簡介


正路鄉風景
正路鄉風景
截止2005年,鄉政府現轄16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61個村民小組,共4548戶,19619人,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土、回、藏族。鄉治正路村。正路鄉總耕地面積10.4萬畝,主要為旱地及少部分井泉灌,其中旱砂田7.3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73%,旱土地24690畝,是景泰唯一的純山區鄉鎮。

基本概況


正路鄉總面積642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區在海拔2400米以上,大陸性氣候,屬二陰山區,年均氣溫3.5℃,無霜期120天,年降雨量90—210mm,大多集中在7、8、9三個月,年蒸發量3000mm左右由於地形、氣候特徵,霜凍、冰雹頻繁,對農作物危害極大。農作物以春小麥為主兼種豌豆、扁豆、青稞、洋芋、油菜籽、胡麻等作物。現有耕地10.31萬畝,其中砂田7.3萬畝,水澆地6355畝。2000年,農業總產值達704.11萬元,比1990年增長36.8%;糧食總產量421.9萬千克,比1990年增長33.83%;農民人均純收入1610元,比1990年增長4.75倍;財政收入84.4萬元,比1990年增長4.24倍;工農業總產值2361.11萬元,比1990年增長1.97倍。

特有資源


1、正路鄉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礦產資源有金、銅、蛇紋岩、石灰石、石膏和煤。銅儲量最大,主要分佈在大麥場、圍昌溝等地。壽鹿山北麓多產藥材,主要有,其中香獐子和狐狸屬國家保護動物。
2、正路鄉牧業資源得天獨厚,北部各村毗鄰老虎山,天然草場面積471455畝,其中草甸草場31692畝,草原草場281353畝,荒漠化草原117930畝,荒漠草原41443畝,草場利用面積96.6%,載畜量可達114990隻,發展畜牧業潛力很大。2000年大牲畜存欄數3390多頭、羊4.6萬多隻。
3、正路鄉水資源主要是地下水,通過掘取地下水滿足人畜飲水和土地灌溉。現正路鄉境內有泉水49眼,大口井29眼,百米深井2眼。已建成正路石廟峽水庫一座,年蓄水量28萬立方米。

經濟發展


正路鄉風景
正路鄉風景
正路鄉打破舊的傳統種植觀念,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根據市場需求積極種植扁豆、豌豆,有效的調整作物布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小雜糧支柱產業。1998年正路鄉種植豆類2萬多畝,總收入640多萬元,僅此一項人均收入320多元。正路鄉氣候溫涼,降水量主要在秋季,宜於洋芋制種和儲存。推廣地膜洋芋、地膜小麥的種植。2000年共種植洋芋4000多畝,畝產達到2000千克,發展成為景泰縣洋芋制種、供種基地。小麥產量是旱地的3倍多。畜牧業以傳統的灘羊放養為主,輔以生豬、氂牛飼養及少部分特種養殖。正路鄉銅礦石和石灰石儲量較為豐富,主要分佈在砂河井和圍昌溝,依託境內礦產資源建成的大羅灣銅礦、金砂水泥廠、雙墩隆鑫冶鑄廠及3個白灰生產線是主要的工業企業。

基礎設施


1、鋪壓砂田:正路鄉乾旱少雨,氣溫偏低,鋪壓砂田是抗旱增產的重要措施。為了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群眾在冬、春農閑時間鋪壓砂田。1991年正路鄉鄉政府為鋪壓砂田成立了機耕服務隊,投入資金351.76萬元,購置配套農機具4台件。1993年組織300台拖拉機,起舊砂4000畝,鋪壓新砂5000畝。
2、水利建設:①洪水壩的修築。1991—2000年正路鄉鄉政府籌集資金,修築攔水渠壩19座,其中,峽水村9座,紅峴村10座。②小流域治理工程。1999年正路鄉鄉政府籌措資金,對正路峽小流域開始治理。苦戰一年,攔水大壩建成。③地下水接引工程。大灘村人畜飲水困難,2000年正路鄉鄉政府組織大灘村民,自力更生,將距村4千米處的深層地下水接引至村中,徹底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

社會事業


1、文教衛生:2000年底,正路鄉有中學1所,小學34所,在校學生3200人。1994年正路中學被評為白銀市級示範化學校,1997年榮獲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紅峴中學、兔窩小學等8所學校被評為白銀市級標準化學校。2 000年正路中學,正路小學獲得國家貧困地區項目學校捐助,正路中學建起一幢教學樓,教學條件得到改善。正路鄉醫院1所,有病床10張,醫護人員19人。各村都有醫療員,形成醫務網路。
2、廠礦企業:正路鄉有圍昌溝銅礦,大麥土尚有色金屬礦,大羅灣銅礦,金砂水泥廠。
3、商業網路:1998年3月18日景泰縣工商局、鄉政府協商決定,在交通方便,人口集中的雙墩村興建了1處農貿市場,佔地12000平方米。川口村位於景天公路、201省道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加之正路鄉盛產扁豆、豌豆、洋芋等制粉業原料,鄉政府在這裡建設了小雜糧集散市場。
4、電信、廣播事業:1994年建成電視轉播站,1998年,電視“村村通”工程實現,解決了紅峴、拉牌、細巷、黃羊?等村群眾看電視難的問題。1997年電話差轉檯建設成功,電訊網路初步形成。

發展思路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貫徹落實“十一五”規劃,以壯大鄉域經濟、增強綜合實力為中心,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努力推進經濟建設大發展,積極構建平安和諧新正路。圍繞一個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到兩個加快(加快山區旱變水步伐、加快工業化進程),培育五個產業(雜糧、洋芋、畜牧養殖、礦產開發、勞務輸出),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充滿活力、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的新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