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分配
共產主義社會分配方式
“按需分配”是馬克思所描述的共產主義社會分配方式,完整的應該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同時,“勞動成為人的第一需要”。用俗話來說,就是:每個人盡責任的勞作,然後索取自己的需求。
在列寧所著的《國家與革命》中論述〈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這一節,引用了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論述:“在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 工的情形已經消失之後,當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的時候;當勞動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時候;當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 力也隨著增長起來,而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時候,--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本主義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 所能,按需分配。”
這是一段經典的論述,可是無論是這裡還是在馬列的其它論著中都沒有明確指出生產力應當增長到什麼程度,才能實現其論述中所描述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才能實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的消失;才能實現階級與國家的消亡;才能實現社會中的所有的人自己來管理社會生產。
馬列沒有論述是因為在當時可能消滅社會分工、消滅階級關係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還在隱藏著,還沒有發展到可以讓他們看出來的程度,但是如今它已明顯出來了,這就是電腦技術的發展以及機器人技術與機械自動化技術。這種軟體控制硬體技術的發展將會把人從直接的物質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消滅在物質生產中所存在的社 會分工,消滅人與人之間因為在物質生產中的社會分工的不同而產生的社會矛盾。從而消滅階級這一社會現象,消滅商品所具有的價值這一社會屬性,實現人與人的 平等以及物質財富的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社會制度的實現,不是一步登天,不是說需要什麼,就給什麼。說要天,就給天,說需要地,就把地分配給他。按需分配這種社會制度與其它一切社會制度 一樣,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逐步實現的過程,由基本的生活資料按需分配逐步到高級生活資料按需分配,再到更高級生活資料也按需分配。直到生產方式發生質的 變化,使得人類社會所可以生產的各種物質資料都能按需取用。
在現實世界中各國所實施的形式多樣的社會保障制度,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說是由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裡的物質生活資料按需分配的最 初萌芽。這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會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得到擴大和發展,最終這種保障將擴大到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由生到死,無論他有無工作,都能無差別地給供 一定量的貨幣,讓其在市場上自由選擇所需。以期實現滿足社會中每個個人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醫療的需要。那時,中國就可以說自己初步進入了按需分配 社會,實現自己社會制度的一個大變革。實現無差別的社會保障制度。
在各種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過程中,這種無差別的對每一個人都同樣的保障制度與其它各種形式的社會保障將會有一個長期共存的過程,這個共存的過程也是各種社 會保障制度逐步統一的過程。其中的無差別保障制度將逐步由社會生活中凸顯出來,由社會生活中的次要因素轉化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主要現象。
無差別社會保障制度的實現,有個量到質的變化過程,從人的意義上說,是由社會人口中的少數逐步擴展到社會全體過程;從實現物質需求的能力的角度上說,則是由低級到高級,由少量到充足,由限制供給種類到逐步可以自由選取的過程。
這種無差別的生活保障與有無工作無關。相對失業救濟,這種無差別的提供保障,擴大了社會發展的收益面,無論老人還是兒童,婦女還是男子,有工作還是無工作 都可以有保障,將會極大緩和當今世界日益強烈的社會矛盾,對於緩解社會矛盾,家庭矛盾,減輕人們心理上的壓力、生存的壓力、家庭的壓力有極大好處。它擴大 了社會的物質需求,為人們放心消費提供了保障,增大社會需求拉動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動力,將更加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這種無差別的生活保障會對資本與人之間的關係將會產生影響,使得人可以逐步擺脫資本的束縛,擺脫資本奴隸的角色,可以平等的站在資本的面前,有選擇不工作 的自由,並使財富的分配更加有利於生產者。資本的價值逐步降低,財富的分配將更加公平合理,直到有一天物質財富上的分配矛盾完全解決。
在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這一階段,這種無差別的利益分配將會不斷發展,直至最終與其它各種社會保障制度實現統一,實現所有可以生產的物質資料都可以按照 每個人的需要提供給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我相信中國可以在二十年內,在不斷得到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基礎上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初步按需分配。
在經濟發展的這一階段,或者可以說是按需分配的初級階段,物質分配還不能真正無差別地提供給每一個人。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中仍然需要人,仍然存在著社會分 工,存在著商品交換,存在著因為物質生產中社會分工不同而產生的人與人之間分配上的差異。生產力水平還不能達到無差別地滿足每一個人的物質需求。生產方式 與分配方式要發生真正的革命性變革--消滅社會分工,消滅經濟、階級現象,以及國家機器,真正實現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只有通過電腦技術以及機器人技術 與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使得物質生產完全自動化,使得科學的進步成為推動生產力進步的唯一要素,把人從實際的生產活動中解放出來。
未來社會的人將只有兩種工作--科學與藝術。屆時,興趣、愛好是工作的唯一原因,沒有人被迫為了生計而勞作,實現自身的價值滿足自我的興趣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對他人的最大幫助。那時,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將會得到真正的統一。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新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到社會生活生產中的各個方面,尤其是電腦和機器人這類自動化技術,把人不斷地從物質生產勞動中解放出 來,使更少的人在更少的時間裡生產出更多的物質財富,滿足更多人的物質需要。它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體力勞動減少了,而腦力勞動增加了;並且在腦力勞動 中也表現為科學技術推動生產發展的比重不斷增大的趨勢。使用什麼樣的生產工具對物質財富生產的影響日益擴大,將來會有一天,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實現農業工業 化,工業生產自動化;軟體技術、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會使得完全由機器人代替人從事生產勞動,由電腦控制物質的交流與運輸,信息網路會把地球上一切生產活動都 聯繫成為一個整體。總而言之,一切可重複的非探索性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將有機器人或電腦代勞。在物質的生產上,表現為產品生產與運輸中的每個環節都完 全實現自動化,由最初的原始資料加工到最後成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完全不再需要人的參與,既不需要人生產,也不需要人來管理,我們所要做的只是提出自己的需 要。
軟體控制硬體,知識決定生產,通過軟體技術控制生產機器,告訴生產系統如何進行生產、運輸,科學技術的進步會把未來的人們從物質資料的生產勞動解放出來,並且那些可重複的腦力勞動也將由電腦完成。人的工作只是進行探索性的科學研究並把已經證明了的科學研究成果交給生產系統去實現。生產系統中不再有人,沒有 人再從事物質生產,當然也就不需要為了物質資料的生產而進行社會分工,不再有商品交換,不再有為了規範買與賣等經濟行為而產生的法規制度,因社會分工不同 而產生的物質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也必消失。人類社會將不再有階級的存在,不再有為商品交換及為解決經濟利益中的問題而存在的服務部門。
現代社會產生的所有制問題,如:生產資料公有制、私有制、國有制還是集體所有制都是因為在社會生產中存在分工而產生的現象,只有在物質具有可交換的意義,所有制才具有意義,才存在所有制問題,物質才會具有價值的屬性。當生產力的發展消滅了社會分工,從而消滅了經濟這一社會現象時,物質的分配只與需求發生關 系,是一個是否需要的問題,與所有權無關,生產資料的所有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物質所有制的問題當然也就不再存在了。
在按需分配社會裡,物質財富的所有權或者說所有制的問題不再具有意義。或者也可以說舊的概念不再適用於解釋新的物質與人之間的關係。分配方式與所有制無關,只與需求有聯繫。
一切社會現象都有產生髮展直到消亡的過程。所有制有其產生、發展的過程,同樣也會有消亡的時候。
我個人認為按需分配的社會制度與共產主義公有之間並不能必然地劃上等號,因為共產主義包含了所有制的觀念,而所有制關係在未來按需分配的社會裡是不存在的。
我相信未來社會是個按需分配的社會,而共產主義等於按需分配已經是公識了,所以我仍然沿用了舊的概念。而且除此也沒有更加合適的概念去稱謂這一未來的社會制度。
在按需分配的社會裡,要按照不同的個性化的需要進行生產,滿足人們的需要。生產自動化只是為這種需要的滿足提供一個新的更好的實現的平台。在那時,社會生 活中的物質利益上的矛盾,將由社會矛盾的主要方面轉化次要方面。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原始物質資料的限制(這點會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比如星際旅 行、地球鑽探能力的提高以及替代物質的發現而得到解決),另一個則是能否生產出來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科學技術水平是否達到的問題(而這點將隨著人類社會 的存在而永遠存在下去)。在此基礎上,進行物質資料的按需生產,按需取用。
在按需分配的社會裡,物質生產中的社會分工與勞動交換的消失,使得整個經濟這一社會現象消失,同時一切因經濟行為而產生的社會現象也將消失,因為社會物質 分配上的差異而產生的社會矛盾也將隨著分配上的差異的消失而消失。階級關係將不復存在,不再有階級差異。因追求物質利益而產生的社會犯罪以及其它一些社會 現象也必然會隨著消失,社會矛盾主要存在於精神生活領域。
那時物質產品只有使用價值,不再有交換價值屬性。或者也可以說物質產品將完全回歸它的自然屬性--既只具有使用價值,不包含再有社會勞動這一社會屬性。人 們對自己所需要的物質資料就好像人們與所需要的空氣和陽光一樣,再不需要花錢去買了。一切都是免費的,物質的分配與所有權無關,它按照需要進行生產和分 配。
科學技術的進步消滅了物質資料生產中的社會分工,但是精神生活中的分工,比如科學研究中的或者說知識的創新中的分工仍然會存在,電腦技術可以幫助人從事科學活動,用已知的方法去研究新事物,但是它不可能由事物中發現認識事物的新方法。未知領域的科學研究仍然需要人去完成。
知識交流以物質為媒介,當物質不再使用商品交換的方式時,精神生活資料的交流也將變得完全自由,人類社會將以另一種方式運行。人們的主要追求會轉向自由、幸福、快樂、健康、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轉向知識的增長,生命時間的延長,情感上的滿足,榮譽的獲得。屆時,每個人都是學生,每個人都是知識的探索者、普及者;同時每個人也都是藝術的實踐者。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加速度的,由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觀察這些社會的發展變革,可以發現在新的社會制度下生產力的發展速度總是超越 了舊的制度。能準確知道社會變革的方向,適時制訂相關政策,即使在同一個社會制度下也會使得社會的發展加速。信息化技術(它最初產生主要是為了軍事服務)帶動了美國在九十年代的一次飛速發展,機器人技術自動化技術率先使用以及普及的國家很可能同樣是美國(軍事自動化技術將是一個突破口,在無人駕駛飛機,無 人坦克,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尖端軍事武器里自動化水平已經相當高了,但是所有這些武器裝備還沒有整合成為一個整體,將來會有一天,技術的進步會把所有這 些武器整合成為一個武器,成為人的無限延伸的手臂。同樣,我們也將把生產工具整合成一個整體,實現生產過程的全自動化。),它將會得到更快的發展速度。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危機和風險。在當今時代,我們的破壞能力是如此之大,同時,地區與地區、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 之間矛盾是又如此嚴重,以至於如果我們不能解決自身所面臨的問題,就會有被矛盾所毀滅的風險。自動化技術,機器人技術正在飛速發展,它會帶來更大的挑戰和 機遇。
要不了多久,這一切就會實現,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都將要見證並且參與這一偉大並且也是充滿了挑戰的變革。
馬恩論證了國家機器的消亡,他們認為國家政權是階級統治的工具,要實現共產主義,必須通過無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施行無產階級專政,把一切生產資料收歸國 有,消滅私有制。最後在“國家真正成為整個社會的代表時,它就使自己成為多餘的了”;那時,“國家政權對社會關係的干預”將會“在各個領域中成為多餘的事 情而自行停止下來。那時,對人的統治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恩格斯《反杜林論》轉引自列寧《國家與革命》15-16頁)。
這種認識存在著幾個問題,第一:認為實現共產主義必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通過生產資料國有化,並最終實現“國家政權成為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恩格斯《反 杜林論》轉引自列寧《國家與革命》15頁)。就是說必須使得國家政權控制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一切,在經濟上消滅私有制,政治上消滅私有權力,把社會上 一切權力統歸國家所有。這種擴大國家行政權力,全面擴大“國家政權對社會關係的干預”的做法,與實現共產主義消滅國家權力是完全背道而馳互不相容的。
馬克思主義國家觀認為“國家是表示: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調和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濟利 益互相衝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鬥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一種表面上駕於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衝突,把衝突保持在‘秩序’的範圍以 內”,這種力量,就是國家。“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就意味著國家政治權力的擴大意味著這個社 會的內部矛盾衝突加大了,所以才需要擴大國家政權的控制領域,強化的國家機器,用以控制社會矛盾。國家的政治權力只能是表現在掌握國家機器的人的身上,從 政府機關來說,就是擁有了更大的社會權力,在政治上只能是更加專制,在經濟上則是國有化,由此實現成為“整個社會的代表”。但是共產主義並非是要完成和鞏 固國家的權力,而是要消滅國家權力,如果目的是國家制度的消亡,手段卻是國家權力的加強;想的是要實現社會的大融合,手段卻是暴力;目標與方法是南轅北 轍,結果只能是離目標越來越遠,走向事物的反面。
恩格斯在其《反杜林論》中曾說過“國家不是:被廢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國家是自行消亡的,但是這種消亡是與掌握國家政權的人的利益相矛盾的,它絕不可 能由掌握國家權力人的手中實現。一個無限的對社會的有著嚴密控制的政治權力決不會是自己“自行停止下來”“自行消亡”的。
馬恩在認為必須在經濟領域裡實行國有化的同時,也談到了民主制度,應當“把行政、司法和國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職務交給由普選選出的人提任,而且規定選舉者可 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實際上真正的徹底的普選制從來沒有在社會主義國家實施過,正如經濟上權力的分化必然會產生政治權力上的分化一樣,在政治上具有獨立 權力的個人必然會在經濟上要求自主的權力,而這點是社會主義所不可能允許的。當個人的經濟要求與政府的經濟權力發生矛盾時,為了維護經濟權力上的統一,政 治上壓制民主實行專制就成為必然。
相對舊的社會,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它的國家社會管理職能是存在擴大的跡象,這種擴大是因為工業化的加快,新產業、新的生產方式的出現,使得國家的社會職 能擴大到了新的領域。如果拋開這一因素,則政府的權力的控制面在不斷收縮而控制力度不斷減弱,向著“小政府,大社會”的趨勢發展。在經濟領域裡,政府的控 制由起初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不可買賣;到封建社會的土地可有限自由流通,存在著國家對工業商業行為的嚴密控制;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工業、礦業、商業甚至 軍工業都有私人參與。同時,要求政府尊重尊重人權的呼聲在增加,社會的發展使得個人逐步在國家政權機關面前享有更大的自由,國家機關隨意處置個人的自由逐 步受到控制,法律上的量刑也在逐步減弱。可以看出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國家對經濟活動控制的範圍逐步減少,對個人的控制強度不斷減弱的過程,而其中,個人的自 由則在不斷發展,這是一個政治權力向個人手中不斷轉移的過程。或者說是由公眾手中異化出去的權力回歸的過程。
馬恩認為必須施行國有制的另一個理由是“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有制相矛盾”,其實這並不不矛盾,這點不僅不應當是產生資料國有化的理由,相反,它表明 社會化的活動、社會化的服務、社會化的職能可以也應當通過擁有私有財產的個人去完成。通過“小政府,大社會”,在經濟上擴大私有財產(在社會各個階層擴大 物質財富的擁有量),在政治上擴大個人的權力,實施民主制度,以此實現國家權力的逐步社會化,實現國家政權的逐步消亡,逐步由私有企業來完成以前由政府承 擔的社會服務。質變因量變的一步步積累而爆發,國家機器、國家機關的消亡權力轉移到人民大眾手中這一過程不可能違背普遍的物質運動規律。生產力的發展導致 社會分工的產生與消亡、按需分配的實現、國家機器的消亡都有一個量到質的變化過程,研究社會科學是不能拋開辯證法的。
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社會分工不斷細化,這樣社會生活中的個人永遠不能直接參與所有社會活動管理所有的社會財富,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麼多精力,這就 需要某些人在不同領域代表公眾利益進行社會管理。就是說在社會生產中存在著社會分工的基礎上永遠不會產生人民對社會公共財產直接的權力,永遠實現不了那個 代表人民權力的國家機器的消亡。舊的社會形式或者說舊的國家形式的打破只可能建立在物質生產分工消亡的基礎之上。
通過私有化的方法市場化的方法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唯一方法,大私之後才有大公。出於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經營者必須改進生產方式,進行減員 增效提高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優化自然資源的配置,通過生產方式的改進,不斷減少生產、運輸環節中的人的參與,最終實現物質產品從最初的生產到最後產品送 到消費者手中完全無需人的參與。
而且這裡,關於國家政權的認識在理論上也存在著自相矛盾之處,國家是階級矛盾的產物,它怎麼可能成為“整個社會的代表”?在國家政權有可能成為“整個社會 的代表”之前,階級和作為階級矛盾的產物“國家”都應該已經不復存在了,它怎麼有機會成為“整個社會的代表”的?在社會主義國家裡,生產資料上的私有權曾 經被消滅過,但是國家機器仍然存在著。決定著社會制度上層社會建築變遷的是生產方式,而不是所有制關係。
共產黨人在認識自身時往往會忘記這一點,在討論資本主義國家性質時他們是生產力決定論者,但是談到如何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就只知道道德標準了。根子我認為在 馬克思那裡。在認識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種社會制度時馬克思他顯然使用了兩個不同的尺度。考察階級社會時,馬克思主義者使用的是生產力標準,分析它的生 產工具,研究它的生產方式。但是一說到如何實現共產主義,道德觀之類的東西就佔了上風。馬克思認為在共產主義高級階段,道德應當達到“勞動不僅僅是謀生的 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時候”,共產主義才有可能實現。列寧極大地讚揚義務勞動,稱之為“共產主義星期六”。似乎不是生產方式的改進,而是道 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實現共產主義的物質基礎。
在共產主義社會裡,肯定不會有恩格斯所說的“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因為在社會中存在著這一現象就意味著--人還必然從事直接的物質資料的生 產,在物質的生產過程中還存在著社會分工,存在著腦力與體力的差異,存在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存在著因為社會分工不同而產生的分配上的差異。
說到無產階級專政,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無產階級可以掌握國家政權,他們也就不再是無產階級了。奴隸制不是由奴隸消滅的,封建社會也不是農奴消滅的,同樣的道理資本主義制度的消滅也不可能由工人來完成。
在所謂社會主義無產階級國家裡,如果存在著無產階級對政權的參與的話,也是通過代理的手,只能認為是一種對國家政治的間接參與,對政治的影響力是極其有限 的,工人階級的統治地位只是在意思形態領域裡被承認,從沒有被完全實踐過。這種參與甚至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那種民主水平都達不到。社會主義國家在其本質 上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社會,在早期可能會有助社會的發展。但這種方法也存在著極大的局限性,它只有在後發展國家,在其它國家為它的發展方向摸索出正確的方 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方式之後才有可能是有益的。
要想實現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必須進一步私有化,實現每個個人的需要。就是說,國家的權力將進一步轉移給個人,人們把自己交出的權力逐步收回。政治改革上就 是通過政府各部門逐步企業化,政治家成了職業經理人,政府的社會職能通過逐步市場化,來達到人民自由選擇所需要的服務以及由誰來提供社會服務(政府由管理 走向服務,由壟斷性服務走向人民自由選擇服務的提供者)。人民也不再需要一個管理者,他們將有完全的權力決定由誰來為自己提供服務,直到有一天這種服務也 不再需要人來提供。
行政上權力的轉移是通過市場化的方法。經濟間接的權力轉化為直接的權力的表現就是國有制的消失。在國有制下,財產雖說是由大家共同擁有,但必有一個代理,無論這個代理是誰,實際上普通公民是很少有對自己的財產的發言權的,甚至由誰來代表自己的權力都沒有,怎麼能談得上是擁有了呢?私有化以後,個人才真正直 接地掌握了擁有了自己的財產,才能真正控制自己的財產,才可以說真正擁有了。社會服務市場化後人民才有了選擇服務的自由。股份制就是一種擴大私有化的手 段,讓更多的人直接掌握自己的生產資料,擁有自己的財產。
一切間接的權力都將轉化為直接的權力,人民把權力收回,共同制訂公共規則,大家平等參與,自己決定自己的利益所在。不再需要由誰來代表自己。這也可以說是一個權力回歸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在目標上是正確的(實現國家的消亡,把國家這種社會形式作為一個過程認識),但是在實現的方法上是完全錯誤的。認為可以通過工人來消亡資產階級 這與認為通過奴隸可以消滅奴隸主則是同樣滑稽的。消滅奴隸社會的是封建社會,消亡封建社會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人類社會總是用新的關係來替代舊的關係,而不 是由舊的關係中的一方來消滅另一方(而這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
所有這些錯誤的發生就在於沒有認識到要實現共產主義消滅國家機器,要實現人民在權力上的自主,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應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政治權力 和經濟權力上都應當是一個由少數人向多數人,由政府機關到社會個人,由統治階級向被統治階級逐步過度的過程。是一個各階級間界限逐步模糊逐步消失的過程,是一個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逐步統一的過程,是一個從社會中異化出去的政治權力回歸社會的過程,是一個在政治、文化、經濟甚至家庭里的特權逐步走消亡的過程。
社會的發展史也是矛盾的變革史,矛盾有其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也有逐步消亡的過程。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社會矛盾又會產生,只不過是要用新的方法去解決,人類社會將以另一種方式運行,新的現象和規律性將會顯現出來。
註:政治上立法的權力通過民主的方式轉化為直接的權力,行政上的權力則應當通過市場化的方法以此實現制訂規則與行使規則的平等,並最終完成階級關係及因階級而產生的一切社會現象的消亡。本文所說的政權主要談的是行政權力。
如何才能實現按需分配?這必須從物質與精神兩方面要求。由於物質處於人類需求層次的低端(馬斯洛理論),而且物質發展相對容易實行。因此,人們的重點首先放在物質發展,提高生產力。那麼如何才能更快地發展生產力?顯然人類自身的貪慾、自私是發展生產力最好的動力。只要保持競爭,適當的貧富差距,允許人們對財產的佔有,滿足人們貪圖享樂的慾望,就能最大限度地刺激人們去發展生產。馬克思把追求發展生產力為主的社會,叫做資本主義社會。相應實行的制度為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的特點是:差別競爭私有制。
但僅有物質財富就夠了嗎?人們追求的到底是財富,還是幸福?財富就等於幸福嗎?
由於資本主義社會,人們重點在於發展物質生產,精神方面的發展相對緩慢。物質與精神不能很好的協調。甚至精神阻礙物質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地,人們追求的重點將轉移到精神方面,追求精神的滿足。精神愉悅與物質享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追求精神愉悅與追求物質財富也應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法。
追求精神滿足,就必須淡化競爭,加強合作,提倡互助互愛。對應的社會制度應該是高稅收高福利,並逐漸發展的公有制。相應的社會制度為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是:互助合作公有制。“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強調的是“勞”,而忽略不同的“勞”創造財富的差別。
當然這個過程不是截然分開的,是一個漸變的長期的過程。發展生產力,理論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比較適合。即允許差別,鼓勵競爭,實行私有制。但精神對物質有反作用,在追求生產力發展時,實行某些某種程度的社會主義制度,也可能對生產力發展產生正面推動。
當生產力高度發達,精神又得到充分滿足,這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人人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共產主義表明了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樂觀態度。
一提到“按需分配”,不少人就會問,我想要美女怎麼辦?我想要鑽石怎麼辦?美女,你想要人家未必樂意;而鑽石,代表有限資源,也不可能人人擁有。那如何實現按需分配呢?
其實提出那樣問題的,忽略了“需求”與“慾望”的區別。
你想上太陽,那是你的慾望,但不是你的需求。有時,你可能真的覺得太冷,想上太陽去過冬什麼。但當你了解了太陽表面有6000攝氏度,你一上去就會立刻氣化,所以上太陽是一件十分糟糕的事情,你也就不會再想上去,不再有那個需求。所以說,需求是人們在充分了解自身,了解現實社會,了解自然後的慾望。慾望可以天馬行空異想天開,但需求必須腳踏實地明確現實。
按需分配是根據人的“需求”進行分配,而不是根據人的“慾望”進行分配。需求可以滿足,在理想社會也必須滿足。但慾望不是。
如果需求是人們在充分了解自身,了解現實社會,了解自然後的慾望。那是不是意味著“按需分配”必須壓制人性?必須要求人們清心寡欲,節衣縮食?當然不是,也不應該是。這裡應該清楚什麼是人性。
最初的人性就是動物性,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性也隨之進化。事實上,最初我們認為是符合人性的行為,以前會覺得不可想像。而以前認為是符合人性的行為,之後也會覺得不可理喻。比如人類早期的傳說中都有兄妹相親的故事,說明那時候並沒有近親禁忌。可後來人們發現近親相親會帶來遺傳缺陷等問題,便就有了近親禁忌。如果有近親相親的會被認為是亂倫,是畜性不如。
所以說,人性應該是人的動物性加上文明。社會在發展,人性也隨著在改變。比如人們在公車上給老人讓座是人性的行為。當你想要哪個美女的時候,尊重美女的意願是人性的行為。當人們了解了不能上太陽而調節了自己的需求,那正是在了解了自身、現實、自然後的人性行為。相反,非要不可能的事那才是沒有人性。
各種流行的說法都體現了小市民不勞而獲和均分財產的可鄙私慾,是一種徹底的空想烏托邦。這種美妙的共產主義天堂只出現在巴枯寧主義者為挑動農民而進行的欺騙性宣傳中,與馬克思主義無半點關係。但是這種流行說法常為資產者所利用,成為了向科學共產主義潑去的污水。流行的對共產主義的解釋充斥著小資產者的庸俗幻想,他們所想要的最多不過是均分財產,這不過是私有制的擴大而已。而在公有制的表象下,極有可能出現的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復活。
其實,共產主義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共產主義以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人們覺悟水平極大提高以及三大差別消失為前提。人人都能自覺地、盡其所能的為社會勞動;社會則按每個人的合理需要分配消費品。
然而,這依然不是馬克思的原意,按需分配首先由路易布朗提出,馬克思提出的按需分配是馬克思為了批判一種分配觀而提出的,過去的社會主義者曾提出一種分配方案,主張將社會產品不折不扣的公平地分配給每一個公民。相對應地,馬克思提出了按需分配的概念,力求將它回歸於科學的基礎上。
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必須先進行以下扣除,以滿足社會生產擴大再進行的需要,只有對社會產品作出了以下扣除,才能進行分配:
1對生產所需的耗費的補償;
2對擴大再生產的積累;
3對應付一般意外的物資儲備。
除了對生產所需的扣除以外,還要扣除:
1社會的管理費用,類似於財政支出,社會越發展,這種支出越小;
2公共服務和福利支出,社會越發展,這種支出越大。
分配不過是生產之下的分配,分配不是關鍵,人們以什麼樣的方式被組織在生產中才是關鍵,生產方式決定分配方式。馬克思指出,在付出同等勞動的請況下,可能所需的消費品是不等量的。例如,他們從事同等勞動,但其中一個卻撫養了更多的孩子,就需要更多消費品;或者,他們分別從事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但需要的消費品是等量的。那麼,共產主義原則要求不以勞動量為依據,而以實際需求為依據分配消費品。
但馬克思又指出,在剛剛脫離資本主義,人們的思想還帶有舊的思想殘餘的情況下,在物質仍不充裕的情況下,是不能實行按需分配的。也就是說,馬克思提出的按需分配,不是向我們展示未來的共產主義美妙圖景,而是指出,在資本主義被消滅后,不能馬上實行按需分配,在隨後一個漫長的時期內,應該建立民主共和國,發展生產力,滿足工人所需,實行按勞分配.馬克思想向我們指出的是按需分配所需的物質條件,實現按需分配的艱難,在馬克思的學說中,按需分配不是重點。馬克思實際上向我們表達的是按勞分配.
用計算機的應用來說,物質與精神就是硬體與軟體。硬體決定軟體,軟體也影響硬體的功能。計算機應用初期,人們更多的關注硬體,買了一大堆的機器。而在那個時候,一般的隨機軟體、常規軟體也基本夠用。但到了一定的時期,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深入,用普通軟體就不能更好的發揮計算機的作用。就需要一些專門軟體、特製軟體。這個時候,人們也在換機器,但更注重軟體系統。只有好的機器,再配上專門的軟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也發揮計算機的作用。
硬體軟體都是要花錢花精力的,不是說有了好的硬體,軟體就自然好了。
買機器時期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編軟體時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軟硬體都合適,機器發揮最大作用,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你總不能先編軟體再買機器吧?買機器總是比較容易,而你要做的軟體必須有硬體基礎。在充分了解硬體、任務等等之後,才能編出好的軟體。這也決定了,你得先買機器。而不可能先編程序、或者一邊編程一邊買機器(再PS一下:這裡說的“一邊一邊”是說以同樣的精力物力毫無側重的一邊一邊,而不是指有所側重的一邊一邊)。由於開始基數低,這種側重會更明顯。所以說,編軟體終將取代買機器,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終將取代資本主義社會。
當然,這裡說買機器不是說完全不顧軟體,而是相對於軟體更重視提升硬體。編軟體也不是硬體就不升級換代,而是更重視軟體配置整合。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重點。
物質是較低層次的需求,也比較容易提高。既是必須,又容易做到,自然人們會先看重物質。事實上就是計算機應用成熟后,軟體硬體的投入還是會有側重。只是那個時候已經不那麼明顯啦,只是在一個很小範圍內偏來偏去。
人們最關心的不是說重編程,也不是重硬體,人們關心的是計算機的應用,是軟硬體的協調發展(升級)。最初,計算機應用水平低或者幾乎沒有應用,而硬體是必須的,也相對容易,所以硬體得到更快的發展。而當發展到一定時期,軟體的要求就會變得迫切。所以推動軟體的快速發展。而當軟體硬體都相對完美之後,硬體還會繼續升級,軟體也要不斷改進。在某一時刻,也還是會有硬體比軟體重,或者軟體比硬體重。但是,相對來說改變就不是那麼大,也比較協調。如果某個時刻硬體升級為0,那就為0好了,軟體也可以不變。等有了新的硬體,或者研究出新的演演算法,再來改變硬體、軟體。社會的發展,也不是每時每刻都在前進,時間或者空間上局部的停止甚至倒退,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