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新昌縣文化館將回鄉越劇藝人組成姊妹班,館長呂家振委託新昌中學教師林丁為藝術指導,為她們排演《信陵公子》、《玉面狼》等配合形勢的新越劇。后又改編了《皇帝與妓女》參加地區會演,獲獎后地區命名為新昌越劇實驗劇團,林丁也從新中調進劇團任團長兼編導,伊兵稱這是文化人與舊藝人合作的榜樣。演員黃香娟、葉笑笑和劇目《何文秀》、《梁祝》、《楊乃武與小白菜》等為觀眾所喜愛。《楊》劇曾受到前省長周建人的讚賞調杭州公演。1959年被調去寧波改組為寧波地區越劇團。
1962年新昌重建越劇團,演員以戲校學生為主,年齡雖小但朝氣蓬勃,進步很快。1964年在寧波地區會演中以改編的《紅色宣傳員》獨佔鰲頭,並被選送參加浙江省現代戲會演。這時期湧現了一批新人新戲,劇目有《謝瑤環》、《雙陽公主》、《王昭君》等,演員如蔣雪芹、陳明明、羅水娟嶄露頭角。劇團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解體。?
撥亂反正後於1977年恢復,招回青年演員蔣雪芹等。1978年為提高演員素質又招收王玲君、吳秋芹、陳秀英等一批高中女生。1979年《釵頭鳳》在會演獲獎後由上海市藝術研究所特邀赴滬公演,市劇協號召各劇團觀摩並召開盛大座談會,譽為山溝里飛出金鳳凰。但不久后劇團解散。
新昌越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