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納

波納

波納(Horatius Bonar,1808年12月19日 - 1889年7月31日)是一位蘇格蘭牧師、詩人。

人物生平


他是蘇格蘭一位律師詹姆士·波納的兒子,在愛丁堡出生並接受教育。
波納弟兄是在十八世紀末葉,主所大用的一位神的僕人,他一生的故事真是多彩多姿,更因著神在他身上,特別培養雕刻的工作,使他不但成為一個有豐盛屬靈生 命的人,並且更是使他在那一時代神兒女中,具有巨大的屬靈影響力。綜合他的一生,主的工作,正好像把他作成為主冠冕上的一顆貴重的寶石,那樣光芒逼人。他天賦的才華,和主所給他的屬靈恩賜,都是非常廣泛的,並且加上為著維護屬靈見證,對抗黑暗權勢時,不折不撓,不惜犧牲一切的勇敢精神;以及他在建立教會事工上的能力和恩賜,並他在服事神兒女時的那樣忠誠勤勞,從不顧及自己的疲乏和健康,總是超過他體力迫切的工作,因之處處在在都使神兒女由衷地敬愛他。他曾在凱爾塞(Kelso)那個地方,帶進一個大的復興,並且他在神兒女中屬靈之影響力,一直到他死後,仍運行在神兒女中間。當然我們在這裡特別要提起的,乃是他在聖詩這方面的貢獻。他也是那一時代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一直流傳到今天,仍是神兒女最寶貴的產業,和極大的祝福。
波納弟兄生於一八零八年十二月十九日,而於一八八九年七月三十一日被主接去。他生於愛丁堡,但是因為他在“凱爾塞”那個地方工作時,所帶進來的復興,“凱爾塞”所流出來的祝福之深廣影響,所以人們都稱他為“凱爾塞”的波納。另一面因著他在詩歌方面傑出的天才,和他寫的詩歌所帶給神兒女的靈感和祝福,更被人稱為“蘇格蘭的聖詩之王”。
他年輕時,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然後即被差遣到凱爾塞去,就在那裡被按立為服事教會之職事。那時,他是在蘇格蘭國教所控制的教會中服事,而蘇格蘭國教,已完全墮落到一個非常形式化,而缺少生命的死硬組織中,更可怕的,是國教和政治不能分開,一切事都直接受政府的監督和控制。
現今我們要提到一點他家庭的背景,他是出生於一個非常虔誠,而且有名的蘇格蘭家族裡,從一七六三年開始,他整個家族在蘇格蘭國教里有巨大的貢獻和影響力,到了波納這一代,他有兩個兄弟也都是當時非常有能力的神的僕人,在蘇格蘭的名聲都不在波納以下。
當他還在愛丁堡神學院讀書時,他是在當代最有名的一位教授Thomas Chalmers手下嚴格受教,而Chalmers在當時神學家中是一個非常愛主且有豐盛屬靈生命的人。在他手下所有學生中,波納(Bonar)是最傑出的一位。和Chalmers弟兄在一起那一段時間,實在為波納帶來極大的祝福,而且對他一生的事工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從那個神學院畢業后,年輕的波納即被派到Leith那個地方去做工,那是一個眾人都懼怕去的地方,窮鄉僻壤,加上那地方的人民是以粗野不馴著名的。波納一開始,在事奉中所遇見的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挑戰,但從事後來看。這實在是聖靈對這一個器皿的完整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多少美麗的見證,多少動人的故事,都是在那一個時期,發生在這一班粗野的人身上。更重要的也是神藉這一個艱難的環境,來訓練波納的品格,並為他的屬靈生命,打下一個美好結實的基礎,而使他在以後一生中,成為在那時代主手中一個鋒利而有效的兵器,來扭轉整個蘇格蘭教會可怕的光景。
到了一八四三年在蘇格蘭國教控制之下的教會中,起了一個巨大的風暴,多少神的兒女,特別許多清心愛主的神的僕人,覺得蘇格蘭國教已完全落在政府控制之下,並且處處干涉各地教會一切的事,而他們認為屬靈的事,不能由那完全不認識主的人,甚至是非基督徒來控制。到了那一個時候,這一個干涉已嚴重扼殺了聚會中的屬靈生命,並且嚴重損傷聖靈的主權,甚至基本的信仰。經過了長期的交涉和掙扎,大批神的兒女,正像摩西時代,神的百姓要逃脫埃及的管轄,在神所應許的迦南美地去一樣,毅然決定脫離國教,到外面去成立合主心意的聚會,那時波納和他的老師Chalmers是其中主要分子,當時一同離開的傳道人有四百人之多,當然還有許多的弟兄姊妹,而在這班人中間的領袖,就是Dr.Chalmers。他們這一個舉動實在是非常偉大的,因為那一個時代是在專制政府的控制下,他們為著脫離國教,所付的代價,和所忍受的犧牲和痛苦,實在是相當可怕的,他們得被迫放棄他們的一切產業,他們也失掉了所有的薪水,每一個出來的人都沒有一點收入,並且也得放棄並離開還留在國教中的一切親朋好友,因他們被定罪為國教之叛徒,還在國教里的人不能和他們來往,而瞻望前面,他們正像亞伯拉罕一樣:“出去的時候還不知道往哪裡去”,踏入一個十分渺茫、自己完全不知道也沒有把握的境地中。這四百位神的僕人,那時占整個國教傳道人的三分之一,他們到了新的地方后,經過了多少流淚痛苦的日子,和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工作,然而因為這一件事出於神,所以神一直幫助他們,大大祝福他們,經過了一段艱苦日子之後,他們就建立了許多真正有聖靈自由,而被聖靈所管理的聚會,並且他們又建立了新的家室,有了自己的醫院,這實在是一個神跡!不僅教會在很短時間中,有力的站了起來,並且他們還差派許多傳教士把福音帶到遠方去。
波納實在是一位有傑出領導才能的屬靈首領,因著主在他身上的雕刻和工作,處處他都能在他的性格中,表現出耶穌基督的偉大,經過了和蘇格蘭的國教這樣嚴重的衝突和分離,等待神的工作穩定之後,他就伸出手來,向原來教會尋求和諧,因著他的才能和謙卑,從不紀念國教給他們的痛苦和折磨,他終於彌補了神兒女中分裂的傷痕,而使聖徒們能和諧的來往。所以他們能很喜樂地稱他們是一班和一切聖徒都能合一的教會,不論是愛他們或是反對他們的!
波納本人一直留在“凱爾塞”教會中服事,生命和能力從那裡一直涌流出來,影響並幫助各地聖徒,直到一八六六年之後,他又遷至愛丁堡,在 Chalmers Memorial Church in Edinburgh裡面服事,因著他在凱爾塞服事所帶來的復興,和他本人屬靈生命的偉大和豐盛,在一八八三年他已成為整個團體中的首領,並且是一位被眾教會所愛戴所敬重的神仆。
當他投身於工作時,他常被人形容為精力無窮之泉源,不知疲乏不顧身體勞苦服事神的兒女,而他從天上來的靈感也是如此,他是一個多產的作者,在那一時期間,他也常訪問倫敦,常被邀請在Mildmay Park Confernce作講員,而在那時代中,只有少數人能得到在那聚會中講道這一個榮譽,於是波納的聲望和屬靈影響力,更廣泛深入到全國神兒女中間。那時他也開始出一本屬靈雜誌季刊叫做〈Journal of Prophecy〉這本季刊,也給當時神兒女,帶來遠大的屬靈影響力。
他的著作很多,其中尤以〈一宿雖有哭泣〉最能說明聖徒們。內容說到“神的家”的意義:我們生在神的家中,在萬有中被分別出來,為要呼召我們進入與父子聖靈偉大的交通裡面。另一意義乃是:要率領眾子進榮耀,這是主在神的家中最大的責任;又說到神的家(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這一個身體就是基督豐滿的彰顯,神永世的計劃就是要讓基督的豐滿,借著教會充滿萬有,完成神的計劃。今天主在神的家中一切的工作,都是向著這一個榮耀的目的。雖然經歷許多損失使我們痛苦,但“一宿雖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這本書不僅幫助許多神的兒女,更是波納一生經歷的一個縮影。

社會評價


現今讓我們回到主題談到他的詩歌,他寫詩的歷史開始得很早,所以他寫的詩很多,曾出版了好幾本詩集,在那五十年之間,他的詩歌在英國是最普遍被神兒女所使用的,由此可知他的詩歌對神兒女的影響力有多大。他的詩歌中,膾炙人口的就有六百首之多,他有一個習慣,無論工作和休息,無論在何處,他身邊總是帶著一本筆記簿,無論什麼時候,他一得著主的亮光,靈感在他裡面就像泉源湧出,他就立刻把這一切都記在他的本子裡面,所以每次我們唱他寫的詩時,總是覺得有那樣豐富的靈感,而且覺得從上頭來的能力,他不大注意寫詩的小節,不拘泥於韻文的完全,而且他也無意在寫完后再作修正的工作,就付梓出版。等他去世之後,他的孩子們說,他從不注意詩歌的結構和詞藻,只是全力發揮所捕捉到的靈感,並全力把從主所得的資訊,用詩歌表達出來。他寫的詩歌種類也極廣,無論在福音,生命以及其他各方面。他都有非常美好的詩歌,而在這一切不同種類的詩歌當中,我們都能摸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洋溢著神向我們的大愛,和聖徒對神的摯愛。他曾出過好些詩集,最有名的一集叫做信心和盼望的詩集。另外他的詩歌有一個特點,他不大在詩歌中,表達他自己的經歷和感覺,而只注意把人帶到主面前,並把人帶回到當初教會最古老的信心和盼望里去,而這些,正是現今神的兒女所失去的。
下列幾首詩歌,是在他這許多詩歌中特別突出的:
〈聽見主的聲音〉和另一首是〈主,在此我要與你面對面〉後者是有關於擘餅用的詩歌,很少有一首擘餅詩歌能超過這一首。他寫此詩時,正是當他在凱爾塞初期時,一次擘餅聚會後,主那樣與他們同在,甚至每一個人都因著主的愛而忘記了自己的存在,會後聖靈就把這詩歌放在他心中。
另外一首:〈將你生命充滿我〉,詩歌內充滿了禱告和讚美的靈。
〈起來作工〉(“Go,Labour On”),是當他來Leith這一個最坎坷艱難的工廠里,埋頭工作時,許多同工都因著工作環境太為難,而覺得氣餒灰心,為此在一次禱告會之後,波納就寫了這首詩,為著激勵他和同工,靠著主在艱難中一起努力往前。
〈求你揀選我道路〉(“The Way Not Mine,O Lord”)(《聖徒詩歌》第365首)和“Beloved,Let Us Love”這兩首詩可說是他詩歌中的代表作。
還有一首詩歌,是他自己所最喜歡的“when the weary seeking rest”,是根據歷代志下六章二十九、三十兩節:“你的民以色列,或是眾人,或是一人,自覺災禍甚苦,向這殿舉手,無論祈求什麼,禱告什麼,求你從天上你的居所垂聽赦免,你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們”所寫的。
作品
他是一位多產的作家,著述豐富。
他的聖詩包括:
Fill thou my life, O Lord, my God
我聽見耶穌溫柔聲音(I heard the Voice of Jesus say)
Thy way, not mine, O Lord
A few more years shall roll
Come Lord and tarry not
他的著作包括:
《一宿雖有哭泣》

詩歌介紹


—、〈主,在此,我要與禰面對面〉
“Here,OMyLord,ISeeTheeFacetoFace”
(《聖徒詩歌》第685首) (一)主,在此,我要與禰面對面,
在此,我要用信把握不見;
在此,我要更深認識恩典,
將我疲勞都息在主腳前。
(二)在此,我要吃主所賜美物,
在此,我要飲主所遞福杯;
在此,我要忘記一切難處,
再嘗一次赦罪平安滋味。
(三)我雖有罪,但禰卻有公義,
我雖污穢,但禰卻有寶血
哦,主,禰的寶血將我清洗,
禰的公義,對付我的罪孽。
(四)除禰之外,我無別的幫助,
有禰賜恩,我就不求人惠;
有禰的愛,我已心滿意足,
靠禰能力,我要站住地位。
(五)席撤何速,表記的物已盡,
酒餅雖無,拯救的愛未亡;
宴筵已過,禰仍在此親近,
親近有加,作我萬有君王。
(六)上席,罷席,次次我們聚散,
如此聚散,遙指天上佳筵;
時雖未至,我們卻已預嘗
他日天上羔羊嫁娶喜宴。
(七)看哪,雲柱今又離地上升,
在這野地又要乘夜前征;
禰正招呼,我們緊緊隨行,
不久我們就到光明天城。
二、〈哈利路亞十架得勝〉
“HallelujahfortheCross”
(《聖徒詩歌》第106首)
(一)十架永遠得勝,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十架將敵除盡,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陰府雖然兇猛,世界雖然翻騰,
肉體雖然逞能,十架使我仍誇勝!
(二)十架是我生命,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十架賜我權柄,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勝過人情、自己,勝過世界勢力,
勝過一切仇敵,十架使我勝無已!
(三)十架是我旌旗,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我要永遠舉起,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軟弱變為剛強,下沉變為高昂,
黑暗變為明亮,十架使我得釋放!
(副)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基督十架永得勝!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仗這十架我誇勝!
三、〈沒有血,沒有壇〉
“NoBlood,NoAltarNow”
(《聖徒詩歌》第25首)
(一)沒有血,沒有壇,祭祀已成過去;
沒有煙冒,沒有火燃,犧牲再無必需。
更美的血流自更貴的脈。
洗凈人的污穢,清償人的罪債。
(二)神,我們感謝禰,為禰兒子的血,
靠它我們被稱為義,靠它我們得捷。
大勝地獄、死亡、黑暗勢力;
毋需兩次爭戰,不留一個仇敵。
(三)神,我們感謝禰,因有天來恩典;
漫過我們最闊不義,赦免最深罪愆。
我們要讚美禰所有的愛,
像禰榮耀、權柄、能力,存到萬代。
(四)神,我們感謝禰,因為盼望堅固;
下沉的靈藉以再起,直至晨曦顯露。
有福的盼望,何等的鼓舞;
最疲倦的曠野,最艱難的道路。
(五)神,我們感謝禰,為那榮耀之冠,
並非只有一時美麗,轉眼即已枯殘,
乃是像寶座不朽到永遠,
樂哉,能向寶座投下所有冠冕。
四、〈非我所是,主啊,乃是禰是〉
(一)非我所是,主啊,乃是禰是,
只有這個會叫我心安寧,
禰(非我)愛會叫疑惑消失,
會叫起伏心懷風平波靜。
(二)他今賜福並要永遠賜福,
他今救我並永遠救我;
他要扶我在此無倚中途,
他要領我危關平安渡過。
(三)我主,我神,我的對禰認識,
使我心滿平安,口滿歌唱;
禰是我的生命,喜樂杖子,
倚身於禰使我軟弱變強。
(四)我是缺乏饑渴,我這心懷,
焦慕這裡所難尋的甘甜;
戀人逐漸離開,他們離開,
留下空隙為著更為可戀。
(五)更多的禰求禰時刻啟迪,
更多禰的榮擢,我主我神;
更多的禰在於恩典能力,
更多禰的憐憫賜給我身。
其他尚有:
五、〈我們從前所有〉(《聖徒詩歌》第202首)
六、〈為著這餅和這杯〉(《聖徒詩歌》第683首)
七、〈我們聽見慈愛之聲〉(《聖徒詩歌》第30首)
八、〈求禰揀選我道路〉(《聖徒詩歌》第365首)
九、〈殷勤做工竭力效命〉
(“GO,LabourOn”)
十、〈我聽見耶穌溫柔聲音〉
(“IHeardtheVoiceofJesusSay”)
十—、〈我主我神受稱揚〉
(“BlessBeGod,OurGod”)
十二、〈我本流浪羔羊〉
(“IWasAWanderingSheep”)
十三、〈決非絕望而來〉
(“No,NotDespairingly”)
十四、“GloryBetotheFather”
十五、“ForHisLoveFlowethOn”
十六、“OEverlastingLight”
十七、“FillThouMyLife,OLordMyGod”
十八、“NottoOurselvesAgain”
十九、“JesusSunandShieldArtThou”
二十、“BegintheDaywithGod”
二十一、“ILayMySinsOnJesus”
二十二、〈非此雙手所行〉
(“NotWhatTheseHandsHave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