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灑江一級水電站

戛灑江一級水電站

戛灑江一級水電站(原名“三江口水電站”),是紅河上遊河段水電規劃(規劃範圍為新平縣三江口至河口國界近400km的河段)十二級開發方案的第一個梯級電站工程,壩址位於雲南省新平縣石羊江與綠汁江交匯口下游約6.5km處的戛灑江河段上,下游距新平縣水塘鎮約6.5km。壩址右岸沿江有新平—雙柏的S218省道通過,壩址距新平縣公路里程99km,距玉溪市公路里程為186 km,距昆明市公路里程為277 km。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灌溉、旅遊等綜合性項目。

電站


電站採用堤壩式開發,壩型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167.5m,水庫總庫容17.41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675m時相應庫容14.91億立方米,死庫容7.59億立方米,調節庫容7.32億立方米,水庫具有年調節性能,電站裝機容量270MW,保證出力78.3MW,年發電量10.54×108kW.h。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的建設對下游各梯級電站有顯著的調節作用和補償效益。

庫區


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675m時,幹流回水長52.5km,支流綠汁江長48.4 km,建設征地涉及玉溪市新平縣戛灑鎮、水塘鎮、老廠鄉、者竜鄉和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愛尼山鄉、大麥地鄉、獨田鄉、鄂嘉鎮、雨龍鄉,共2州(市)2縣9個鄉(鎮)。建設征地區下游為新平縣,上游為雙柏縣。
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正常蓄水位675m時,建設征地水庫淹沒總面積31.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91.1畝,林地15241.1畝。水庫淹沒人口461人;淹沒省道218線38.8km。
經分析計算,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675m時,水庫區規劃設計水平年(2011年)農業生產安置人口2082人(其中新平縣1428人,雙柏縣654人),農業搬遷安置人口1142人(其中新平縣672人,雙柏縣470人)。

效益


戛灑江一級水電站工程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下游農田灌溉和城鎮供水要求,電站建成后可發展庫區航運,促進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工程建設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包括陸生生態、水生生態、水土保持等)產生一定不利影響,水庫淹沒產生移民搬遷和耕園地重新調配問題;但工程建設對當地建材業、運輸業、飲食服務業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並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清潔能源。工程建設對增加當地財政收入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