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

台北牯嶺街

“走!到牯嶺街逛逛舊書攤。”過往台北人的時髦語言,道盡了牯嶺街昔日的繁華與榮光,牯嶺街是台北的一條舊書街。

簡介


周末的一個上午,我走進了牯嶺街。陽光暖暖地灑在街道上。馬路不寬,店家也少,且多是餐館、百貨類店鋪;原來滿街的舊書攤舊書店,如今僅剩寥寥可數的四五家。沒有如織的人流,沒有市井的嘈雜,只有沿街稀稀疏疏的幾顆榕樹,見證了牯嶺街曾經的風華。
楊德昌執導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便是以此街為原型。

歷史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現在牯嶺街的所在,是台灣“總督府”的宿舍區,庭院宅邸,街巷修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人遣返在即,乃紛紛整理家當,將字畫、古董、藏書等就地擺攤,低價出售。日本人走後,市集隱然成形。
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后,各種人員又成了舊書的提供者和消費者。於是,以牯嶺街為中心,漸漸蔓延到廈門街、福州街、寧波西街等相鄰街道,處處都有人設攤開店,販賣過期雜誌、漫畫、月曆,用過的教科書、各種雜書,乃至絕版書、線裝書、手抄本等等。最盛時期,聚集了100多家的攤商,“牯嶺街”也幾乎成了"舊書攤"的代名詞。擺在街邊的大大小小小、五花八門的舊書攤,只要你想得出來的書籍,都能從書攤買到,這就是牯嶺街的特色。牯嶺街最興旺的時期,是1966年至1973年,香港的書商從大陸收購不到舊書,就到牯嶺街來買,一大箱、一大箱地搬走。
像什麼,抗戰前大陸出版的文學作品、學術教材、大學用書都是當時的搶手貨。文史哲類的期刊,諸如《長流》、《文壇》、《讀者文摘》等,每次都是貨剛到就被搶購一空。文革時期的中國研究報告也是奇貨,外國人見了,二話不說,美金一付,立刻帶走。
牯嶺街命運的轉折是在70年代初。為了整頓市容,牯嶺街舊書攤舊書店幾乎悉數遷入八德路的光華商場。這些年來,光華商場舊書店也一路失守,從鼎盛時期的七八十家,凋零到現在的20餘家。
如今,牯嶺街舊書店就像一條“摔碎了的珠鏈”,有人說,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眼睛,舊書攤舊書店則如城市的眉毛,存在時不覺其重要,一旦疏落消逝,城市的面孔又顯得空洞而冷寂。
牯嶺街舊書店沒落的原因,眾說紛紜。有學者說:現在讀書的風氣和趨向有了改變,多元化的信息來源,人和書的關係就不再那麼深刻,再也沒有人像當年那樣讀書的了。
“舊書市集”上,有一張海報這樣問:“你是來找舊書,還是來找自己?”對於老一輩的台北人來說,當年到牯嶺街是為了找書,現在到牯嶺街,可能就是為了尋找少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