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華

蘇國華

蘇國華(1940-)字子石,號天山牧人,1940年出生於甘肅臨夏市。成長在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最具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書香門第之中,受其影響和熏陶,蘇先生開始學習繪畫,並得到了張大千的指點,由此開始了以畫為主,兼練書法之路。據蘇老先生介紹,他的畫比書法要好,只是後來的人生經歷,使其專攻書法,從而淡化繪畫。

目錄

背景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蘇先生的父親蘇星橋,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有著厚重文化底蘊的軍人,具有深厚的的書法造詣,結交了很多當時的書畫大家。在張大千在蘭州期間成為摯友,經常向其請教技藝。而蘇先生的母親馬金香,是一位很有才華和傳統修養的大家閨秀,識阿文通漢語,熟讀四書五經,有著中國女性特有相夫教子的傳統美德,喜好書畫,教子有方。
新中國建立以後,蘇老先生開始了一種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全新生活,隨上了大學,更懷著一個熱血青年的夢想,開始了對夢想的憧憬與追求,也開始了自己坎坷的人生之路。然而命運總是給人開玩笑,蘇先生的人生更是如此。由於特殊的家族背景,歷次政治運動都會受到衝擊,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被抄家,批鬥、迫害、開除公職,無奈之下,為了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自幼學習武功真正有了用武之地,衝破紅衛兵的圍堵,保護全家遷往新疆,一去就是三十餘載。在這期間經歷了離母喪父的大悲,經歷了險惡的政治與自然環境,放過牧,養過蜂、打過工、當過包工頭、做過生意等等,並寫有“舛錯韶華拋戈壁,鐵筆含恨做銹犁”的詩句以抒發情感。也正因為蘇先生的這段特殊人生經歷,故起字型大小“天山牧人”。雖然經歷如此之多的磨難,始終未改其酷愛書法的初衷,並在惡劣的環境下,更是鐵筆不離身,書帖不離手。堅持潛心研摹張芝、二王、懷素等碑帖,尤其對二王的碑帖進行苦心的鑽研。六十餘載的堅持不懈、刻苦鑽研以及坎坷經歷造就了蘇老先生的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合影照片
合影照片
特殊的家族背景,豐富坎坷的人生經歷,嚴厲的家庭教育塑造出蘇先生的獨特個性。蘇老先生性情豪放,為人正直,待人真誠,孤傲不訓,不入俗流,不畏強權,性情剛毅,一心追求書法藝術的真諦,不參加任何行業學會和活動,追求書心統一超俗境界,其性格對他的書法藝術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
書法作品
書法作品
人物照片
人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