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江鄉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轄鄉

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轄鄉,轄馬庫村、巴坡村、孔當村等6個行政村。

位於雲南省貢山縣西部,距貢山縣城79.98公里。東鄰丙中洛鎮、茨開鎮,北鄰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竹瓦根鎮,西、南鄰緬甸克欽邦。

屬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全鄉地勢呈“二山夾一江”的地貌。主要河流為獨龍江。

降雨量大,為全國之最,屬東南亞三個多雨中心之一。

全鄉國土總面積1939.94平方千米,國境線長115公里,是貢山縣面積最大的鄉。

森林覆蓋率93%,有1000多種高等植物,旌節花科、十齒花科、九子母科等起源於獨龍江。

有特有野生動物17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3種、二級保護動物36種。

獨龍江鄉是國內獨龍族唯一的聚居地,主要民族為獨龍族,是中國28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

2020年6月,全鄉總人口4227人,99%以上為獨龍族。

經濟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特色經濟作物有草果、重樓、花椒。特色養殖有獨龍牛、獨龍雞、中蜂養殖等。曾長期是全國最封閉、最貧困的鄉鎮之一。

2018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122元,在怒江州率先實現整鄉整族脫貧。

建國初期,獨龍族從原始社會直接邁入社會主義社會。獨龍江鄉有過刀耕火種、人背馬馱,翻雪山、爬天梯,松明點燈、放炮傳信,採集漁獵、木楞房等歷史。

獨龍江鄉是中國獨龍族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區,獨龍族卡雀哇節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獨龍江鄉是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區之一,獨龍江旅遊景區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歷史沿革


西漢時為越嵩郡邊徼地。
唐南詔時屬劍川節度。
宋大理時屬謀統府管轄地。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稱貢山設治局孟底鄉。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稱新民鄉。
1950年稱貢山縣四區。
1969年稱獨龍江公社。
1984年改鎮。
巴坡村獨龍江鄉政府舊址簡介牌
巴坡村獨龍江鄉政府舊址簡介牌
1988年改鄉。
2002年獨龍江鄉級機關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巴坡搬遷至孔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於雲南省貢山縣西部,距縣城79.98公里,是貢山縣的邊遠鄉。東鄰丙中洛鎮茨開鎮,北鄰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察瓦龍鄉竹瓦根鎮,西、南鄰緬甸聯邦共和國克欽邦。位於北緯27°31′~28°24′,東經98°08′~98°30′之間。東西橫距34公里,南北縱距91.7公里

地形

獨龍江鄉地貌
獨龍江鄉地貌
屬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形成封閉式的地理環境。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4969米,最低海拔1200米,鄉政府駐地海拔1481米。
境內主要河流獨龍江由北向南從中部穿境而過,獨龍江東岸是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貢山,西岸是海拔4000多米的擔當力卡山,全鄉地勢呈“二山夾一江”的地貌,由此形成了獨龍江大峽谷奇觀。

水文

2016年遠眺獨龍江
2016年遠眺獨龍江
境內主要河流為獨龍江,系雲南六大水系之一,是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之幹流,發源於西藏察隅縣伯舒拉嶺南部。由北向南從獨龍江鄉中部穿境而過,在獨龍江鄉南部向西流入緬甸,改稱為恩梅開江。獨龍江全長250公里,河床落差大,其支流飛瀑達100餘條,獨龍江鄉流域面積947平方公里。
獨龍江源於西藏察隅縣,上游稱克勞洛河,與麻必洛河混合后稱獨龍江。獨龍江在獨龍江鄉境內的高黎貢山和擔當力卡山之間穿流而過,鄉境內流程為90公里,江面寬30~60米,河床南向傾斜,江水呈翡翠色,清澈見底,流出境的多年平均流量為260立方米/秒,按可利用率84.4%計算,水能蘊藏量為229.8億度/年。
境內其他河流都屬於獨龍江水系,有麻必洛、莫嘎洛、布卡旺、拉特拉王河等河流。

氣候

受孟加拉灣暖濕氣流的影響,年降水量在2932-4000毫米之間,為全國之最,一年約300天是雨天,屬東南亞三個多雨中心之一。
獨龍江鄉垂直氣候性和小區域氣候特徵明顯,山頂與江邊山腳的氣溫相差很大,兼有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河谷地帶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無霜期達280多天,全年日照時平均1100-1400小時,空氣濕度達90%。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獨龍江鄉森林面積達13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7.2%,活立木蓄積量為3350萬立方米。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4.3萬公頃,占整個保護區面積的三分之一。已知的保護區種子植物有163科764屬2686種。
2019年7月,獨龍江鄉森林覆蓋率93%。 
境內有1000多種高等植物,100多種藥用植物,80多種花卉植物。稀有珍貴樹種有禿杉、黃杉、榧木、樹蕨、楠木、紫檀、紅豆杉、貢山三尖杉、珙桐等。其中地方特有的野生植物239種,隸屬103科14屬。獨龍江鄉保存有8科東亞特有科植物,其中旌節花科、十齒花科、九子母科等起源於獨龍江。 
獨龍江鄉哺乳動物有8目25科74屬192種;鳥類269種:昆蟲690種,隸屬20目167科。其中特有野生動物17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13種,二級保護動物有36種。 
獨龍江鄉是我國獨龍牛的主要分佈地,2000年,獨龍牛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土地資源

全鄉國土總面積為1997.3平方公里,是貢山縣面積最大的一個鄉,佔全縣總面積的44.25%。 
截至2013年末,獨龍江鄉土地總面積為299.1萬畝,人均776.7畝,其中林地佔51.98%,草地(包括次生長灌木叢和草山坡)佔45.8%,
其它用地佔1.99%,耕地面積6561畝佔總面積的0.21%,其中水田482畝,旱地6079畝,單產300公斤以上的基本農田地人均有0.4畝。

其它資源

獨龍江鄉具有豐富的水能和旅遊資源。
水能資源方面,除主幹流獨龍江外,可用於小水電開發(裝機容量500千瓦以上)的支流共有11條河流。
獨龍江鄉是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區之一。

行政區劃


獨龍江鄉政府駐地前的標誌
獨龍江鄉政府駐地前的標誌
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轄鄉,轄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孔當村。
2014年,全鄉有25個自然村落,41個村民小組。
2017年9月,全鄉轄6個村委會,26個自然村落,41個村民小組。
馬庫村巴坡村獻九當村龍元村迪政當村孔當村
獨龍江鄉
獨龍江鄉

人口民族


解放初期的獨龍族群眾
解放初期的獨龍族群眾
新中國成立前夕,獨龍族僅剩下1700多人(含雲南其他地區),幾乎瀕臨滅絕的境地。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獨龍江鄉有4169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獨龍江鄉有4239人。
2013年末,獨龍江鄉有農戶943戶,共有人口4143人,其中男性2101人,女性1835人。其中農業人口3936人,勞動力2003人。
2014年10月,全鄉1232戶,總人口4350人,其中農業人口4095人,獨龍族人數佔總人口數的99%。人口密度為2.18人/平方公里。
2017年,全鄉有4339人。
2016年的獨龍族少女
2016年的獨龍族少女
2017年9月,全鄉有1308戶,總人口4227人,其中農業人口4034人。
2020年6月,全鄉總人口4227人,99%以上為獨龍族。
主要民族為獨龍族,獨龍族佔全鄉總人口的98.87%(2004年)。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獨龍族唯一聚集的地方。

政治


基層組織建設

2012年8月,全鄉共有黨員287名,有幫扶建設工作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和應急分隊等25支隊伍。 
2019年9月,全鄉共有28個黨支部。 

重大發展會議

2010年1月19日,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召開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專題會,從省級層面啟動了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工作。 
2017年9月13日,怒江州委州政府召開獨龍江鄉“率先脫貧全面小康”現場辦公會,明確提出,獨龍江鄉要在2018年實現率先脫貧,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國家領導關懷
2014年元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向貢山縣獨龍族的鄉親們祝賀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總書記一直惦念著獨龍江鄉和獨龍族。希望獨龍族早日與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過上小康生活。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獨龍江鄉獨龍族農民和貢山縣幹部代表,總書記表示,在同各族人民共同邁向小康的過程中,黨和政府、全國各族人民會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幫助獨龍族。 
2019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獨龍江鄉群眾回信,向獨龍族實現了整族脫表示衷心的祝賀。他說,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希望鄉親們再接再厲建設好家鄉、守護好邊疆,努力創造獨龍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經濟


綜述

解放前,獨龍江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獨龍族群眾長期過著過江靠溜索、記事靠結繩,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原始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獨龍江鄉尚處於原始社會階段,生產生活水平極度落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獨龍族逐漸改變刀耕火種、隨獵物而居的生活,在工作隊的幫助下,學會了開水田、種水稻。 
由於自然地理偏僻、社會發育程度低,獨龍江鄉長期是貢山縣的邊遠窮困鄉和雲南省最偏遠、最原始、最封閉、最落後的鄉鎮之一,也長期是全國最偏遠、最封閉、最貧困的鄉鎮之一。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有草果、重樓、花椒,也是獨龍江鄉農業產業發展的重點。特色養殖有獨龍牛、獨龍雞、中蜂養殖等。 
20世紀90年代,獨龍江鄉群眾除了靠國家救濟糧,還要靠挖野菜、打獵、打魚等貼補生活。 
2003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14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533元,糧食總產量82.3萬千克,人均有糧214千克(含雜糧、飼料糧等)。另外,獨龍江鄉當年開始執行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每畝補助21斤糧食,從此,獨龍江鄉群眾溫飽問題勉強解決。 
2008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4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為主。
2009年,全鄉經濟總收入4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6元。多數群眾吃糧基本靠退耕還林補助糧,花錢靠農村低保。 
2010年開始,雲南省實施獨龍江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計劃,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和兩年鞏固提升項目,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3.04億元。 
2013年,完成糧食總產量963.85噸(不含退耕還林補助糧),全鄉經濟總收入1105萬元,全鄉經濟純收入861萬元,獨龍江特有的生物產業、旅遊產業初具規模。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元。 
止2014年11月,全鄉種植草果4萬多畝、花椒8700多畝、核桃5000多畝、重樓1400多畝,建成獨龍雞保護和擴繁基地1個、草果烘乾廠1個。 
2014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2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25元。 
止2014年末,獨龍族群眾不再僅從事農業生產,開始走向其他產業。全鄉有45人經營旅遊、餐飲服務業,有120人從事車輛運輸業,有250人外出務工,有10人在做加工業,有300人開展個體經商,有56人致力手工藝品製作,占獨龍族勞動力總數的35%以上。 
至2015年末,全鄉產業有了質的飛躍:累計種植草果63357畝、重樓1466畝,投放獨龍牛526頭。
2015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670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3503元。
2017年底,獨龍江鄉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4959元。全鄉種植草果面積超過70000畝,掛果率40%。 
2018年,獨龍江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2元。年底,獨龍江鄉6個行政村整體脫貧,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 
2019年4月,獨龍江鄉600戶群眾有機動車,佔總戶數的52.8%。 
2019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從2009年的908元增加至2019年的7000多元,增長了8倍。

第一產業

2013年,完成糧食總產量963.85噸(不含退耕還林補助糧),糧食分配總量250.1萬公斤,比2012年同期增1.2%:草果獲豐收8.1171萬公斤,比2012年增45%,草果收入達400萬元以上,人圴增收100多元;白山藥種植收入達20萬元以上,大棚蔬菜種植收入達60萬元。林業收入189萬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21.9%。牧業收入457萬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25.7%。漁業收入65萬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29.9%。佔總收入比重1.5%。 
2018年,獨龍江鄉群眾種植草果的人均收入1800餘元。 
2019年4月,全鄉種植有草果66086.5畝,重樓1640.6畝,花椒8700畝,核桃8000畝,羊肚菌365畝;養殖獨龍蜂4625箱。 
2019年,全鄉草果產值1110萬元,全鄉草果種植面積68690畝,重樓1641畝,花椒8700畝,核桃8000畝。 
大棚蔬菜:當地雨水泛濫而無法在自然環境種植蔬菜,歷史上是從縣城運輸進來。為了在大雪封山時期能吃蔬菜、保持人體維生素,邊防派出所官兵2000年開始搞大棚蔬菜成功並傳授技術給老百姓。

第二產業

2008年,獨龍江鄉第二產業完成172萬元,同比2007年增長58.8%,完成工業總產值185萬元,同比2007年增長59.6%。

第三產業

2010年,獨龍江鄉道路運輸業及倉儲和郵政業收入600萬元,餐飲收入284萬元。
郵政、金融
1998年9月28日,中國郵政進駐獨龍江鄉開展服務,當時的郵政投遞靠人背馬馱的步班郵路。 
2010年11月24日,貢山縣農村信用社獨龍江分社開業,獨龍江鄉有了第一家金融機構。 
2012年11月2日,貢山縣農村信用社獨龍江鄉分社成功聯網上線,結束了雲南省最後一個信用分社不能聯網上線的歷史。 
2019年4月,“獨龍江鄉整鄉建檔、獨龍族整族授信”工作啟動,全鄉1073戶農戶的信用評級率達100%,可快捷獲得以基準利率發放的小額貸款。獨龍江鄉是怒江州首個“信用鄉”,獨龍江鄉獨龍族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整族授信”的小少直過民族。 
至2020年6月,獨龍江信用社是獨龍江鄉唯一的金融機構,共為群眾開立個人賬戶5027戶,網銀賬戶134戶,手機銀行賬戶656戶;累計為群眾發放貸款774筆3106萬元。 
2020年7月獨龍江信用社榮獲2019年度全國“最佳社會責任特殊貢獻網點獎”,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

文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獨龍族從原始社會直接邁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獨龍江鄉獨龍族傳統民族文化、民風民俗保存完整,是中國獨龍族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區。 
2006年5月,國務院批准獨龍族卡雀哇節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俗

獨龍族習慣法
按照獨龍人的習慣法,如偷盜、殺人、婚姻糾紛等,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和內容。調解糾紛的過程是:糾紛發生於村區域界線內則由本村頭人出來解決,原告被告雙方不是居住在同一個村子,則由其所在地的頭人參加解決。一般的糾紛則由原告被告雙方供給前來參加解決糾紛的人的茶水,不招待吃飯,重大的糾紛則由原被告雙方以酒肉招待,並各出5角至1元錢。調解糾紛時所憑藉的證據是人證、物證,若無人證物證的複雜疑難案件,則用神判撈水鍋的方式來解決,依據神判作最後的定案。
獨龍紋面女
獨龍紋面女
黥面遺俗
獨龍族婦女文身的部位主要側重於臉部,因此常稱之為“畫臉”、“文面”。每當少女長到十二三歲時,便要文面,以象徵成年。施文時,由老年有經驗的婦女先用竹籤蘸鍋煙水在少女臉上畫出圖案,然後用小木棍敲擊荊棘的硬刺或帶針的木棍,使之依圖案刺破皮肉,再將鍋底灰或草汁揉入傷口,脫痂后即成青藍色紋樣。紋樣大致可分兩種:獨龍河中上游地區,多自眉心至鼻樑文刺相連的菱形紋五六個,然後以嘴為中心,向鼻翼的兩側展開,繼續刺聯綴的小菱紋,經雙頰至下頜處匯合,組成一方圈,方圈內豎刺條紋,方圈以上至眼睛的部位橫刺點狀紋。整個圖案就像展翅欲飛的蝴蝶。獨龍河下游地區比較簡單,一般只在下頜處紋二三行豎條紋。其他部位不文。

節日

獨龍江鄉
獨龍江鄉
卡雀哇節,無固定時間,多在農曆冬臘月舉行。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準備的多寡而定。通常為期二天或四、五天。年節期間最隆重的祭祀活動是“剽牛祭天”。剽牛時先由年節主持者將牛拴在木樁上,然後由年輕女子在牛背上披蓋麻毯,給牛角掛珠鏈,擺好祭品,點燃松明和松樹毛(松葉),最後由一名父母雙全的青年男子,用鋒利的竹矛將牛刺死,然後就地將牛肉切割,當即用大鍋煮食。節日期間所有的獨龍人都要以家族為單位,互相問候,共同祝賀。

獨龍族名稱

歷史上獨龍族曾被稱作“俅人”、“俅子”、“曲人”、“洛”、“俅帕”、“曲洛”等,實際上都是一些侮辱性稱呼,沒有統一的族稱。1952年2月,周恩來總理根據獨龍族同胞的意願和歷來的自稱“獨龍”,把族名被正式定名為獨龍族。在中華民族的56個民族中,有了一個帶“龍”響亮的族名。

獨龍語拼音

獨龍族歷史上沒有文字,主要以刻木、結繩的方式記事和傳遞信息。20世紀50年代,緬甸的日旺人(獨龍族的一支)白吉斗·蒂其枯創製了以日旺話為標準語音點的拉丁文拼音文字——“日旺文”。1979年,貢山縣獨龍族幹部木里門·約翰在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的龍乘雲協助下,在日旺文的基礎上創製了獨龍語拼音方案。在1983年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會議上通過。1984年起在獨龍族幹部群眾中試教推行,受到大家的歡迎和支持。

歷史故事

獨龍族抗英帝國主義的鬥爭
1913年,英帝國主義派遣武裝人員10多人以“勘測隊”之名,在英軍上尉布里查的帶領下從緬甸侵入獨龍江,到處抓夫、要糧要物、禍害百姓,殺害了獨龍族漢子江勒奎,激起了獨龍族人民的強烈義憤,獨龍族進行了堅決的反抗,他們斷絕了敵人糧源,並埋伏在吉色魯溜索附近,當布里查爬上溜索滑到江心時,被獨龍族獵手的毒箭射中墜死江中,其餘侵略者被嚇得從原路倉皇逃出國境,粉碎了英國侵略軍企圖通過獨龍江進犯西藏的陰謀。

發展記憶

獨龍江鄉有過刀耕火種、人背馬馱,翻雪山、爬天梯,松明點燈、放炮傳信,採集漁獵、木楞房等歷史。 
1952年,邊防部隊進駐獨龍江,是怒江解放后第一批從外面進入獨龍江的人。 
在獨龍江鄉通公路之前,進出獨龍江艱辛,封山時的人行道極度危險。某一年,在外上學的5名學生想家,偷溜出學校跑回獨龍江,學校組織人員沿途尋找找回3人,2名孩子永遠留在了高黎貢山的雪地里。 
1999年建成的獨龍江簡易公路,約每公里付出一個生命。其中,獨龍族有9個人在修此公路中獻身。 
2014年4月10日,獨龍江公路隧道打通,隧道剛貫通就成了搶救燒傷女孩的生命線。 
1964年到2001年,獨龍江邊防部隊張卜、邱旦史、齊當此、劉金國、庄雲、張枝繁、孔玉錄、於建輝8個戰士為建設、保衛獨龍江獻出了生命。

交通


1964年,獨龍江鄉至縣城一條一米多寬的人馬驛道建成。
通公路之前,從貢山縣城進獨龍江必須走兩天一夜的山路,其中要在雪山上住宿一晚。
從上世紀開始,當地政府組建國營馬幫,在進入獨龍江人馬驛道上建立了“東哨房、西哨房、其期、三隊”四個歇宿點(轉運站)。在每年大雪封山之前,600多噸糧食和其他生產、生活物資通過國營馬幫運進獨龍江,馬幫運輸隊來回一趟獨龍江需要10天,最多時一天有500多匹馬負重穿行於人馬驛道,這支國營馬幫隊一直運行到1999年。
獨龍江國營馬幫運輸線,是獨龍族群眾和駐地官兵的生命線,馬幫在特殊時期的特殊作用,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獨龍族群眾和駐地官兵的關懷。
1996年國家交通運輸部投資修建獨龍江公路(簡易公路)。
1999年建成全長96.2公里的獨龍江簡易公路,投資1億多元。結束了我國最後一個少數民族地區不通公路的歷史。但這條老路結構承載能力低,抗災能力極弱,特別是高黎貢山黑普坡羅隧道兩端各約12公里,每年有半年的大雪封山期,此段道路無法通行。
2006年獨龍江鄉村公路實現“村村通”。
2009年末,全鄉有12個自然村(350戶1245人)不通公路。
2010年,獨龍江公路改建工程開工,
2013年5月,獨龍江公路改建工程的道路土建工程竣工並投入試運營
2014年12月20日,獨龍江公路改建工程的獨龍江隧道土建工程完工並實現應急通行。
2010年至2014年,完成通村道路硬化60公里、人馬弔橋11座、三級客運站1個。
截至2014年末,獨龍江鄉全鄉公路里程達150公里。
2015年5月,獨龍江鄉迪政當村委會雄當村通往滇藏交界處迪布里的通藏公路開工,路線規劃全長27.54公里,一期工程10公里,概算投資1787.7萬元,新建四級公路,路基寬5.5米,瀝青混凝土路面。
2015年11月13日,獨龍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總投資7.8億元,路線全長79.982公里,其中新建隧道6680米,比原有公路縮短16公里。使貢山縣城至獨龍江鄉的出行時間從8至9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徹底結束了獨龍江鄉半年大雪封山的歷史。
至2016年11月,全鄉瀝青路和水泥路里程達150公里、通組公路里程達27公里;獨龍江江上先後架起3座汽車弔橋,迪政當村進入西藏的公路已經完成路基工程18公里。
至2017年底,全鄉6個村委會、26個自然村已全部通柏油路水泥路。

社會


通信、廣電

2000年起,相繼在獨龍江鄉6個村委會所在地安裝電視地面衛星接轉站,並配置了電視機。
2004年獨龍江鄉第一次開通移動通訊。
2007年獨龍江鄉實現村村通行動電話。
截至2008年底,獨龍江鄉已實現通話,擁有電視機農戶305戶占農戶總數的34.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佔總數的0.69%和0.68%。。
2013年末,全鄉電話用戶1650戶、戶均1.5台。
2010年至2014年,新建了廣播電視發射塔,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寬頻網路,獨龍族群眾看到了電視、用上了電腦、手機。
至2017年底,全鄉6個村委會、26個自然村已全部通電話、通廣播電視。
2019年9月18日,獨龍江北部公路迪布里移動信號基站建成開通,實現了獨龍江北至滇藏交界、南至中緬邊境網路全覆蓋。 
2019年9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開通5G試驗基站,成為雲南第一個開通5G的鄉鎮。 
2020年7月雲南省第一個“衛星+LTE”基站在獨龍江
2020年7月上旬,雲南省第一個“衛星+LTE”基站在獨龍江鄉開通使用,可以使用衛星實現數據上網、視頻語音通話,有效保障在自然災害和其它緊急情況下與外界的信息互通。 
2020年12月底,獨龍江鄉高通量衛星基站開通,配備“天通一號”衛星電話,信號覆蓋鄉政府駐地7平方公里。地面傳輸等費用全部由中國電信承擔。是雲南省第一個高通量衛星基站。

電力

2009年新建的孔目電站全貌
2009年新建的孔目電站全貌
1971年,建設獨龍江鄉的第一座電站——獨龍江水電站,能對當時的鄉政府機關供電。
1990年至1999年間,獨龍江鄉相繼建成麻必當、馬庫、孟底、迪政當、獻九當、孔當、龍元、迪正等8座超小型電站,通過400伏線路向附近村落供電,小範圍解決村民用電問題。但由於運行維護不足、技術管理滯后,2004年前,除麻必當電站外,其餘電站均已停運。
2014年時獨龍江通電儀式·篝火晚會
2014年時獨龍江通電儀式·篝火晚會
2006年,裝機640千瓦的孔目電站建成投產發電。僅能解決鄉政府所在地孔當村委會及附近村民的生活用電,其餘部分地區採用原始的微型水沖發電機解決用電問題。
截至2008年,全鄉僅有6個村民小組有電可用,其他34個村民小組、927戶處於無電狀態。
2009年,投入2000餘萬元對孔目電站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2009年末,全鄉有31個自然村(896戶3306人)不通電,通電率為29%。
2010年至2014年,新建電站1座、農村電網112公里。
2012年9月,獨龍江“戶戶通電”工程完工,獨龍江鄉全部行政村、自然村和戶通電率均實現100%。
2014年5月,投資3025萬元新建改造的獨龍江20千伏獨立電網建成。
2014年10月,2013年11月開工的麻必當電站改擴建完成,獨龍江電網形成了北有孔目電站、南有麻必當電站的單鏈式獨立電網結構。低壓線路延伸進每戶居民家中,獨龍族村民的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得到了滿足。
2016年11月,獨龍江鄉孔目電站建成並成功試運行發電,結束了獨龍江鄉政府駐地長期缺電的歷史。
2016年8月30日,獨龍江鄉“網際網路+”智慧能源項目的子項目配電自動化完善工程開工,內容包含孔目電站升壓站改造、獨龍江鄉街道架空線路安全隱患治理和入地改造等,該子項目投資1543萬元;2017年9月14日,另一子項工程開工,主要為解決獨龍江鄉2018年底前的過渡用電,主要建設規模為:新建400kVA柴油發電機組1台、200KW儲能站1座、戶外充電樁7套、火災報警系統等,該子項工程投資761萬元;整體工程項目計劃於2017年10月30日完工,總投資2304萬元。
2018年,獨龍江鄉400千瓦柴油發電及200千瓦儲能系統建成,實現水電、柴發、儲能多能互補的微型智能電網。 
2020年3月,獨龍江電網連接外部大電網工程建設正式啟動,計劃沿獨龍江公路架設輸電線路。 
至2020年4月,近年來,雲南電網公司累計在獨龍江鄉投入1.399億元用於農網改造、戶戶通電工程等,向群眾推行全國最低的“以電代柴”優惠電價,用電價格全年執行0.1元每千瓦時。 
2020年,全鄉用電量330萬千瓦時,比2015年增加3.36倍。 
至2021年4月,多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先後投入1.7億元建設獨龍江鄉電網。

其它

到2006年底全鄉有6個村委會已通自來水。
2006年11月,貢山縣獨龍江鄉中心衛生院建設工程驗收。總面積為376平方米,總投資60萬元。
截至2008年底,獨龍江鄉已實現通水、通路。全村有616戶通自來水,有3戶飲用井水,有25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9.44%)。
2009年末,全鄉有31個自然村789戶1879人飲水困難。
2010年前,絕大部分獨龍族群眾住的是茅草房、木頭房或籬笆房。
2010年至2014年,建成26個民居安置點,
2014年10月時獨龍江鄉孔當村獨龍族民居一角
2014年10月時獨龍江鄉孔當村獨龍族民居一角
安置點村內道路、文化活動室、籃球場、衛生公廁、安全飲水、現代通訊、集貿市場等設施齊全,過去“破、舊、臟、亂”的村莊形象徹底改觀。
截至2014年10月,2010年6月啟動的獨龍江鄉農村安居房建設工程全部完成,政府總投資1.34億元。全鄉40多個村寨的1068戶4000多名獨龍族村民告別破舊房屋,住進新式穩固的安居房。
至2014年10月,獨龍江鄉旅遊開發建設總體規劃和5個民族文化旅遊特色村規劃編製完成,普卡旺、迪政當2個民族文化旅遊特色村工程建設完成,龍元、巴坡與欽蘭當民族文化特色村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2010年至2014年,建成民族文化旅遊特色村3個、旅遊觀景台5個。
2014年10月時獨龍江鄉龍元村安居房群落
2014年10月時獨龍江鄉龍元村安居房群落
2014年底,學校教育用房建築面積較2009年末增加6000多平方米。
2010年至2014年,建成民族文化旅遊特色村3個、旅遊觀景台5個。 
2014年底,學校教育用房建築面積較2009年末增加6000多平方米。 
2020年6月,全鄉有民族文化旅遊特色村5個,觀景台19個,四星級酒店已投入使用。

教育事業

解放前,獨龍江鄉沒有辦過學校,只有兩個青年到大理、麗江接受初等教育。
1952年3月,獨龍江鄉興辦第一所小學——巴坡小學。
1969年在孔目(今孔當)小學開設了附設初中班,即後來的獨龍江中學,也稱為貢山縣第四中學。
到2001年,獨龍江鄉共有小學17所,在校學生737人,其中獨龍族學生733人,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7.5%,小學畢業升學率94.3%。
截至2010年末,獨龍江鄉共有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六所完小,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各種設備不全,基礎設施差,教育條件尚未改善。在校生755人,其中學生322人,小學生433人,教職工有58人,建校面積為8700平方米。
2013年馬庫國門小學開工建設。
至2014年10月,全鄉設有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村小學和一所鄉幼兒園,全鄉共有教職工50人(其中:小學專任老師23人、初中專任教師6人、後勤正式工1人),共有1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7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截至2014年末,獨龍族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和升學率連續五年均保持100%。獨龍江鄉有了獨龍族的第一個女碩士研究生。
止2016年6月,全鄉有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村小學、62名教師、730名在校生;教育用房建築面積為8500平方米,較2009年末增加6000多平方米;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皆達100%。
2016年,全鄉初中升高中階段入學率為16%。 
2019年4月,獨龍江鄉學生享受從學前班到高中的十四年免費教育,獨龍族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和升學率均保持100%。 
2019年5月,獨龍江鄉設有一所九年一貫制中心學校,以及龍元小學、巴坡小學、馬庫小學、迪政當村小學4個教學點。 
2019年8月,獨龍江鄉中心學校球隊的7名學生到北京,作為小球童站在籃球世界盃賽場。 
2019年9月18日,獨龍江鄉獻九當村小學建成投入使用。 
2019年,全鄉初中升高中階段入學率為70%。 
2020年6月初,獨龍族已累計走出了3名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29名本科生。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率為0。 
2020年,全鄉初中升高中階段入學率為98%。 
2021年3月,貢山縣獨龍江鄉中心學校共有學生500多名,絕大多數都是獨龍族。

衛生事業

1999年,獨龍江衛生院的房子是用鐵皮蓋的土牆房。
截至2010年末,全鄉共有一個鄉衛生院,醫技人員21名,配備了彩超、X光機、手術台等鄉鎮衛生院必備的醫療衛生器材設備,全鄉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36人,參合率100%。
至2014年10月,全鄉有一個鄉級衛生院、6個村級衛生室,有鄉級醫生9名、鄉村醫生12人。
2017年6月獨龍江鄉中心衛生院一景
2017年6月獨龍江鄉中心衛生院一景
2015年4月,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口幫扶獨龍江鄉衛生院,簽署了“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盟醫院”協議,將優先免費接收獨龍江鄉衛生院進修學習的醫務人員,不能在獨龍江鄉衛生院診治的患者,可直接轉診至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繼續以遠程會診、臨床帶教查房、疑難病例討論、手術演示、學術講座、巡迴醫療以及人才培養等多種方式幫扶獨龍江鄉衛生院提高管理和醫療技術水平,給獨龍江鄉提供一支“永不帶走的醫療隊”。
2017年11月22至26日,獨龍江鄉開展獨龍族稀有血型普查。採集血液樣本數占獨龍族總人口的31.4%,發現RH陰性(俗稱:熊貓血)55人,占獨龍族總人口的4.15%。 
2017年11月29日,珠海市金灣區專家義診團到獨龍江鄉開展“健康扶貧”義診活動,給群眾診療、普及健康知識、發放免費藥品。 
2020年6月,全鄉有醫技人員29名。

體育事業

2010年末,獨龍江鄉有1座獨龍族博物館、1座鄉文化站、2座佔地面積4500平方米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廣場、26個村民文化活動室、26個籃球場。
2015年6月,獨龍江鄉文化站舉辦首期二胡培訓班,各村委會的12名二胡愛好者參加培訓。

社會保障

至2010年末,享受低保2757人,敬老院一家,共有33名獨龍族孤寡老人在敬老院安享晚年。
2013年全鄉共有3769人納入低保範圍,佔全鄉農業人口數的90.8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3742人,參合率為94.93%,
止2016年6月,所有農村人口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17年5月25日,貢山公安消防大隊給居住在獨龍江鄉的1191戶獨龍族家庭免費送滅火器。
2019年4月,獨龍江鄉大病保險全覆蓋。

扶貧工作

2010年1月19日,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召開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專題會,從省級層面啟動了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工作。
2017年9月13日,怒江州委州政府在獨龍江鄉召開獨龍江鄉“率先脫貧全面小康”現場辦公會,明確提出,獨龍江鄉要在2018年實現率先脫貧,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生態環保

2018年獨龍江鄉拆舊復墾后的土地之一.
2001年,獨龍江鄉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 
2003年,獨龍江鄉開始執行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獨龍江畔的火燒輪歇地消失。 
至2009年,獨龍江鄉多年沒發生亂砍濫伐事件,退耕還林7000畝,每年種植1萬多株樹木。 
至2012年底,獨龍江鄉完成天保工程區建設面積32.5萬畝,完成封山育林3萬畝、退耕還林1.2萬畝。實施天保工程改造節柴灶1015眼,建設沼氣池58口。 
2013年,獨龍江鄉各村委會及村民小組已配備有地質災害監測員。 
2018年5月,獨龍江鄉組織全鄉幹部群眾到馬庫村、孔當村現場觀摩學習人居環境整治和家庭環境整治成果,在全鄉推廣“馬庫經驗”和“孔當經驗”。 
2018年,全鄉共種植1萬多棵樹,全鄉有生態護林員300多人,新增河道管理員185人。實施拆舊區土地復墾工程改善生態環境,至當年11月13日,拆舊145戶復墾201畝。 
2019年3月,獨龍江鄉村民發現受傷的野生保護動物黑頸鶴來到巴坡村,及時層層報告情況后,村森林資源管護隊和鄉林業站一起救治了受傷的黑頸鶴。 
2019年4月,全鄉有313名生態護林員,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引導群眾發展林下作物,生態建設發展經濟。 
2019年,貢山縣獨龍江鄉天保所迪布里管護站建成,並於9月18日掛牌,獨龍江鄉森林資源管護實行縣森林資源管護大隊、鄉森林資源管護中隊、村森林資源管護小隊、村民小組管護小組“四級”管理模式。 
2019年6月,獨龍江鄉以“獎代補”的形式啟動“最美庭院”行動,建設花樣式農家庭院,把周一定為環境衛生日。 
2020年初,獨龍江鄉所有庭院美化建設完成。 
2020年上半年,獨龍江鄉欽郎當管護站工作人員監測到,並拍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戴帽葉猴抱著猴仔的珍貴畫面。2018年以來,全鄉實施“以電代柴”項目,推廣電磁爐等家用電器,建設節柴灶和沼氣池,多措施保護生態。

精神文明

2018年左右,獨龍江鄉愛好文藝的青年共同創造了《幸福不忘共產黨》、《草果之歌》2首歌曲,表達了獨龍族人民永遠跟黨走的決心,非常受獨龍族群眾的喜愛。 
2020年11月,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獨龍江鄉榮獲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旅遊


獨龍江大峽谷

獨龍江風景1
獨龍江風景1
獨龍江大峽谷位於“雲南三江併流保護區”最西部,是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區之一,大峽谷內的獨龍江被稱為“第四江”。獨龍江流域被專家認定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館”,蘊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中國原始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
獨龍江風景6
獨龍江風景6
獨龍江
獨龍江
獨龍江風景5
獨龍江風景5
獨龍江風景
獨龍江風景
獨龍江山川
獨龍江山川

神田水景

神田水景位於貢山縣城去往獨龍江鄉的老公路隧道前2.7公里,距獨龍江隧道6公里。
獨龍江風景3(神田水景)
獨龍江風景3(神田水景)

國家公園

2016年5月16日,雲南省政府發布了關於建立獨龍江國家公園的批複。
2019年12月,獨龍江旅遊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創建成功。

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

獨龍江區域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7.1141萬公頃。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建有獨龍江巴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代表人物


孔志清(?~公元2000年),獨龍族知名愛國人士。1932年被擔任雲南省怒江州獨龍江鄉長的父親送到怒江邊的永拉嘎小學讀書,后又轉到茨開省立小學就讀,成為獨龍江歷史上第一個讀書人。1938年,孔志清陪同北平市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俞德浚到獨龍江考察。1946年繼承父職任獨龍江鄉鄉長,在獨龍族群眾中有很高的威望。1949年,孔志清反對土司分裂,為雲南省怒江州獨龍江地區和貢山的和平解放作出積極的貢獻。在1952年初召開的中央民委擴大會議期間,他反映民族心聲,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獨龍族歷史上首次有了按照自己民族意願的族稱——獨龍族。

模範人物

高德榮,男,獨龍族,貢山縣獨龍江鄉人,生於1954年3月5日,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雲南貢山縣獨龍江鄉鄉長、貢山縣人民政府縣長、怒江州人大常委會任副主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第八屆、第九屆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第四屆雲南省道德模範。
高德榮指導獨龍族群眾種植中草藥
高德榮指導獨龍族群眾種植中草藥
1979年,在怒江州師範學校留校任教的高德榮就放棄城市生活,主動返回獨龍江鄉巴坡小學教書。
退休前,高德榮放棄城市生活,把辦公室搬到獨龍江,帶領獨龍江的百姓修公路,保護獨龍江自然生態、扶持獨龍族人脫貧致富,使獨龍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9年,高德榮被中共中央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獲得榮譽


2013年,獨龍江鄉天保所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獨龍江邊境派出所2次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2018年12月,獨龍江鄉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2018年,獨龍江鄉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2019年4月27日,獨龍江邊境派出所榮獲第二十三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2020年11月,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21年5月31日,貢山縣獨龍江鄉黨委被中共中央公示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擬表彰對象。