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猿類的結果 展開
- 猿類
- 靈長目動物
猿類
猿類
猿,英文ape,13種大型高智能靈長目哺乳動物的總稱。猿外形與猴相似,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森林中。大約3千萬年前,猿類開始出現。現代猿類有4種:長臂猿、褐猿、黑猿和大猿。第一種為小型猿,后三種為大型猿。大型猿由於似人又被稱為“類人猿”。它們與人類最接近,被稱為是人類的“表兄弟”。
1.長臂猿(Hylobates)。它是一種低等猿,身高1米左右,體重約10千克,毛色駁雜,腦量不超過100~120毫升,純樹棲生活。長臂猿,顧名思義,它們的前肢很長,可接近身長的兩倍,是臂行的能手,在樹枝間擺盪躍進的速度之快,可以攫捕飛鳥。偶爾下地活動時,能直立起來,此時雙膝彎屈,用前肢張開或高舉在頭頂上來維持平衡。它發出的聲音猶如歌聲,委婉動聽。
長臂猿廣泛分佈於印度支那和馬來西亞地區。在我國的西雙版納和海南島熱帶雨林中也有分佈,但數量極其有限。除了上述的普通長臂猿外,還有一種第二趾和第三趾長在一起的合趾猿,它們形體較大,毛色黑亮,而且擁有發聲時起共鳴作用的喉囊,這種長臂猿只棲息在蘇門答臘一地。
2.褐猿(Pongo)。這種猿身體較大,雄性體高可達1.4米,體重為100~120千克,雌性明顯小得多,還不及雄性的一半大。雄性與雌性的區別還表現在:雄性兩頰有大肉疣,呈內凹的隆凸狀;雄性的頭骨上還有發達的矢狀骨脊;成年雄性的喉囊特別大,一直延伸到胸部,可用它來支持沉重的頭部。褐猿的腦量為300~500毫升。身上多毛且密,毛色呈微紅褐色(有些人稱它為“紅猩猩”)。前臂較長,可觸及到腳踝處。褐猿主要在樹上活動,手腳兼用,攀緣於樹叢中。下到地面時,手指攥成拳頭,以指背著地支撐著身體,半直立姿態行走,腳掌以外側部著地呈“反踵狀”,行動緩慢,很少直立。褐猿主要以果實、嫩葉為食,常用強大的口齒來咬破堅果外殼。
褐猿現在只有一種,分佈在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地區。目前褐猿在我國已無蹤影,但在地史上的更新世時期,它們曾廣泛分佈於我國的華南地區。
3.大猿(Gorilla)。這是身體最大的一種猿。雄性的身高達1.8米以上,最高的可達2米,肩寬1米,體重在200千克左右,雌性相對小些。大猿的腦量為400~600毫升。由於身體過於龐大,已不適應樹上生活,故多數時間在地面上活動。它以半直立姿勢行走,並以前肢作為支撐,以指節背面著地,像撐著拐杖似的。大猿可直立起來,此時整個腳掌著地,腳趾不彎曲。有時還站起來拍打胸部,外表顯得很兇猛,實際上性情是較為溫和的。基本屬素食性。大猿通常結成不大的群體,群體內包含著若干個家庭小群體,後者常由一隻雄性帶領數只雌性生活,但這種群體是臨時性的。
大猿主要分佈在非洲赤道地區的熱帶森林中,只有一個種,這個種可分佈兩個亞種,一個為沿海大猿或叫低地大猿,主要棲息在西非的喀麥隆和加彭地區;另一個為高山大猿,棲息在非洲的剛果和烏干達交界處3000米以上的山地里。 4.黑猿(Pan)。黑猿數量最多,共有三個種。最著名的為普通黑猿,它最早為人們所知。黑猿的平均體重為50千克,身高達1.5米,雌雄兩性的差異要比大猿和褐猿小得多。毛色一般呈黑色,喜歡在樹上活動,能在樹上構築臨時用的巢,以供晚上睡覺用。善於臂行,有時下地活動可以勉強地直立行走,但快跑時需用前肢撐地。喜群居,每群可達10隻以上,最多時可達30~40隻。雜食性,除素食外,常捕捉小鳥獸吃。主要分佈在非洲的剛果河和尼日河流域熱帶森林中。
還有一種棲息在剛果河中游東面(扎伊爾)大約2000平方千米範圍內的矮種黑猿,它被稱為“卑格米黑猿”。但根據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這種稱號是錯誤的。因為實際上它們的個子並不矮,體重為25~48千克,普通黑猿為40~50千克。它們的平均身高為1.16米,平均腦量為350毫升,普通黑猿為400毫升。它們的頭小,面黑色,唇呈粉紅色,眼眶狹,面部突出。腳的第二、三趾間有蹼。一般也稱它們為波諾波黑猿(Bonobos),這個名字是來自一個小鎮的名稱“Bolobo”,因最初就是從這個小鎮上獲得其標本的。由於它們在1933年才被定名,故又被稱為“最新的猿”。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樹上取食,有時到地面上用四足行走,50%的時間用雙足行走,此時是為了攜帶食物和其他物品。近年來它們被科學界所看重,認為它們的許多習性可能與人類的遠祖相近。
另外,還有一種禿頭黑猿,它的頭上幾乎沒有頭髮。
過去,我們對這些猿類的行為、習性和群體生活的內容所知甚少,有時也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傳聞所迷惑,得出了一些不正確的結論。例如,認為大猿極其兇殘……現在對它們的認識有了很大的轉變。因為自60年代以來,一支研究野生猿類和猴類的隊伍異軍突起,他們通過艱苦的實地考察,有時甚至生活在猿群之中,揭示了以往為人們所少知或未知的猿類群體生活的種種奧秘。這些實地考察,不僅進一步論證了人與猿密切的親緣關係,而且也為探索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和人類遠祖的早期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引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原理,物種進化的直接動力是自然選擇,尾巴對於大多數生物是用來維持平衡的,因此有尾巴的動物就更容易生存,某些基因突變的個體沒有尾巴或尾巴很小,生存能力就變差,在自然界中就不容易留下後代來傳遞突變的基因,因此是自然選擇是有尾巴的動物留了下來。同樣道理,人在直立行走後尾巴失去了維持平衡的作用,而且成了障礙,因此自然選擇的方向傾向於那些沒有尾巴的個體,時間久了,有尾巴的個體久愈來愈少了並最終消失了。人的闌尾也是,因為不再需要消化纖維素而且還浪費機體能量,因此被自然選擇淘汰。而兔子的“闌尾”蚓突確實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因為兔子的食物主要是纖維素類植物。
不同物種的繁衍、生存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一些可能甚至顯得很奇特,令人不解。但形成原因都是一樣的,就是適者生存。猿類群居的方式更適應生存環境是不言而喻的,離群索居(往往是競爭失敗的雄性或因各種原因被驅逐)的個體缺乏同類的關照,更容易生病,往往很快就被天敵(有時甚至會是同類)吃掉了。反之,天敵在靠近成群的猿類前,常被警覺的哨兵發現,警告同類迅速躲避。同類異群之間的流血衝突,也往往是數量多的一方會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