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三聲部民歌

壯族三聲部民歌

壯族三聲部民歌歷史悠久,主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上林忻城等三縣交界處的壯族地區,其中馬山縣東部的古寨鄉、加方鄉、里當鄉和古零鎮是分佈的密集地帶,壯族人民稱為“三頓歡”或“三跳歡”。史書上早有“壯人迭歌聲合,含情凄婉,皆臨居自撰,不能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的記載。壯族三聲部民歌傳唱於壯族社會的生活生產、戀愛、婚喪和樂神等過程中,內容主要反映壯民族的生活、生產、風俗習慣等文化特質,表達壯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與追求。

起源


據學者推斷,壯族三聲部民歌最早出現在唐宋時期,盛行於明清時期,至今在馬山、上林兩縣交界處仍有演唱。壯族三聲部民歌表現的是壯族人民對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以及對勞動人民勤勞勇敢的歌頌。

藝術特點


壯族三聲部民歌包括三個聲部,代表主旋律的第一、第二聲部由主唱者演唱,第三聲部由二人以上合唱者合聲附唱,一聲部、二聲部獨立音調,三聲部陪襯和聲。三聲部民歌三個聲部的獨立性及完美結合,在國內外的民歌中比較罕見。

評價


壯族三聲部民歌是廣西馬山壯族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壯族人民勞動生產情感和文化智慧的結晶。2000年11月,《南方日報》記者在採訪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后,在該報上評價說:廣西民歌是全國之冠,馬山民歌是廣西之冠。隨著三聲部民歌的頻繁展演,新聞媒體大力報道,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多年來,壯族三聲部民歌多次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大型演出,併到日本、韓國、埃及、芬蘭等十餘個國家進行表演,深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