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憤

詞語

公憤,讀音為gōng fèn,漢語辭彙,指民憤、群憤。出自《宋史·陳亮傳》,用作名詞。

基本解釋


[publicwrath;popularanger]公眾共同的憤慨
二聖北狩之痛,蓋國家之大恥,而天下之公憤也。——《宋史·陳亮傳》

引證解釋


公眾的憤怒。
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二聖北狩之痛,蓋國家之大恥,而天下之公憤也。”《東周列國志》第六回:“右宰丑曰:‘亂臣賊子,人得而誅之!丑雖不才,竊有公憤。逆吁之戮,丑當蒞之。’”巴金《關於<龍、虎、狗>》:“自從一九二九年我發表《滅亡》以來,挨的罵實在不少,彷彿我闖進文壇,引起了公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