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輝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

周光輝,男,1955年生,漢族,現任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政治學專業教授,政治學理論、法律政治學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政治學理論、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公共管理。

人物經歷


男,1955年生,漢族,現為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政治學理論、法律政治學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周光輝[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
周光輝[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
師從我國當代著名政治學泰斗王惠岩先生,繼承王的事業,主持吉林大學政治學教學和研究工作,2010年組織籌建了吉林省政治學會,任第一屆會長。
教育經歷
1978年 3月至1982年1月,吉林大學哲學系,哲學學士;
1983年 9月至1986年6月,吉林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學碩士;
1988年 9月至1995年12月,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政治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86年 9月至1992年9月,吉林大學政治學系,助教、講師、破格晉陞副教授;
1992年 8月至1993年8月,美國拉特格斯大學,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
1993年12月至2012年1月,吉林大學行政學院,主持工作副院長、院長;
1996年 9月至今,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破格晉陞);
2005年1月至今,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12月至今,吉林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訪學經歷
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在美國拉特格斯大學訪問研究;
2001年11月至2001年12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與政治發展研究所訪問講學;
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高級訪問學者。

學術兼職


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
教育部高等學校政治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公共管理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政治學專家組;
吉林省政府第四屆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
吉林省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委員會政治學組召集人;
吉林省政治學會會長;
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
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兼任學術委員會委員;
吉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全國“地方改革與創新”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
師從我國當代著名政治學泰斗王惠岩先生,繼承王惠岩先生的事業,主持吉林大學政治學教學和研究工作,2010年組織籌建了吉林省政治學會,任第一屆會長。

研究方向


政治學理論、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公共管理。

主要貢獻


1. 《論公共權力的合法性》,吉林省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12月版。
2. 《政治學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副主編,高教出版社2006年2月,第二版。
3. 《政治學原理學習指導》,撰寫部分章節,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4. 《行政管理學講座》,撰寫部分章節,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 《行政管理學》,撰寫兩章,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6. 《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撰寫部分詞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出版。
7. 《政治學原理》國家教委“九五”重點教材,1998年12月版,撰寫第二、三章。
8. 《比較政治制度》,任副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9. 《社會發展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撰寫第5章。
10. 《鄧小平社會主義民主論》王惠岩主編,撰寫兩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 《政治學概論》全國自學考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參與三章。
12. 《公共行政學》,合著,兩岸公共行政叢書,台灣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版。
13. 《政治學教程》俞可平主編,參與撰寫“決策”一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14. 《政治學發展》王浦劬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撰寫“政治學基礎理論”部分。

學術交流

1. 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作為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在美國拉特格斯大學訪問研究;
2. 2001年11月至2001年12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與政治發展研究所訪問講學;
3. 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高級訪問學者。

科研項目

1.獨立完成國家教委“七、五”青年項目“政治權力研究”;
2.參與“七、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政治學理論與方法論研究”;
3.主持“九、五”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當代西方民主理論追蹤研究”;
4.參與“九、五”國家教委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項;
5.主持國家教委面向二十一世紀,政治學類課程體系改革項目一項;
6.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項目“當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與民主化進程研究”;
7.參與“八、五”國家教委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現代化的發展哲學”。
8.參與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九五”重大項目:“中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調研與政策報告”。
9.主持吉林大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為民執政 科學理政 依法行政 從嚴治政——政府的價值取向與行為選擇”為吉林省政府施政方針所作的論證報告,已結項;
10.主持吉林省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研究項目:“公眾參與反腐敗有效途徑及權力保障問題研究”;
11.主持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理論與對策研究”;
12.主持2004年教育部重點課題攻關項目“社會公正與政府責任研究”(04JZD00017);
13、主持2005年吉林省科委軟科學項目:“社會公正與政府責任指標體系研究”;
14、主持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政府治理研究”。

學術論文

1.《論美國新聞界對政府的政治監督》,載《政治學研究》1987年第1期;
2. 《論民主與人——關於民主價值、實質和精神的思考》,載《時代論評》創刊號1988年第11期;《新華文摘》1989年第2期全文轉載;《人民日報》1989年4月3日摘要;
3. 《論公共權力的強制力》,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5期;《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政治學》1996年第1期全文轉載;
4. 《論政治權力的合法性》,載《天津社會科學》1991年第1期;
5. 《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十大趨勢》,載《政治學研究》1998年第1期,《新華文摘》1998年第6期論點摘編;《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政治》1998年第4期全文轉載.
6. 《中國九十年代以來的政治改革》,載《中國公共行政評論》[美]2003年3-4期;英文: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 Since 1990s on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3 3/4;
7. 《政治文明的主題:人類對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載《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3年第12期全文轉摘;
8. 《網際網路對國家的衝擊與國家的回應》,載《政治學研究》2001第2期;《新華文摘》2001年第九期轉摘;《當代文萃》2001年第5期全文轉載;
9. 《超越政治學——對民主的經濟、道德和認知價值的分析》,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政治學》1999年第6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0年第1期摘要;
10.《理解代表——關於代表的正當性與代表方式合理性的分析》(第一作者),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第6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3期轉載。《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政治》2005年第1期全文轉載。《調研與決策》2005年第2期部分轉載;
11.《認真對待共和國——關於和諧社會的政治基礎的思考》(第一作者),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第4期;獲由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雜誌社舉辦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徵文評比二等獎,2005年8月16日;
12.《公共問題背後的公民觀念——從政治學的視角看待社會公共問題》,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3期;
13.《政府:一個公正社會不可或缺的角色——關於政府再分配職能正當性的思考》(第一作者),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4期;
14.《從管制轉向服務:中國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國行政管理改革30年》,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3期,獲首屆張友漁獎一等獎。

獲獎記錄


1. 2009年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第五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論文類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2. 2010年吉林省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理論研討會暨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3. 2010年中國政治學會首屆張友漁獎一等獎;
4. 2010年吉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
5. 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
6. 2013年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論文類二等獎”;
7. 2013年吉林省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
8. 2014年吉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
9. 2015年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第七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論文類二等獎”;
10. 2016年吉林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
11.2018年吉林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

教學情況


1.本科生:
基礎課:《政治學原理》
必修課:《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經典著作》、《權力政治學》
2.研究生:
學位課:《政治學理論》
選修課:《民主理論研究》

學術交流


1. 2008年1月18至28日,應邀參加日本東京都大學召開的主題為“全球化時代的分配正義問題研究”的國際學術會議,作大會主題發言。
2. 2008年10月14至15日應邀參加由中山大學與澳門公務員局聯合舉辦的第三屆“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3. 2009年5月21至22日,應邀參加台灣文化大學國際學術會議:“民主鞏固與非政府組織”,作大會主題發言。
4. 2009年11月13至15日,應邀參加武漢大學“中國式民主國際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5. 2010年7月3至4日,應邀參加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合法性與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6. 2010年10月29至30日,應邀參加“中國政治發展:中美學者的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7. 2010年10月15至16日,應邀參加由中央編譯局當代所舉辦的“中國政府改革創新回顧與展望暨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創辦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8. 2011年10月19至20日,應邀參加澳門理工大學主辦的“政府管理創新: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9. 2011 年 11月2 日至3日,應邀參加由中國浙江大學與美國芝加哥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國治理的歷史和現狀:制度、動力與領導”國際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10 . 2011年 11月4 日 至6日,應邀參加由北京大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 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北京論壇第8屆年會”,作政治學分論壇主題報告。
11. 2011年12月3至4日,應邀參加上海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舉辦的“未來世界論壇”第四屆年會“轉型社會的正義: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12. 2012年10月12日至13日,應邀參加澳門大學主辦的第五屆“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13. 2013年6月21日,應邀參加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孔子學院“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14. 2014年6月13日至17日,赴摩納哥參加國際行政科學年會(IIES):“在全球化、分權及私有化背景下:反思公共行政的責任與問責制”國際會議,作大會主題報告。
15. 2014年10月7日至9日,應邀參加由北京大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 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北京論壇第十一屆年會“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的繁榮:中國與世界:傳統、現實與未來”,作政治學分論壇主題報告。
16. 2016年6月11日至12日,應邀參加由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院,日本新日中關係研究者委員會主辦的“日中學者對話:國家治理前瞻與雙邊關係展望”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17. 2016年6月24日至25日,應邀參加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中心與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聯合主辦的第一屆“中國人民大學—芝加哥大學國家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18. 2016年9月24日,應邀參加由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與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11屆“韓中民主改革與地方治理”國際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19. 2016年10月26日至29日,應邀參加澳門第七屆“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主題發言。
20. 2017年10月12日至13日,應邀參加由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克管理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國家治理論壇:中美聯合國際會議”,作大會主題發言。
21.2017年11月4日至5日,主持由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吉林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與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共同主辦,韓國成均館大學協同舉辦的“發展路徑比較:中國、東亞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大會致辭並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