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一塵不染的結果 展開

一塵不染

漢語成語

一塵不染,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chén bù rǎn。出自唐·釋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隨嵐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為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宋·張耒《臘月小雪后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

意思是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乾淨。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用於人和環境。

釋義


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清潔、乾淨。後用以形容清靜、純潔。也形容為人清廉,不沾染壞習氣。后多用以形容清凈廉潔,品格高尚。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范蠡 霸 越 之後,脫屣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隨嵐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為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

典故


塵:佛教把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稱六塵。染:沾染。原意是指修行學道達到真性清凈的很高境界,對外界世俗灰塵一點都不會沾染。路振揚(?-1736年),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出身士卒,被提拔為把總、副將(隸屬於總兵,統理一協軍務)。雍正四年(1726年),升陝西固原提督(清代軍務總兵官,一省高級武官,受總督節制,節制全省各鎮總兵)。他上奏條陳說:“國家設置俸祿是用以養護廉潔的操守,建立法制是用以懲治貪污。條例規定以財物賄賂、以及說合污貪事情經手交接錢財的人,審核確實與貪贓同樣判罪。罪行未被揭發而自動投案認罪的人免去判罪,但還要徵收原來貪污的正贓。我暗中思想官員小吏營私舞弊,彼此互相容忍隱瞞,不容易暴露出來,或者有人上告揭發,還要互相掩飾。我呈請開放自動投案的道路,凡是上司官員保奏題本的官吏,以及三年一次考績軍事、政治成績卓異,推薦選舉人員,用財物行賄的,雙方彼此都應該治理判罪。如果接受賄賂的帶著贓款贓物自動投案認罪,免去追查贓款贓物以及應得的判罪。如果給與的人自動投案,就按照原來贓款贓物加倍向受賄者追交,也免去應得的罪。或者說合污貪事情經手交接錢財的人自動投案認罪,免去判罪並給獎賞。如像這樣做,或許可以使行賄受賄的彼此都存在顧慮,沒有經過貪污事情的人就害怕而不敢貪污,既貪污就會爭先自動投案認罪唯恐落後,這或許是除去貪污的一個辦法。”上奏呈入,清世宗胤禛(雍正帝)嘉獎他,並且說:“向來聽說路振揚平素的品德、行為清廉,如今觀看他上奏的條陳,不是對外界世俗一塵都不沾染的人是不敢說這些話的呀!”將這奏章下到吏部議論施行,並且命令從優授官及獎勵路振揚。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一乾二淨、冰清玉潔

反義詞

貪得無厭、慾壑難填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定語;用於人和環境

例句

特別是夏季,綠樹紅樓,~。臧克家《老舍永在》
王震《忠誠的戰士,光輝的一生》:“他從舊營壘衝出來,但~,他能艱苦奮鬥,是個革命樂觀主義者。”
宋·張耒《臘月小雪后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范蠡 霸 越 之後,脫屣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聽起來,老人家又是位一塵不染,兩袖皆空的。”
王震《忠誠的戰士,光輝的一生》:“他(指 賀龍)從舊營壘衝出來,但一塵不染,他能艱苦奮鬥,是個革命樂觀主義者。”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幾個綉墩錯落地放在一塵不染的石板上。”
趙大年《公主的女兒》:“院子掃得乾乾淨淨,玻璃擦得一塵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