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五銖又稱“漢龜二體錢”,約從東漢晚期至隨唐之交(3-7世紀)鑄行於西域古龜茲國的一種通用貨幣,地在今新疆以庫車為中心的一片綠洲地帶。龜茲五銖銅質紅赤,製作較粗,大多數面書漢文篆體“五銖”錢背為龜茲文“εо?”二字據釋“ε”為“5о”,“о”義為“?(音壘)”。
十?一珠,5о?即五銖,與漢文義同。龜茲五銖由大至小可分四式:I式徑2.1厘米,重2.2克左右,Ⅱ式徑1.8厘米,重1.8克左右;Ⅲ式徑1.6厘米,重1.5克左右;Ⅳ式徑1.4厘米,重1.2克左右。此類錢出土已達萬枚以上。另有一類漢龜二體錢文書於一甲,而背平素者,甚罕。
龜茲五銖屬早期西域鑄幣,是
漢代對西域古國文化影響的見證,至今存世無多,美品較少,目前美品的
市場價格在1000~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