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

心理學概念

同理心(Empathy),亦譯為“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亦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定義


研究者們對同理心的定義,大致可分為單向度和多向度兩種。將同理心定義視為單一向度的有:Feshbach(1969)認為同理心是一種能夠了解、預測他人行為和感受的社會洞察能力。Rogers(1980)認為同理心是指暫時進入對方的內心世界,不帶任何評價地去感受對方的感受和經驗,敏銳覺察對方經驗意義的改變。Eisenberg(2000)認為同理心是因他人的情緒狀態、處境理解和預期而在情感上有所共鳴。Hoffman(2001)認為同理心是不僅能正確感知對方的感受,還對他人的處境有合適的共情性回應。還有學者認為同理心是對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感同身受和關心,是影響親社會行為的重要因素(Dovidio,Piliavin,Schroeder,&Penner,2006)。
同理心
同理心
但也有研究者認為同理心的概念不是單一向度化,而是多向度化的,比如:Feshbach(1978)認為產生同理心,有三種必要的成分:(1)區分與辨認他人情感狀態的能力;(2)假設對方觀點和角色的能力;(3)經驗情緒和反應的情感能力。Gladstein(1983)認為同理心是多階段的人際過程,具體包括: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辨別與認同(identification)、觀點取替(roletaking)。

起源


一九二零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鐵欽納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詞,指的就是這種行為模仿(motormimicry)。
同理心一詞源自希臘文empatheia(神入),原來是美學理論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觀經驗的能力。鐵欽納認為同理心源自身體上模仿他人的痛苦,從而引發相同的痛苦感受。使他用同理心一詞與同情區別,因同情並無感同身受之意。

原則


1.我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我。
2.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將心比心,才會被人理解。
3.別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學會以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並據此改進自己在他們眼中的形象。
4.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別人。想成功地與人相處,讓別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變自己。
5.真誠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報。

等級


A-1:很少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做事情很少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溝通時講客套話,無法引起對方的共鳴,對方也不願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不願意傾聽;安排事務幾乎不考慮下屬的需要。
A-0:能夠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做事情會考慮到他人的感受;與人溝通比較真誠,願意將自己的一部分想法表露出來;能讓人覺得被理解被包容;學會傾聽,工作中盡量考慮對方的需要。
A+1: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想對方之所想,急對方之所急;能夠使人不知不覺地將內心的想法,感受說出來;能夠讓人覺得被理解,被包容;能夠用心傾聽;在安排事務時,盡量照顧到對方的需要,並願意做出調整。
A+2: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和體諒別人,並以此作為工作依據。有優秀的洞察力與心理分析能力,能從別人的表情、語氣判斷他人的情緒。投其所好,真誠,說到聽者想聽,聽到說者想說;以對方適應的形式溝通。

測量方法


不同的測量工具是根據同理心多樣化定義和內涵編製的,每一種測量工具都有對應的理論基礎,具體表現在測量單一成分的認知性同理心或是情感性同理心,還是測量兼具認知和情感雙成分的同理心。
單一認知成分測量
Hogan(1969)設計的共情量表(the Empathy scale,簡稱HES)是最早被用於測量單一認知成分同理心的工具,早期被多研究採用。在編製量表的過程中,首先Hogan向幾名心理學家和心理學學生介紹同理心的定義,認為同理心是一種在沒有真正體驗到一個人的感受時通過認知或想象來了解另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然後採用64個項目,形容一名同理心水平高的人,讓被試選擇“是”或“否”。Hogan報告了量表在成人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信度範圍在0.71—0.84之間。Johnson、Cheek和Smither(1983)對Hogan的同理心量表進行因素分析,發現四個因素分別為:社交自信、平穩心情、敏感度和不墨守成規。但Baron-Cohen和Wheelwright(2004)指出這個量表只有“敏感度”因素與同理心最具相關。在此之前,Froman和Peluquin(2001)也提出,HES的重測信度和內部一致性較低。因此,Reniers等人(2011)認為HES只側重認知性成分的同理心,情感性成分的同理心並未突出。
單一情感成分測量
Mehrabian和Epstein(1972)根據評估個體對他人的情緒產生感同身受經驗先天傾向的結果,編製了情感性同理心量表(The Questionnaire Measure of EmotionalEmpathy,簡稱QMEE)。該量表有7個維度:分別是:對他人情緒感染的易感性、對陌生人感受的了解、高度的情緒反應性、易受他人正面情緒影響的傾向性、易受他人負面情緒影響的傾向性、同情他人傾向性、幫助弱者的自發性。一共有33個條目,使用9點量表計分,從-4(非常強烈不同意)到+4(非常強烈同意)。Mehrabian和Epstein(1972)在研究中證明了該量表能有效預測被試助人行為,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同理心
同理心
認知與情感成分的多面向測量
Davis(1980)根據同理心的四個向度編製了人際反應性指標量表(theInterpersonal Reaetivity Index,簡稱IRI)。該量表有四個分量表,從多維度測量同理心的四個主要成分,四個主要成分分別是:
(1)觀點採擇(Perspective-Taking):指自發的理解他人心理觀點的傾向。
(2)幻想(Fantasy):指想象自己是一個虛構的角色時產生的想法和行為。
(3)關懷(Empathic Concern):指同情、關心痛苦的人。
(4)個人痛苦感(Personal Distress):指個體在緊張不安的狀態下所產生的焦慮和苦惱。
以五點量表式計分,讓被試從0分(最不像我)到4分(非常像我)作答。Davis(1983)將IRI工具運用到正式施測中,被試分別為677名男大學生和667名女大學生,結果表明該測量工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區分效度。人際反應性指針量也被用於測量非正常人群和精神病患者,同樣也具有較好的信效度。IRI工具中的4個分量表中的3個與同理心直接相關,幻想分量表雖然有些條目與同理心相關聯,但是實際上他們更能反應出想象性和情緒性自我關懷之後,有許多國外學者也借鑒Davis,試圖設計從多維角度測量同理心的測量工具(QCAE,Reniers,Corcoran,Drake,Shryane,&Vollm,2011)。而在國內,則有很多學者引進Davis的IRI工具進行翻譯和改編。我國台灣學者詹志禹(1989)經過IRI原作者Davis Mark同意后,首先進行雙向翻譯,而後採用該量表在中國人群中作了信效度的測試,並將原來量表中28個條目改為22個,採用李克特式五點評分方法,從0分(不恰當)到4分(非常恰當),編製了中文版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因此版本並沒在國內大陸廣泛應用,而且基本局限在發展和教學心理學領域。故張鳳鳳,董毅等人(2010)對詹志禹改編的IRI-C版本進行適用性檢驗,對160名精神病患者和148名正常者進行測試,並讓2名心理學專業教授參照英文版量表將中文繁體版量表改為中文簡體版量表,施測結果表明中文版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RI-C)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為同理心評估工具應用在中國人群。

培養方法


同理心的培養可以分為四個主要步驟:
1.先傾聽自己的感覺。同理心的起始是先傾聽自己的感覺,假如無法觸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體會別人的感受,就太難了,因為這個領域對你來說還是一片空白呢!因此,首先你必須能把自己調整到可以發掘自己的感受,能體會這些感受。
2.表達出自己的感覺,重要的是選擇表達感受的方式。
3.傾聽他人的感覺。一旦你自己的感受與表達方式不再干擾你傾聽別人後,你才能開始練習體會他人的感覺;可以幫助你找出別人感受的線索很多。
4.用體諒來回答他人的感覺。最後,你一聽到別人的感覺就會發出某種反應,並能讓對方認為你聽進去了,且能體會他的感覺。因此,傾聽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達他們、與體會他人的感覺並與之起共鳴,是同理心發生的四個過程。

指導實踐


同理心是個心理學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真正了解別人,就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也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的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做法。心理學家發現,無論在人際交往中發現什麼問題,只要你堅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盡量了解並重視他人的想法,就比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在發生衝突和誤解時,當事人如果能夠把自己放在對方的處境中想一想,也許就可以了解到對方的立場和初衷,進而求同存異、消除誤會。其實同理心並不是什麼新的想法,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同理心所說的,要做到“推己及人”:一方面自己不喜歡或不願意接受的東西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另一方面,應該根據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好的東西或願意接受的待遇,並盡量與他人分享這些事物和待遇。西方文化同樣也有強調和推崇同理心的傳統,基督教中的“黃金法則”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對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其實這就是同理心原則的體現。
現實生活中常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強調的也是同理心。無論在日常工作還是生活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是善於體察他人意願、樂於理解和幫助他人的人。這樣的人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也最值得大家的信任。不管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把同理心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道德標準,而沒有從個人發展與成功的角度去闡述同理心的重要性。事實上,同理心既是人際交往的基礎,也是個人發展與成功的基石。社會學家發現,同理心是人的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環節,而社會化則是一個人發展與成功的前提。
人與人之間衝突的來源,通常起源於對彼此的誤解,或是一方態度咄咄逼人,或是一方拉不下臉來,或是情緒過於激動,或是過於固執己見……其實這都是可以避免的,同理心的作用也就在於此。簡單來說,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同樣的時間、地點、事件,而當事人換成自己,也就是設身處地去感受、體諒他人。人與人的關係沒有公式可言,只能以關心為出發點,為雙方都留下空間,設想他們所想要、所需求的東西,他們能做的事,及他們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只是關心仍是不夠的!還需要愛,需要對於別人的處境感同身受。有了同理心,我們將不會處處挑剔對方,抱怨、責怪、嘲笑、譏諷便也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讚賞、鼓勵、諒解、扶持。這樣一來,人與人的相處便變得愉快、和諧。
同理心
同理心
同理心對於個人的發展極為重要。它體現在一個人一旦具備了同理心,就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而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注意這裡所談的“信任”不是指對個人能力方面的信任(例如,讓別人相信我能把某項工作做好),而是指對人格、態度或價值觀方面的信任(例如,讓別人相信我的出發點是好的,相信在我面前不必刻意設防或掩蓋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同理心就沒有彼此之間的信任,沒有信任也就沒有順利的人際交往,也就不可能在分工協作的現代化社會中取得成功。
有人可能會問:“在人際交往中,信任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在生活中,當你無意中衝撞別人時,如果對方非常信任你,在多數情況下對方會不會一笑了之?如果你們沒有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一次小小的衝突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煩。所以英國作家麥克唐納說:“信任是比愛更好的讚美。”
信任關係來源於同理心,要建立信任關係,就要在人際交往中逐步體現出自己的同理心,並以此證明自己是值得信任的。這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深化的過程——你對別人越真誠,越善於傾聽、體諒、尊重或寬容別人,別人也就會越真誠和信任。如此繼續下去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后,人與人的交往就非常順利了。
所以,同理心不僅是為了理解別人,也是讓別人理解自己。同理心並不要你迎合別人的感情,而是希望你能夠理解和尊重別人的感情,希望你在處理問題或做出決定時,充分考慮到別人的感情以及這種感情可能引起的後果。
擁有同理心,親密關係才得以建立,反之,傳送與接收同理心的神經線路會短路。直到某天,當一個人發現世界是不斷地虧待自己,對自己的感覺不聞不問時,他(她)將不再努力與嘗試跟其他人建立關係,並讓自己同理的情緒關機。可想而知,其後果將是他(她)開始去傷害別人,以生氣或暴力做為情緒的出口。不曾接受過同理之人,其腦部也對同理心毫無記憶可言,更惶讓其他人能有同理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