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武之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楊武之(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男,本名克純,號武之,1896年4月14日出生於安徽合肥,數學家、數學教育家。長期在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的父親。

主要學徠術貢獻是數論研究,尤其以華林(Waring)問題的工作著稱。

1973年5月12日在上海逝世。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xx-1914年安徽省立第二中學中學
1914—1918年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學學士
1923—1924年秋斯坦福大學數學學士
1924年秋-1926年芝加哥大學數學碩士
1926年-1928年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18—1922年任安徽省立第二中學及安徽省安慶中學教師。
1928—1929年任廈門大學教授。
1929—1937年任清華大學教授。
1937—1946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1946—1949年任清華大學教授。
1950—1952年任同濟大學教授。
1950—1973年任上海復旦大學教授。

個人生活


父親楊邦盛,是清末的一名秀才,早年一直在私塾教書。
1957年,楊振寧一家和楊武之在日內瓦
1957年,楊振寧一家和楊武之在日內瓦
1919年與羅孟華成婚。
1922年長子楊振寧出生。
1973年5月12日在上海逝世。

人物軼事


楊武之與華羅庚

華羅庚自學成才,踏進清華園的傳奇故事已是盡人皆知,但是究竟清華園內的數學圈內怎樣發現華羅庚的細節,如今已很難查考。應該說,唐培經、楊武之、熊慶來等先生都為華羅庚來清華大學作出過努力,而系主任熊慶來的支持,則是關鍵的一著。
華羅庚來到清華大學以後,選擇數論為研究方向,而且集中研究華林問題,顯然是受到楊武之的直接影響。華羅庚在1980年寫給香港《廣角鏡》周刊的一封信說:“引我走上數論道路的是楊武之教授。”
華羅庚於1936年赴英國,追隨G.H.哈代(Hardy)學習解析數論,成績卓著。楊武之為自己的學生超過自己而高興非凡。1938年華羅庚回國後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當時擔任系主任的楊武之,不顧學校里的各種反對意見,向校方提出破格提升華羅庚的職務,即越過講師、副教授直升正教授。起初校方以華羅庚未在英國拿博士學位而拒絕,后經楊武之力爭,最終才得到同意。所以,華羅庚在上述給《廣角鏡》的信中也寫道:“從英國回國,未經講師、副教授,直接提我為正教授的又是楊武之教授。”
在徠西南聯合大學時期,楊武之和華羅庚曾同住於昆明西北郊的大塘子村。兩家過往很密。當年,華羅庚曾有一信給楊武之,內稱:“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我之鮑叔即楊師也。”
楊武之所師法的迪克森學派,在本世紀初的美國影響很大。後來由於英國、蘇聯等國的解析數論的興起而漸漸式微。所以,楊武之的數論研究雖曾起過啟蒙和推動的作用,可惜由於迪克森學派的衰落而未能發揮重大影響。中國數論學派,在華羅庚的領導下,獲得了重大的發展。飲水思源,人們將會緬懷楊武之在早期所發揮的前驅作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論文
● ● Yang Ko-Chuen.The invariants of billinear forms,a dissertation for the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Chicago,1926.
● ● Yang Ko-Chuen.Various generalization of Waring,s pro bl em.Ch i c a go ,1928(Thesis,Chicago,1928).
● ● K.C.Yang.Representation of Positive integer by Pyramidal numbers,….Science Report of Tsing Hua Univ.,1931,A1:9—15.
● ● K.c.Yang.Quadratic field with out Euclid’s algorithm.Science Reportof the Tsing Hua Univ.1935,A1:261-264.
● ● 楊武之.關於同餘式的一個定理.清華學報,1935,6(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