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端正好的結果 展開

端正好

詞牌名

端正好,詞牌名,又名“於中好”“中腔令”“鞦韆索”。以杜安世《端正好·欄菊愁煙沾秋露》為正體,雙調五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另有雙調五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變體。代表作品有龔自珍《端正好·數年華閑中黯黯》等。

體裁沿革


端正好,調見北宋杜世安《壽域詞》,《中原音韻》注“正宮”。西漢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云:“太常擇民年十八已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調名本意即詠容貌端莊、儀容整齊的博士弟子。
楊無咎詞名《於中好》;納蘭性德詞有“弄一縷、鞦韆索”之句,名《鞦韆索》。

體裁特徵


正體,雙調五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以杜安世《端正好·欄菊愁煙沾秋露》為代表。此詞句讀悉與楊詞同,惟平仄不同。即本集詞四首,其平仄亦各異,想即音律所寓,若互相參校,便易混淆,倚聲者無所適從。
變體,雙調五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以楊無咎《於中好·濺濺不住溪流素》為代表。此與杜詞同,因平仄妥順,采以為式。有楊詞別首可校。按楊詞別首前後段第二句“繞珠叢細挼紅蕊”、“早一葉兩葉飛墜”,“叢”字平聲,“一”字及下“葉”字俱仄聲。後段第三句“晚來旋旋深無地”,“晚”字、上“旋”字俱仄聲。結句“更聽得東風起”,“聽”字平聲。

體裁格式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端正好·欄菊愁煙沾秋露》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檻菊愁煙沾秋露。天微冷、雙燕辭去。月明空照別離苦,透素光、穿朱戶。
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夜來西風雕寒樹。憑闌望、迢遙長路。花箋寫就此情緒,待寄傳、知何處。
變體
格律對照例詞:《於中好·濺濺不住溪流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濺濺不住溪流素,憶為記、碧桃紅露。別來寂寞朝朝暮,恨遮斷、當時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仄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仙家豈解空相誤,嘆塵世、自難知處。而今重與春為主,盡浪蕊、浮花妒。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代表作品


• 宋·杜安世《端正好四首》
• 宋·楊無咎《於中好三首》
• 清·俞樾《於中好·回黃轉綠全無准》
• 清·李良年《於中好·題龔節孫種橘圖》
• 清·王時翔《於中好·當年賀六渾來么》
• 清·龔自珍《端正好·數年華閑中黯黯》
• 清末近現代初·高旭《端正好·記夢》
• 清末近現代初·高燮《端正好·題俞錦心女士端正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