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地理學
數量地理學
地理數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in geography)指的是應用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技術進行地理學研究的一種方法,又稱數量地理學,曾被稱為稱計量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發軔於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前主要是一般的數理統計,60年代起迅速發展,發展了地理系統的數學模型和數學模擬技術,應用計算機和多元分析方法等。
又稱數量地理學。應用數學方法研究地理學方法論的學科。是地理學中發展較快的新學科。它運用統計推理、數學分析、數學程序和數學模擬等數學工具,憑計算機技術,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種要素,以獲得有關地理現象的科學結論,在地理學的自然與人文的傳統領域,不斷取得開拓性研究結果。
其萌芽於20世紀20年代。早期以一般統計方法的應用為主,並得名於這一時期。50年代中期,西方地理學中出現了計算地理學(geographimetrics),或稱地理學的數學方法。完全依靠人工計算,故只能對少數要素進行統計,嚴格地說只能稱為“統計地理學”。60年代后,在電子計算機技術推動下,出現了地理學的“計算革命”,對數學在地理學中的應用起了普及和推動作用。1964年國際地理學聯合會成立了“地理學計量方法委員會”,促進了計量方法廣泛應用於地理學。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多元統計方法和隨機過程引進地理學研究領域。70年代末期引進數據處理技術,開始研究大系統理論在地理環境分析中的應用,並與資料庫和信息系統技術相結合,深入研究地區自然、社會、經濟、人口等過程的各種數學模型,闡明地域現象的空間分佈結構規律與模式,進行有關地理結構和地理組織的演繹。由於兼容並蓄了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決策論等學科的內容和方法,從而豐富和加強了計量地理學的理論基礎。當前正研究最小變率的復變數分析和二維空間級數的分析,概率模式與結構發展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視。預計未來的研究重點,將是人類空間活動行為問題。因計量地理採用系統論方法深入研究地理系統領域,故帶有現代意義的“系統地理學”色彩。近年來在計量地理學的發展中,其顯著特徵是地理理論研究與方法論研究相結合,用系統理論觀點建立地理學理論體系得到普遍重視和贊同,使計量地理學兼有理論和方法論的特色。國際計量地理學雜誌《Geographical Analysis》的副標題就是《國際理論地理雜誌》。計量地理學的誕生和發展,標誌著傳統地理學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