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子宮內膜抗體

抗子宮內膜抗體

抗子宮內膜抗體(anti-endometrial antibody,EmAb)是由異位子宮內膜誘導產生的種自身抗體。EmAb的靶抗原主要存在於子宮內膜腺體上皮細胞的胞質中,是組孕激素依賴性糖蛋白,富含於分泌期子宮內膜中。目前已發現在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育症患者血清中,EmAb有很高的檢出率。

簡介


● 英文名稱:anti-endometrial antibody
● 英文簡稱:EmAb
● 標本類型:血清
● 所屬項目:自身抗體檢測
● 相關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反覆自然流產、不孕症等

適合檢查的人群


● 疑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
● 反覆自然流產、原因不明的不孕症的患者。

標本採集


● 採集方法:靜脈采血。

檢查前

● 是否空腹:否。
● 該項檢驗指標無需空腹,若與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項目同時檢測,建議空腹。
● 檢查前天,白天宜清淡飲食,忌煙酒。晚上10點以後禁食水,次日早晨空腹檢查。

檢查后

● 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注意不要揉。
● 若出現暈針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情況時,應立即平卧,並可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其他檢測。

參考區間


● 正常人血清EmAb為陰性。
● (數據來源:尚紅,王毓,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臨床意義


● 抗子宮內膜抗體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標誌抗體,主要見於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與流產患者,陽性率可達37%~50%;在些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中,EmAb檢出率高達73.9%。

EmAb與子宮內膜異位症

● 按美國生育學會1985 年分類,I~Ⅲ期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EmAb陽性率可達44%~86%,其中I期子宮內膜異位症伴不孕的患者陽性率達90%。
● 而Ⅳ期患者陽性率僅為14%,提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早期新鮮病灶可能更容易誘導體內的免疫反應。

EmAb與其他婦科疾病

● EmAb也可見於反覆自然流產、原因不明的不孕症、子宮肌瘤和盆腔炎等。

EmAb與少數正常生育婦女

● 少數正常生育婦女由於經血逆流入腹腔對免疫系統的刺激,血清中有低水平的EmAb存在,陽性率為3%~7% 。
● 其中以中年婦女陽性率最高,閉經后EmAb水平下降,漸趨消失。
由於EmAb靶抗原的本質和生理功能仍不清楚,對EmAb臨床意義的評價應結合患者臨床情況和其他檢查綜合考慮。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必須由臨床專業醫師結合臨床病史、癥狀、體征以及其他輔助檢查等資料,全面綜合分析判斷。

參考文獻


● [1] 萬學紅,盧雪峰。診斷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 [2] 潘祥林,王鴻利.實用診斷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 ● [3] 尚紅,王毓,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