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結構

高等教育結構

高等教育結構(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是指高等教育系統的內部構成,即高等教育系統的組成要素(子系統)及其相互間的關聯組合狀態,是一個由多層次、多類別的子結構(或分結構)構成的系統。常受注意的子結構:(1)水平(層次)結構,即整個高等教育系統中不同級別(專科、本科、研究生等)教育的組合狀態;(2)科類(專業)結構,即不同科類(專業)教育的組合狀態;(3)形式結構,即不同形式(如普通、成人)教育的組合狀態;(4)地區結構,即高等教育機構在地區分佈上的構成狀態;(5)師資結構,即教師隊伍的職稱、年齡、專業、性別、民族、學歷、工資等構成狀態;(6)財政結構,即預算、收入、支出按渠道、科目等劃分的構成狀態;(7)管理結構,即各種運行、管理機構的組合狀態;(8)教學結構,即德、智、體、美、勞諸育及各類課程、教學環節的組合狀態,等等。有宏觀、微觀之分。前者屬國家或地區層次,後者為各高等教育機構內部的有關結構。在高等教育系統內、外部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

介紹


【高等教育結構】是指高等教育系統內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繫方式和比例關係,它是一個多維多層次的複雜的綜合結構,大致可分為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兩大部分。
【宏觀高等教育結構】主要包括:層次結構、科類結構、形式結構、能級結構、地域結構(即布局)、管理體制結構等。
【微觀高等教育結構】主要包括:學科專業結構、課程結構、教材結構、隊伍結構、各類人員的知識結構等。

定義


高等教育結構是指高等教育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相對穩定的聯繫方式和比例關係。

性質


高等教育結構的分類:
分類 宏觀結構
微觀結構
概念
指與經濟、社會發展等外部因素關係事關高等教育總體的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作用的方式。
指各高等教育機構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組合構成狀態。
具體形式 層次結構、形式結構、能級結構、科類結構、區域結構、管理體制結構等
專業結構,課程結構,教材結構,隊伍結構,各類人員的知識結構等

應用


國內外當代高等教育結構的狀況和特點分析
國外高等教育結構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一)層次結構的發展
二戰前後開始,主要工業化國家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眾化高等教育轉變並先後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階段。在此期間,其高等教育在數量擴張的同時亦進行著較大的體系、結構的調整與改革。高等教育層次從傳統的單一本科教育層次擴展為具有中等后教育(即短期大學)、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層次縱向結構。
(二)形式結構的發展
各國學校類型的結構:
(1)美國大學的類型結構反映了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多元化。
美國學校分為五類: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又分為研究型大學和博士授予大學);綜合大學和學院;
文理學院;兩年制學院(包括社區學院和初級學院);專業學校和函授業餘高等教育為主,學制比全日制多一年。目前,非正規高等教育學生佔全俄大學生總數的1/3。
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結構“:世界上的高等學校,按辦學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公立和私立兩部分。從各國的辦學形式上,可以總結為私立主導型(日本,印度,巴西,韓國等),雙軌型(比利時荷蘭等)和公立主導型(美國,法國,英國,德國)三種。
(三)科類結構的發展
20世紀下半葉工業化國家出現了一些與上半葉不同的發展趨勢,面對社會的發展需求,各國紛紛改革高等教育的科類結構。增加應用學科和理工科的比重;把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理工科和社會學科融合在一起,開設計算機科學海洋生物核物理生命科學、信息網路等新興專業。
(四)地區結構的發展
高等教育地區分佈結構不平衡是國外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普遍問題。例如,針對高等教育區域發展的不平衡狀況,美國在許多中小城市開設了大學或學院,這些高等院校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70年代通過頒布政策法規,並擬訂具體的奮鬥目標和實施策略,著手改變高等院校在大都市與小城鎮之間布局不合理的城鄉差異問題。
(五)國外高等教育結構發展的特點
《高等教育系統——學術組織的跨國研究》,在此書中,伯頓.R.克拉克教授多次提及高等教育結構多元化,所謂高等教育結構的多元化,就是部類、層次、部門、等級的多元化。這也可以大致概括出西方高等教育結構的發展趨勢:即:多元化。對我國頗有啟發性和現實參考價值。
中國高等教育結構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主要是通過對1998-2007年10年間我國高等教育層次結構、形式結構、科類結構和地區結構四方面的發展變化的歷程及特點的分析來概括,同時也指出了高等教育結構變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期為我國高等教育結構的優化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